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回眸「十三五」系列發布會第九場:科創點亮昆明

2021-01-15 昆明市人民政府

10:17

1月13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圍繞「科技創新專題」進行發布。

10:37

昆明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 韓楓

女士們、先生們,新聞界的記者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

為充分展示昆明市「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事業取得的成績,順利開啟我市科創事業新徵程,今天我們召開昆明市「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科技創新專題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市「十三五」以來,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出席今天發布會的發布人,他們是:

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衛紅先生;

昆明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燕女士;

昆明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知識產權局局長) 葉明先生。

應邀參加今天發布會的有中央駐滇、省市新聞媒體的記者朋友。歡迎大家!

首先,請昆明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燕同志作發布。

10:43

昆明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燕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我們迎來了「十四五」的開局之年。很榮幸今天能夠在這裡和各位記者朋友們共同分享我市「十三五」以來科技創新取得的一些成績。

一是科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十三五」期間,昆明市全力推進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先後成為國家創新型城市、國家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示範城市、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形成了信息及晶片產業、生物醫藥大健康、高原特色農業、智能製造產業、新能源產業和新材料產業等六大產業創新中心,科技服務業平臺和科技合作交流平臺也將陸續上線,提供服務。2020年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超過60%,比「十二五」末增長了近20個百分點;科技創新投入明顯增長,全社會R&D經費投入接近130億,在「十二五」末的基礎上增長超過70%;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技術轉移成果轉化成效不斷提升,科技服務業營業總收入突破500億元;科技創新主體成長加快,全市共有高新技術企業1166家,佔全省高企數量的69.4%。科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日益凸顯,科技創新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二是科技創新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新突破。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六大科創中心」建設,以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為首席科學家的昆明高原特色農業科技創新中心和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郝小江為首席科學家的昆明生物醫藥大健康科技創新中心於2020年7月9日正式掛牌成立。在生物製藥產業方面,擁有以中國醫學科學院昆明醫學生物學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白藥為代表的16個國家級創新支撐平臺,湧現出沃森生物、積大製藥、貝泰妮等生物製藥和大健康產業龍頭企業,在幹細跑與免疫細胞生物醫藥技術、天然藥物活性篩選、藥妝護膚等領域具備較強的自主研發創新能力,昆明高新區入選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50強榜單;在新材料領域,擁有雲南省貴金屬集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雲南冶金集團國家重點實驗室等9個國家級創新支撐平臺,高純稀貴金屬和鍺、銦半導體材料生產技術等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在先進裝備製造領域,擁有昆明船舶設備集團、雲內動力、中鐵大型養路機械集團等1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在電子信息產業,昆明擁有最多的高新技術企業,光電子、金融電子設備及信息服務、電子信息材料產業等在國內已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微光夜視整機和系統、精密光學元件等光電子領域在全國具有領先優勢。近年來又著力打造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5G產業、前沿信息技術等細分產業,呈貢信息產業園成為雲南省數字經濟開發區、區塊鏈產業示範基地,五華科技產業園建立了雲南省區塊鏈中心。

三是科技創新人才更加匯聚。昆明市政府求賢若渴,於2018年出臺《「春城計劃」高層次人才引進實施辦法》,重點引進了一批自然科學、工程技術、人文社科、管理諮詢以及其他緊缺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對入選人才在創業支持、特設崗位、基金扶持、科研經費、成果轉化、住房保障等方面提供相應的政策支持。2020年,昆明市引進了諾貝爾獎獲得者團隊,在昆明建立糖尿病諾獎研究院創新基地,打造諾獎實驗室公共服務平臺;「十三五」以來引進高層次緊缺人才178名,共選拔培養254名中青年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後備人選、24名市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目前我市擁有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達332家,國家級、省級創新團隊達到257個;目前持我市核發有效工作許可證外國專家近千名;並且在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立了我省首個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園。

四是科技創新平臺能級快速提升。圍繞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點領域培育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重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機構等平臺,形成國家、省、市創新載體體系。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共建科研機構,布局和建設科技創新平臺並向社會開放。國家植物博物館、中國科學院天元數學中心落地昆明。目前,全市累計擁有各類科技機構1782家,其中企業辦研發機構佔83.58%;累計擁有國際科技合作基地有89個,其中國家級14個,省級64個,市級11個;各類重點實驗室122個,其中國家級6個;擁有各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75家,其中國家級4個;擁有各級企業技術中心644家,其中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數量達70家,其中國家級12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面積達135.71萬平方米,在孵企業數量為3218家,在孵高新技術企業數量260家,累計畢業企業1411家。經開區創建成為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範基地。

