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 106所高校共同探討

2020-11-29 騰訊網

(通訊員 曾曉峰)11月20日至22日,第九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廣州舉行。此次大會由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承辦,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及西北工業大學等在內的106所國內知名高校材料學院的院長及代表共250餘人出席。

本屆論壇以「匯聚、碰撞、變革」為主題,探討新形勢下一流材料學科建設策略、人才培養機制創新、科研與技術服務社會等方面的問題,交流在新形勢下材料學科如何變革與發展,強化各高校材料學院間的交流與合作,探索協同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

第九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廣州舉行

第九屆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在廣州舉行

21日上午,會議開幕式由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彭俊彪主持。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志,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副主任卞曙光在開幕式上分别致辭。黨志副校長致歡迎辭,他向與會代表介紹了華南理工大學的發展歷史、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等概況,期望論壇能為全國高校的材料學科建設提供一個廣泛的交流平臺,相互學習先進有效的學科建設經驗,共同提升。

卞曙光副主任在致辭中介紹了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我國材料科學發展的基本概況,提出在中美貿易摩擦中體現出來的科技產業短板,存在「卡脖子」問題的技術領域很多涉及材料及相關方向,我國材料領域的科研和產業大而不強,創新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亟待加強。他呼籲參加論壇的材料界各位專家以論壇為平臺,推動全國材料學科跨領域、跨高校、跨地區的合作,為國內高校一流材料學科的建設共謀改革之道。

華南理工大學副校長黨志致歡迎辭

科技部高技術中心副主任卞曙光致辭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院長彭俊彪主持論壇開幕式

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張勤遠主持了全體會議報告。山西師範大學副校長許小紅、清華大學材料學院院長林元華、武漢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麥立強、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孫寶德、北京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王魯寧以及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耿林分別作了大會報告。報告人各自從材料學院的管理體制、人才培養、人事改革及科學研究等方面的問題出發,提出多種積極有效的對策和解決方案,帶給與會代表諸多啟發。

21日下午,華南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22所高校材料學院代表圍繞師資隊伍建設及人才培養機制、科學研究及技術服務兩大議題展開主題報告,分享了各高校的辦學經驗,共同探索教育新途徑。其中,華南理工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張廣照在報告中提出,在材料學科人才培養中普遍存在課程設置不合理、教學資源利用不充分、缺乏合理有效的教學培養體系等問題,呼籲加大基礎課程在材料學科中的分量、充分激發教師的授課能力和積極性,培養根基紮實的基礎人才。

22日上午,論壇舉行全體交流會議。交流會議分三個環節,分別由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韓高榮,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唐頌超,以及西北工業大學材料學院副院長林鑫主持,分別介紹各自學院在師資隊伍建設、工程人才培養、以及科學研究與社會服務方面的經驗。來自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院長潘鋒在交流環節,向與會代表作了題為「材料的基因探索—材料研究的新範式」的精彩報告,從方法論層面向與會嘉賓展示了最新的材料基因研究方法。

報告人的精彩演講引起與會代表的熱烈反響,代表們針對材料學科發展的「痛點」,結合各自學院實際情況展開熱烈討論,暢談如何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優化師資隊伍建設,加強科研與社會服務的緊密結合,共同探索學院發展新模式。

論壇閉幕式上,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院士作了題為「華南理工大學新工科F計劃的探索與實踐」大會特邀報告。他指出,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興起,培養引領未來的人才成為一流大學的使命擔當。華南理工大學堅持「以學生成長為中心」,提出「新工科建設F計劃」,通過確立工科人才培養的新理念,構建工科專業的新結構,完善工科培養的新體系,探索工科人才培養的新路徑,努力培養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兼備、複合知識與核心能力(學習力、思想力、行動力)兼備、家國情懷與全球視野兼備的「三創型」(創新、創造、創業)工科領軍人才。他強調,要科學認識並重視通識教育,融通識教育於專業教育中,全面提高學生的成長。

據悉,「全國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論壇」由國內若干知名高校材料學院院長於2010年發起,旨在為材料學科的發展和高校間的合作提供一個良好的交流平臺,受到國內各材料學院領導的積極響應和持續支持。

