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科創成就:基建與尖端科技齊飛

2020-12-06 中國網

盤和林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

「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將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建設創新型國家不懈奮鬥。

從整體數據上來看,2019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達到了2.21萬億元,相比2015年增長56.3%,研發經費支出總額佔GDP比重達到2.23%,已經超過了歐盟的平均水平。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等機構發布的「2020全球創新指數」榜單中從2015年的第十五名提升至第十四名。

「十三五」科技創新能達到今天的成就,與諸多科技企業的努力密不可分。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營業收入已經達到2015年的兩倍,為45.1萬億元,全國技術市場成交合同金額也達到了2015年的2.28倍,為22398億元。

細看這些舉世矚目的科技創新成就,基礎建設和尖端科技並駕齊驅,均有輝煌的建樹。

科技基礎設施方面,空間環境地基檢測網絡、大型光學紅外望遠鏡、超重力離心模擬實驗裝置建設穩步推進,特高壓電網建設規模越來越大,為科技研發創新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再加上「十三五」期間我們啟動了首批國家實驗室建設任務,科研機構、高校的科研水平和人才培養儲備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

各地建成的創新培育基地孵化了科技創新的源動力。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打造了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懷柔等地的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也貢獻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同時,全國遍地開花的高新區生產總值突破12萬億元,佔經濟總量的十分之一以上。

推進科技發展的體制機制改革同樣也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軟性「基礎設施」。

「十三五」期間,科技領域「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在全社會形成了以知識價值為導向的社會價值取向,還有不斷完善的科技獎勵制度、國家科技決策諮詢制度以及科研領域聯合懲戒機制等等。同時,對於產權制度的充實也對科技創新主體提供了良好的保護,進一步激發了社會的創新熱情。

科創板等多元資本市場的建立與完善,更是為科技創新保證了「源頭活水」。

「十三五」期間,為初創科技企業訂製的「科創板」正式上線,匹配相應的各大金融機構的ETF,撬動了大量的市場資金,為科創企業融資開創了良好的渠道,同時,針對各個分割板塊的轉板事宜「十三五」期間也進行了優化,有機地將各個板塊緊密聯繫在一起,為企業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融資便利服務。

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政策環境,為尖端科技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優渥的條件。

「十三五」期間,大國重器再一次震驚世界。航天方面,2017年至今我國共發射30顆北鬥三號衛星和兩顆北鬥二號衛星,完成全球星座部署,2019年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表面等等。中國的航天科技在「十三五」期間實現了巨大的騰飛。除此之外,還有中國國產航母、中國天眼「FAST」落成啟用等等,這些領域的創新成就都在向世界展示中國的科技「硬實力」。

如果說大國重器的科技創新是向世界展現的名片,那麼民用高新科技的創新則是為人民幸福謀求的福祉。

「十三五」期間,藉助國家新基建戰略的東風,5G通訊、大數據平臺等民用科技創新進展迅速。尤其在5G方面,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先實現5G商用的國家之一,5G實際網速也居於世界前列。諸多優秀的網際網路公司依託科技發展在商業模式上也進行了大量的探索,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新興事物不僅重塑了傳統產業鏈,為產業增添新動能還顯著提升了人們的生活水平,豐富了群眾的購物選擇。

綜上,「十三五」期間,我國在基礎設施、制度建設、科技進步、商業創新等領域均取得了可圈可點的成就。科技創新引領了整個社會的良好風氣和價值取向。站在「十三五」的成績之上,展望「十四五」,相信我們會在科技創新方面更進一步,取得更輝煌的成績。(責任編輯:唐華)


