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人類共同的藍天——回顧我國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

2020-12-05 中國市場監管報

當您乘坐民航客機飛翔於萬米高空時,可曾想到舷窗外的藍天與萬物生命息息相關,又是否了解為了守護這片天空,我國認證認可事業正不斷努力探索,這一切要從我國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證書說起。

當前,人為溫室氣體排放導致的氣候變化,是全世界面臨的重大挑戰之一。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促進全球經濟社會發展向低碳轉型已經成為全球共識。

近年來,中國推進節能減排的步伐不斷加快。然而,如何科學有效地計量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溫室氣體減排的實際效果,實現溫室氣體排放可監測、可報告、可核查(MRV),成為擺在我國有關部門面前的新課題。儘快建立能夠依據標準實施溫室氣體核查和審定的第三方機構,通過權威認可建立公信力,已刻不容緩。

自2013年起,廣州賽寶認證中心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賽寶公司)按照國際通用的ISO 14064標準、ISO 14065標準建立了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管理體系。賽寶公司參與了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以下簡稱CNAS) 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制度的研發,嚴格按照溫室氣體審定/核查程序文件的要求,實施溫室氣體審定和核查活動。

在正式獲得認可前,賽寶公司出具的核查聲明僅能附帶賽寶的認證標誌。為了增加核查聲明的國際公信力,很多企業都向賽寶公司表達:「希望能夠獲得附帶認可標識的溫室氣體核查聲明。」

2018年7月1日,CNAS發布《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規則》《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要求》等認可規範文件,建立起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制度。機遇來臨,賽寶公司立即著手準備相關認可資料,當月便向CNAS提交了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申請。

2018年8月13日至17日,CNAS的現場評審組按照認可文件要求對賽寶公司進行評審,對公司的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活動的管理體系運行情況、人員能力等方面進行審查,其間隨同賽寶公司兩名核查員實施了對卡爾蔡司光學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的現場見證審核。通過全面細緻的審查,評審組認為賽寶公司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活動的管理體系運行有效,滿足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準則和相關規範要求。

2018年8月31日,CNAS為賽寶公司頒發了我國該領域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證書,同時也標誌著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制度在我國正式實施。

對國內許多企業而言,賽寶公司獲得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資格的消息不啻是一場及時雨。

劉小姐所供職的珠三角一家電子產品生產企業,應國外客戶要求必須提供公司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然而這一領域對於他們來說十分陌生。通過網際網路,劉小姐了解到賽寶公司成為國內首家經認可的溫室氣體核查機構,便馬上取得聯繫,參加了賽寶公司組織的溫室氣體盤查師培訓。

「通過培訓,我掌握了組織溫室氣體排放核算的有關知識,建立了公司內部溫室氣體核算相關制度,及時對我們公司上一年度的溫室氣體排放量進行了盤查和核算,最終編制了公司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報告。」劉小姐說。

賽寶公司隨即受劉小姐所在公司的委託,對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和報告依標實施核查,出具了溫室氣體核查報告和聲明,為其滿足客戶合規要求,進入國際市場提供了有力支撐。

國際上採信認可結果的各個行業中,國際民航行業尤顯重要。

隨著國際航空減排要求的提升,國際民航組織(以下簡稱ICAO)於2016年通過國際航空碳抵消和減排計劃(以下簡稱CORSIA),就二氧化碳排放量監測、排放報告提交等方面,對運營國際航班的航空公司提出了嚴格要求,一旦違規便可能影響航班正常運行。

為了夯實綠色民航發展基礎,履行國際航空減排應盡義務,加快推進相關工作,中國民用航空局於2018年發布《民用航空飛行活動二氧化碳排放監測、報告和核查管理暫行辦法》。今年9月,賽寶公司通過了CNAS的民航擴項認可,將進入中國民航局在ICAO備案的第一批CORSIA核查核證機構清單,將代表國際民航領域碳核查的中國力量。

CNAS副秘書長陳雲華說:「當前,各國認可機構在溫室氣體審定和核查機構認可方面還處於起步和發展階段。我國將在借鑑國際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豐富適合本國實際的實踐,不斷深化技術研究,推進國際互認,繼續推進應用,為我國節能減排大計貢獻力量。」

第一張溫室氣體審定/核查機構認可證書的誕生,既是裡程碑,亦是新起點。為了守護人類共同的藍天,中國認證認可行業在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節能減排的行動上積極作為、永不止步。

