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三家科研機構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

2020-10-13 北京日報客戶端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從天津高新區獲悉,航天五院518所近日與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籤署合作協議,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

航天五院518所所長馬海全表示,518所將以技術創新需求為紐帶,發揮自身技術與地域優勢,搭好合作平臺,整合產學研用各方資源,暢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共建撮合、孵化、培育和轉化合作模式,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據了解,此次合作是航天五院518所與高校、兄弟院所共建的第3個實驗室。天津市微低重力環境模擬技術重點實驗室是518所首個聯合實驗室,成立於2016年,與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共建。天津市宇航智能裝備技術實驗室是518所第二個聯合實驗室,成立於2019年,與天津大學機械學院、北京衛星環境工程研究所共建。通過聯合創新,實驗室推進和實現了一批新項目與技術的突破,為後續基礎能力提升和技術儲備奠定了紮實基礎。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白波

編輯 黃品超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天津大學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成立
    10月8日,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天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天津航天機電設備研究所在天津大學衛津路校區籤署合作協議共建空間機械與熱物理技術聯合實驗室。儀式上,天津大學機械學院院長王天友與周佐新、馬海全代表各方籤署合作協議,金東寒、張洪太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金東寒代表學校對航天五院給予學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感謝。
  • 河北:新增2家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 總數達到12家
    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日前,科技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了《關於批准建設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結構力學行為與系統安全、華北作物改良與調控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通知》,標誌著我省又新增兩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至此,國家依託我省優勢單位布局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總數達到12家。
  • 中山大學將與渝企共建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
    據悉,中山大學將和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開展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合作,形成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培育形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同時培養一批量子與光電技術複合型人才。研討會以「聚焦高新產業,匯聚頂尖人才」為主題,旨在通過學術研討,搭建全國乃至世界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領域人士的合作、交流平臺,加速推進重慶市量子光電技術產業的發展。
  • 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聯合成立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強強聯合 協同攻關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網絡空間安全強強聯合、協同攻關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相關工作部署,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中國科學院重大科技任務局、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公安部第一研究所經溝通協商,並報經公安部和中國科學院主要領導同意,決定共建網絡空間地理學實驗室。
  • 松靈機器人與北理工共建實驗室,推動智能移動技術落地
    松靈機器人CEO魏基棟、華北大區經理周真真,北理工機械與車輛學院副書記、副院長孫碩,機械與車輛學院副院長黃彪,車輛系黨總支書記鄒淵,車輛工程專業責任教授林程 ,電動汽車研究所副所長陳瀟凱,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副研究員、無人平臺及動力學生創新基地指導教師張旭東等嘉賓出席了活動。
  • 中國科大與三維家共建「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
    11月2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與三維家宣布共同建立「先進位造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將融合雙方的技術優勢,對家居產業在設計、製造等領域的關鍵技術突破產生重要影響,有力推動家居產業的數位化升級。
  • 深圳鵬城實驗室與首批14家機構籤約共建—新聞—科學網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與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楊建華(前排左)籤約。 出席鵬城實驗室合作籤約儀式的領導、嘉賓合影。 10月11日下午,深圳鵬城實驗室舉行了首批共建合作單位籤約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分別與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6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華為、中興、騰訊等計算機信息領域的8家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創新平臺代表籤約,雙方結成了共建單位。