相關焦點

  • 國內外59所高校在蘭州「雲相聚」,共同探討這件事……
    2020「一帶一路」高校聯盟論壇11月27日在蘭州大學舉辦本次論壇由蘭州大學、甘肅省教育廳主辦,甘肅省內各聯盟高校協辦,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國內外59所聯盟高校相聚「雲端」,共同探討後疫情時代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新發展。
  • 全國十多所高校商學院院長齊聚武漢,所為何事?
    湖北日報訊(記者張歆、通訊員卓張鵬、何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形勢下如何培養適合時代需求的新商科人才?如何推動商學院高質量、內涵式發展?11月28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商學院院長論壇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哈爾濱、重慶、成都、武漢等地高校以及海外高校的十餘位商學院院長齊聚武漢,探討商學院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教授和高管,誰對企業更熟悉?」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餘振發問,近年來,企業大學湧現,所提供的商科教育和公司戰略與市場需求結合緊密,這給高校商學院的地位帶來挑戰。
  • 財經類104所高校排名!「東財」第6,看各高校學科實力如何?
    【了解更多志願填報信息,請點擊關注】在每年報考時,財經類高校是備受關注的一類學校,因為畢業生工作環境好,薪資待遇高,使得同學家長都希望考取這類學校。但是,每年在報考時,很多同學都會問,這所學校和那所學校那個更好一些,今天就以2020軟科財經類高校的排名,給大家介紹一下財經類大學的學科實力情況。
  • 瞄準學科評估指揮棒 團聚力五育並舉助力高校學科建設接受全面體檢
    近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公布了《第五輪學科評估工作方案》,為高校學科建設做「健康診斷」。 方案提出「改進結果評價,強化過程評價,探索增值評價,健全綜合評價,建立科學的、符合時代要求的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
  • 南方這六所低調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的立校學科實力不俗
    蘇州大學——納米材料蘇州大學坐落於素有「人間天堂」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蘇州,是國家「211工程」、「2011計劃」首批入列高校,是教育部與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雙一流」建設高校、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江蘇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
  • 生物醫學工程考生不能錯過這8所高校,都是重點學科
    如果你同時也是生物醫學工程的考生,你必須在這8所高校中把生物醫學工程作為重點學科,並且優先填寫申請表。這所學校是雙一流建築高校,生物醫學工程作為學校一級重點學科,開展教學和研究,生物學也是學校一級國家重點學科。學校設有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幫助考生學習生物醫學工程。2、上海交通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始建於原名南洋公學,與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合併,更名為上海交通大學。學校是世界一級建築高校,屬於A範疇。
  • 解碼:高校「十四五」革命性規劃,何以不同
    「高校『十四五』規劃與產教融合專題培訓班」,11位專家大咖, 20多家院校單位,5大熱點話題,共同探討解密高校「十四五」革命性規劃的新形勢、新特徵、新趨勢、新願景。這意味著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生產方式、新的組織方式、新的經濟結構、新的社會形態,以及由所有這些新的革命性變革匯流起來所推動的人類歷史上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遷。」「『十四五』時期處於『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具有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
  • 我國哪些高校數學學科比較強?
    比如有些高校會把統計學獨立出數學院系,單獨成為統計學院。儘管各個高校的數學發展水平不一、方向各異,但從數學學科整體水平可以進行一定的評估。這裡引入三種評估,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數學學科比較強的高校有哪些?尤其針對「雙一流建設」高校,後期會給出更詳細的介紹。
  • 這所高校被稱為東北「小清華」,雖不是211,光電學科卻趕超清華
    但是,還有部分大學雖然不是211,但是卻實力極強,如首都醫科大、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瀋陽藥科等等,而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所大學被稱為東北的「小清華」,該校雖然不是211,但是光電學科卻趕超清華。學校有自己的優勢學科,而光學工程被評為A-類學科,這所大學就是長春理工大學。長春理工大學,1958年創辦,位於吉林長春。
  • 追問︱高校慈善教育,專業還是通識?來自高校與公益行業的反思
