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上午,中國民用航空局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民航局運輸司巡視員靳軍號介紹,經研究決定,民航局對國內航線航班管理政策進行了合理調整,放寬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
據介紹,民航局於近日下發《關於2020/21年冬春航季國內航線航班評審相關工作的通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主要有兩方面措施:
放開核准航段
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
根據市場需求情況和繁忙機場保障能力,國內航線分為核准航線和登記航線。其中核准航線是指涉及北京、上海、廣州機場之間及其連接部分國內繁忙機場的客運航線,目前共49條。
疫情以來國內航空運輸市場受到較大影響,為了更好地發揮航空運輸企業的積極性、自主性,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本次調整放開了核准航段每周最大航班量限制,航空公司在符合航空安全、通達性和運行品質要求的基礎上,可以靈活自主安排航線航班。
放寬準入的同時,兼顧到引導航空公司適度競爭以及大興機場轉場運營需求,明確了「2020/21年冬春航季期間,涉及上海、廣州的核准航段每次評審時可申請不超過14班/周,涉及北京的核准航段每次可申請不超過28班/周,其中首都機場每次可申請不超過14班/周。」
放寬涉及「北上廣」
三大機場支線航線準入限制
靳軍號介紹,為支持航空公司開拓潛在市場和完善樞紐網絡,促進中小機場的市場恢復,相關政策調整為:「航空公司申請涉及北上廣直達年吞吐量100萬以下機場的特殊登記航線航班,需符合以該航線涉及的北上廣機場為主基地,或在該航線涉及的北上廣機場通航點數達到15個的準入條件」。
調整後,2019年旅客吞吐量在100萬-200萬間的32個機場至北上廣航線,將不受通航點數量的準入門檻限制。
靳軍號表示,本次調整是疫情以來實際運營和監管工作實際的需要,有助於國內航空運輸市場的恢復,有助於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新發展格局,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激發航空公司內生動力。
8月國內民航旅客運輸規模
創今年最高
發布會上,民航局計劃司巡視員張清表示,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中國民航全力做好「保安全運行、保應急運輸、保風險可控、保精細施策」工作,統籌疫情防控和民航安全發展取得重要成果。目前,中國民航正呈現出穩健的恢復發展態勢。
從數據看,8月,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75.4億噸公裡,恢復至去年同期的65.4%,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39.3個百分點。客運方面,本月共完成旅客運輸量4553.9萬人次,接近去年同期四分之三,同比增速較2月提高了58.9個百分點。
值得關注的是,國內航空客運市場加快恢復,本月共完成4535.1萬人次,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八成以上,並超過今年1月份,是今年以來月度國內旅客運輸規模的最高值。
受境外疫情持續蔓延影響,國際航線旅客運輸規模持續處於低位。8月完成旅客運輸量18.9萬人次,同比下降97.3%,日均運輸約6000人次。
貨運方面,8月,全行業共完成貨郵運輸量54.6萬噸,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7%,其中,國內、國際航線分別恢復到去年同期的86.2%、87.8%。從貨運方式看,全貨機完成貨郵運輸量同比繼續保持較快增長,本月全貨機完成貨郵運輸量22.0萬噸,較去年同期增長20.1%。
來源:北京日報、FM1007福建交通廣播
編輯: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