10:45

五是國際科技合作呈現新氣象。「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中國-南亞技術轉移中心」「中國-東協創新中心」等一批國際科技合作平臺成立,每年召開的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工作會議已成為昆明科創工作的一大盛事;國際城市間科技創新交流互動成效初顯,昆明與萬象、暹粒、海陽、曼德勒等城市都合作建立了科技創新中心,與俄羅斯聖彼德堡、下諾夫哥羅德州等城市建立「科技合作友城」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完成;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有關企業(機構)建立了暢通的合作機制,發布了《南亞東南亞國家科技需求白皮書》,為未來加強和南亞東南亞國家開展科技合作交流提供了重要指導和參考;「中國昆明南亞東南亞科技服務業合作中心」、「面向南亞東南亞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等國際科技服務平臺建設邁出堅實步伐,形成了以科技服務業為特色,科技金融為支撐的科技服務全體系。目前已引進國際先進技術成果600餘項,實現國際技術轉移超過60項。

六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向縱深推進。緊抓產業鏈各環節,打造成果轉化實效體系。構建市場導向的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機制,實施激發科研人員創新動力的收益分配製度。整合高校院所資源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與國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業「跨界融合」,促進高校院所成為區域性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主力軍,中國工程科技發展戰略雲南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雲南創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昆明產業技術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落地運行。在「昆明市—高校發展合作聯盟」、「昆明市—科研院所聯盟」基礎上籌劃成立「昆明市政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形成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和成果轉移轉化「一張網」格局。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深化科技成果「三權」改革,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實現昆明市14個縣市(區)省級縣域科技成果轉化中心全覆蓋,盤龍區、安寧市、嵩明縣、官渡區成為「雲南省科技成果轉化示範縣」,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見成效。科技服務體系要素基本完善,全市共認定重點科技服務機構357家,引進域外業內科技服務機構39家, 昆明市重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範服務機構27家,實現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累計實現跟蹤服務成果1759項,促進成果轉化957項。

七是科技惠民滋潤春城大地。2020年,在突如其來的疫情科研防控使命召喚下,在全省範圍內率先啟動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應急防治技術科研攻關工作,共篩選評審立項81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科技防治項目,支持資金1985萬元。涵蓋不僅僅民生急需的防護服、口罩生產,在一線臨床醫護中醫藥創新等多個方面,還重點支持人工肺、疫苗研發等核心攻關項目,為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強大的科技支撐。我們始終把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首要政治任務,統籌整合各類科技創新資源向脫貧攻堅工作傾斜,「十三五」期間在全市9個有脫貧任務的縣區立項安排生態產業發展和大健康產業等科技扶貧項目52項,經費2469萬元,帶動農戶6000餘人;支撐構建撒壩豬、中藥材、麻椒、黑花生等「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體系;在東川區、尋甸縣、祿勸縣貧困鄉村示範建設太陽能路燈3765盞,為貧困地區提供公共照明,讓高新技術惠及貧困地區廣大人民群眾達到14餘萬人;全市統籌遴選了847名科技特派員深入農村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脫貧,實現對全市404個貧困村科技服務和創業帶動全覆蓋。大力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助力昆明市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目前擁有科普精品基地55個,青少年科技創新實驗室76個,全市公民基本科學素質比例達到11.17%。

八是科技營商環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提供高效、便捷、公開的科技服務。積極打造具有區域性科創服務的「昆明市科技協同創新平臺」,實現數據整合、區塊鏈技術應用、建設和運營模式創新,提供以「科技身份證」、「零跑腿」、「全公開」、「穿透式監管」的主動式科技服務,實現「服務不見面,辦事零跑腿」;改革創新科技投入方式,有效實現「項目管理」向「科創服務」轉變;不斷擴大科研單位自主權;融入自貿區昆明片區建設總體布局,簡化「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辦理手續,採取「先承諾後補交」方全程網上辦理,實驗動物許可「證照分離」改革落地落實,現代中藥研發平臺、仿製藥研發中心等自貿區試點任務順利推進,科技創新營商環境成為全市營商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

各位記者朋友,回眸「十三五」,我們成績斐然,但站在「十四五」新的起點上,更感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我們將緊抓機遇窗口期,在新徵程上繼續奮鬥,勇往直前,創造昆明科技創新更加燦爛的明天!