    目前,國內已經有多家高校在探索公益慈善教育的路徑。例如,華東師範大學與上海紫江公益基金會在2017年就開始了公益慈善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探索。但與此同時,2020年6月,北師珠慈善專業停辦,引發「大學該不該有慈善專業」的爭論。那麼,高校公益慈善教育究竟應該如何發展,是追求專業教育還是普及通識教育?包括紫江公益慈善課程在內的高校慈善教育探索取得了怎樣的成就?
  • 如何評價高校辦學質量?分類評價改革 讓上海高校辦學更具「個性」
    如何來評價一所高校的辦學質量?是看學校排名、科研成果還是學生的就業率?為克服高校同質化辦學傾向,早在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就指出,要「建立高校分類體系,實行分類管理」。
  • 我國師範第一高校北京師範大學,學科實力最為雄厚的高校之一
    北京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重點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教育科學和文理基礎學科為主要特色的著名學府,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師範大學。北京師範大學歷來都是國家重點支持建設的高校,「七五」、「八五」期間,學校就被確定為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十所大學之一。「九五」期間,又被首批列入「211工程」建設計劃。
  • 2016(第七屆)中國高校材料院長及博士生導師論壇會議通知
    論壇已成為國內高校材料院長共同探討發展、人才培養、技術交流、企業與高校尋求合作與商機、新技術新產品展示與發布等產學研活動的最佳平臺。其已成為中國材料界的一個重要活動。經協商,第七屆論壇首次吸收材料博士生導師參與,將於2016年4月7-8日在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召開。
  • 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在上外...
    在1萬餘位外語專家、學者和廣大師生的共同見證下,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正式成立。在會議開幕式環節,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姜鋒書記致歡迎辭,姜書記向參加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語言學跨學科研究委員會成立大會的全體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指出中國高校外語學科發展聯盟自成立以來,努力推進外語學科的發展,在建設一流外語學科,提升外語學科影響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 物理學是世界一流學科的23所內地高校及排名:中科大高居第二!
    當然對於我國的高校而言,越是優秀的高校,在物理學上的建樹是更高的。最近軟科發布了一個世界一流學科的排名,在這個排名中,中國內地總共有23所高校的物理學成功當選世界一流水平,接下來編者將會把物理學是世界一流學科的這23所高校簡單給各位介紹一下。通過上面的表格我們不難發現,清華大學的物理學是國內頂級的,當然在世界範圍內也是非常領先的。
  • 這八所高校有ESI全球前萬分之一學科數:每一所都是頂尖高校
    除了ESI高校排名之外,學科排名顯然也非常重要。如果說高校排名是反映的一個學校的科研規模,那麼學科排名則反映的是一所高校的學術精度。科研規模大的高校學科不一定學科水平頂尖,而學科水平頂尖也不意味著需要很大的科研規模,因此一所高校既有一定的科研規模,又要有頂尖的學科水平,才算是一流的大學。
  • 這4所985高校有「降級」的風險,發展緩慢,排名下滑!
    二、重慶大學重慶大學經常會被拿來和湖南大學做比較,通過兩所學校的對比,我們發現湖南大學並不比重慶大學弱,所以很多人就不能夠理解,為什麼當初的湖南大學被降級。從這些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重慶大學的學科評估並不理想,而且在最近兩年還有很多不好的新聞被報導出來,比如關於學校的博物館事件。
  • 28所地方管理的211高校,該如何排名?哪些高校位居前三?
    文|冷絲欄目|高等教育改革我國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了一批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眾多高等院校積極參與國內各項經濟建設發展,參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從而獲得了顯著的成就。截止2018年,我國高校所獲專利擁有量超過超過7萬項,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高校佔比達90%。所以說,地方高校的地位非常重要,而我國共有28所省市所屬的211高校,它們的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 這兩所高校厲害了,成功發射了以自己高校名字命名的衛星
    以前發射衛星的高校都是實力非常強悍的高校,而如今作為快速發展的那麼這兩所學校究竟有何實力呢,這裡咱們就來了解一下:1.鄭州大學鄭州大學位於河南省鄭州市,是河南省綜合實力最強的高校,是教育部與河南省共建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
  • 內地高校化學學科哪家強—新聞—科學網
    結合第四輪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全國範圍內化學一級學科獲得「A-」類及以上的高校共有15所。其中,除福州大學外,其他14所均為「雙一流」建設高校。 結合第四輪教育部一級學科評估,具體來看,15所設立了化學一級博士點的高校中,「A+」類高校僅有3所,「A」類高校有4所,「A-」類高校有8所(詳情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