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所地方管理的211高校,該如何排名?哪些高校位居前三?

2020-12-05 冷絲說人文教育

文|冷絲欄目|高等教育改革

我國通過「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設了一批高水平大學和重點學科,眾多高等院校積極參與國內各項經濟建設發展,參與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從而獲得了顯著的成就。

比如我國的國家科技進步獎、國家自然科學獎、技術發明獎有50%以上均為高等院校獲得。截止2018年,我國高校所獲專利擁有量超過超過7萬項,國家社會科學研究人員高校佔比達90%。

所以說,地方高校的地位非常重要,而我國共有28所省市所屬的211高校,它們的地位就顯得更為重要了。

如果按照世界排行榜的成績綜合測算,排名如下:

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蘇州大學、上海大學和南京師範大學。我們也可以這麼理解:南京師範大學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蘇州大學也是江蘇省重點建設高校,同時也是蘇州市鼎力建設的高校,上海大學當然是上海市重點建設的高校。

這三所高校老底子本來就很厚實,加之地方投入較大,實力不凡。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最近頒布了2019年的數據,如果結合前幾年的數據,那麼,省屬211高校的排名就是下面這樣的:

排名第一的是南京師範大學,第二名是西北大學,第三名是華南師範大學。

而第四名是上海大學,第五名是北京工業大學,江蘇大學位居第六。

所以,冷絲總結,排名前三的省屬211高校應該在上述6所高校之中。

冷絲借用這兩個名單,並非是為了說明大學的排名,而是想說另外一個重要的話題:我國地方高校該如何建設?有何重要意義?

雖然我國的高等教育自改革開放以來以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然面臨許多問題與挑戰。

我國高等教育雖然進入大眾化階段,但是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發展區域分配不平衡。由於我國發展歷史及自然環境等因素,東部地區是最早開始改革開放的地區,經濟發展程度位於全國一流,高等教育發展水平也最高,而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水平則相對落後,總體上我國東、中、西部地區的高等教育優質資源的分配程度差距較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較為滯後。

怎麼解決這一現狀呢?國家要加強對教育資源的調配力度,從我國教育資源分配的實際出發,加強地方高校建設,從而促進我國整體高等教育的發展。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全國擁有本科院校1243所,地方本科院校約佔70%,承擔著全國約70%的本科人才培養工作,責任重大。實現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的重點和難點主要體現在如何實現地方本科院校的內涵式發展。地方高等院校與地方經濟發展、社會文化、產業種類等因素息息相關。

由此可見,大力建設地方高校,意義深遠。

辦學目標定位是一所高校辦出特色,做大做強立於不敗之地的核心問題,也是構建健康和諧高校生態體系的主要基礎。提升辦學檔次和新生素質是每個高校增強自身競爭力、內涵素養以及學校知名度的主要方式。

地方高校的建設特色與地域文化經濟建設密不可分。在建設自身特色時,高校要深度關注地方文化經濟建設發展,結合地理環境、歷史人物等形成所在地理區域的地方特色,從而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

目前,由於基礎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學條件建設方面耗費了大量的財力、人力,高校品牌形象的建設是高校建設相對薄弱的環節,如何在大眾心裡構建自身品牌,形成「可視性的形象」?

這需要地方高校變觀念,在建設過程中要積極關注地域文化,緊密聯繫地方政府、企事業單位,積極發展、傳播、傳承地域文化特色,創新地域文化理念,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高校品牌形象。

地方高校在地域文化特色構建方面要聯合地方政府、相關企業,組織研究團隊潛心研究地域文化特色,同時在專業設置、人才培養目標、培養模式的構建中,積極引入地域文化特色,將地域文化特色融入地方高校建設的每一個環節中,達到地域文化助推高校專業、地方產業經濟發展的良好局面。

我們如今常說的「高校內涵式建設」,管理創新要立足自身,高校要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打造適用自身的內涵式建設策略。

冷絲簡單總結,地方高校必須大力構建區域特色專業,積極構建地方政府、企業、高校多方協同的創新機制,實現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的社會屬性。

