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日報記者 付玉婷 馬玉峰 吳永功
提前一年超額完成「十三五」規劃四個「翻一番」目標
山東能源、山東鋼鐵進入世界500強
「十三五」以來79%新增投資投向功能性及新興產業領域
二三產業資產總額佔比由「十二五」末的46:54優化為42:58,重化工資產總額佔比由42%降至36%
「十三五」期間,截至目前累計研究開發費用支出509.87億元,年均增長24.9%
……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國企一定要改革,抱殘守缺不行。山東牢記總書記囑託,經過幾年努力,國企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開創了國企改革的「山東模式」。
國企,通常是被看作各類企業類型的大哥級存在。山東省級國有資產監管規模居全國第五,但長期存在「大而不強、全而不優」問題。
咋整?
聚焦主責主業,幹正事啊!
山東狠剎國企「跨界風」,減層級、降虛胖,推動國有資本向「十強」產業、核心主業「集結」。比如,在機場、港口、高端裝備、能源、交通、文化旅遊、醫養健康等關鍵優勢領域,山東下大力氣培育引領型、支柱型企業集團。
賺快錢、搞副業?NO!
主業競爭力的提升,才是唯一自強之舉。山東國企資源、資產、資本加速向關鍵環節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山東國企發展的第一動力,已經成為創新!創新!創新!
「十三五」期間,省屬企業高端伺服器、大功率高速發動機、煤炭綜放採等多項技術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國家級科技機構在山東已有54個、院士工作站已有21個、高新技術企業已達208家。
作為新舊動能轉換的排頭兵、主力軍,山東的省屬企業聚焦重大戰略,發揮關鍵作用,強化大局意識,牢牢把握戰略機遇,以大刀闊斧的改革「打通任督二脈,武功進階迅猛,」未來可期。
大眾日報「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輝煌『十三五』」全媒體報導今天推出第七篇——《改革為爐,鑄就山東經濟頂梁柱壓艙石》, 文章分「國企改革實現歷史性突破」、「國有資本要素加速向主責主業集中」、「新的增長動力源加快形成」等三部分,全景展示了山東將國企改革作為經濟體制改革中心環節、重要任務緊抓在手,推動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解決一批重點難點問題,國有經濟持續做實做強做優做大的做法。廣大用戶可點擊進入下面的連結進行閱讀。
更多「十三五」輝煌成就的融媒報導可以點擊文末連結進入《輝煌「十三五」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行》專題。
點擊查看《改革為爐,鑄就山東經濟頂梁柱壓艙石》
點擊查看《輝煌「十三五」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行》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