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十三五系列報導之二:高效運行成就民航高質量發展

2020-10-20 中國民航網

81.65%——這是2019年全國航班正常率呈現的優秀答卷,全國航班正常率連續兩年超過80%,較5年前提高了近13個百分點;航班平均延誤時長也明顯減少,由2015年的21分鐘減少至2019年的14分鐘。與此同時,民航空管年保障航班架次於2018年破千萬,5年來航班量年均增長近8%,主要運輸生產指標均為兩位數高增長。

航班總量、運行效率「齊頭並進」的背後,是「十三五」期間我國航班正常管理工作從階段治理向常態管理轉變,從規模速度向質量效率轉變,從經驗管理向科技支撐轉變。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要全面加大強安全、強效率、強智慧、強協同的『四強空管』建設力度,實現空管高質量發展。」這既是民航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安全出行、正點出行需要的必由之路。

自2017年起正式實施的《航班正常管理規定》是民航局首部航班正常管理方面的規章,明確了各航空運行主體的責任,使保障航班正常、維護旅客權益有法可依、有據可查。隨著運管委工作機制進一步落實,37個千萬級機場建設A-CDM(機場協同決策)系統,積極開展航班時刻動態調整,嚴格落實航班正常考核和調控措施,通過完善治理體系、增強治理能力來提升航班正常率。以深圳機場為例,其航班放行正常率由2015年運管委成立前的72%逐步提升至2019年的87.8%。

2017年,民航局提出「控總量、調結構」決策部署,目前已初步形成精準調控、動態調控、分類調控的體系機制,扭轉了近10年來航班增長速度高於綜合保障能力提升速度的局面,實現了保障能力與航班總量總體平衡匹配,航班正點率提升,平均延誤時間減少,運行抗幹擾能力增強。

「控總量、調結構」工作還為中小機場的發展提供助力。2018年12月末,貴州茅臺機場伴著飛雪迎來第100萬名旅客,成為我國首家通航第一年旅客吞吐量便過百萬人次的支線機場。新疆、內蒙古、湖南等地的多座支線機場也先後邁入百萬級機場行列,支線運輸航空市場進一步被激發。「十三五」期間,在民航空管系統宏觀調控下,中小機場航班起降架次增速顯著高於高密度機場,「胡煥庸線」兩側發展更加平衡,西部地區航空的比較優勢得以發揮。通過大力調整航班結構、嚴控增量,有序引導機隊布局和國家航線網布局,有效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提高了航班運行效率。

今年9月,首都機場經過近三年的規劃建設,實現了機坪管制全面獨立運行。作為國內最大、最繁忙的機場,其航空器機坪管制移交工作是一次行業運行模式的重大變革,將進一步提高安全裕度與運行效率。「十三五」期間,通過嚴控航班時刻主協調機場航班增量、嚴控大流量航段和密集航路匯聚點增量、實施高密度機場容量精細化管理等措施,多座高密度機場的放行正點率大幅提升,22個時刻協調機場的時刻執行率進一步提升至96%,遠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單個航班時刻的可利用座公裡數、平均客座率不斷上升。

航空貨運的運行效率同樣不斷提升。10月25日,由民航局出臺的《貨郵飛行航班時刻配置政策》將正式實施。《配置政策》將高密度機場貨郵航班時刻安排窗口由每天6個小時拓寬至10個小時,大大增加貨郵飛行航班時刻供給,提高貨郵飛機日利用率,優化貨郵航線布局;對於北京大興機場、深圳寶安機場、杭州蕭山機場等貨運功能較強的樞紐機場,則將適當安排尖峰時段航班時刻,用於國際地區貨郵飛行。

提高航班正常率既需要宏觀調控的「有形之手」,也要激發市場主體的內生動力。「十三五」期間,民航空管系統將機場放行正點率表現作為航班時刻供給和機場容量調整的前置約束,表現優異者多獲得航班時刻供給,有效提高了航班正點率,促進了動力變革、效率變革。2016年、2017年,符合機場容量標準調整的高密度機場僅3個;在此制度激勵下,2018年以來,大部分高密度機場均達到機場容量調整標準,西安、重慶等機場放行正常率超過90%,北京、上海虹橋、上海浦東、成都等機場放行正點率大幅改善。

