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2020-09-16 國際空港信息網

民航局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現場(張哈斯巴根/攝)

9月15日,民航局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並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近30家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

放寬國內航線準入政策激發市場活力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號在民航局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張哈斯巴根/攝)

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號在發布會上介紹,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民航局於近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主要有兩方面措施:

一是放開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核准航段指得是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機場之間及其連接部分國內繁忙機場的客運航線,目前共49條。放寬條件後,航空公司在符合航空安全、通達性和運行品質要求的基礎上,可以靈活自主的安排航線航班。同時還兼顧到引導航空公司適度競爭以及大興機場轉場運營需求,鼓勵航企開發至大興機場航線。

二是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的支線航線準入限制。以往,航空公司申請涉及北上廣直達年旅客吞吐量200萬以下機場航線,需滿足「在北上廣其中一點通航點數達到15個」的附加條件。此次為支持航空公司開拓潛在市場和完善樞紐網絡,促進中小機場的市場恢復,「200萬吞吐量」下調為100萬,也就是2019年旅客吞吐量在100萬~200萬間的32個機場開通北上廣直達航線,將不受通航點數量的準入門檻限制。

靳軍號也表示,下一步,民航局將根據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需要,繼續簡政放權,提供更加科學有效的宏觀引導和高效便捷的服務,同時加強對航空公司航班正常、真情服務等方面的考核,在「放」的同時實施科學監管,積極推進國內航空運輸市場高質量發展。

緊扣「新發展格局」要求 持續提升航空貨運能力

民航局計劃司副司長張清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張哈斯巴根/攝)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民航局計劃司副司長張清表示,「新發展格局」為航空貨運設施發展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航空貨運設施不僅僅是硬體基礎設施,更是連通生產和消費、國內和國際市場的重要紐帶,必須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質量,更好的滿足國內高品質、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和產業發展需求,適應新發展格局的要求。《意見》緊扣「新發展格局」要求,將航空貨運設施發展放在經濟發展的大局中予以謀劃,聚焦短板、弱項,更好服務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對現代化航空物流的需求。

靳軍號也表示,為加強國際航空貨運能力的長期建設,民航局成立了促進航空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優環境、補短板、調結構、強供給」原則。從近期來看,主要通過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時期的航空貨運保障工作、及時總結推廣疫情期間「綠色通道」機制等經驗做法、加快相關標準修訂進程等舉措,做好保通保運保供,支撐國內經濟建設,確保實現「出口出得去、進口進得來」。

從中長期來看,主要通過處理好客貨運發展的關係,鼓勵支持航空物流企業同上下遊企業聯合重組,優化航空貨運發展相關資源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和進一步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措施,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培育具有競爭力的航空物流企業,培育便利化、法制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讓優秀企業能夠脫穎而出。此外,民航局還將把握難得的「窗口期」「機遇期」,藉助外力,尋求各部委支持、協同聯動,為航空物流發展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

國內客運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 全力保障中秋國慶旅客出行

據民航局航安辦副主任吳世傑介紹,8月份,全行業完成運輸航空飛行86.2萬小時,同比下降20.3%,環比增長10.9%;通用航空飛行10.5萬小時,同比增長9.3%,環比下降4.1%。未發生運輸航空事故,行業安全生產繼續保持總體平穩態勢。

民航局航安辦副主任吳世傑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張哈斯巴根/攝)

目前,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8月共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較上月回升4.7個百分點,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個百分點。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同比下降25.6%,較上月回升8.5個百分點,接近去年同期的四分之三,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了58.9個百分點;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達到今年以來的月度最高值;但受境外疫情影響,國際航線旅客運輸規模仍持續處於低位。完成貨郵運輸量54.6萬噸,同比下降13.3%,已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7%,國內、國際航線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2%、87.8%。全貨機貨郵運輸量繼續保持較快增長,共完成22萬噸,同比增長20.1%。民航航班效益環比上月繼續提升。

運行保障方面,8月份,共保障各類飛行41.3萬班,日均13334班,日均同比下降22.1%,環比上升11.7%;全國航班正常率為78.1%,同比提高1.6個百分點,環比降低7.5個百分點。

記者還在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中秋國慶假日疊加,同時也是國內疫情緩解後的首個長假,預計航空運輸需求旺盛,特別是國內重點旅遊城市、熱門航線或將出現旅客大規模集中出行。對此,民航局已經做出了工作部署,各運行單位做好了充分準備,確保飛行安全,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和運行態勢、提升航班正常性,加強協同聯動,保持民航運行會議視頻長守,全力保障旅客出行順暢。(趙丹)

