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局認定「航易行」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

2020-09-10 中國民航網

為千萬級機場全面上線行李跟蹤服務奠基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潘瑾瑜 報導:9月8日,民航局認定「航易行」平臺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出席平臺授牌認定儀式,並向中航信現場「授牌」。此次授牌認定標誌著RFID(射頻識別)行李跟蹤系統建設正式進入「串線成網」階段,為後續千萬級機場全面上線行李跟蹤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儀式舉行前,呂爾學還現場調研了位於中國航信高科技產業園的航信運控指揮中心。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向中航信授牌,認定「航易行」平臺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潘瑾瑜/攝)

在授牌認定儀式上,南航代表、大興機場代表分別匯報了應用行李跟蹤系統提升旅客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和應用RFID技術提升運行效率相關情況。中航信有關負責人承諾,「授牌」後的「航易行」平臺將免費為行業提供基礎性、公益性服務,向行李監管平臺傳輸數據,接受政府監管和行業監督。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在授牌認定儀式上講話。(潘瑾瑜/攝)

呂爾學對中航信運控指揮中心的各項功能及「航易行」平臺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詳細了解。他表示,建設RFID行李跟蹤系統是中國民航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指示批示的重要體現,是民航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航局黨組高度重視,將其列為民航「真情服務」和「智慧民航」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呂爾學肯定了各單位在疫情期間取得的成績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要堅持平臺公益性定位,推動市場主體開放合作。中航信要切實履行職責和承諾,不辜負行業期望。行業各單位也要積極配合航信工作,加快與行業公共信息平臺對接,儘快形成為旅客提供行李跟蹤服務的能力。二要堅持標準引領,促進行業數據互聯互通。推進行李跟蹤系統「串線成網」,必須把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各參與方數據互聯互通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民航局將儘快完成相關標準指南的編制和發布工作,堅持中立性、實現兼容性、體現先進性,形成一套統一、科學、規範的標準體系。三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確保項目建設務實高效。根據行李跟蹤系統建設方案和推進計劃,機場端採集系統建設將是下一階段主攻方向。民航局將加大行業「新基建」投資建設力度,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要把握關鍵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確保到2021年年底,全國千萬級以上主要機場基本完成項目建設,並與行業公共信息平臺實現連通。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在中航信運控指揮中心現場調研。(潘瑾瑜/攝)

呂爾學強調,RFID行李跟蹤系統是一項跨主體、跨系統、跨平臺的系統工程,在世界範圍內,尚沒有國家能夠實現。要進一步改革創新,務實推進各項工作,力爭早日建成體現我國制度優勢、惠及廣大旅客的「民航強國標誌性工程」,為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行業新發展格局做出新的貢獻。

「航易行」平臺是中國航信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推出的基於物聯網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全流程行李跟蹤大數據平臺產品,通過行李數據交換中心、API、WEB等多種形式,為行李數據交換、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不正常行李處理、行李級數據服務、平臺管控等涵蓋旅客出行全流程的相關業務提供支持,旅客能夠通過航企APP對值機、安檢、分揀、裝車、裝機、到達六個行李託運節點進行實時查詢。據了解,民航局行李監管平臺計劃於2021年底建成並開始試運行,接收行業公共信息平臺數據,並對其實施在線監管。到2022年底,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將全面建成,大部分機場行李數據實現與行業公共信息平臺傳輸共享,形成全行業一體化行李服務監管體系。