空域管理方面,華北、華東、中南等地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成果顯著,軍民航空管在重大空域調整、重大空管保障、重大改革等方面進入良性融合新階段,跨軍地、跨部門、跨領域的緊密互聯為民航空管效率提高帶來更大空間。2017年9月,惠及全國八省一市48座機場、全長2000餘公裡的「滬蘭空中大通道」全線貫通,這是我國目前最長的東西向運行雙通道航線。2014年起,民航空管先後制訂包括京廣、京滬、滬廣等主要航路的10條單向循環大通道建設方案,歷時數年基本完成全國幹線航路網規劃調整,有效緩解空域資源緊張與航路擁堵現象,提升了空域利用率、安全性與航班正點率。2018年12月,首條對外空中大通道——中韓空中大通道建成啟用,提高運行效率的格局正向國內國際並重拓展。

增效之路,科技先行。「飛行間隔縮小,空域利用率和容量大大提高」「主動監測飛機實時動態,有效提高航班正常率」,這是一線空管人員對雷達管制的積極評價。目前,我國民航空管已實現全國一體化管理運行,傳統的程序管制逐步被更加高效的雷達管制取代。隨著以智慧機場為關鍵支撐的「四型機場」建設加快推進和「新基建」戰略推動,5G、北鬥等新技術將與空管不斷深度融合,為民航空管的技術更新與設備升級帶來驅動力量。

民航空管運行管理中心、氣象中心和情報中心工程是「民航十三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預計於2021年正式投運,將為我國乃至亞洲區域航空用戶提供運行協調、流量管理、氣象及情報服務,保障民航運行效率。預計到「十三五」末期,全國運輸機場數量將增加到241座,新增41條跑道、588萬平方米航站樓、2264個機位,同時著力推進樞紐建設,構建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現代化機場體系,為高效運行提供基建支撐。

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邁向「十四五」規劃的啟動之年。處在這一關鍵節點,民航人將進一步緊密圍繞促進民航高質量發展,不斷完善相關機制,多措並舉提高空管運行效率,努力建成安全穩定、集約高效、協同融合、智慧驅動的民航現代化空中交通管理體系,用航班的高效運行為民航強國夢增添更大動力。

