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已增至300頭

2020-12-04 大眾網

  新聞發布會現場。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林草部門作為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主力軍,在「十三五」期間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地面積4.23億畝,森林面積達3.59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4%,森林蓄積量20.2億立方米,天然林面積2.48億畝,全省森林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價值達1.68萬億元,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衛斌稱,該部門深入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綜合治理、防護林建設等重點生態工程,共落實中央和省級林草資金520.9億元,是「十二五」的1.6倍。共完成營造林3700多萬畝、義務植樹5.3億株,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項目396萬畝;共爭取國家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任務1444萬畝,位居全國第二。同時,啟動了退化草原生態修復,天然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87.9%。進一步加強溼地保護修復,溼地面積達921.69萬畝。

  森林資源督查實現全覆蓋,組織開展了「綠衛」「綠盾」和打擊「種茶毀林」等林草執法和專項整治工作,查處了一批破壞森林資源違法行為。加強森林草原災害防控,森林火災發生次數、受害森林面積較「十二五」明顯下降,分別下降了71%和68%。有害生物成災率連續5年控制在2.66‰以下,低於國家4‰的控制指標。同時,啟動實施了10個縣(市、區)林長制改革試點工作。

  穩妥推進全省360處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著力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全省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加強極小種群拯救和旗艦物種保護,建立了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保護點)、13個近地和遷地保護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受保護對象達67個。國家一級保護物種亞洲象從上世紀80年代的150頭增長到300頭,滇金絲猴種群從2000年的14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在我省越冬的黑頸鶴數量從1996年的1600多隻增長到3000多隻。

  在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方面,以堅果產業、森林生態旅遊、林下經濟等為切入點,努力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全省林草產業總產值從2016年的1702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2522.56億元,年均增長達14%,林草產業已成為雲南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產業。此外,爭取生態護林員指標連續三年位居全國第一,全省目前聘用的生態護林員達到18.3萬名,居全國第一,平均每名護林員每年可獲9000多元管護收入,有效帶動78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

  王衛斌表示,下一步,全省林草系統將以實施重大工程、深化重大改革、完善重大制度為抓手,加強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精準提升林草資源質量,加快構建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和以天然林為主體的健康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加快推進全省林草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當好雲南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和金山銀山的「創造者」。

  責任編輯:郭建麗

相關焦點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九大高原湖泊劣V類水體數量由...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時期,全省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工作取得了新的前所未有的成就,是雲南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五個歷史性突破之一,其成就可主要概括為:完善一個體系、優化一個空間、築牢一方屏障,生態環境持續優良、綠色發展更加深入,最美麗省份建設全面開啟。
  • 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達293頭
    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經過30多年的拯救和保護,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93頭發展到目前的293頭,增長率約為52%。  這是記者2日從在雲南省普洱市召開的第一屆亞洲象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的。
  •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2017-01-27 16:06:2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2025年雲南將爭取完成歷史遺留露天...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間,雲南省自然資源廳發揮規劃的引領管控作用,多舉措紮實開展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工作並取得顯著成效。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爭取至2025年基本完成全省歷史遺留露天礦山生態修復工作。
  • 「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 」新聞發布會消息,「十三五」期間,雲南省生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雲南省頒布實施了《雲南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條例》,在全國率先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立法、率先發布生物物種名錄,加強極小種群拯救和旗艦物種保護,建立了30個極小種群野生植物保護小區(保護點)、13個近地和遷地保護基地(園)、5個物種回歸實驗基地,受保護對象達67個。
  • 大熊貓、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十三五」實現恢復性增長
    新華社北京1月4日電(記者胡璐)「十三五」期間,我國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藏羚羊、蘇鐵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這是記者4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的。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雲南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六年來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2.97億元。
  • 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保護成效顯著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我國為保護亞洲象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付出了巨大努力,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保護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調查,我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亞洲象,目前在我國的野外種群約有150—250頭,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思茅市和臨滄市一帶。為加強保護,國家相繼成立了雲南西雙版納、雲南南滾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雲南思茅萊陽河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配備了302名專職管理人員和300多名護林員。
  • 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喜迎第9頭小象誕生
    新華社昆明2月23日電(記者姚兵)22日上午8時16分,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一頭32歲的母象「平載」順利產下一頭雌象,這是母象「平載」生產的第三頭小象,也是在該中心出生的第9頭小象。「這頭新生小象身高94釐米,體重85公斤,身體各項指標良好,出生40分鐘後,小象獨立完成站立,2小時15分後第一次吃到母乳。」該中心負責人保明偉說,由於母象「平載」生產經驗豐富,小象出生後就得到了媽媽細心的照顧,母象「平載」和小象狀態良好,目前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測新生小象各項指標。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棲息範圍擴大
    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記者趙勝玉)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學敏七日在此間透露,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他說,國家林業局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起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
  • 中國積極保護亞洲象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楊曉紅)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中國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並經常性開展巡護、設卡檢查、公眾教育和執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
  • [視頻]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近來,雲南西雙版納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活動日漸頻繁,跟蹤監測顯示,這裡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
  • 世界大象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國內野生亞洲象增至300多頭
    為了讓人們更加關注和保護某一種動物,也會不同的動物設置不同的動物日,而今日是世界大象日——每年的8月12日,在這一天的主題:呼籲人們關注身處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
  • 雲南西雙版納野生亞洲象數量大幅回升
    雲南西雙版納野生亞洲象數量大幅回升  2008年10月30日 00: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昆明十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 保旭)記者今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隨著各項保護措施的出臺以及當地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增強,當地野生亞洲象數量回升到兩百五十頭。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增長2倍 雲南守好生物多樣性寶庫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林草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具體體現為4個率先和3個創新。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穩增
    本報北京3月7日訊 記者嚴冰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中國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並經常性開展巡護、設卡檢查、公眾教育和執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
  • 浪潮打造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 用科技賦能瀕危物種和生態保護
    8月12日是第九個#世界大象日#,亞洲象的生存保護現狀再次受到廣泛關注。在我國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雲南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浪潮合作搭建了一套亞洲象保護系統,利用新技術保護與研究亞洲象,已取得積極進展。
  • 「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
    光明日報北京1月4日電(記者李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我國珍稀瀕危物種實現恢復性增長。五年來,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朱䴉、亞洲象、藏羚羊、蘇鐵、西藏巨柏等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實現恢復性增長。大熊貓野生種群增至1864隻,朱䴉野外種群和人工繁育種群總數超過4000隻,亞洲象野外種群增至300頭,藏羚羊野外種群恢復到30萬隻以上。
  • 雲南國際友城增至100對 「朋友圈」遍布5大洲36個國家
    雲南國際友城增至100對 「朋友圈」遍布5大洲36個國家 2020-12-03 1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雲南交出五年答卷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首場。記者 趙崗 攝  11月24日,省政府新聞辦與省發展和改革委舉行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綜合主題發布會。省發展和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文化和旅遊廳、省能源局、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就我省「十三五」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成績進行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