《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 李晶

何青 趙歡

相關焦點

  • 我國完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規則
    為更好地實施我國低碳發展戰略,達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推進全國統一碳市場建設進程,進行規範有效的管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提出建立完善溫室氣體統計核算制度要求。  我國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對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報告工作進行了規範與完善,國家、試點地方層面先後推出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規則,有效解決了溫室氣體排放標準缺失、核算方法不統一等問題,為相關企業開展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工作提供方法參考。
  • 合肥ISO14064溫室氣體體系認證新資訊
    ISO 14064 分個標準,分別就溫室氣體在組織層面和項目層面的量化和報告,以及審查和核證做出詳細報告。2006《溫室氣體-第部分:在項目層面溫室氣體排放減量和移除增量的量化、監測和報告指南性規範》;2006《溫室氣體-第部分:有關溫室氣體聲明審定和核證指南性規範》。
  • 溫室氣體濃度變化證明 我國陸地碳匯被低估
    (森林、草地等)固碳能力被低估;  ■高精度二氧化碳觀測數據缺乏,使得東亞地區碳匯能力計算存在不確定性;  ■自上而下的碳同化反演算法,未來或成為溫室氣體核查的重要支撐和驗證方法。研究還認為,年均固碳量約佔我國人為碳排放的45%。也就是說,這幾年,我國每年有將近一半的二氧化碳被森林等陸地固碳系統吸收。  眾所周知,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化石燃料的巨大消耗使得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上升,是影響全球升溫的重要因素。森林生態系統是吸收二氧化碳的主要力量,增加森林碳匯已成為國際通用做法。
  • 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方案建議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協同控制傳統汙染物與溫室氣體,是我國「十四五」時期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當前,進一步了解此項工作國際進展及特點,有助於優化我國的方案選擇。根據歐盟《監測機制條例》要求,在每年的溫室氣體排放清單報告中須提交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大氣汙染物排放數據,同時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的技術支持機構通常也是本國大氣汙染物排放清單的編制單位。五是國際社會善於利用各種平臺推動協同控制。日本搭建了國際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控制合作與交流的平臺——亞洲協同效應夥伴關係(ACP)。
  • 《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指南》的政策解讀
    SZDB/Z 69-2012《組織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化和報告規範及指南》(以下簡稱「原指南」),規定了組織溫室氣體量化和報告的原則和要求,自2012年發布以來,有效指導了管控單位和核查機構碳排放量化及報告工作,為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及溫室氣體減排行動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持。
  • ...天水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天水市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實施...
    、促進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增強碳匯能力、控制重點領域溫室氣體排放,大力推進低碳城鎮建設,構建綠色低碳發展新格局,增強全民降碳意識,為建設低碳文明和諧美麗的新天水共同努力。  六、夯實碳交易基礎,參與全國碳市場   1.加強溫室氣體統計核算   定期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掌握全市溫室氣體排放水平,為控制排放打好基礎。做好企業管理體系建設,強化企業能源管理和碳排放管理,實施企業溫室氣體排放計量和監測,不斷完善企業溫室氣體減排報告、核查管理,為參與全國碳交易做足準備。
  • 溫室氣體減排的法律路徑: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協同控制 ——評...
    北極星大氣網訊:摘要:以國際、國內應對氣候變化現狀為背景,我國於2016年修訂《大氣汙染防治法》,增加「大氣汙染物和溫室氣體實施協同控制」條款,首次將控制溫室氣體減排納入法治軌道。但是,該條款定性模糊,內容概括,不利於溫室氣體減排目標的達成。
  • 溫室氣體增加與人類的關係
    大氣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濃度的增加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嗎?   是的,工業化時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CO2)和其他溫室氣體濃度的升高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事實上,觀測到的大氣CO2濃度的升高並不代表人類活動的所有排放量,它只佔1959年以來人類活動排放的CO2的55%。
  • 正確認識溫室氣體排放核算
    一方面它們使地球表面變得更暖,科學家研究表明:如果沒有溫室氣體的保護,地球上的年平均氣溫將降低至-23℃,而正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才能在年平均氣溫14℃的地球上生活;另一方面,導致了全球變暖和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為特徵的氣候變化。由於人類活動排放了大量的溫室氣體,破壞了自然活動釋放的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平衡,且短時期內不能恢復。
