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十三五 奮進彩雲南③】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已增至300頭
記者 熊強 攝 雲南網訊(記者 熊強)「林草部門作為雲南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的主力軍,在「十三五」期間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12月1日,記者從雲南省「回眸『十三五』奮進彩雲南」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省林地面積4.23億畝,森林面積達3.59億畝,森林覆蓋率達62.4%,森林蓄積量20.2億立方米,天然林面積2.48億畝,全省森林生態系統年服務功能價值達1.68萬億元,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棲息範圍擴大
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記者趙勝玉)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學敏七日在此間透露,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他說,國家林業局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起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
-
[視頻]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近來,雲南西雙版納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活動日漸頻繁,跟蹤監測顯示,這裡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
-
雲南野生動物種群穩定增長 怒江金絲猴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其中,滇金絲猴由1400隻左右增加到2000隻左右;於2010年底才被發現的怒江金絲猴,也不斷有新種群被發現,種群數量增至500隻左右。 雲南素有「動物王國」之美譽,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統計數據顯示,雲南有脊椎動物有2045種,其中陸生脊椎動物1416種,佔全國總數的52.8%;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222種,佔全國總數的55.4%。
-
中國積極保護亞洲象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楊曉紅)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中國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並經常性開展巡護、設卡檢查、公眾教育和執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
-
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保護成效顯著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我國為保護亞洲象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付出了巨大努力,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保護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調查,我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亞洲象,目前在我國的野外種群約有150—250頭,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思茅市和臨滄市一帶。為加強保護,國家相繼成立了雲南西雙版納、雲南南滾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雲南思茅萊陽河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配備了302名專職管理人員和300多名護林員。
-
雲南西雙版納野生亞洲象數量大幅回升
雲南西雙版納野生亞洲象數量大幅回升 2008年10月30日 00: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中新社昆明十月二十九日電 (記者 保旭)記者今日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近年來,隨著各項保護措施的出臺以及當地民眾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增強,當地野生亞洲象數量回升到兩百五十頭。
-
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喜迎第9頭小象誕生
新華社昆明2月23日電(記者姚兵)22日上午8時16分,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一頭32歲的母象「平載」順利產下一頭雌象,這是母象「平載」生產的第三頭小象,也是在該中心出生的第9頭小象。「這頭新生小象身高94釐米,體重85公斤,身體各項指標良好,出生40分鐘後,小象獨立完成站立,2小時15分後第一次吃到母乳。」該中心負責人保明偉說,由於母象「平載」生產經驗豐富,小象出生後就得到了媽媽細心的照顧,母象「平載」和小象狀態良好,目前工作人員正實時監測新生小象各項指標。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雲南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六年來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2.97億元。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穩增
本報北京3月7日訊 記者嚴冰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中國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並經常性開展巡護、設卡檢查、公眾教育和執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
-
[視頻]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雲南省西雙版納是中國世界瀕危動物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近一段時期以來,亞洲象野外種群活動日漸頻繁,跟蹤監測顯示,這裡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加,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約二百至三百頭,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責編:趙旋璇
-
雲南寧洱出現24頭野生亞洲象 專家稱:野象攻擊力極強切勿驚嚇
人民網寧洱9月5日電 據云南省寧洱縣林業和草原局消息,9月1日,該縣勐先鎮境內出現了一群野生亞洲象,共計24頭,為有監測數據以來進入寧洱境內數量最多的一次。為避免人象衝突,當地相關部門已對該象群活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並及時發布相關預警信息。
-
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長隆迎來亞洲象第三代寶寶
(原標題: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長隆迎來亞洲象第三代寶寶)
-
24頭亞洲野象首次集中造訪雲南寧洱縣
為避免人象衝突,當地相關部門已對該象群活動情況進行跟蹤監測,並及時發布相關預警信息。△24頭野生亞洲象進入雲南寧洱境內(供圖)在竹山村,24頭野象沿著半箐河排成一列緩步前行,它們不停地扇動著耳朵,長長的鼻子甩來甩去,四處找東西吃,不時發出象鳴,似乎對此地的食物非常滿意。剛出生不久的小象依偎在象媽媽的身旁,畫面格外溫馨。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增長2倍 雲南守好生物多樣性寶庫
黨的十八大以來,雲南林草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積極探索生物多樣性有效保護的路徑與機制,具體體現為4個率先和3個創新。率先在全國開展極小種群物種拯救保護2004年雲南在全國率先提出「極小種群」保護倡議。2005年啟動極小種群野生植物拯救保護行動。
-
野生動植物丨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成效顯著
多個瀕臨滅絕的野生動植物種類得到有效保護,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 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較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雲南一群野生亞洲象持續北遷 途中產下象寶寶
2020年底,一群野生亞洲象首次進入雲南省墨江縣境內,在墨江縣,這個家庭再次產下一隻象寶寶,家庭數量變為18頭。近日,這群亞洲象繼續向北遷移進入到墨江縣通關鎮。 這群亞洲象在途經村莊時,闖進村民家中,將剛採摘回來的咖啡、曬乾的玉米粒等作物撒了一地,屋內的桌子等家具被掀翻。 據介紹,2020年3月,這群當時數量為16頭的野生亞洲象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向北遷移進入普洱市,沿著普洱市思茅區、寧洱縣一路北上,在此期間,這群象產下了一頭小象。
-
雲南省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取得顯著成效
經過探索實踐,我省在極小種群野生動物物種保護措施和保護管理模式方面取得很大突破,亞洲象數量從150頭增長到300頭左右,滇金絲猴數量從1400隻增長至2600隻左右,西黑冠長臂猿、黑頸鶴等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種群呈現穩定增長趨勢,旗艦動物拯救保護成效顯著。
-
浪潮打造亞洲象生態保護系統 用科技賦能瀕危物種和生態保護
8月12日是第九個#世界大象日#,亞洲象的生存保護現狀再次受到廣泛關注。在我國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雲南西雙版納,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浪潮合作搭建了一套亞洲象保護系統,利用新技術保護與研究亞洲象,已取得積極進展。
-
世界大象日: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國內野生亞洲象增至300多頭
為了讓人們更加關注和保護某一種動物,也會不同的動物設置不同的動物日,而今日是世界大象日——每年的8月12日,在這一天的主題:呼籲人們關注身處迫切困境的非洲象和亞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