10:47

昆明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 韓楓

感謝朱燕副局長的發布。

下面,請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衛紅先生進行發布。

10:53

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衛紅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

上午好!

「十三五」期間,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圍繞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和重點工作,落實建設創新型城市和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的戰略部署,著力構建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和協同創新能力,為深入落實國家、省關於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推進創新體系建設,積極開展各級創新平臺培育、認定工作,下面我將相關工作開展的情況作三點介紹:

一、技術創新體系不斷完善,各級創新平臺成為企業創新研發的重要載體,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截至目前,昆明市共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5家,佔全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的71.43%;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37家,佔全省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的54.61%;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92家,「十三五」期間分別新增了2家、75家、191家。形成了以國家級技術中心為龍頭,省級技術中心為骨幹,市級技術中心為基礎的三級企業創新體系,企業技術中心在新產品研發、申請國家專利、制定行業(國家)標準、發表科技論文的數量,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一半以上,已成為全市企業創新的主要動力源泉。

二、探索建立新型創新載體,開展製造業創新中心的培育創建工作。以增強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為目標,集成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匯聚整合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的資源及優勢,圍繞製造業技術研發、成果轉移和商業化應用各環節的重大需求,引導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等各類創新主體自願組合、自主結合,以企業為主體,以獨立法人形式創建製造業創新中心,打造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協同創新載體。目前,昆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雲南省心腦血管領域小分子藥物製造業創新中心、昆明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雲南省尾氣環保後處理製造業創新中心、昆明船舶設備集團有限公司牽頭成立的昆明市智慧停車製造業創新中心3個單位列為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創建名單;雲南省磷產業創新中心等4個單位列入省級製造業創新中心培育單位。

三、各類示範企業的遴選培育工作成效明顯。「十三五」期間一是開展服務型製造示範遴選工作,雲南雲天化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雲天化智能化肥微工廠製造項目等6家企業項目(平臺)被認定為國家服務型製造示範項目(平臺),昊邦醫藥集團有限公司智能化大健康服務平臺等13家企業(項目、平臺)被認定為省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項目、平臺);二是開展全國質量標杆活動,昆明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全價值鏈體系增值精益管理、雲南白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全過程質量風險管控的經驗被認定為全國質量標杆典型經驗;昆明雪蘭牛奶有限責任公司等8家企業質量管理經驗被認定為年雲南省工業質量標杆典型經驗;三是開展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產品)遴選推薦工作,雲南鋁業股份有限公司A356鋁合金等8個企業(產品)獲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產品)認定;四是開展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培育工作,昆明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雲南省貴金屬新材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分別被工業和信息化部認定為2016年、2018年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五是推動工業設計中心和工業設計企業的建設,昆明昆船物流信息產業有限公司、昆明雲內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中心被認定為省級工業設計企業(中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6個,省級23個;國家級質量標杆2家、省級9家;省級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8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2家;省級工業設計企業(中心)2個。

為降低企業創新研發成本,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十三五」期間對新獲認定的創新平臺市級財政合計下撥補助資金7310萬元。

10:57

昆明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 韓楓

感謝李衛紅副局長的發布。

下面,請昆明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知識產權局局長) 葉明先生進行發布。

11:03

昆明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知識產權局局長)  葉明

各位新聞記者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長期以來,新聞記者界的朋友們大力宣揚智慧財產權文化,傳播智慧財產權知識,為在全社會營造尊重智慧財產權、保護智慧財產權的良好氛圍做了大量工作,藉此機會,我代表市市場監管局、市知識產權局向新聞記者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下面,我向大家介紹我市「十三五」期間智慧財產權發展情況。

「十三五」期間,我市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智慧財產權戰略,智慧財產權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度不斷提升,對經濟社會的支撐帶動力不斷增強,全市智慧財產權事業蓬勃發展、成績斐然。概括起來,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智慧財產權創造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至2020年11月,全市專利申請103246 件,年均增長30%,在西部省會城市名列前茅。專利授權59076 件,截止2020年11月,全市發明專利有效量11614件,佔全省7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6.71件,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排名全國省會城市第13位,提前兩年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小微企業累計擁有授權專利增長達153%。「十三五」期間,全市商標累計申請237561件,累計獲準註冊157577件,截止2020年底,全市有效註冊商標總量 217446件。地理標誌商標達到15件,地理標誌產品7個。同時,植物新品種權、著作權登記量也明顯增加。

