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民航節能減排巡禮:堅持綠色發展 守護藍天白雲

2020-11-08 中國民航網

在北京大興機場內,每天有1300餘輛新能源車輛穿梭運行,場內新能源車輛佔比達77%,為滿足其充電需求,機場內建有260餘個直流快充充電樁,其中的所有用電均為來自青海省、山西省的水電、風電及太陽能等清潔能源。電動車輛的使用,大大降低了汽柴油使用量及碳排放量,而通過全球最大的耦合式淺層地源熱泵系統與太陽能光伏發電、太陽能熱水等措施,則使全場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能夠達到16%以上。大興機場的綠色建設是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的一個生動縮影,也是民航綠色發展的鮮活註腳。

國內第一臺35噸純電動集中貨物裝載機(大興機場供圖)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是生命之根、動力之源,綠色發展是民航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求。「十三五」以來,中國民航紮實落實《民航節能減排「十三五」規劃》和《關於深入推進民航綠色發展的實施意見》,以打贏藍天保衛戰為重要抓手,節能減排工作力度持續加大,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動力空前增強,燃效水平顯著提升,民航綠色發展邁上了新的臺階。

2018年,按照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總體部署,民航局印發實施《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確定了北京首都、北京大興等39家重點區域機場以及31家其他區域年旅客吞吐量500萬人次以上機場為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主要陣地,對有序提升機場電動化率、降低機場區域大氣汙染排放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在工作方案實施過程中,為了狠抓工作落實,民航局組織了三輪專項督查並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納入藍天項目檢查。同時,結合企業普遍反映的項目初始投資大、建設和安全管理較複雜等現實問題,民航局加強與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協同,及時出臺支持政策,加強疫情期間工作調度,通過政策引導形成合力,有力推動民航單位加快打贏藍天保衛戰項目建設。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勝之年,中國民航正向著打贏藍天保衛戰的總體目標不斷邁進,其所取得的成效「看得見、摸得著」。呼吸得到的是,機場區域的空氣品質改善了。三年來,APU(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設備通過在飛機廊橋停靠期間代替APU向飛機供電供氣,累計節約了航油40餘萬噸,相當於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130萬噸,減少各種大氣汙染物排放近4900噸,節約航油成本約12億元。2018年底,場內新能源車輛設備的佔比還不足5%,目前這個數字已快速提升至14%。2019年,在航班起飛架次同比增加5.8%的情況下,機場汽柴油消費同比減少了1100噸,機場汽柴油消費增速得到有效控制。油耗少了,空氣好了,呼吸暢了,旅客和一線工作人員的幸福感實打實地得到提升。感受得到的是,機場智慧運行的成效顯現了。以藍天保衛戰為契機,相關機場加強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利用車聯網、大數據、微儲能等新技術,自主開發機場能源與設備智能監控系統,優化機場電力供給和使用效率,對實現新基建賦能傳統基建進行了有益嘗試。成都雙流機場在南機坪建設7000餘平鋼結構車棚光伏,創新引入光儲充示範項目,通過對光伏新能源的智慧調控與有效消納,年可保障2萬餘次新能源車供電。同時,雙流機場還採用了遠機位地面設備(GPU)系統並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通過搭載智慧能源管理平臺,對光伏和電能等能源進行可控調度,從而實現削峰填谷,有效解決遠機位配電不足問題,年減排二氧化碳3.95萬噸,年節約能耗費用5400餘萬元。見證得到的是,國產裝備的製造水平提升了。目前,機場新能源車輛設備國產化率已超過80%。東航與國內企業合作,成功研發了全球首臺35噸純電動平臺車和50噸純電動有杆飛機牽引車,在全球機場專用設備製造領域實現「換道超車」。國航、首都機場及有關設備商的聯合技術攻關,為解決APU替代設備安全高效保障新型飛機(如B787、A350等)的技術難題提供有效中國方案。