相關焦點

  • 民航局9月新聞發布會: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趙丹 報導:9月15日,民航局召開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並解讀《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近30家主流媒體在線上參加發布會。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
    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黨中央在以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分析當前國內國際大勢和經濟社會形勢的基礎上,審時度勢作出的前瞻未來的戰略部署。我們必須從持久戰的角度加以認識,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把握髮展規律,發揚鬥爭精神,善於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應對挑戰,奮勇前進。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
    中國東方航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化改革辦公室副主任邵鳳茹發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民航的「變與不變」》主題演講。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適應新時代我國比較優勢和社會主要矛盾轉變、適應國際環境複雜深刻變化的迫切要求,服務雙循環格局也是對民航業的必然要求。
  • 中國民航將進入發展階段轉換期、發展質量提升期和發展格局拓展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國民航局官網消息,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系統分析民航發展的新形勢新特徵新任務,總結回顧民航「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統籌謀劃民航「十四五」總體工作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 民航局認定「航易行」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
    為千萬級機場全面上線行李跟蹤服務奠基《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潘瑾瑜 報導:9月8日,民航局認定「航易行」平臺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出席平臺授牌認定儀式,並向中航信現場
  • 知與行|思想者: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我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 經濟日報鍾經文:深刻把握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的精髓要義
    從中可見,「新發展格局」雖然已成為關鍵詞,但對其精髓要義仍需深入一步加以認識、統一思想,這樣才能在實踐中把握好、落實好,加快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迎接更加光明的未來。一 中國經濟打贏「持久戰」的關鍵抉擇洞察於「舊」,才能瞭然於「新」。理解「新發展格局」,首先要對傳統的市場資源「兩頭在外」參與國際大循環的方式作出研判。
  • 中國民航「領跑」全球航空業
    近期,中國民航復甦的步伐讓人欣喜。民航局統計數據顯示,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旅客運輸量接近去年同期的75%,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58.9%。其中,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達到去年同期八成以上,創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新高。一切都表明,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
  • 民航局發布最新通知
    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 民航局: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9月15日,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新聞發言人、相關司局主要負責人介紹民航8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通報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的調整情況。2018年11月,民航局出臺了《中國民航國內航線航班評審規則》(民航規〔2018〕1號,以下簡稱《評審規則》)。施行近兩年來,《評審規則》對規範航線經營許可審批、提升樞紐集散功能等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
  • 長三角區域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選擇
    他強調,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結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相統一,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抓好重點工作,真抓實幹、埋頭苦幹,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斷取得成效。座談會還對長三角提出「率先形成新發展格局、勇當我國科技和產業創新的開路先鋒、加快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三大戰略定位新要求。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今日,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9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安全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運輸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
  • 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構建這一新型分工體系很重要
    當前,我國要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必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的新型城鎮化分工體系。  我國城鎮化運作主體主要有兩大類,即大城市(包括超大、特大、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小城鎮(包括中等城市、小城市、小城鎮、特色小鎮等)。
  • 民航新政: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 發展數字經濟 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新知新覺)
    發展數字經濟,不僅有利於強化市場動力和產業支撐作用,而且有利於強化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間的紐帶,是加快形成新發展格局、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通過激發內需市場動力助推形成新發展格局。第一,發展數字經濟有利於打通消費堵點。以傳統電商平臺為載體的數字消費衍生了大量消費信息,利用數位技術抓取、挖掘和分析這些消費信息,可以更精準快捷地提供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
  • 精彩十三五系列報導之二:高效運行成就民航高質量發展
    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指出:「要全面加大強安全、強效率、強智慧、強協同的『四強空管』建設力度,實現空管高質量發展。」這既是民航強國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滿足人民群眾安全出行、正點出行需要的必由之路。2017年,民航局提出「控總量、調結構」決策部署,目前已初步形成精準調控、動態調控、分類調控的體系機制,扭轉了近10年來航班增長速度高於綜合保障能力提升速度的局面,實現了保障能力與航班總量總體平衡匹配,航班
  • 民航局: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主要有兩方面措施:一是放開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
  • 民航局: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強國目標,從2005年始,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位列世界第二,標誌著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運輸大國。2018年,民航局制定《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行動綱要》,清晰劃定民航強國建設三個階段,即:到2020年,加快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到2035年,實現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的跨越;到本世紀中葉,實現從多領域民航強國向全方位民航強國的跨越。
  • 民航局: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入限制
    央廣網北京9月15日消息(記者王啟慧)近日,民航局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局發明電〔2020〕2037號),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包括放開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放寬涉及北上廣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入限制。
  • 民航局:放寬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來源:新浪微博-時事看點  9月15日,民航局運輸司副司長靳軍號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我國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的準入政策。  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主要有兩方面措施:  一是放開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繁忙機場保障能力,國內航線分為核准航線和登記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