相關焦點

  • 武漢最好的十所大學排名,985、211高校佔據前七!
    武漢一共有兩所985大學,還有5所211大學,此外還有許多知名省屬重點大學,下面給大家羅列了武漢最好的十所大學。NO.1武漢大學簡稱"武大",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
  • 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出爐,中國內地144所高校上榜
    在上榜的144所內地高校中,6所高校躋身全球前百強,71所高校躋身全球500強。躋身全球前百強的6所高校分別是:清華、北大、浙大、上海交大、中科大和復旦大學。其中,清華大學全球排名第28名,北大第49名,也就是說清華、北大進入了前50強。
  • 2020年江蘇省高校生源質量排名,蘇大進前五,這所雙非超211
    那麼江蘇地區高校到底誰更被廣大學子所青睞呢?今天小編匯總了 2020年江蘇一本高校25省文理加權平均分排名,來看看到底哪些高校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更高。排名前兩位的不用懷疑,就是江蘇的兩所985南大和東南,但是南大的平均分比東大的要高23分之多,說明南大在江蘇的地位還是一枝獨秀的,當然東南大學的工科實力在全省都是穩居第一的,但是綜合實力上面相比南大還是差了一點。
  • 校友會:江蘇省大學排名,南京大學位居榜首,13所全國百強高校
    江蘇在教育方面的資源也是非常之多的,是全國比較多高校的一個省份。江蘇學子也是非常文化素質的人才。江蘇有很多所大學都是非常出名的,在江蘇省一共有13所高校都進入了全國百強高校,當中南京大學在江蘇省大學排名中排名第一。那麼你們知道江蘇省有哪些大學合適我們的考生報考的?
  • 財經類104所高校排名!「東財」第6,看各高校學科實力如何?
    上財、央財、對外經貿大學3所高校位列前3甲這3所學校是我國著名的財經類高等學府,兩財一貿成員,都是211工程、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實力一流毋庸置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應用經濟學、法學2個學科獲評A-等級;西南財經大學的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2個學科是A-等級;這2所學校都是211工程、985平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而江財雖然是雙非院校,但應用經濟學和統計學2個學科都是A-等級。
  • 中國理工類大學排名前十 東北地區三所高校上榜
    中國高校理工類大學排行榜位居榜首的是清華大學,位列前三甲的還有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第四第五名分別是天津大學和哈爾濱工業大學;排在前十的後五所大學分別是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東北大學和大連理工大學。
  • 我國「衰落」嚴重的3所211高校,排名不如以前,學科評估很慘
    211高校是國家重點扶持的一批學校,在政策以及資源方面,國家都會大量的傾斜。所以大家都會認為211高校應該發展得很快,綜合實力應該很強,不會被其它的普通學校超越。如果學校所屬的省份,經濟又比較落後,就很難支撐211高校的省份發展。比如下面的三所211高校,就衰落得很嚴重,排名遠不如以前。一、陝西師範大學陝西師範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範類的211高校之一,所以在地位方面是很高。學校在上個世紀90年代是西北地區的代表性高校,在全國都有很大的影響力,在師範類高校裡面,能夠排名前五。
  • 最被華為重視的25所高校,排名第一僅是211,其他幾乎全部985
    無數的畢業生都盤算著自己是否有機會進入華為,今天小勵就整理了2017年華為工資校園招聘的數據,整理出華為招聘人數最多的幾所高校。當小編整理到前25名的時候,幾乎震驚了,幾乎全是985高校。其中,錄用人數最多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為556人。錄用人數排在第10位的是武漢理工大學,為230人。
  • 東北這所林業大學位於黑龍江,是211,國內農林類大學排名前十
    本文給大家介紹一所東北地區的林業大學,是國家重點211高校,在全國農林類大學排行榜中位居前十,這所大學就是東北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以林科為優勢、林業工程為特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高校,由教育部、國家林業局、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國家「211工程」。
  • 安徽地區的「高校排名」,第二是所211,第一無可爭議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地域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也會得到加強和提高,一個地區的發展是由於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是發展當地教育,這兩個地區也相互關聯,相互依存,教育水平提高,發展故鄉的機會較多,有利於經濟發展,今天就介紹一下安徽地區的「高校排名」,第二是所211,第一無可爭議。
