「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盯「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深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用改革激發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無限熱情,用改革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本期關鍵詞:改革賦能
本期《對話高校》邀請到的是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胡興禹,山東理工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曉連,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主任(省局共建辦公室)主任李濤,圍繞「改革賦能」分享了山東理工大學在「十三五」期間的工作和成就,並描繪了未來山東理工大學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藍圖。
△山東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教授胡興禹
山東理工大學校長胡興禹表示,「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調研出臺關於經費管理、項目管理、成果轉移轉化等17項改革文件,最大限度地為科研人員鬆綁減負、放權讓利。學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點實施教師崗位考核評價、收入分配和職稱評聘等三項改革,還實行校內人才教授確認制和引進人才教授、副教授直聘制。學校深化取消學院行政級別改革,幹部選聘工作實現重大突破,學院負責人選聘不再受行政級別、職務、國籍等因素限制。學校深化服務社會機制改革,學校黨委提出「大米小米一起熬」的校城融合發展理念,與淄博市構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你我、共同發展」的融合發展機制。
△山東理工大學人才工作辦公室主任張曉連
通過一系列改革創新舉措,學校內涵建設不斷提升,服務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能力不斷增強,在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育、科研成果轉化、校地融合發展、學科專業對接山東省「十強」產業等方面形成了顯著的特色優勢,成為省屬高校中唯一一所國家國防科工局與山東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日前剛剛入選省高水平大學建設單位,學校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邁上了新的臺階。
△山東理工大學服務社會辦公室主任(省局共建辦公室)主任李濤
學校深入實施「人才優先戰略」,積極探索「引才、留才、育才、用才」的真招實招,給學校的科研團隊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同時,學校作為魯中地區唯一一所以工為主的多科性大學,堅持面向區域、貼近行業,堅持服務山東從服務淄博開始,實踐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校城融合發展之路。學校逐步構建了人才、項目、平臺「三位一體」的校地融合發展格局。
對「十四五」規劃,山東理工大學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歷次全會精神,深入研究新時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規律,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深入實施「優勢學科強化戰略」和「人才優先戰略」,重點抓好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高水平的管理服務隊伍兩支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文化引領社會能力四種能力,為建成「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鬥。
本期節目亮點
PART-1
深化科研管理體制改革,湧現出了一批高質量科研成果。新型聚氨酯化學發泡劑重大發明專利,獨佔許可使用費達到了5.2億元,創了全國最高紀錄。十三五期間,獲省部級以上獎勵148項。9項成果獲2018年度山東省科技獎。學校2017年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額位居全國高校榜首;2019年獲批教育部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省級大學科技園;2020年被確定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和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綜合試點單位。
PART-2
「十三五」期間,學校按照第三次黨代會確定的目標,大力實施「人才優先戰略」,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首要工程」,加大高層次人才和青年博士的引進力度,為學校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真正實現了各類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學校也因此獲評2018年度山東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
PART-3
學校逐步構建了人才、項目、平臺「三位一體」的校地融合發展格局。2016年,學校與淄博市籤訂《校城融合發展合作框架協議》,深入實施「九大工程」,為淄博市產業轉型升級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收看方式
【一】關注「山東教育電視臺」微信公眾號,收看《對話高校》直播或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