打贏藍天保衛戰是「十三五」以來民航綠色發展的一大亮點,而民航綠色發展的成績還在更多層面彰顯。

成都雙流機場機坪光儲充示範項目(成都雙流機場供圖)

深圳機場衛星廳項目預計將於明年竣工啟用,衛星廳建設積極探索運用海綿機場、綜合管廊、遠機位移動儲能設備、水面光伏發電等技術,著力打造綠色可持續的現代交通建築。如今,強大的綠色基因在機場項目建設周期的前端便已植入,涵蓋規劃、設計、建造、驗收、運行等全鏈條的綠色機場標準體系逐步建成。這樣的制度體系建設為民航綠色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此外,完善行業能耗統計制度,建立實施航空飛行活動二氧化碳排放監測、報告和核查機制,則提升了我國機場與航空公司能源和排放管理工作的透明度和可比性。隨著民航局組織民航各地區管理局不斷創新監管機制,強化綠色項目督導檢查力度,節能減排專項規劃落實機制不斷健全,民航環境治理體系逐步走向完善。

今年,四川航空開展了現有線航路走向優化項目,共計11條航線、2430個班次使用優化航路,能夠節省飛行時間285小時,減少耗油800餘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600餘噸。綠色發展帶來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提升」,航空公司和機場綠色發展的內生動力自然不斷增強,資源投入不斷加大,企業主體作用愈加突顯。智力支撐方面,民航大學、民航二所等行業科研院校進一步發力,政產學研相互協同的工作機制建設穩步推進。中國航協、中國機場協會等民航社團組織參與行業綠色發展相關工作深度和廣度空前提升,平臺橋梁作用正在形成。可以看到,資源、技術、平臺等因素的協同合力為綠色發展注入了更強勁的動力。

2016年,國際民航組織第39屆全體大會通過了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CORSIA),形成了第一個全球性行業減排市場機制。在國際航空碳減排談判中,我國全面參與並積極貢獻中國方案,以正確的義利觀和發展觀,維護公平公正國際秩序。近年來,在國際交流合作方面,民航綠色發展取得豐富成效。組織開展中歐綠色民航合作培訓與戰略對話、中美綠色航線合作研究,積極推動新興市場國家綠色民航戰略合作機制建設,綠色合作成為了中國民航開展國際交流合作的新亮點、新引擎。

務實舉措收穫紮實成果。「前幾年那樣『昏天黑地』的嚴重霧霾天氣越來越少了,藍天越來越多了!」這是北京市民小吳的真實感受。「藍天白雲常常見」的背後,民航綠色發展貢獻了必不可少的力量。近年來,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行業能源消費和碳排放強度穩步下降。運輸航空單位周轉量油耗和碳排放連續下降,2019年我國運輸航空每噸公裡油耗和碳排放分別為0.285千克和0.898千克,均較基線(2005年水平)下降16.2%,處於歷史最優水平,在全球主要航空大國中處於領先位置。機場平均每客能耗0.898千克標煤,每客二氧化碳排放0.553千克,分別較基線(2013年-2015年均值)下降15.8%和28.81%。數據說話,民航綠色發展闊步向前。

「十三五」以來,民航戰略作用持續增強,中國民航綜合實力穩居國際前列,基本實現了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為民航「十四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接下來,民航局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深入研判發展形勢,科學編制民航「十四五」綠色發展規劃,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完善體制機制,更加注重系統推進,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加快形成綠色發展形態,為實現從單一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民航強國的跨越開好局、起好步。(《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實習記者 潘瑾瑜)

(深圳機場供圖)