相關焦點

  • 精彩十三五系列報導之一:航空安全託起民航強國夢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肖敏 報導:剛剛過去的9月,中國民航再次刷新航空安全歷史成績截至今年9月底,中國民航實現連續安全運行10年零1個月、8669萬飛行小時,連續18年保持空防安全零責任事故,創下民航歷史上最長安全周期。回眸「十三五」,民航安全工作取得突出成績,各項安全指標好於預期,為我國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跨越築牢了安全之基。
  • 西部機場集團「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0年7月22日,陝西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經過五年的艱難磨礪,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建成投運後,西安鹹陽國際機場將形成4條跑道、4座航站樓,東西航站區雙輪驅動的發展格局,機場規模將進入全國前五名。實踐證明,機場已成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強有力的引擎。「十三五」以來,西部機場集團橫跨陝寧青甘四省(區)的11個機場建設正密集推進,9條跑道、229個停機位、近100萬平方米航站樓的建設工程接續展開,全力建設西北對外開放大通道。
  • 「十三五」民航節能減排巡禮:堅持綠色發展 守護藍天白雲
    綠色是生命之根、動力之源,綠色發展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十三五」以來,中國民航紮實落實《民航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和《關於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要抓手,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持續加大,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動力空前增強,燃效水平顯著提升,民航綠色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增強「西引力」全面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西部機場集團「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
    作為全國第二大跨省(區)運營的大型機場管理集團,西部機場集團整合陝甘寧青4省(區)24個機場的航空資源,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全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動能:全面打造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2020年7月22日,陝西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經過五年的艱難磨礪,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 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原標題:久久為功,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十三五」成就宣傳系列報導之一  5年來,我市堅持靶心不變、節奏不亂、穩紮穩打、精準發力,貧困地區內生動力不斷增強,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顯著增強,脫貧攻堅取得重大決定性成就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今日,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9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安全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運輸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
  • 中國民航將進入發展階段轉換期、發展質量提升期和發展格局拓展期
    馮正霖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十三五」時期民航工作。他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民航發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風險挑戰,全行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堅持運用改革思維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
  • 對數字經濟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路徑的探討
    其二、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是我國探索數字經濟發展規律得出的結晶,這與民航高質量發展高度契合。在民航高質量發展中特徵指標體系中設置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在數字經濟中「協調」是要堅持協調發展原則,推動數字經濟與社會、經濟各領域的協調發展,實現緊密結合。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協調」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內生特點,更注重發展的全面性,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等。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民航從「十三五」向「十四五」邁進的過程中,變化的是國際發展的大環境,不變的是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時代方位,中國民航要在全球政治經濟不斷發生重大變化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與國家戰略脈動同頻共振的不變,要儘快形成服務國家促進雙循環發展格局的民航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新舉措,就要深刻認識新格局下中國民航面臨的四個「變與不變」
  • 「十三五」成就巡禮:隴南機場圓了飛天夢
    「十三五」期間建成的第1個機場,佔地面積2811畝,總投資13.08億元,飛行區按4C標準設計,工程建設包括飛行區工程、航站區工程及場外五大配套工程,新建跑道長2800米、7個站坪機位,新建航站面積6632平方米,機場建設創造了省內機場工程建設的多個之最,是全省挖填方最大、助航燈塔最多、生態環境最優美的機場,也是省內第一個雙盲降運行的支線機場。
  •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
    山東舉行「十三五」時期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出席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今天,我們舉辦「『十三五』成就巡禮」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五場,邀請省海洋局局長張建東先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高立平先生,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郭鵬先生介紹「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發展成就,並回答記者提問。  首先,請張建東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 民航承諾的12項便民服務均已落實推進
    」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馮正霖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十三五」期間,民航向社會公眾公開承諾了提升服務品質的12項服務內容,目前已在深入推進。  一是承諾在「十三五」期間,航班正常率達到80%。目前這個目標是有把握完成的,因為民航局採取了一系列改進措施,行之有效的航班正常運行體系已基本形成。目前,天氣因素影響航班正常率已經佔到60%。
  • 超圖應邀參加2020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
    ▲點擊關注,收穫更多GIS精彩10月29日-31日,以「聚力四型機場助力民航強國」為主題的2020中國民航四型機場建設發展大會暨成果展在廈門佰翔五通酒店舉辦。大會由中國民用機場協會主辦,廈門航空港管理委員會等單位協辦,開展為期三天的論壇、四型機場建設成果展等系列活動,來自全國各機場(集團)公司、各民航相關企業、有關航司參加了本次大會,超圖應邀參會。
  • 人工智慧發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 擎朗智能獲CCTV-1報導
    CCTV-1綜合特別報導「十三五」成就巡禮《人工智慧發力 推動高質量發展 》,擎朗智能作為國內人工智慧優秀企業代表,《新聞聯播》對公司送餐機器人產品、服務及人工智慧行業發展做了大篇幅報導。
  • 唱響高質量發展「主旋律」——滁州經開區「十三五」經濟社會高...
    這5年,在波瀾壯闊的變革中,滁州經開區在時代發展浪潮中書寫蓬勃發展的精彩樂章,積澱下深沉的記憶。這5年,滁州經開區吹響了高質量發展的嘹亮號角,搶抓機遇、全面布局,激發出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力。工業是經開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十三五」以來,滁州經開區以高質量發展理念為引領,持續強化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主導產業。智能家電、汽車裝備及綠色食品三大產業集聚效應明顯,提質增效和新舊動能轉化步伐不斷加快,已形成以三大產業為主導,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為補充的多元發展、多極支撐的綜合產業體系。
  • 輝煌「十三五」 |系列發布《對話高校》之山東理工大學
    「十三五」期間,山東理工大學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緊盯「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的奮鬥目標,打造高水平的專業技術隊伍和管理服務隊伍,著力提升學生成長成才能力、應用基礎研究能力和校地融合發展能力,深入解放思想,持續深化改革,用改革激發全校師生員工幹事創業的無限熱情,用改革賦能學校高質量發展
  • 以局省合作協議為契機 開啟湖北民航發展新徵程
    2020年9月17日,馮正霖局長赴湖北調研,民航局與湖北省政府籤署了加快推進湖北民航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這為湖北民航的疫後重振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更為湖北民航贏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雙勝利明確了方向。湖北民航將以此為契機,凝心聚力,謀篇布局,發揮區位優勢,打造民航強省。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填注更多活力。「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行業不斷突破,深耕創新,日益完善,書寫出了一份異彩紛呈的發展畫卷。提前兩年完成裝機目標,消納形勢持續好轉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太陽能行業的「十三五」發展,那一定是「出乎意料」。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
    「十三五」能源發展成就之七 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 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白雲機場【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白雲機場三期擴建:打開大灣區民航協調發展新格局9月27日,廣州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簡稱「白雲機場三期擴建」)順利開工,主體工程包括2條新建跑道、42.2萬平方米的T3航站樓和超過190個機位的機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