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千隻,基本實現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目標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千隻,基本實現恢復野生麋鹿種群目標 視頻來源:人民日報(00:56)@人民日報 11月7日消息,11月6日,我國成功將
-
我國麋鹿種群數量已達8000隻 30多年來規模迅速壯大
2020-11-08 10:06:40 來源: 前瞻網 舉報 麋鹿是一種讓人覺得溫順的珍稀動物
-
又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原標題:又放歸25隻!我國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胡璐)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我國日前成功將25隻成年麋鹿放歸自然。
-
中國成功放歸25隻麋鹿 目前麋鹿種群數量突破8000隻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記者陳溯)記者8日從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為進一步擴大麋鹿野外種群,
-
江蘇大豐麋鹿種群數量超5000頭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野生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繁衍生息獲得優越的外部條件,目前種群數量已達5016頭。2019年,保護區的麋鹿成功產仔800多頭,為種群注入新的活力。麋鹿又名「四不像」,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我國麋鹿數量6000餘頭,佔世界總數的近90%。
-
江蘇大豐麋鹿種群總數已超5000頭
6月28日在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的一群在水塘附近棲息的麋鹿(無人機拍攝)。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動物保護力度的加大,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的繁衍生息獲得優越的外部條件,目前種群總數已達5016頭。2019年,保護區的麋鹿成功產仔800多頭,為種群注入新的活力。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我國麋鹿數量已達6000餘頭,佔世界總數的近90%。 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
2020年最新麋鹿種群數量新鮮出爐
,2020年最新麋鹿種群數量再創新高,種群數量達5681頭,其中野生種群1820頭,今年新生小鹿853頭。 自1986年39頭麋鹿回歸故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歷經30多年的保護,將麋鹿數量翻了近150倍,結束了無野生麋鹿的歷史。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物種引進指南》認為,中國麋鹿重引進項目是全世界138個物種重引進項目中最成功的15個之一。
-
麋鹿的前世今生
麋鹿種群在中國的分布概況 經過30多年的繁衍、復壯及野外放歸,截至2019 年,我國的麋鹿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麋鹿種群已全面覆蓋麋鹿的原有棲息地,分布地點從當初的2個增至現在的81個遷地保護場所,種群數量已逾8000隻,其中的6 處野生種群,數量達到1500多隻。從繁盛到本土滅絕,從重引入到成功野放,中國的麋鹿保護工作得到了世界認可。
-
藏羚羊種群數量增加3萬多隻 目前已超過10萬隻
藏羚羊種群數量增加3萬多隻 目前已超過10萬隻 新華網拉薩9月12日電(記者邊巴次仁、拉巴次仁)近年來,西藏加大了對藏羚羊的保護,嚴厲打擊非法捕殺藏羚羊犯罪活動,加強法制宣傳和執法力度,使西藏境內藏羚羊種群數量從
-
「歸國華僑」麋鹿的興衰史
麋鹿受威脅的因素現生麋鹿被稱為達氏種,從已發現的化石看,麋鹿屬中還有4種,即雙叉種、晉南種、藍田種和臺灣種。麋鹿是一種僅限於第四紀中後期的動物,從已知的190多個麋鹿化石出土地點確認,歷史上麋鹿的分布區西至山西的汾河流域,北至遼寧的康平,南到浙江餘姚,東到沿海平原及島嶼。
-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達345隻 金絲猴數量超過5000隻
秦嶺大熊貓野外種群達345隻 棲息地擴大1100多公頃據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消息,2020年以來,陝西長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華陽區域野外29個監測點位架設的紅外相機中,有17個記錄到秦嶺大熊貓的活動信息,累計拍攝到秦嶺大熊貓79次(同一位點半小時計為一次)。
-
「回歸」中國三十載 麋鹿再現野生種群
如今,「回歸」故土已有30年的麋鹿已經再現野生種群。 16頭來自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麋鹿3日從湖南岳陽君山公園放歸洞庭湖區。科研人員將對這些野放麋鹿進行GPS追蹤,以了解其野外環境生存能力,促進麋鹿種群復壯。 麋鹿是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曾廣泛分布於包括洞庭湖區在內的長江中下遊地區。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等原因,野生麋鹿種群數量自商周時期開始減少。
-
我國大熊貓、丹頂鶴還有多少你知道嗎?