相關焦點

  • 構建綠色發展新模式 決勝民航藍天保衛戰
    有的廠家雖有類似噸位產品但都是柴油動力,不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為落實藍天保衛戰計劃,東航股份公司與威海廣泰開啟了聯合開發純電動集裝貨物裝載機的歷程。飛機碳排放統計等特色功能為一體(支仁明/攝)廣州機場 「雲橋」系統 點燃新引擎近年來,廣州白雲機場將綠色機場建設作為落實民航戰略部署的重要內容,自主研發「雲橋」登機橋綜合管理系統,從節能減排到提質增效,打贏藍天保衛戰。
  • 減排2萬餘噸 金鵬航空交出綠色發展滿意答卷
    《中國民航報》、中國民航網 記者鄭雪 通訊員張媛 報導:過去三年,金鵬航空通過嚴格控制航油成本,優化節能減排項目管理機制,積極實施靠橋航班APU替代及綠色能源優先等措施積極響應國際環保組織及中國民航局的綠色倡議。
  • 綠色東航山東 決勝藍天保衛戰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日益在全社會深入人心,2018年,民航局發布了《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綱要》,提出建設平安、綠色、智慧、人文「四型機場」,綠色低碳成為新時代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一環。
  • 節能減排任重道遠 綠色發展仍需攻堅克難
    作者: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審計署特約審計員 谷樹忠  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是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重中之重。經過「十一五」「十二五」時期在節能減排、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不懈努力,隨著經濟發展新常態下「三去一降一補」的持續推進,我國的產業結構已經有所優化,能源消費增速有所放緩。但是,隨著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持續升級,我國能源剛性需求仍處於增加態勢,節能減排依然形勢嚴峻、任務艱巨。李克強總理要求要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努力走出一條能耗排放做「減法」、經濟發展做「加法」的新路子。
  • 打造綠色航空 海航集團多舉措保衛純淨藍天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日前,海航集團旗下海南航空推出機上餐食兌積分服務,鼓勵旅客按需用餐,減少餐食浪費,助力綠色出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一直以來,海航堅持把生態文明建設、低碳經濟建設作為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方向,持續推進「綠色航空」計劃,通過建立健全能源管理體系、飛機輔助動力裝置替代、航路優化等多種舉措助力中國民航綠色發展,保衛純淨藍天。
  • 呵護我們共同的藍天 華夏航空採取多項措施促進節能減排
    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9日消息: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及民航局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華夏航空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方案》的指導要求,華夏航空制定了相關措施,節省了燃油消耗,為節能減排、保護環境做出了貢獻。
  • 守護人類共同的藍天——回顧我國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
    當您乘坐民航客機飛翔於萬米高空時,可曾想到舷窗外的藍天與萬物生命息息相關,又是否了解為了守護這片天空,我國認證認可事業正不斷努力探索,這一切要從我國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證書說起。當前,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是全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 2020年減少碳排放量2萬餘噸 金鵬航空多措並舉實現綠色發展
    過去三年,金鵬航空通過嚴格控制航油成本,優化節能減排項目管理機制,積極實施靠橋航班APU替代及綠色能源優先等措施積極響應國際環保組織及中國民航局的綠色倡議。2020年是民航局「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儘管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國內外環境複雜多變等不利因素疊加影響,金鵬航空堅持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交出一張逆勢成長的亮麗成績單:2020年截止9月底,金鵬航空通過各項航油管控措施,實現航油消耗減少約7024.29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2126.51噸,相當於種植2200餘萬棵樹,與此同時,2020年上半年貨運業務創造了小時收入、單機收入、月利潤三重歷史記錄。
  • 打造綠色航空 西部航空多舉措保衛純淨藍天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決勝之年,西部航空多措並舉,堅持以高標準、高質高效推進節能減排工作落實,通過航路距離優化、電子飛行包(EFB)項目、GPU替代APU項目、成本指數動態監控、落地剩油控制、 優選輕質座椅等18項節能減排項目,從飛行程序優化以及選擇輕型、綠色材質、引進節油機型等方面降低燃油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 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原標題:打造綠色新家園——中鋁西南鋁堅持綠色發展紀實   陽光下的鋁城,樹木蔥鬱,生機盎然。
