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2020-11-28 青海省人民政府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

  「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興產業。全省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由2015年的98個增加至2019年的161個,實現工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由2015年的6.7%提高至2019年的18.4%。

  裝備製造業和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四年年均分別增長24.5%和25.9%,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比2015年分別提高2.3和1個百分點。

  「十三五」前四年,全省新材料、生物產業增加值年均分別增長21.5%、15.6%。鋰離子電池、太陽能電池產量分別由2015年的711萬隻、28.19萬千瓦增加至2019年的1128萬隻、58.05萬千瓦。2019年多晶矽產量2.06萬噸,比2015年增長85.6%。

  全省不斷培育壯大新能源產業,新能源產業逐漸形成規模優勢,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建設加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新能源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1%。2019年規模以上工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達20.7%,佔比較2015年提高7.5個百分點。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2018、2019年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省統計局供稿;鍾倩整理)

相關焦點

  • 「數說「十三五」」新興優勢產業蓬勃發展 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
    這是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光伏產業園區拍攝的三峽新能源500兆瓦領跑者項目太陽能電池組件(2019年10月31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十三五」以來,我省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產業、高技術製造業等新興產業。
  • 我省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研究成果世界領先
    太陽能連續三年穩居全國第一、全國新能源裝機佔比最高省份……近年來,青海清潔能源生產亮點凸顯,清潔能源發電量佔比不斷提高。據青海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去年規模以上工業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量佔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的比重達20.7%,其中太陽能發電量年均增長14.6%。
  • 湖南省「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
    湖南省「十三五」太陽能發展規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 前言太陽能資源豐富,分布廣泛。太陽能光伏發電是技術成熟、產業化程度高的太陽能利用方式,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推廣光伏發電應用是我省優化能源結構、落實節能減排和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也是帶動光伏產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近來年,隨著光伏發電技術進步和成本下降,在國家一系列扶持政策的推動下,我省太陽能光伏發電獲得了較快發展。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
    「十三五」能源發展成就之七 領跑全球產業發展 踐行脫貧歷史重託——「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十三五」太陽能發展綜述 這是突破提升的五年,光伏行業僅用兩年時間便完成「十三五」裝機目標,太陽能熱發電行業中國主導的三項國際標準引領全球產業發展,多晶矽、組件、電池片產能多年高居全球榜首。不斷更新的記錄,成為了行業進步的最好證明。
  • 鳳臺「十三五」跑出發展「加速度」
    「十三五」期間,面對多重困難疊加、多重風險交織的考驗,我縣始終踐行新發展理念,努力破解發展難題、厚植髮展優勢,全面開創了現代化美好鳳臺建設新局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啟動實施主城區西進、開發區北上戰略,發展空間拓展8.16平方公裡。
  • 2018年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展望:新興產業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
    但同時也要認真對待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如產業發展環境尚不完善,關鍵材料和部件受制於人、產業低端重複建設,以及行業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2017 年,在《「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落實的大背景下,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繼續保持了較快增長態勢,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湧現,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創新能力穩定提升,以及產品和商業模式的「走出去」路線取得了實質進展。
  • 科學發展 成就輝煌:太陽能光伏點亮福建新能源產業
    「這一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併網發電,極大提振了處於歐債危機和美國『雙反』中的光伏企業發展信心,將進一步推動我省太陽能光伏應用,並帶動上遊晶體矽產業集聚,推進矽片及組件的量產和配套產業發展。」省經貿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光伏是人類未來解決能源危機的重要途徑,而我省具備發展太陽能光伏產業的資源和區位優勢。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7年1月6日  河南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打造經濟增長新活力的重要力量。2015年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1.8%。「十二五」期間,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年均超過18%的增速高速發展,規模迅速擴大,實現翻番。  特色領域優勢顯著。全省智慧型手機總產量達到2億部,佔全球智慧型手機產量的七分之一,成為全球重要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基地。