  • 研究稱溫室氣體排放將加重氣候災害疊加效應
    英國南安普敦大學19日發布的一項研究報告說,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加劇,許多地區未來面對的氣候災害威脅將不僅僅限於某一種,很可能是多種災害同時發生且影響加重。 美國夏威夷大學馬諾分校和南安普敦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深入分析了此前發表的數千份研究論文,以評估熱浪、乾旱、山火、洪水等多種氣候災害對人類健康、食物供應、基礎設施等產生的影響。相關報告已刊登在新一期英國《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
  • 溫室氣體變濃人類之過 氣候真的是在變化嗎
    原因很可能是由於溫室氣體排放過多造成。全球氣候變暖是一種「自然現象」。由於人們焚燒化石礦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並將其焚燒時產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種溫室氣體,由於這些溫室氣體對來自太陽輻射的可見光具有高度的透過性,而對地球反射出來的長波輻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說的「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
  • 青島市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
    10月18日,青島市發改委牽頭組織召開區市級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培訓會,各區市、高新區發改、經信、統計、環保、城市管理、交通運輸、農業等相關職能部門及相關技術支撐機構參加了培訓。會議邀請了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過程所的專家進行了專題培訓,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面臨形勢,碳達峰路徑研究,全市溫室氣體排放現狀及區市級清單編制數據需求等領域進行了解讀說明,並與各職能部門就第一輪數據提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交流。
  • 中國氣象局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啟動
    」,啟動運行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張小曳介紹了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建立的背景、意義及組建方案。與會專家認為,組建溫室氣體及碳中和監測評估中心意義重大、方案可行,並為該中心的建設和發展建言獻策。
  • 北京和碳中標陝西省2017、2018年度溫室氣體清單編制項目
    根據《陝西省「十三五」應對氣候變化規劃》和《陝西省「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積極響應,啟動溫室氣體清單編制相關工作。經過招標,確認北京和碳環境技術有限公司為陝西省2017、2018年度溫室氣體清單編制單位。
  • 我國溫室氣體清單11年未更新,非CO₂氣體減排面臨壓力
    我國溫室氣體清單11年未更新,非CO₂氣體減排面臨壓力 澎湃新聞記者 龔岸菹 實習生 李楠 2016-08-02 14:39 來源:澎湃新聞
  • 可怕的溫室氣體
    例如2009年我國的南方普降大雪,這讓很多沒見過大雪的孩子們大開了一番眼界;2015年冬,北美、歐洲的局部地區也進入極冷模式,日本迎來了強烈的寒潮。那麼,這些地方冬天為什麼變得更冷了呢? 冬天不冷了 說起冬天,冰天雪地,滴水成冰,寒風刺骨的景象立即浮現在眼前。近年來,全球變暖,冬季氣溫偏高,大部分地區頻頻出現暖冬現象。
  • 我國初步具備主要溫室氣體含量全球監測能力
    2016年我國北京上甸子、浙江臨安、黑龍江龍鳳山站3個區域本底站溫室氣體濃度也出現大幅上升,二氧化碳平均濃度分別為413.7±1.0ppm、417.7±1.9ppm、410.3±4.0ppm,甲烷濃度分別為1968±3ppb、2041±8ppb、2006±13ppb。
  • 溫室氣體與大氣汙染如何協同減排成環境部新任務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世昕) 在近日舉行的「中日環境高級別圓桌對話會」上,中日生態環境領域的官員和專家都對中國機構改革後如何實現大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協同減排,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事實上,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此前曾多次表示,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將在汙染物治理領域實現若干打通,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打通就是汙染物一氧化碳和溫室氣體二氧化碳的協同減排。而機構改革之前,大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的減排分別由不同的部門負責,而這輪機構方案將溫室氣體的減排職責從國家發展改革委劃至生態環境部。
  • 《守護》——聆聽守護藍天的心聲
    掃描二維碼 觀看視頻中部戰區空軍創作推出的微電影作品《守護》,在第四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微電影徵集展播活動中,被評為「3分鐘類二等優秀作品」。在夜晚守護祖國的安全,就是他們的責任所在。鷹擊長空,忠誠無畏。微電影作品《守護》將鏡頭對準這些在夜間執行巡航任務的空軍飛行員。他們頭頂璀璨星河,眼前萬家燈火,在本該與家人團聚陪伴的溫馨時刻,駕駛著戰鷹呼嘯升空,隨時做好殲滅來犯之敵的準備。這部微電影無論是在選材內容,還是在主題立意上都切合呼應了「守護」這一主題。每一個幸福的夜晚,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巡航守護,才變得格外安寧。
  • 應對氣候變暖 少排溫室氣體:中國努力兌現承諾
    新華社北京6月4日電(記者 顧瑞珍)氣候變暖正成為全球共同關心的話題。我國正同世界各國一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統籌考慮節能和汙染物減排的各項措施,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努力兌現承諾。    溫室氣體以吸收地球對外放出的長波輻射,重新向地表放出紅外輻射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