  • 宜君:高顏值「水晶天」刷爆朋友圈 藍天白雲美如畫
    、白雲、綠草,一切都會接踵而至的。近年來,宜君縣以建設生態、富裕、幸福宜君為目標,在「藍天、碧水、淨土、青山」四場保衛戰中,堅持標本兼治、重點突破,推動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成果,築牢綠色屏障,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一個天更藍、水更清、土更淨的宜君形象正在展現,全縣人民的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 打贏藍天保衛戰,春秋航空在行動
    《中國民用航空》雜誌通訊員何春琳訊:民航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點任務是加快推進為推進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取得實效,春秋航空圍繞機場場內車輛 「油改電」和促進機場橋載電源替代APU使用開展了一系列工作。春秋航空高度重視藍天保衛戰的推進落實,成立了以公司總裁為組長的「打贏藍天保衛戰領導小組」,公司多個部門協同運作,編制推進計劃,編寫相關制度,形成常態管理。
  • 幸福航空全力出擊治尾氣 多措並舉守護藍天
    【民航事兒】通訊員陳康訊:2020年是藍天保衛戰的收官年幸福航空積極響應《民航局關於統籌做好打贏藍天保衛戰專項督查工作的通知》以及鹹陽機場下發的《關於加快推進機場燃油車輛尾氣排放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認真落實老舊車輛尾氣改造,大力推進各項工作,踐行節能減排責任和環保義務,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尾氣改造是「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重中之重,幸福航空西安保障中心於7上旬開始啟動車輛尾氣改造工作。
  • 履行生態環保職責 推進民航綠色發展 打贏藍天保衛戰:烏魯木齊國際機場順利通過第三輪專項督查
    17日下午,聯合督查組以現場檢查的方式實地觀摩了東貨庫特種車庫特來電充電樁、東貨庫特種車庫機坪修理廠、飛行區管理部ACC、南航試車坪後方停車場、南航機庫、機務工程部MCC、32號橋充電樁和公務機坪,隨後在AOC會議室聽取了運管委二次靠橋、機務工程部綠色除冰
  • 首都機場集團加快綠色步伐 打贏藍天保衛戰
    自打贏藍天保衛戰工作啟動以來,各相關單位「節」盡所「能」、各有亮點,得到了民航局的認可。車隊結構升級工作推進有力。各相關單位嚴格落實民航局「重點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用設備/車輛應100%使用新能源;其他區域機場新增或更新場內設備/車輛中,新能源設備/車輛佔比不低於50%」的要求。
  • 烏魯木齊航空:多措並舉 堅持打贏藍天保衛戰
    (通訊員 薛生發)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是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為切實履行企業職責,持續改善空氣品質,自2018年起,烏魯木齊航空以APU替代專項工作為重要抓手,為民航綠色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藍天碧水綠岸 寶安美麗家園
    近年來,特別是「十三五」時期,寶安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舉全區之力,基本還清了生態環境欠帳,綠色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生態環境品質大幅改善,環境基礎設施填平補齊,生態文明體制實現突破,社會公眾參與逐步增強,為「灣區核心、智創高地、共享家園」建設打下了良好生態環境基礎。寶安生態環境實現從「跟跑」到「並跑」再到「領跑」。
  • 內地首家 白雲機場通過國際機場碳排放三級認證
    圖:白雲機場通過國際機場碳排放三級認證 供圖/白雲機場民航資源網2020年9月18日消息:近日,廣州白雲國際2020年,在抗疫情、保生產的大背景下,白雲機場積極統籌推進綠色機場建設,連續通過了ACA一級、二級、三級國際碳排放認證,創下了全球認證最快紀錄,體現了白雲速度。
  • 【節約用水】興和縣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節約用水】興和縣水資源循環再利用 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2021-01-09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機場全力以赴決勝「藍天保衛戰」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30日消息: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收官之年。受新冠疫情衝擊,溫州機場排除萬難,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一手抓生產,一手保「藍天」,全力以赴決勝藍天保衛戰。自2018年10月1日藍天保衛戰打響以來,溫州機場認真按照《民航貫徹落實<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方案》文件要求,積極推進「油改電」建設、場內充電設施建設、APU替代設施推廣等重點項目,為捍衛祖國的綠水青山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