  • 渭南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陝西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提出,推動新材料產業高端化發展,推動新能源產業穩步發展,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為應對環保、能源危機及產業升級的新形勢與新要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十三五」期間,應繼續加快渭南經濟發展,把轉變工業經濟發展方式、促進工業轉型升級作為發展的突破口,著力推進結構性改革,培育新興產業,加快產業與產品結構調整,打造新的經濟增長極,促進產業升級轉型,實現工業持續穩定增長。
  • 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通知
    現將《「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十三五」時期,要把戰略性新興產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構建現代產業新體系,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根據「十三五」規劃綱要有關部署,特編制本規劃,規劃期為2016—2020年。一、加快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一)現狀與形勢。
  • 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發展現狀和發展前景 核電進入積極快速發展期...
    目前我國核電利用水平顯著低於世界均值,截至2018年,全球核電裝機/發電量在總裝機/發電量中佔比為7%、10%,我國僅為2.4%、3.6%,伴隨三門核電等三代核電機組相繼投運,我國核電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期,雖然居民對核電建設有著多種擔心,但未來隨著技術提升和居民意識的轉變,中國核電行業仍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交出五年答卷
    雲南工業產業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9.1%,增速位列全國第一梯隊;信息產業2016年以來主營收入年均增速超過20%,光纜線路長度、4G基站數均居全國第9位,已建成5G基站1.2萬個。綠色鋁矽材、綠色食品、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產品製造等優勢特色產業快速發展壯大。信創、石化、新能源乘用車及主要醫用防護物資4個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  產業集聚度得到明顯提高,千百億園區蔚然成群。2019年全省工業園區主營收入達到18211億元,佔全省比重達81.7%,2016年以來年均增長率19%,園區已經成為全省產業發展聚集高地。
  • 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 「十四五」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前景展望(附圖表)
    原標題:大力發展太陽能發電 「十四五」光伏產業發展規劃前景展望(附圖表)   能源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領域之一。
  • 國內外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此外,光熱發電設備生產過程綠色環保,光熱發電產業鏈中基本不會出現光伏電池板生產過程中的高耗能、高汙染等問題,這也是其他發電方式不可比擬的優勢。因此,太陽能光熱發電被視為未來取代煤電的最佳備選方案之一,已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開發應用的熱點。尤其是最近十年,光熱發電發展步伐迅速。太陽能資源開發相對較早的美國、西班牙兩國,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商業化進程,都在全球位列前茅。
  • 薄膜太陽能電池優勢明顯 未來普及潛力大
    在制定「十三五」規劃的過程中,太陽能作為新興戰略資源是未來能源的重要部分,仍將是重點支持的項目。國家已經出臺了多項規劃和激勵政策來推進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的良性發展。當今產業化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產品主要是二類不同的太陽能電池:一是基於矽片的晶體矽太陽能電池,比如單晶矽太陽能電池和多晶矽太陽能電池;二是薄膜太陽能電池。
  • 青海深挖自然資源優勢潛力 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
    新華社西寧2月13日電(記者陳國洲)青海省深挖在太陽能、風能、水能、鹽湖資源等各種優勢自然資源方面的潛力,力圖借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之機,加速經濟結構調整,實現經濟社會綠色、和諧和統籌發展。    青海省是我國自然資源儲量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僅在柴達木盆地內,先後發現石油、天然氣、有色金屬等各類礦產86種。
  • 廣東肇慶200兆瓦光伏發電站,總投資11億元,年均發電量2.1億度
    近年來,我國大力支持光伏發電等可再生清潔能源發展,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國家與地方政府持續優化能源結構、推動綠色發展,出臺相關政策與措施支持本地區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大省之一的廣東省,多年前便支持省內光伏發電產業發展,推動光伏產業加快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促進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據了解,截至2019年12月廣東併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382.2萬千瓦,同比增長68%。目前,廣東省大部分地區都在建設光伏發電項目。
  • 海南「十三五」期間科技成果蓬勃湧現 科技創新優勢漸顯
    「這反映出海南在國家重大科技創新中的重要地位,也表明海南具有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科技創新的有利基礎和比較優勢。」省科技廳主要負責人介紹,海南科技事業的發展及科技創新地位的提升,離不開「十三五」期間黨中央、國務院的大力支持,也離不開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統籌發展。
  • 「十三五」積極發展海水淡化等新興產業 藍色經濟有了航行圖
    近日,國家發改委、國家海洋局聯合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確定了我國「十三五」時期海洋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規劃》有哪些新亮點?未來將如何落實?記者採訪了國家海洋局副局長房建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