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航將進入發展階段轉換期、發展質量提升期和發展格局拓展期

2021-01-12 中國證券網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國民航局官網消息,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系統分析民航發展的新形勢新特徵新任務,總結回顧民航「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統籌謀劃民航「十四五」總體工作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全國政協副主席、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出席會議並講話。民航局局長馮正霖作題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開啟多領域民航強國建設新徵程》的工作報告,並將圍繞安全工作作專題講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交通運輸部紀檢監察組組長宋福龍、副組長丹向東,民航局副局長董志毅、呂爾學、崔曉峰、胡振江出席會議。董志毅主持會議,呂爾學將作大會總結並部署民航春運及年初各項工作,胡振江作航空安全工作報告。會議為期兩天。

  楊傳堂在講話中指出,2020年,民航系統與交通運輸其它戰線一道,全力抗疫情、保穩定、促發展,疫情防控有力有效,運輸保障暢通高效,復工復產全球領先,航空安全平穩有序,黨的建設向縱深推進,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2021年,民航系統廣大幹部職工要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三新」上來,深刻把握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堅持以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為統領,統籌疫情防控和運輸保障,統籌區域協調和服務水平提升,加快落實好構建國家民航網、世界級機場群及現代物流供應鏈體系等任務,高質量編制好民航「十四五」規劃,抓好航空安全、提升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優化真情服務、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在現代化建設實踐中當好先行、做好支撐。

  馮正霖在工作報告中回顧了「十三五」時期民航工作。他指出,「十三五」時期是中國民航發展史上很不平凡的五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和風險挑戰,全行業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堅持運用改革思維推進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勝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和任務。這五年,是中國民航安全紀錄最好,發展增量最大,綜合效益持續提升,運行服務品質持續提升,科教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行業戰略地位和作用持續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應對風險挑戰、完成重大任務不斷取得成績的五年。「十三五」期間,全行業實現運輸航空安全飛行10周年,創造了持續安全飛行「120+4」個月、8943萬小時的新紀錄,連續18年確保了空防安全;我國民航機隊規模達6747架,全國航路航線總裡程達到23.7萬公裡,基礎設施建設總投資4608億元,全國頒證運輸機場數量增加到241個,其中千萬級機場39個;2016—2019年,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三大指標年均增速分別達11.0%、10.7%和4.6%;2019年民航旅客周轉量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佔比達33.1%,提高8.9個百分點;2016—2019年連續保持盈利,實現利潤總額2306.4億元,超過「十二五」時期471.9億元;截至2020年末,全行業註冊無人機共52.36萬架,2020年無人機經營性飛行活動159.4萬小時,同比增長36.4%;航班正常率連續3年超過80%,2020年達88.52%,比「十二五」末提升20個百分點;全國233個機場實現國內航班無紙化出行,41家國內航空公司實施客票退改籤「階梯費率」,開通12326民航服務質量監督電話,國內航空公司投訴響應率達100%,累計為人體捐獻器官開通綠色通道5149次;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產校驗設備獲得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與128個國家或地區籤署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00個,與64個國家保持定期客貨運通航。

  會議指出, 「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市場空間越發廣闊,航空公司競爭力不斷增強,機場網絡布局日趨合理,空管服務能力穩步提升,安全安保水平世界領先,技術保障水平顯著進步,通用航空產業化發展蓄勢待發、參與國際民航合作和交流程度愈加深入、民航自主創新發展體系初步形成。充分顯示出民航強國八個基本特徵中涉及航空運輸的基本特徵逐漸強化,標誌著自2005年我國民航運輸規模世界排名第二以來,經過15年的接續奮鬥,我國已經基本實現了從航空運輸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轉段進階」。五年來民航發展歷程帶來的深刻啟示是:堅持加強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證,堅持總體工作思路牽引是舉力之綱,堅持深化改革是關鍵一招,堅持全面依法行政是重要支撐,堅持構建以當代民航精神為核心的中國民航文化價值體系是強大精神動力。

  會議明確,「十四五」時期,民航業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戰略作用必將更加凸顯,中國民航將進入發展階段轉換期、發展質量提升期和發展格局拓展期,機遇與挑戰並存。根據行業發展規律和「十四五」民航發展階段性特徵,民航局黨組對「十三五」時期「一二三三四」總體工作思路進行了適當調整,形成「十四五」時期民航總體工作思路:踐行一個理念、推動兩翼齊飛、堅守三條底線、構建完善三個體系、開拓四個新局面。其中,踐行「發展為了人民」的理念,推動公共運輸航空和通用航空「兩翼齊飛」,堅守飛行安全、廉政安全、真情服務三條底線,這些是我國民航發展的基本原則,必須始終牢牢堅持,不能動搖。「構建完善三個體系」是「打造三張網絡」的升級版,分別為構建完善功能健全的現代化國家機場體系、系統布局效率運行的航空運輸網絡體系和安全高效的生產運行保障體系。「開拓四個新局面」指民航產業協同發展有新格局、智慧民航建設有新突破、資源保障能力有新提升、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新成效。