二是智慧財產權運營運用取得突破。紮實開展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工作,推動智慧財產權與金融資本的對接。昆明市在2016年成功入選全國首批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通過國家專利技術昆明展示交易中心、昆明商標受理窗口實現專利、商標等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11.52億元。積極推動技術轉移和智慧財產權轉化工作,全市技術合同登記8564項,合同成交額185.05億元,技術交易額126.63億元。通過國家專利技術昆明展示交易中心實現了一大批專利技術轉讓運用。建設了國家專利技術昆明展示交易中心、國科生物醫藥大健康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昆明理工大學智慧財產權轉化運營中心、南亞東南亞智慧財產權服務(昆明)中心、雲南中醫藥大學智慧財產權運營中心、雲南自貿區昆明片區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中心等一批智慧財產權運營平臺。在2020年6月,昆明獲批成為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重點城市,獲1.5億中央財政扶持資金,是西南唯一入選城市,這將有力促進我市智慧財產權運營工作體系化發展。

三是智慧財產權保護服務得到加強。智慧財產權領域放管服務改革措施得到有效落實,2016年爭取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在昆設立商標專用權質權登記受理點,2017年又設立昆明商標受理窗口,為企業開闢了商標業務直接辦理的便捷通道。2020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批覆同意建設中國(昆明)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這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在雲南布局建設的第一家、西部第二個擁有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的省會城市,面向生物製品製造和智能製造裝備製造兩個產業領域開展智慧財產權快速協同保護服務。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機構蓬勃興起,商標代理機構發展到615家,專利代理機構發展達37家。西部第一個國家原創認證中心落戶昆明,成立國內首家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

四是智慧財產權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智慧財產權管理體制改革順利推進,完成了專利、商標、地理標誌的統一管理,在市場監管體制下覆蓋市、縣、鄉的三級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逐步形成。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工作不斷深化。昆明在2016年成為國家智慧財產權專利質押融資試點城市,在2019年6月成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擁有國家智慧財產權強縣試點示範縣7個。全市有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企業9家、國家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16家,有雲南省智慧財產權示範園區9家,雲南省智慧財產權優勢企業66家,昆明市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企業273家。我市擁有全國中小學智慧財產權教育試點學校5所,名列西部省會城市第一,雲南康樂茶文化城稱為雲南省首個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規範化培育市場,我市還成立了全國第一家面向南亞東南亞的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和西部首家原創認證保護中心,我市在全省智慧財產權營商環境指標測評中排名第一。2019年5月,昆明市與上海浦東新區等一起成為國家機構改革之後第一批七家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之一。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下一步,我市的知識產權局將緊扣昆明區域性科創新中心建設,著力打造「五張網」。

一是構建「政策支撐網」。適應市場監管體系下的智慧財產權工作發展特點,強化智慧財產權政策集成和完善,研究制定出臺一批智慧財產權發展、運用、保護政策,進一步強化政策支撐。

二是構建「權益保護網」。全力推進中國(昆明)智慧財產權保護中心建設,按期投入使用,以保護中心為樞紐串聯起智慧財產權糾紛仲裁、維權服務、協同保護等各項工作。研究制定全市強化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見,積極推進「網際網路+」智慧財產權保護「新模式」。

三是構建「公共服務網」。抓住昆明入選國家智慧財產權運營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的機遇,力爭三年內構建起規範化、市場化的智慧財產權運營服務體系。建設高新、經開兩個智慧財產權服務業集聚區。

四是構建「創造運用網」。圍繞昆明重點特色優勢產業,布局創新鏈和智慧財產權鏈,力爭三年內培育推廣一批優質花卉植物新品種,打造提升一批高價值文化品牌,創造轉化一批大健康領域的核心專利,實施好地理標誌運用促進工程,研究建設昆明地理標誌產品運營中心。

五是構建「國際合作網」。引進北京、上海等發達地區智力資源,抓好南亞東南亞智慧財產權服務中心和自貿區智慧財產權運營體系建設,推動南亞東南亞智慧財產權人才培訓基地建設,力爭三年內將昆明打造成為國家面向南亞東南亞智慧財產權開放合作的「橋頭堡」。

我的發布完了,謝謝大家!

11:09

昆明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 韓楓

感謝葉明副局長的發布。

下面進入記者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提問。

11:17

記者提問:「十三五」期間昆明市在鼓勵創新平臺建設方面是否有配套政策?能否具體介紹一下?

