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千萬級機場全面上線行李跟蹤服務奠基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潘瑾瑜 報導:9月8日,民航局認定「航易行」平臺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出席平臺授牌認定儀式,並向中航信現場「授牌」。此次授牌認定標誌著RFID(射頻識別)行李跟蹤系統建設正式進入「串線成網」階段,為後續千萬級機場全面上線行李跟蹤服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儀式舉行前,呂爾學還現場調研了位於中國航信高科技產業園的航信運控指揮中心。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向中航信授牌,認定「航易行」平臺為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公共信息平臺。(潘瑾瑜/攝)
在授牌認定儀式上,南航代表、大興機場代表分別匯報了應用行李跟蹤系統提升旅客服務工作開展情況和應用RFID技術提升運行效率相關情況。中航信有關負責人承諾,「授牌」後的「航易行」平臺將免費為行業提供基礎性、公益性服務,向行李監管平臺傳輸數據,接受政府監管和行業監督。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在授牌認定儀式上講話。(潘瑾瑜/攝)
呂爾學對中航信運控指揮中心的各項功能及「航易行」平臺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詳細了解。他表示,建設RFID行李跟蹤系統是中國民航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要指示批示的重要體現,是民航強國的重要組成部分,民航局黨組高度重視,將其列為民航「真情服務」和「智慧民航」建設的一項重要工程。呂爾學肯定了各單位在疫情期間取得的成績並對下一步工作提出三點意見。一要堅持平臺公益性定位,推動市場主體開放合作。中航信要切實履行職責和承諾,不辜負行業期望。行業各單位也要積極配合航信工作,加快與行業公共信息平臺對接,儘快形成為旅客提供行李跟蹤服務的能力。二要堅持標準引領,促進行業數據互聯互通。推進行李跟蹤系統「串線成網」,必須把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各參與方數據互聯互通作為重點工作來抓。民航局將儘快完成相關標準指南的編制和發布工作,堅持中立性、實現兼容性、體現先進性,形成一套統一、科學、規範的標準體系。三要堅持市場主導、政府引導,確保項目建設務實高效。根據行李跟蹤系統建設方案和推進計劃,機場端採集系統建設將是下一階段主攻方向。民航局將加大行業「新基建」投資建設力度,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要把握關鍵時間節點,倒排工期、壓茬推進,確保到2021年年底,全國千萬級以上主要機場基本完成項目建設,並與行業公共信息平臺實現連通。
民航局副局長呂爾學在中航信運控指揮中心現場調研。(潘瑾瑜/攝)
呂爾學強調,RFID行李跟蹤系統是一項跨主體、跨系統、跨平臺的系統工程,在世界範圍內,尚沒有國家能夠實現。要進一步改革創新,務實推進各項工作,力爭早日建成體現我國制度優勢、惠及廣大旅客的「民航強國標誌性工程」,為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行業新發展格局做出新的貢獻。
「航易行」平臺是中國航信率先在全國範圍內推出的基於物聯網和網際網路技術的全流程行李跟蹤大數據平臺產品,通過行李數據交換中心、API、WEB等多種形式,為行李數據交換、行李全流程跟蹤服務、不正常行李處理、行李級數據服務、平臺管控等涵蓋旅客出行全流程的相關業務提供支持,旅客能夠通過航企APP對值機、安檢、分揀、裝車、裝機、到達六個行李託運節點進行實時查詢。據了解,民航局行李監管平臺計劃於2021年底建成並開始試運行,接收行業公共信息平臺數據,並對其實施在線監管。到2022年底,中國民航行李全流程跟蹤系統將全面建成,大部分機場行李數據實現與行業公共信息平臺傳輸共享,形成全行業一體化行李服務監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