  會議提出了2021年民航工作總體要求、安全工作主要目標和2021年全行業主要任務。

  2021年民航工作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民航強國戰略目標為引領,全面落實「十四五」時期「一二三三四」民航總體工作思路,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和行業安全發展改革工作,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牢牢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著力推進智慧民航建設,著力創造民航安全飛行新紀錄,著力提升運行效率,著力提升服務品質,著力持續打造良好政治生態,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的工作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2021年民航安全工作主要目標是:杜絕重特大運輸航空責任事故,杜絕劫機、炸機等機上恐怖事件,防止空防安全嚴重責任事故,防止重大航空地面事故和特大航空維修事故,努力實現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20+16」個月。

  會議指出,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仍是影響行業恢復發展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全行業要始終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科學動態調整防控策略,健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組織體系。在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統籌安全和發展,重點完成七個方面主要任務:

  一是加強系統安全管理,不斷刷新安全飛行紀錄。加快推進監管模式轉型,建立法定自查中的「雙盯」工作機制,探索智慧監管,加強基層監察員資質能力建設;提高風險防範化解能力,確保民航安全運行平穩可控的9個方面26條措施落到實處,跟進全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部署,推進民航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關注機組人員心理健康問題,加強新技術應用;不斷把作風建設引向深入。

  二是統籌優化資源配置,積極推進行業恢復發展。構建新發展格局是2021年國家經濟工作重中之重。民航既要持續優化行業資源要素布局,推進行業更加協調均衡發展,又要在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深挖市場潛力、激發市場活力,力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1062億噸公裡、旅客運輸量5.9億人次、貨郵運輸量753萬噸,分別恢復至疫情前80%以上、90%左右以及與疫情前基本持平;努力實現航空企業減虧增盈。充分發揮規劃引領作用,持續推進民航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加強行業宏觀調控力度,促進航空產業協調發展,建立扶貧工作長效機制。

  三是深入推進協調聯動,著力提升協同運行效率。增強運行保障能力,加快推進現代化空管體系建設,加快推進「10+3」空中大通道建設;提升協同運行水平,持續加強機場運管委建設,進一步推進時刻、航權和預先飛行計劃數據「三網融合」建設;推動運行數位化轉型,探索構建民航業數據資源融合應用生態體系,搭建民航智慧運行數位化環境。

  四是持續提升服務品質,著力厚植行業比較優勢。以航班正常工作為牽引,持續改善民航服務質量。完善航班正常管理機制,進一步優化航班正常考核指標,改進航班正常統計,加大航班延誤治理力度,力爭2021年國內客運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率穩定在80%以上,全國千萬級以上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和始發航班正常率達85%;持續提升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機上餐食、客艙無線網絡、中轉服務、差異化安檢、老年人航空出行、12326投訴平臺等各類民航服務質量;積極拓展航空服務新業態,推動構建「幹支通,全網聯」的航空運輸服務網絡。

  五是加大科教創新力度,著力拓展智慧建設領域。把智慧民航建設放到更加突出位置,使之成為民航高質量發展核心動力。堅持科技創新戰略引領,紮實推進《中國新一代智慧民航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綱要》實施,抓緊布局民航領域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提升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推進5G、人工智慧等技術在民航領域的應用,積極推動北鬥系統通過ICAO技術標準驗證等;培養高素質科技創新人才、專業技能人才隊伍和國際化人才隊伍。

  六是持續深化民航改革,著力增強行業發展動力。堅持問題導向與目標導向,實現改革與發展深度融合、高效聯動,形成以「十四五」規劃為目標任務牽引,以深化改革為實現途徑和治理手段,規劃與改革「雙引擎驅動」的工作格局。統籌推進民航深化改革,制定出臺「十四五」時期深化民航改革工作意見;著力推進民航運價及相關領域收費改革、局屬國有企業改革三年行動等重點領域改革;持續推進民航法治建設,積極推進《民航法》修訂,加強《航空法》研究。

  七是堅持全面從嚴治黨,著力鞏固良好政治生態。堅持「嚴」的主基調,壓緊壓實各級黨委(黨組)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著力抓好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建設,深入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認真抓好意識形態工作,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持續打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本次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民航各單位、各部門主要負責人在主會場和分會場參加會議。會議期間,與會代表將圍繞全國民航工作報告、航空安全工作報告提出的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和要求,圍繞《中國民航發展階段評估報告》《「十三五」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總結報告》《關於「十四五」期間深化民航改革工作的意見》進行廣泛深入的討論。

