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2021-01-15 北極星電力會展網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這是優化升級的五年,各地區消納情況持續好轉,棄光率棄光電量連年「雙降」,補貼強度持續下降。產業結構的持續優化,為行業高質量發展填注更多活力。

「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行業不斷突破,深耕創新,日益完善,書寫出了一份異彩紛呈的發展畫卷。

提前兩年完成裝機目標,消納形勢持續好轉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太陽能行業的「十三五」發展,那一定是「出乎意料」。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行業預期,成為了太陽能人為推進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發展送上的最好禮物。

「十三五」之初,《太陽能「十三五」規劃》即明確,「到2020年底,光伏發電裝機達到1.05億千瓦以上」,為我國光伏行業發展指明方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2017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量1.3億千瓦,提前實現「十三五」光伏裝機指導性目標。

在國家能源局及相關部門的指引下,光伏發電行業選擇了「乘風破浪」,繼續闊步向前。截至2020年10月底,我國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28億千瓦,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任務目標一倍有餘,其新增裝機容量更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幅超出行業預期,成為了一張新的中國名片。

「十三五」期間,得益於用電負荷持續快速增長、可再生能源項目建設布局不斷優化、電網調度運行考核力度不斷加強等因素,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在飛速增長的同時,曾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消納問題正日漸得到緩解。

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僅2020年前10月,我國光伏發電量就達到了223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7%,位居全球首位。同時,我國光伏發電利用率達到98.3%,同比上升0.2個百分點,較「十二五」末期提升了9個百分點,消納形勢持續好轉,為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從「兩頭在外」到全球領先,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曾經,我國光伏發電行業只是歐美等發達國家光伏產業的「代工廠」,「兩頭在外」的窘迫讓行業發展步步維艱。近年來,得益於國家能源局等能源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鼓勵引導,我國光伏發電產業鏈體系日漸完善,設備製造、系統應用領域發展成績斐然,現已建立了從上遊高純晶矽生產、中遊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到終端光伏電站建設與運營的垂直一體化體系,形成了完整的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光伏新能源產業鏈條,為行業搶佔全球市場提供有力支撐。

據業內統計,2020年,我國多晶矽、矽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產能在全球佔比分別達到69.0%、93.7%、77.7%和69.2%,分別增長了7.4、2.9、4.0和0.9個百分點,產品產能和產量高居世界第一,已成為全球光伏產業發展主要推動力量之一。

高質量發展,不僅要有量的增加,更要有質的提升。在裝機規模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國光伏產業太陽能電池和組件的轉換效率也不斷更新紀錄。截至2019 年底,規模化生產的單多晶電池平均轉換效率已較2015年分別提高約4個和3個百分點,異質結等先進電池平均轉換效率達23.0%,多項技術革新領跑全球產業發展。我國光伏產業已由「兩頭在外」的世界加工基地,逐步轉變成為全產業鏈全球光伏發展創新製造基地。

更可喜的是,在全產業鏈規模化發展及項目全國統一競價等機制的有力推動下,光伏發電企業不斷加強系統優化和成本控制,有效降低工程造價,2019年的光伏發電單位平均造價較2015年降幅約為49%,達到了4000元/千瓦左右,為行業實現平價上網奠定重要基礎。

「十三五」時期,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也取得了較大發展。自2016年國家能源局公布首批太陽能熱發電示範項目以來,我國太陽能熱發電行業發展不斷提速,截至2019年底,累計裝機42萬千瓦、全球佔比達到6%,產業鏈主要相關企業近300家。同時,首批示範項目之一的德令哈50兆瓦光熱電站實現滿負荷運行,調峰深度和速度均明顯優於常規火電。

值得一提的是,由中廣核主導的提案《槽式太陽能光熱發電站集熱系統性能試驗規程》也已順利通過投票立項,成為我國主導的第三項光熱領域國際標準,為我國太陽能行業發展長卷上再添一顆閃亮的明星。

扶貧環保同步發力,新能源優勢日益凸顯

「光伏發電扶貧,一舉兩得,既扶了貧,又發展了新能源,要加大支持力度。」

「在具備光熱條件的地方實施光伏扶貧,建設村級光伏電站……是解決深度貧困的好辦法。」

……

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為貧困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方向。光伏扶貧項目成為了貧困地區增強經濟發展活力和發展後勁的有力武器。

