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

2020-12-06 央視網
進入[午夜新聞]>>

     

    CCTV.com消息(午夜新聞):近來,雲南西雙版納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活動日漸頻繁,跟蹤監測顯示,這裡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西雙版納是我國世界瀕危動物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近年來,當地加大了野生亞洲象的保護力度,嚴厲打擊違法盜獵亞洲象的犯罪行為,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加。

責編:張鵬飛

相關焦點

  • [視頻]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
    進入[新聞60分]>>     CCTV.com消息(新聞60分):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增加雲南省西雙版納是中國世界瀕危動物亞洲象的主要棲息地。近一段時期以來,亞洲象野外種群活動日漸頻繁,跟蹤監測顯示,這裡的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加,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約二百至三百頭,比三十年前增加了一倍。責編:趙旋璇
  • 我國亞洲象野外種群保護成效顯著
    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我國為保護亞洲象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付出了巨大努力,通過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保護管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根據調查,我國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亞洲象,目前在我國的野外種群約有150—250頭,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思茅市和臨滄市一帶。為加強保護,國家相繼成立了雲南西雙版納、雲南南滾河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雲南思茅萊陽河一個省級自然保護區,配備了302名專職管理人員和300多名護林員。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棲息範圍擴大
    中新社北京三月七日電(記者趙勝玉)國家林業局副局長趙學敏七日在此間透露,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   他說,國家林業局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起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
  • 中國亞洲象野外種群穩增
    本報北京3月7日訊 記者嚴冰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中國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並經常性開展巡護、設卡檢查、公眾教育和執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
  • 中國積極保護亞洲象野外種群及其棲息地
    新華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楊曉紅)記者從國家林業局獲悉,中國通過在亞洲象分布區建立保護管理體系,對其野外種群及棲息地進行監測評估,並經常性開展巡護、設卡檢查、公眾教育和執法等一系列積極有效的保護管理措施,使亞洲象野外種群數量穩步增長,棲息範圍進一步擴大。
  • 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達293頭
    新華社昆明12月2日電(記者趙珮然)經過30多年的拯救和保護,雲南野生亞洲象種群數量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93頭發展到目前的293頭,增長率約為52%。  這是記者2日從在雲南省普洱市召開的第一屆亞洲象專家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獲悉的。
  •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我國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總體穩中有升
    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目前,我國大熊貓人工繁育種群數量達到600隻,有力支持了野外種群的恢復與繁衍,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從20世紀80年代的1114隻升至1864隻,亞洲象種群數量從180頭增加到近
  • 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雲南90%以上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
    12月6日,記者從雲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近年來雲南省多措並舉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目前90%以上的重要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保護,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亞洲象、滇金絲猴數量明顯增加,六年來兌付野生動物肇事保險金2.97億元。
  • 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喜迎第9頭小象誕生
    新華社昆明2月23日電(記者姚兵)22日上午8時16分,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一頭32歲的母象「平載」順利產下一頭雌象,這是母象「平載」生產的第三頭小象,也是在該中心出生的第9頭小象。中心日常做好對救助象的健康管理、養護與監測工作的同時,工作人員對孕期母象「平載」重點監護,在其出現產前行為後,及時幫助「平載」順利產下小象。中國雲南亞洲象種源繁育及救助中心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野象谷,於2008年11月建成,旨在開展亞洲象人工繁育研究,收容救助傷病及其他野象,不斷增加亞洲象種群數量。
  • 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長隆迎來亞洲象第三代寶寶
    (原標題: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長隆迎來亞洲象第三代寶寶)
  • 亞洲象印象——十三分布國簡介
    車禍增多的原因包括軌距加寬(阻礙大象快速反應)、車次增多、車速加快(軌距加寬的結果)、大象數量增多等。目前在亞洲非洲,關注鐵路規劃與大象廊道的保護組織和研究項目很多。貼一些印度人象衝突的照片。照片反映的是過去的問題,而印度也在努力改善現狀。關於車禍的事件,慎看視頻。
  • 全城熱益科普:亞洲象有兩大天敵一個是人類,另一個你絕對想不到
    自古至今,象主要有兩個天敵,人類和氣候。在遠古時期,象的滅絕主要來自於無法對冰期間的氣候波動做出快速響應,比如畏寒的亞洲象,需要在冰期尋找抵禦嚴寒的避難所。後來,隨著(古)人類的進化、種群的增加,象真正意義上的天敵出現了。亞洲象屬於長鼻目象科動物。
  • 普洱建成國內首個亞洲象監測塔
    近日雲南普洱建成中國境內首個亞洲象監測塔以加強野生亞洲象監測預警進一步緩解人象衝突促進人象和諧首座亞洲象監測塔建成亞洲象監測塔建設在普洱市思茅區六順鎮南邦河村勐主寨,這裡是亞洲象食物源基地,也是野生亞洲象頻繁造訪集中取食的區域
  • 我國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30多年來,我國通過加強棲息地建設、開展種群重建和科研攻關等加強麋鹿保護,目前麋鹿種群數量已突破8000隻。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胡璐)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
  • 野外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中藥利用穿山甲應停止|穿山甲國際動態追蹤3
    關注中國綠髮會,訂閱綠色未來譯者:點開開篇的視頻,看完之後一陣目瞪口呆。參與穿山甲保護工作一個多月了,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不法分子屠宰穿山甲的場面。(警告:視頻中含有將穿山甲毆打、砍頭、剝皮等血腥內容)視頻片段顯示了發生在印度阿薩姆邦地區,獵人為獲取穿山甲鱗片而將其殺死的可怕時刻。這些穿山甲鱗片將在黑市上銷售,用於傳統的亞洲醫學。上面令人難過鏡頭,是由志願者和WildCRU(牛津大學野生動物保護研究所)拍攝的,並共同完成了對阿薩姆邦傳統狩獵實踐的、為期兩年的研究。
  • 奇妙的博物館故事系列二:亞洲象非洲象
    亞洲象非洲象 講解員:葉曄 視頻原文 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北京自然博物館的講解員葉曄,今天想和大家聊一聊亞洲象和非洲象的故事。
  •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達345隻 金絲猴數量超過5000隻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達345隻 棲息地擴大1100多公頃據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消息,2020年以來,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華陽區域野外29個監測點位架設的紅外相機中,有17個記錄到秦嶺大熊貓的活動信息,累計拍攝到秦嶺大熊貓79次(同一位點半小時計為一次)。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30多年來規模迅速壯大
    雖然不少人還沒親眼見到過這種生靈,我國卻是麋鹿的故鄉和家園。近年來,對這種動物的保護獲得了不少成果,目前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透露,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11月6日我國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
  • 宋茜守護瑞獸亞洲象 關愛瀕危野生動物
    今日,由北京綠色陽光環保公益基金會攜手野生生物保護學會(WCS)、北京故宮宮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發起的「守護瑞獸行動」公益項目,曝光亞洲象守護者宋茜公益海報。號召大眾一同守護華夏瑞獸亞洲象,不消費象牙製品,為它們留下棲息地,珍視自然,守護瑞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