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很多投資者問筆者劉格菘的新基金廣發科技創新值不值得參與?筆者都會反問他們是否知道劉格菘的投資風格?結果大多數投資者是不知道。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很多投資者在不知道基金經理投資風格的情況下就敢買這隻基金呢?
最後廣發科技創新的認購確認比例為3.298068%,這一數據使得公募基金行業配售比例再創新低。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筆者立馬想到了一個詞: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這個詞你們應該都知道,別稱就是從眾效應。人性總是渴望追隨大眾而獲得正面強化,即人多帶來的安全感。為了讓你們直觀地了解什麼是羊群效應,我找了一個牧羊犬驅趕羊群的視頻,你們感受一下。
其實在基金投資中是存在不少羊群效應的,其中以下這幾個投資行為尤為能體現投資者的"羊群"特徵。
一、盲目買熱門基金。
不是說買熱門基金是錯誤的行為,而是說盲目地買入熱門基金是錯誤的投資行為。對於很多投資者而言,他們不關心基金經理是誰或者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如何,這些投資者的買入某些熱門基金的理由往往只是既然某個熱門基金大家都買了,我也應該要買。聞風而動的結果是投資者很難堅定地持有這隻基金的,無論在短期虧損或者稍有盈利的時候投資者都拿不住這些基金。
二、看短期排行榜買基金
投資者喜歡追熱門基金,那麼什麼基金最熱呢?那些最熱的基金往往就是短期業績最好的基金。如果把基金業績維度縮短至1年維度看,每年基金業績排行榜的榜頭面孔大不一樣。有的基金能在短期業績排行榜前面可能真的就是重倉賭風口,剛好輪到了而已。但是投資者在看短期排行榜買基金的時候他們不關注是時勢造英雄還是實力造英雄。
三、基金銷量跟著股指漲
公募基金屆一直有一個常見的怪圈---權益類基金募集規模與股票市場的表現很吻合,即在股市牛市時,權益基金的募資規模往往也水漲船高,在股市高漲時權益基金的募集規模最大,而在股市低迷時權益基金的規模則急劇縮水。我們都知道在市場低位的時候買基金贏率更大,反之在市場漲起來的時候買基金虧損概率要大很多,但是市場漲基金就好賣,市場跌基金就難賣的這個怪圈至今仍在反覆上演。
四、A股市場經常暴漲暴跌
散戶為主的市場羊群效應更明顯,這也是A股市場更容易暴漲暴跌的原因。A股市場的投資者往往只有幹,或者不幹,很少有慢慢幹這一說。所以市場要麼是牛市,要麼是震蕩市或熊市,很少有慢牛。原因無它,看到賺錢效應時大家一窩蜂地上,看到虧錢效應時投資者再一窩蜂地賣。A股市場經常出現很貴、很便宜和比較便宜但沒什麼人玩的的時候。
甚至基金經理中也會出現羊群效應,很多基金的持倉結構相似,抱團去炒幾個板塊的情況沒少出現。
那麼投資者如何在基金投資的過程中儘量避免"羊群效應"呢?筆者覺得投資者應該努力做到一不要、三要:
一不要,即:
一、不要盲目跟隨市場熱點買基金。在買熱點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對自己即將買入的基金有沒有真正了解以及買入的理由是什麼。
三要,即:
一、要思考市場估值高不高?估值高得時候,市場瘋狂得時候要少買基金;跌得嚇人的時候,要多買基金。
二、要思考什麼資產最具投資性價比,沒事買性價比好的資產對應的指數基金扔著。
三、要努力尋找靠譜的基金經理,然後相信他。相信某位基金經理的前提是你要對基金經理足夠了解。市場波動讓你虧的可能只是時間,平庸的基金讓你虧的可能真的就是錢了。優秀的基金經理就能幫你儘量避免長期不虧錢,但基金經理不能幫你避免短期市場的波動。面對基金淨值短期波動時,你拿不拿得住一隻基金往往要看你對基金經理是否足夠了解並信任。
最後,我個人在天天基金網上有一個實盤基金組合,連結已經放到公眾號菜單欄中,大家可以關注。這個實盤基金組合上半年沒怎麼買,所以錯過了上半年最好的那一波行情,不過下面買的基金貢獻的收益還不錯。最近半年有約10 %的收益,這個實盤組合筆者會長期運營下去,讓大夥看看筆者是怎麼買基金的,買了什麼基金。(當然,這個組合買的基金,筆者很少去賣,基本都是長期持有為主)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包子君。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