  •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研究平臺
    【中國新聞網】中國科學院與上海市政府共建三家研究平臺 2018-07-18 中國新聞網 鄭瑩瑩 【字體:大 中 小】
  • 華米科技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
    5月25日,華米科技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宣布,共同建立「腦機智能聯合實驗室」,共同突破關鍵技術,構建主動健康新模式。隨著人工智慧已上升為國家戰略,從信息化邁向智能化,結合腦科學和神經科學發展智能技術成為大勢所趨。
  • 廣東省科學院召開航空發動機先進塗層技術聯合實驗室揭牌儀式
    聯合實驗室,是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根據《高校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申報、審查和專家現場論證立項建設實驗室。聯合實驗室的主要建設目標,一是支撐形成一流學科,引領新興、交叉發展方向,學科實力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 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揭牌
    原標題: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揭牌  科技日報訊 (滕繼濮)3月7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508所與荷蘭應用科學研究組織(以下簡稱TNO)在北京籤署了聯合試驗室協議書,中荷空間光學儀器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助推智能製造
    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本次大會由重慶市科技局指導,江北區科技局主辦,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承辦。會議吸引了來自中科院光電所、中山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80餘位專家學者參加。
  • 盤點:國內學術界從事抗體藥物相關研發的科研機構和重點實驗室
    在這裡,筆者想藉助華人抗體協會的平臺,向大家介紹國內學術界從事或專注抗體藥物研究開發的科研機構或其下屬的重點實驗室,帶大家一覽國內學術界在這一領域的積累和布局情況。  IPS-MRCT 抗體藥物聯合中心成立於2016年,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和英國國家醫學研究院科技部合作共建,目前正在建設之中。該中心將整合雙方的優勢,致力於在國內研究機構和國內外製藥公司之間建立技術轉移轉化的橋梁,促進中國創新抗體藥物的研發與產業化。
  • 安捷倫公司與中科大共建聯合實驗室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38388.htm  作為該校企合作項目的重要部分,安捷倫公司與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研院)共建聯合實驗室,旨在通過先研院的人才和技術,運用安捷倫公司的建模及仿真工具,進行集成電路(IC)的建模與仿真,並與安捷倫公司的電子測試儀器相結合,構建成完整的從IC建模
  • 出門問問&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共建語言智能與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
    機器之心原創作者:高靜宜3 月 29 日,「語音智能與人機互動聯合實驗室」在北京成立,該實驗室由中國人工智慧公司出門問問與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自然語言處理與機器翻譯研究團隊聯合建立,將專注於自然語言理解、多輪對話管理、問答系統、機器翻譯等人機語音交互核心技術研發領域
  • 海南醫學院與香港大學共建熱帶傳染病聯合實驗室
    海南醫學院與香港大學共建熱帶傳染病聯合實驗室  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斷相結合  建立完善的熱帶傳染病防治體系  海南日報海口9月8日訊(李金波)2017年10月17日,「海南醫學院-香港大學熱帶傳染病聯合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籤約及揭牌儀式在香港大學本部舉行。
  • 優必選科技與華南理工大學共建「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
    11月11日,優必選科技和華南理工大學合作共建的「類人情感智能」聯合創新實驗室在廣州正式揭牌。雙方將在多模態情感計算、類人情感交互等類人情感智能的關鍵領域開展高水平合作研究,促成類人情感智能技術在機器人產業化中的應用,深入推動人工智慧行業的發展。
  •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應流集團共建聯合實驗室...
    8月31日下午,校黨委書記郭永存應邀出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能源研究院與安徽應流機電集團共建聯合實驗室及首批項目啟動籤約儀式,並見證籤約。    安徽省發改委總工程師笪藝武,能源研究院院長李建剛,安徽應流機電集團董事長杜應流等出席籤約儀式。籤約儀式由能源研究院執行院長宋雲濤主持。
  • Altium與北京大學攜手共建電子設計技術實驗室
    「北京大學-Altium 電子設計技術實驗室」(以下簡稱「聯合實驗室」),並於今日在北京大學舉行了聯合實驗室啟動儀式。Altium 大中華區總經理 David Read 和北京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李文新院長共同為聯合實驗室揭牌。
  • 校企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實驗室 成果助推智能製造等發展
    市科技局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發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1月25日22時31分訊(記者 伊永軍)今(25)日,首屆重慶市量子與光電技術產業化研討會舉行。中山大學與重慶連芯光電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共建重慶量子光學技術聯合實驗室,以助推量子光電技術在智能製造、物聯網、國防軍事、金融安全等科技領域的廣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