2015年光伏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國家層面分5批下達光伏扶貧專項建設規模或計劃,並在光伏發電規模管理中對光伏扶貧給予特殊支持,鼓勵各地使用商業光伏指標建設光伏扶貧項目,為光伏扶貧項目的發展規劃路徑、做足準備。

在各地區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十三五」期間,光伏扶貧工作取得顯著成效。截至目前,光伏扶貧項目建設任務全面完成,累計建成光伏扶貧電站2636萬千瓦,惠及6萬個貧困村、415萬貧困戶,每年可實現電費和補貼收入約180億元。光伏扶貧已成為貧困縣推進產業扶貧的新業態,貧困村集體經濟「破零」的重要產業支撐,為我國提前兌現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作出重要貢獻。

除了「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鄭重承諾,我國光伏發電行業肩上擔負的還有推進我國能源清潔轉型的歷史重託。

2020年11月初,生態環境部發布《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和《全國碳排放權登記交易結算管理辦法(試行)》兩份徵求意見稿,披露了全國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基本運行規則,明確了國家核證自願減排量(以下簡稱「CCER」)抵消機制是碳排放權交易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自此,光伏發電等減排項目可以將其碳排放量在全國碳市場出售。據了解,截至2020年12月8日,作為我國首批碳排放權交易試點之一,於2013年啟動的深圳碳市場配額累計總成交量約5806萬噸,總成交額約13.8億元,為地區綠色低碳發展作出突出貢獻。