  • 進入最新ESI數據排行榜中的260所國內高校及其排名
    一、1到40名中國科學院大學作為國內在這一數據指標中第一的高校,是世界第85名高校,而且在這次的排名中,還能夠取得進步,著實令人驚嘆,縱使清華北大,在這種排名中比較靠前的位置獲得國際排名進步,都是非常困難的。
  • 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高校排名:45所高校上榜,華南理工大學居第2
    那麼,對於粵港澳城市群來說,哪些高校的綜合實力相對較強呢?哪些高校的排名相對較靠前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校友會關於2020年粵港澳大灣區大學排名,看一看你的學校排名多少?僅供考生和家長參考。
  • 湖南地區高校排名,中南大學位居第一,南華大學進入前十
    湖北有2所985高校、5所211高校,而湖南更是有驚人的3所985高校,學校數量和質量同樣不遑多讓。前不久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公布了全國大學排名,湖南地區有多所高校入選,並且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湖南地區高校排名,也可以為眾多高考學子提供一些報考的參考。排名第一的是中南大學,全國排名第25名。
  • 這八所高校有ESI全球前萬分之一學科數:每一所都是頂尖高校
    根據統計顯示,中國科學院大學超越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位居國內高校首位,全球第71位,同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四所高校也進入全球100名以內。最新一期的ESI高校排名前十位為中國科學院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 如果中國科學院大學也參與國內高校排名,可位居第幾?
    目前中國內地高校,第一、第二的霸主位置基本穩定不變,這第三把交椅該由哪個高校來坐,就眾說紛紜,站在各自立場,各說各的理。我還曾經看到「2019中國雙一流大學排名發布」中,國科大排第3的位置。確實如此,如今中國,各種國內大學的排行榜林林總總,讓人眼花繚亂,公說公有理,婆說理更長。但真正公認有影響力的排名並不多。
  • 內地高校排行榜: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位居前八位
    在泰晤士2020世界大學排名之中國內地高校排行榜上,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位居前八位。南京大學南京大學簡稱「南大」,位於江蘇省南京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211工程、985工程。
  • 39所985大學排名,川大吉大擠入前20,北大贏清華奪得桂冠
    ,現如今這些985高校實力甚至還不如211高校,究竟差距有多大呢?在知乎上,搜索如何評價浙江大學,出來的答案褒貶不一。喜歡的地方各有不同,但是討厭的地方卻出乎一致的差不多,對學校管理方面都有各種不同意見。好在該校學生優秀,很多關於關於浙大的新聞都是學生自己發現並要求相應處理的,真正的愛學校,會用自己的行動挽回學校損失和榮譽。
  • 獵聘發布2020高校專業就業熱度指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排名第一
    北京2020年7月27日 /美通社/ -- 近日各地陸續開始公布2020高考成績,各批次錄取分數線也依次出爐,如何填報志願成為考生和家長們當前最關心的問題。填報志願過程中,哪些就業數據值得參考?不同代際的職場人對選擇學校和專業有什麼建議?透過獵聘數據,大眾可以有更好的了解。
  • 全國高校前100強,安徽僅有3所高校入選,誰是「最大贏家」?
    安徽僅有三所高校進入全國前100強,分別是中國科學技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大學,實力有多強,為何如此優秀?小編從全國排名、學科實力等方面進行了整理,具體來看一下。· 三所高校在全國排名情況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排名第7;合肥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78;安徽大學全國排名第90。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全國排名第8;合肥工業大學全國排名第48;安徽大學全國排名第99。
  • 內地高校排名:第一不是清華北大,人大、北京師範大學進不了前十
    很多考生在填報志願之前都會參考各類大學排名資料來了解理想院校的有關情況。在2020年中國兩岸四地內地高校排名上,排名第一的不是清華北大,而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也都進不了前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簡稱中國科大、中科大,位於安徽省合肥市,由中國科學院、教育部和安徽省三方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985工程、211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