相關焦點

  • 進入新發展階段 構建新發展格局
    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謝伏瞻出席會議並以「進入新發展階段,構建新發展格局」為題作主旨演講,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蔡昉,原副院長、社會政法學部主任李培林等作專題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高翔主持會議。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彭博新聞社、路透社、共同社等中外媒體記者參會。
  • 第五期中國民航發展政策高級研修班報名工作啟動
    日前,第五期中國民航發展政策高級研修班(以下簡稱「研修班」)報名工作正式啟動。學員註冊備案將於11月22日截止,論文接收將於2021年6月30日截止。本屆研修班培訓內容以政策研究為主,包括全球視野、國情與發展環境、民航發展與改革等政策方面的內容。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石建勳: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個「新」究竟指什麼?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判斷。這一重大判斷,集中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胸懷兩個大局,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的深刻洞察,科學界定了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 新發展階段 新發展理念 新發展格局 ——2021理論熱點訪談錄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改革開放創造的治理經驗及政府理論提升」首席專家和負責人。】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從社會治理的角度看,新發展階段有哪些本質屬性和要求?本報採訪了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何豔玲教授。
  • 十四五期推動雙循環構建新發展格局路徑選擇
    世界進入全球化重構的時代。近年來中美貿易摩擦,美國決策者推動與中國「脫鉤」和「去中國化」,全球經濟疲軟增長長期乏力,步入到一個新時期新階段,貿易保護主義、民粹主義、孤立主義抬頭。特別2020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加劇了中美等大國經濟體之間分歧、對立和撕裂。
  • 談談我國新發展階段
    比如按照我們黨的重要文件的表述,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以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大以後,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等。
  • 民航局: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民航局於近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靳軍號也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將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需要,繼續簡政放權,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宏觀引導和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加強對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真情服務等方面的考核,在「放」的同時實施科學監管,積極推進國內航空運輸市場高質量發展。
  • 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核電進入積極快速發展期...
    目前我國核電利用水平顯著低於世界均值,截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發電量在總裝機/發電量中佔比為7%、10%,我國僅為2.4%、3.6%,伴隨三門核電等三代核電機組相繼投運,我國核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雖然居民對核電建設有著多種擔心,但未來隨著技術提升和居民意識的轉變,中國核電行業仍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科學把握新發展階段
    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準確把握我國所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必須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的內涵和特點,準確把握我國所處重要戰略機遇期的機遇和挑戰,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深刻認識新發展階段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堅持運用科學思維作出的戰略抉擇。
  • 我國芳綸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我國芳綸已進入快速發展期 2007-05-11 00:00:00 來源:全球紡織網 芳綸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重要的高性能合成纖維之一,是目前有機耐高溫纖維中的主要類別
  • 夏學平:網際網路發展進入變革期 全球網際網路發展呈五大特點
    人民網北京11月23日電 (記者任妍)11月23日下午,《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在烏鎮正式發布。會上,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院長夏學平表示,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暴發與蔓延,給全球經濟社會帶來巨大衝擊,網際網路的重要性愈發凸顯,數字經濟成為對衝疫情影響、重塑經濟體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網際網路在復工復產、經濟復甦、社會運轉中更是發揮了重要作用。與往年相比,今年全球網際網路發展有哪些新特點、新趨勢?
  • 何毅亭:談談我國新發展階段
    比如按照我們黨的重要文件的表述,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為標誌,我國進入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以後,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進入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新階段;黨的十六大以後,我國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等等。
  • 進入新發展階段,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大跨越(人民觀點)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怎樣應對新發展階段的新矛盾新挑戰?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學習領會新發展階段的內涵與意義。
  • 幹細胞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文章來源於經濟日報隨著社會不斷進步,醫療醫學領域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對疾病診斷治療的能力逐漸提高,而在醫學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生物醫學貢獻出了巨大的力量
  • 人民日報人民觀點:進入新發展階段,偉大復興歷史進程大跨越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如何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怎樣應對新發展階段的新矛盾新挑戰?本版推出系列評論,與讀者一起學習領會新發展階段的內涵與意義。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今日,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9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安全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運輸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
  • 王新奎:中國外部環境面臨三大挑戰,新發展格局關鍵要轉換發展動力...
    從縱向來看,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存在巨大的數字鴻溝。從橫向發展趨勢來看,全球數字經濟呈現出「碎片化」的特點,數字經濟「孤島」開始出現。 在此背景下,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正確而及時的。
  • 民航局9月新聞發布會: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報導:9月15日,民航局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並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近30家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