昆明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李衛紅:

「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在歷年的《關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若干措施》中都明確鼓勵創新平臺建設,對取得各級認定的創新平臺企業給予獎補,並且對創新平臺的獎補範圍也在不斷擴大,對新認定為國家和省市的企業技術中心、技術創新示範企業、製造業創新中心、工業企業質量標杆、工業設計中心、服務型製造示範企業(平臺、項目)等按規定予以獎補。目前的標準是,對列入獎補政策的創新平臺,按照國家、省、市三級分別給予100萬元、40萬元、20萬元資金獎補。

11:23

記者提問:請問剛才提到的昆明建設「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目前的進展情況如何?

昆明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燕:

2017年9月,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開啟了金磚國家轉移轉化合作之路。2018年9月,作為金磚國家體系在中國唯一的技術轉移中心,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正式成立。 

2018年—2020年,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國際科技合作交流大會連續三年在昆明成功舉辦,成為昆明科技屆的一大傳統盛事。大會以「金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作為主線,構建「大開放、大合作、大未來」科技創新工作的新局面。

2020年面對嚴峻的國際合作形勢,市科技局在國際合作方面激發創新主體功能,多元化擴大對外合作。

一是高質量建設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20出臺了《昆明國際科技合作基地認定管理辦法》,由科研院所、企業申報。首次面向金磚國家、南亞東南亞等國家認定了11個昆明市國際(對外)科技合作基地,基地建設涵蓋泰國、緬甸、寮國、柬埔寨、越南、馬來西亞、斯裡蘭卡、新加坡、印度、德國、美國等。

二是高水平召開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2020 年度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工作會議。圓滿召開了「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內部工作會議」。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國家科技部,昆明市科技局、ITTN等代表中方參加了內部會議。參會各方對昆明在「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建設上所做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就中心在各國開展工作提出了思路;俄羅斯聯邦技術轉移中心、昆明市科技局和國際技術轉移協作網絡共同籤署了三方合作協議,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從昆明通過線上平臺在俄羅斯落地,500項全球科技先進成果正式落戶昆明;同期舉行了首場「金磚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昆明技術成果展示交易會,來自中科院等12家單位的路演項目和全市150家企業進行了精準路演對接,超過40家企業對路演項目表達了合作意向;超過70個中科院體系的先進技術成果落地昆明,形成了中科院體系昆明成果庫的雛形;正式發布《2020年南亞東南亞科技創新及技術需求白皮書》,為昆明企業開展面向南亞東南亞國家為重點的科技合作提供了重要依據;國際技術轉移經理人隊伍逐步擴大。經科技部批准,由中國科學技術合作協會授權,市科技局聯合市委組織部共同組織了第三屆國際技術轉移經理人培訓,參訓人數超過了350人,為昆明未來科技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專業人才隊伍保障。