從光伏項目開發CCER的經驗來看,100兆瓦的光伏項目每年可以開發出11萬噸CCER,全生命周期內最多可開發21年、231萬噸CCER。可以預計,在「30·60」碳發展目標指引下,以光伏產業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將在我國能源結構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為加快推進我國「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相關焦點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
    「十三五」能源發展成就之七 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 湖南省「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
    湖南省「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前言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技術成熟、產業化程度高的太陽能利用方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推廣光伏發電應用是我省優化能源結構、落實節能減排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光伏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近來年,隨著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動下,我省太陽能光伏發電獲得了較快發展。
  • 【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興產業。
  • 最近三篇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
    隨後,講述了兩步沉積方法中第二步中轉換技術的發展,轉化溶液,以及大晶體生長。 最後,將闡述關於兩步沉積方法中的四個重要問題,以及提出的解決方案。在這篇綜述中,瑞士科學家們總結了PSCs的快速演變,因為它們進入了一個可以革命化光伏產業新的階段。 特別是,他們描述了使鈣鈦礦如此突出的性質和目前對PSC器件物理的理解,包括製備效率高於20%的最先進的太陽能電池。
  • 綜述:聚合物/富勒烯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適時地回顧這20年走過的歷程將有利於進一步推進該領域的發展和推進大面積印刷聚合物太陽能電池板產業化進程。 最近,由瑞典Linköping University(林雪平大學)的張鳳玲教授、OlleInganäs教授,華中科技大學周印華教授和德國Dresden Universityof Technology (德勒斯登工業大學)KoenVandewal教授共同撰寫的綜述文章「聚合物/富勒烯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已在《國家科學評論》(http://nsr.oxfordjournals.org
  • 綜述: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的研究進展
    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因其在發電窗戶、建築集成光伏、農業溫室等領域的巨大潛力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本文綜述了有機材料、半透明頂電極和器件工程的最新進展,指出了實現半透明有機太陽能電池所面臨的挑戰,以促進該領域的發展。
  • 太陽能未來發展趨勢 太陽能行業的市場發展前景展望
    當今社會,新能源通常指太陽能、風能、地熱能、氫能等。按類別可分為: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氫能、地熱能、海洋能、小水電、化工能(如醚基燃料)、核能等。根據《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徵求意見稿》,要求提高己有外送容量中光伏發電的規模和比例,單個基地外送規模達到100萬千瓦以上,總規模達到1220萬千瓦。到2020年,太陽能年利用總規模達到1.5億噸標煤,其中太陽能發電年節約5000萬噸標煤;太陽能熱利用年節約9600萬噸標煤,共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8億噸,減少硫化物排放690萬噸。
  • 大連化物所發表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綜述文章
    Ed.)上發表綜述文章,該文章總結和探討了柔性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最新進展、應用成本,以及潛在的機遇與挑戰。  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對可攜式電子設備、電子顯示器,以及可穿戴電子產品等柔性電子器件的需求越來越多。柔性太陽能電池由於具有質量輕,易於運輸、安裝等優勢成為未來可攜式電子產品的最佳選擇之一。
  • 雞西市石墨產業十三五發展綜述
    石墨蓄能材料、密封材料、耐火材料、超硬材料、石墨烯紡織材料……「十三五」以來,我市生產的石墨新材料、新產品琳琅滿目、目不暇接,讓素有「黑金」美譽的石墨閃爍著耀眼奪目的光輝。不斷向中高端邁進的石墨產業,正在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活力源泉」,石墨產業已然成為雞西「經濟引擎」。我市擁有「中國石墨之都」之稱號,擁有豐富的石墨資源、優越的石墨品質和雄厚的產業基礎。
  • 「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興產業。
  • 綜述:「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帶來民生新獲得
    新華社北京10月28日電 題:綜述:「十三五」,決勝全面小康帶來民生新獲得  新華社記者趙文君、孫少龍、齊中熙  近日,河南省焦作市最大棚戶區改造工程——焦作澗西街棚戶區改造項目首期工程全面封頂。
  • Small Methods: 有機太陽能電池中的光耦合綜述
    近幾十年來,光伏電池作為可持續的清潔能源得到快速發展。按照使用材料可以分為矽,銅銦鎵錫,鈣鈦礦,有機等類型的太陽能電池。
  • 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相關綜述
    近日,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薄膜矽太陽電池劉生忠研究員團隊受邀在《先進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發表綜述文章,該文章總結和探討了金屬離子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中的最新研究進展及潛在的機遇與挑戰。
  • 輕小型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發展綜述
    本文總結了輕小型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的發展歷程;梳理了相關的關鍵技術,並對太陽能、氫能無人機的總體設計方法和能源動力系統的發展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最後,展望了該類無人機的發展趨勢,並對所面臨的挑戰進行了預測。
  • Cover| 綜述:大面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主編點評: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能源以及相應的配套設施,例如高效的光伏 (能將光轉化為電的效應)材料或者新型儲能器的需求也越來越大。從家電設備到工廠的儀器裝備,對能源的需要無處不在。來自太陽天然的饋贈——太陽能被人類作為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使用由來已久,從最初原始的利用食物對太陽能的吸收來直接烘乾食物以備長期使用,到近代的利用半導體材料的光伏效應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並通過合適的裝置將轉化的電能併入電網供電。
  • 中南大學趙富穩教授【綜述】有機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綜述論文「Emerging Approaches in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Non-Fullerene Organic Solar Cells」。
  • 我國太陽能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專家人士表示,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太陽能行業結構不斷調整,創新技術的突破以及推廣的應用,我國太陽能對於熱利用中,供熱水、供暖和供冷三系統連供可大大境地成本,並可實現商業化開拓。《中國可再生能源2050發展路線圖》指出,2020年前,我國太陽能熱水系統的應用仍將是主流應用方式,約60%建築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同時,太陽能採暖、製冷系統應用快速發展,1%左右的總建築面積將應用太陽能採暖、製冷系統。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普及速度的加快,「十三五」期間,我國太陽能熱利用產業在採暖、製冷應用等市場潛力巨大。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答《中國電力報》記者問日前,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實施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引起行業高度關注。
  • Solar RRL:綜述:基於清潔太陽能的二維材料水處理應用
    基於豐富而清潔的太陽能的水淨化技術,在解決水資源危機的同時,不會受限於能源短缺問題。二維納米材料具有獨特電學,光學,和機械性能,且由於其大的吸收面積,太陽光譜下的強烈的光吸收以及高效的光熱光催化轉換能力,在太陽能水處理領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深圳大學張晗教授團隊和深圳技術大學胡俊青教授團隊合作,系統介紹了基於二維納米材料的太陽能水淨化技術的最新進展。
  • 華東理工大學解永樹教授綜述卟啉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研究進展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DSSCs) 是一種具有良好應用前景的光電轉換技術。作為自然界光合作用中心的核心組分,卟啉具有很高的摩爾消光係數和易於修飾的結構,可用於太陽能的捕獲,是一類重要的 DSSC 敏化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