1、大熊貓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國內主要保護地:大熊貓國家公園現存數量:2019年共繁殖大熊貓37胎60隻,存活57隻,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達到600隻;2015年2月28日,國家林業局發布的全國第四次大熊貓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現存野生大熊貓種群數量已達1864隻,比第三次調查時增長
-
我國唯一賽加羚羊種群數量已有80多隻
新華社蘭州7月17日電(記者朱國亮) 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飼養的瀕危動物今年的繁育期最近陸續結束,今年飼養的賽加羚羊共繁育了26只,是這一中心引進賽加羚羊進行人工馴養研究以來繁育數量最多的一年。 甘肅瀕危動物研究中心位於騰格里沙漠南緣、甘肅省武威市境內,於1987年建立。
-
「中國麋鹿之鄉」首次拍到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母鹿產仔影像
,這是首次拍到的全球最大野生麋鹿種群中母鹿產仔的珍貴影像。視頻記錄的是4月4日12時左右,保護區內一頭野生雌性麋鹿自然分娩的部分過程。畫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麋鹿的前蹄。每年四五月份是麋鹿的生產旺季。為了記錄下麋鹿野外生產的視頻資料,今年初,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加大了野外麋鹿的監測力度,廣泛採用紅外相機實施專項監測。
-
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數量增至15萬隻
西藏自治區環保廳副廳長江白近日在拉薩舉行的「西藏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成就」新聞發布會上透露,近年來西藏藏羚羊種群數量逐年增加,目前已達到15萬隻左右。我國西部的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西藏羌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海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新疆巴州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藏羚羊的主要棲息地。
-
世界野生動物保護的中國樣板——麋鹿重生
近日,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通過媒體發布了一條新聞:在北京的幫助下,鄱陽湖溼地成功建立了野生麋鹿種群。這則消息的背後,是我國最大規模的一次麋鹿野放活動:去年3月,30隻麋鹿從位於大興區南海子的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啟程,在經過16個小時的車程後,被運送到1450公裡之外的鄱陽湖,與當地的17隻圈養麋鹿一起野放。
-
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原標題:制訂江豚保護方案,開展揚子鱷野外放歸,加強麋鹿種群監測物種保護 為長江添活力(大江大河·長江保護這五年④)核心閱讀5年來,長江物種資源保護相關制度不斷健全、力度不斷加大,一些珍稀物種種群數量下降趨勢得到初步遏制。
-
黑龍江丹頂鶴數量已佔全世界種群數量的四分之一
新華社哈爾濱2月19日電(記者 潘祺、劉景洋)經過多年溼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黑龍江省的珍稀鳥類種群得以恢復,數量不斷上升,其中丹頂鶴數量已佔全世界種群數量的四分之一。 黑龍江省自1998年開始搶救性建設溼地類型自然保護區,全面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將鳥類繁殖棲息地、遷徙停歇地保護起來,使珍稀鳥類種群得以恢復。
-
北京大興區南海子麋鹿競爭北京冬奧吉祥物
大興將打造南海子麋鹿文化麋鹿是我國特有的野生動物,距今已有300多萬年的生命歷史。據介紹,麋鹿跑得快、遊得快,善於爬冰臥雪,是名副其實的「運動健將」。不僅如此,麋鹿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在甲骨文時期,麋鹿骨骸就成為了最早的文字載體之一。而「鹿」因與「福祿壽喜」中的「祿」字同音,也被認為承載著祥瑞仁和的美好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