相關焦點

  • 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建設將帶來航空公司行李服務新變革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9日消息:根據中國民航局信息通報,2020年1月在上海組織召開了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試點工作啟動會,明確了「連點成線、連線成網、逐步實現」的項目實施思路和方案。首批試點已實現旅客可以通過航企APP對值機、安檢、分揀、裝車、裝機、到達六個行李託運節點進行實時查詢。
  • 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試點 2025年底前國內航線全覆蓋
    近日,民航局宣布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試點航線試點成功。民航局表示,我國已經在六家大型機場啟動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試點。這六家機場包括北京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上海虹橋、廣州白雲、深圳寶安以及重慶江北機場。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今日,中國民航局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民航9月安全生產運行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安全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運輸發展情況、十三五以來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情況。運輸司副司長商可佳指出,「十三五」期間,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實現「兩翼齊飛」。
  • 國內首家 長沙機場上線跨航司行李直掛中轉服務系統
    :近期,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正式上線跨航司行李直掛中轉服務系統,該系統可精準識別廣義中轉旅客信息(即跨航司中轉),自動關聯旅客行程,實現國內中轉旅客從始發地到最終目的地一票到底、行李直掛的服務,且行李全程可追蹤。
  • 越航部署機場行李信息顯示系統
    越南國家航空公司(越航– Vietnam Airlines)透露,越航已同內排、新山一、峴港等國際機場配合部署機場行李信息顯示系統(Flight Information Display System - FIDS)。
  • CAPSE2019航司服務測評報告 行李等待時間需重視
    2019年,CAPSE共測評55家航空公司,其中包含21家中國內地全服務航空公司,20家國際及港澳臺全服務航空公司,14家差異化服務航空公司,收集有效樣本量2422731份,根據旅客對機場及航司各項服務環節的關注情況,結合旅客主觀體驗數據、航企客觀數據以及專業測評對民航服務實體進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礎上發布2019年度航司服務測評報告。
  • 51WORLD攜手中國民航科學技術研究院共建雲鏡系統
    目前,民航局已經確定了「首都機場智慧機場建設項目」「北京大興機場智慧機場建設項目」、「廣州白雲機場智慧機場建設項目」、「深圳機場未來機場建設項目」等23個標杆示範項目。儘管民航管理部門與機場方面意願強烈,但為機場進行數字孿生升級並不簡單。
  • 河南大學研製成功「民航氣象信息綜合處理系統」
    新華社鄭州1月9日電(郭久輝 劉洋)記者從河南大學獲悉,該校承擔研製的「民航氣象信息綜合處理系統」1月7日通過了專家組鑑定,並在全國44個機場投入使用。    「民航氣象信息綜合處理系統」是中國民航局的招標項目,由河南大學教授曹奎主持,河南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工程學院、河南大學東西方信息工程公司聯合中標和開發,經過3年攻關研製成功,主要用於為空中交通運輸提供氣象信息服務。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中國民航局高級工程師張洪泰等組成的專家組鑑定認為,這個系統設計合理、技術先進、實用性強,總體達到國際同類系統先進水平。
  • 越航恢復南京-河內航班,可聯程倫敦-河內-南京,行李直掛不下機
    下面是越航的復航通知,希望能幫助需要回家的你復航通知!越南航空7月18日率先恢復南京-河內航班從疫情開始以來,越南航空公司在第一時間滿載了越南政府和人民為中國政府所提供的醫療物資,同時也在持續不斷的協助愛心企業從越南運送援助物資到中國。
  • 中國民航將進入發展階段轉換期、發展質量提升期和發展格局拓展期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中國民航局官網消息,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召開。會議系統分析民航發展的新形勢新特徵新任務,總結回顧民航「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統籌謀劃民航「十四五」總體工作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 航旅縱橫緊急上線通知系統 實時推送航班疫情動態
    1月30日,航旅縱橫緊急上線「新型冠狀病毒確診患者同航班自動通知系統」。 如有同航班的旅客確診,航旅縱橫將實時推送提醒信息:「航班發現確診患者,請您返家後暫不要外出,居家封閉隔離觀察,並第一時間到所在社區進行登記。發現異常者請立即就近到指定發熱門診就診。就診過程中要全程佩戴口罩,儘量不要乘坐公共運輸工具。」
  • 美蘭機場與北京此時此地公司共建機場智能化服務平臺
    圖1:未來搭建的智能化平臺設備的效果圖 中國民用航空網通訊員雲蕾 湯雅飛訊:2018年5月23日,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與北京此時此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雙方擬在未來共同共建機場智能化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同時研究設立民航旅客大數據中心,組建大數據航空聯盟,吸引國內外航空公司、機場和相關合作夥伴共同參與建立數據共享機制,以提升旅客服務體驗。
  • 國際航協助力建設中國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
    中國民航網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以下簡稱「國際航協」)與中國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以下簡稱「空管局」)近日在北京籤署了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合作項目框架協議,雙方將以各自的專業資源和技術能力共同推進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統的建設工作。該系統投入運行後,將有效提升中國空管運行效率和航班運營效率,更好地服務於中外航空公司和廣大旅客。
  • 民航局:加快形成民航領域「新發展格局」
    ,按照黨中央提出的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民航局於近日調整放寬了部分國內航線航班準入政策,以進一步激發國內市場活力,在民航領域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的新發展格局。
  • 中國民航局:2021年推動海南開放第七航權試點落地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記者 周音)中國民航局12日在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上透露,今年,中國民航將動態調整國際客運航班政策,促進國際客運航班有序恢復。  此外,今年中國民航還將靈活把握貨運航權開放政策;促進國際航空貨運能力有效提升;推動海南開放第七航權試點落地;落實好RCEP民航領域相關工作;完善高效規範、公開公平的中外航空公司航班時刻分配體系和制度;夯實「一帶一路」民航合作平臺基礎,推動中美、中歐民航合作平臺轉型升級;逐步放開港澳地區航線航班政策。
  • 構建綠色發展新模式 決勝民航藍天保衛戰
    5年多來,在「油改電」總體架構設計、電動車公共服務平臺、機坪智慧運行綜合系統等領域持續探索。長沙機場智慧能源管理平臺項目入選2019年度民航四型機場示範項目,機坪設備電動化信息化可持續化系統工程項目入選2020年度民航四型機場示範項目。
  • 民航政務雲服務平臺正式運行
    中國民航網 通訊員劉學良 報導:為進一步推進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近日,由民航局信息中心牽頭建設的民航政務雲服務平臺在北京正式運行,為民航新基建提供了基礎算力,實現了政務資源由重複獨立向集約共享方式的轉變,推動了政務系統由分散建設向統籌建設模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