相關焦點

  • 構築科創中心「四梁八柱」,「十三五」期間上海科技創新凸顯五大亮點
    「十三五」時期,上海科技創新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五年來,上海科技創新沿著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創中心道路披荊斬棘、砥礪前行,通過不懈努力,構築了科創中心「四梁八柱」,形成了科創中心基本框架,在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支撐高質量發展、加強基礎研究、建設平臺載體、攻堅原始創新、培育創新主體、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國際科技交流合作、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久久為功,凸顯了五大亮點。
  • 「十三五」合肥金融系統深化改革顯擔當 主要指標連創歷史新高
    合肥在線訊(記者 王曉峰 文/攝)  1月8日,記者從「美好合肥『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合肥市金融系統按照穩金融、促發展的工作總基調,大力構建現代金融服務體系,主要金融指標接連創下歷史新高,在全國省會城市位次穩步前移。
  • 北京「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目標全面完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漸...
    一系列項目的穩步推進,正在加快完善科技創新生態和新型城市形態,為北京推進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建好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培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添磚加瓦。  「十三五」期間,北京市進入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面加速期,882項支撐科創中心建設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項目和任務先後落地,高新技術產業逐步形成新體系、新布局、新高度、新亮點。
  • 【直播】回眸「十三五」系列發布會第九場:科創點亮昆明
    為充分展示昆明市「十三五」期間科技創新事業取得的成績,順利開啟我市科創事業新徵程,今天我們召開昆明市「 回眸『十三五』 奮進新昆明」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科技創新專題發布會,向大家介紹我市「十三五」以來,堅持以科技創新推進經濟建設,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 2021北京事業單位科技知識考點:十三五期間的科技成就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的最後一年,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十四五規劃拉開了序幕。那麼我們在十三五期間到底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今天給大家做一個系統的總結。一、「墨子號」——全球首顆量子通信衛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簡稱墨子號),於2016年8月16日1時40分,在酒泉用長徵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首顆量子通信衛星以我國古代科學家墨子的名字來命名。
  • 奕瑞科技:影像成就未來 成為全球尖端數位化X線探測器供應商
    感謝大家參加上海奕瑞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科創板上市的網上投資者交流會。在此,我首先代表公司,向長期關心、支持奕瑞科技的廣大投資者和朋友表示誠摯的謝意,向參加今天交流會的朋友們表示熱烈的歡迎!同時,感謝上證路演中心和中國證券網為我們提供了這個良好的互動交流平臺!我們希望通過此次網上投資者交流活動,充分解答投資者所關心的問題,幫助大家全面、客觀地了解公司。
  • 「十三五」時期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了哪些決定性成就?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建議》對決定性成就作了盤點和總結。
  • 西安航天基地:錨定科技創新 跑出「科創航天」加速度!
    2020年,航天基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創新「基因」和創業「土壤」,以「科創航天」為引領,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航天基地被納入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和陝西省首個聚焦「新基建」的專項政策。
  • 精彩十三五系列報導之二:高效運行成就民航高質量發展
    航班總量、運行效率「齊頭並進」的背後,是「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班正常管理工作從階段治理向常態管理轉變,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率轉變,從經驗管理向科技支撐轉變。「十三五」期間,在民航空管系統宏觀調控下,中小機場航班起降架次增速顯著高於高密度機場,「胡煥庸線」兩側發展更加平衡,西部地區航空的比較優勢得以發揮。通過大力調整航班結構、嚴控增量,有序引導機隊布局和國家航線網布局,有效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高了航班運行效率。今年9月,首都機場經過近三年的規劃建設,實現了機坪管制全面獨立運行。
  •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都擬上科創板,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 摘要 【人生贏家!清華大學教授一人創辦兩公司 都擬上科創板 還是半導體尖端技術】近日,由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長聘教授朱煜博士一人參與創辦的兩家公司都在申報科創板IPO。從成立背景來看,兩家公司都屬於清華大學的科研成果轉化項目。
  • 回眸2020,奮進2021|錨定科技創新,跑出「科創航天」加速度!
    2020年,航天基地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立足創新「基因」和創業「土壤」,以「科創航天」為引領,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2020年,航天基地被納入西安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核心區域;新增國家級眾創空間2家、省級眾創空間1家;率先出臺國內首個系統性支持商業航天發展的專項政策和陝西省首個聚焦「新基建」的專項政策。
  • 「十三五」期間我國科技領域有哪些重大進展?一起來看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全國科技界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加強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堅持擴大科技開放合作,創新體系更加健全,創新環境不斷優化,創新能力顯著增強。  王志剛表示,過去五年,我國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從1.42萬億元增長到2.21萬億元,研發投入強度從2.06%增長到2.23%。
  • 盤點網際網路大會上的尖端科技
    新華社杭州11月17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朱涵、熊茂伶、陶一萍)16日下午,15項網際網路領域最尖端的「黑科技」亮相世界網際網路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會現場(更多相關報導,請見本報14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15項尖端科技到底是什麼吧?
  • 株洲妹子宋哲:以創業助力國家尖端科技
    兩年後,她帶領「星網測通」科技參加「創青春—中關村U30青年創新創業大賽」,躋身前100強。今年1月10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作為主要完成人之一,宋哲與多人共同榮獲了「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受邀赴人民大會堂領獎。在宋哲的手機裡,還珍藏著2018創青春-中關村U30百強企業的系列宣傳廣告。
  • 中國的尖端科技領域,令世界感嘆、令霸權的美國驚恐!
    中國的尖端科技領域,令世界感嘆、令霸權的美國驚恐!近日,美國太空新聞網有則新聞,Title: in the field of space and the network, China is approaching us!
  • 農業農村部發布「十三五」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新華社南京11月21日電(記者黃垚、董峻)農業農村部日前總結並發布了超級稻畝產突破1000公斤等10項「十三五」期間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
  • 第十三屆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落幕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蕾)近日,沙利文2020中國新基建企業榜直播盛典暨第十三屆增長、科創與領導力峰會在滬落幕。該峰會由全球知名諮詢公司沙利文、中國行業和市場大資料庫頭豹科技創新網主辦,社交化投資平臺雪球協辦。
  • 科技知識:「新基建」
    「新基建」的內涵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七大領域,涉及諸多產業鏈,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以技術創新為驅動,以信息網絡為基礎,面向高質量發展需要,提供數字轉型、智能升級、融合創新等服務的基礎設施體系。
  • 中國哪些尖端科技是以絕對優勢領先於全世界的?
    -04 23:12:22 來源: 趣談科學 舉報   事有輕重緩急,每個國家的情況不同,科技側重不同
  • 龍愛天下續寫春天的故事 引領量子尖端科技的新時代
    龍愛量子產業集團在秀美的海濱城市——深圳閃亮登場,他以特獨的風姿揮毫潑墨,著力續寫又一個【春天的故事】,龍愛量子尖端科技技術,史無前例地向社會實踐中的生產領域和生活領域裡全速昂首挺進,已經取得並將繼續取得,讓世人震驚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並重的卓越成果。它拉開了量子尖端科技大革命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