11:33

昆明市委宣傳部對外新聞處處長 韓楓

今天的記者提問到此結束,感謝各位記者的積極提問和各位發布人的詳細解答。

記者朋友們,「十三五」以來,隨著我市創新體系建設不斷深入推進,創新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現了新突破。希望各位記者宣傳報導好我市科創工作的經驗做法,以及下一個五年我市即將開展的創新驅動戰略。本周五,我們將繼續召開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民族團結進步專題。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昆臺民族文化交流持續加強
    1月15日,昆明市舉行「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民族團結進步專題發布會,昆明市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李為民介紹,近年來,昆明市臺聯深入踐行「兩岸一家親」理念,弘揚「同根文化」,持續深化「春融同心」統戰工作品牌,服務大統戰工作格局,臺聯工作不斷突出「側重點」、拉長「延伸鏈」、擴大臺聯「覆蓋面」,持續加強昆臺民族文化交流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交出五年答卷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記者 趙崗 攝  11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與省發展和改革委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綜合主題發布會。省發展和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能源局、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就我省「十三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進行介紹。
  • 奧康新品發布會驚豔點亮溫州夜空
    溫州江心嶼上空,無人機起舞,彩燈演繹城市的流光,奧康的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用超千駕無人機點亮了城市的上空,也展現了勃勃的生機。當溫州江心嶼1000架無人機熱血集結,在不同燈光的轉換變化中,「三十二麗」的圖案、美國隊長與蜘蛛俠的身影,加上「2020.8.8爸爸節快樂」等字樣,將整個天空點亮。
  • 昆明國際「朋友圈」發展壯大2021年01月09日 星期六A03 發布_ 春城...
    1月8日,昆明市召開「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七場。5年來,昆明市國際「朋友圈」發展壯大,範圍遍布世界五大洲,基本實現南亞、東南亞國家重要城市國際友城全覆蓋。2020年1月至11月,全市實現跨境電商進出口額13.98億元。
  • 發布會|「十三五」期間,雲南累計開通93條國際和地區客貨運航線
    12月3日,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建設專題發布會在雲南海埂會堂玉蘭廳舉行。雲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省交通運輸廳、省商務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外辦、省地方金融監管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相關情況。
  • 「十三五」昆明締結國際友好城市10座 範圍遍布世界五大洲
    1月8日,昆明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黨組成員、副主任何雲屏,在「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昆明市「十三五」期間外事工作發展情況。她說,五年來,市外辦堅持創新發展,對外交流合作局面進一步擴寬,為傳播「昆明聲音」、講好「昆明故事」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永昌縣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變化】永昌縣農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 2020-11-26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科創中國」系列路演活動第069場:炭基新材料與新能源專場在山西...
    11月12日下午,由中國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主辦,中國煤炭學會、華陽新材料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科創中國」系列路演活動第069場——炭基新材料與新能源專場在山西陽泉舉行。線上線下3.4萬人次通過「科創中國」平臺、新媒體觀看直播活動。
  • 「十三五」科創成就:基建與尖端科技齊飛
    「十三五」科技創新能達到今天的成就,與諸多科技企業的努力密不可分。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015年的兩倍,為45.1萬億元,全國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也達到了2015年的2.28倍,為22398億元。細看這些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成就,基礎建設和尖端科技並駕齊驅,均有輝煌的建樹。
  • 11月11日蘋果秋季發布會直播時間+直播入口
    >11月11日 凌晨2點  直播入口:https://www.apple.com.cn/apple-events/  蘋果正式官宣,將於美國當地時間 11 月 10 日上午 10 點(北京時間 11 月 11 日凌晨兩點)舉行今年秋季的第三場發布會。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已增至300頭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林草部門作為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主力軍,在「十三五」期間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地面積4.23億畝,森林面積達3.59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4%,森林蓄積量20.2億立方米,天然林面積2.48億畝,全省森林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價值達1.68萬億元,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發布會現場  新華網昆明12月2日電(蘇怡璇)據12月1日舉行的「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新聞發布會消息,「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持續進行全省360處自然保護地的整合優化工作,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省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2025年雲南將爭取完成歷史遺留露天...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發揮規劃的引領管控作用,多舉措紮實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至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歷史遺留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 蘋果雙11發布會直播入口 11月11日新品發布會視頻觀看地址
    蘋果雙11發布會直播入口 11月11日新品發布會視頻觀看地址  2020蘋果11月11日發布會直播在哪看?北京時間2020年11月11日蘋果官方再次舉辦線上發布會,這次將在Apple Park上在線直播,本次可能發布自研處理器的MacBook等新品。想觀看發布會直播的朋友,下面小編帶來了2020蘋果11月11日發布會直播地址 。
  • 中科院科創中心科學傳播月超2000萬人次線上參與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5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獲悉,該中心2020年主題為「科學點亮生活 雲中探索奧秘」第三屆科學傳播月活動,受疫情影響,於5月18日至6月18日以線上形式舉辦,通過全網直播的科普線上內容吸引超過2280萬人次參與。
  • 【回眸「十三五」 聚力再出發】旬邑交通運輸篇
    旬 XUN YI 邑 [ 回眸「十三五」] 五年 是一個刻度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滇池清、春城綠、昆明藍,已經成為了昆明獨特的標籤。「十三五」以來,昆明市在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擦亮「世界春城花都」名片等方面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四場)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很高興能在這個承前啟後的時間節點,向大家介紹德州人社事業「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情況。藉此機會,我謹代表市人社局,向各位記者朋友及社會各界多年來對人社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地感謝!
  • 首場太空直播奇襲,iQOO天貓超級發布會探索硬核極致邊界
    在這場特別打造的iQOO天貓超級發布會中,發布會直播間別具創新的以「太空直播」為主題,將一系列充滿科技感的太空元素融入其中,加強消費者對在線發布會的沉浸體驗感,與全網粉絲共同雲上領略超現實科技魅力,感知iQOO 5系列的超能競速,解構品牌極致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