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篇原創文章
全1128文字
大家應該都知道,有趨勢行情的時候,才能賺大錢。換句話說,指數行情的收益是市場送的。投資帳戶裡,很大一部分投資收益,來自於市場送的β收益。
比方說,過去一兩個月的時間裡,大盤指數大漲。指數漲幅反應的是市場的一個整體情況,那麼如果大盤上漲了,指數背後的公司一定是上漲的。所以在指數大漲時,只要不是空倉的投資者,都能賺錢,這是市場送給的β收益。
其實投資收益會分為:β和α兩種,一種是自己的能力,另外一種是市場送的。
而市場送的那種收益,是最容易最簡單吃到的利潤,比方說巴菲他常推薦的指數基金,也是。因此,投資者會有一種錯覺,投資股票賺錢了都以為是自己的能力,其實這個收益是市場送的,β收益。
因此,為什麼做趨勢交易,才更容易賺大錢呢?
趨勢就是風口,這道理跟創業是一樣的。當創業者跟上當下風口,就比較容易成功,就像有大佬說的:「站在風口上的豬都能飛起來。」
在A股市場,由於大部分投資者都是散戶構成。之前我看過一個機構的研究報告說,在A股裡機構也喜歡高拋低吸。所以換個層面講,A股還沒有「機構投資者」。
2007年牛市和2015年牛市中,為什麼指數會一直漲一直新高?為什麼會出現如此高的趨勢行情?
這背後的原理是羊群效應,又稱從眾行為。在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以後,很多學者對傳統有效市場理論提出了質疑,並且主張從心理學層面去觀察投機市場。
我們運氣好,在A股正是一個投機盛行的市場,特別是短線炒作氛圍。
以上兩輪牛市中,能夠賺大錢的人,基本是在底部買入股票並在高位離場的投資者,而不是那些因為從眾行為在高位跑步入場的新韭菜。
因此可以認為,在人多的地方,更能吸引人。在越是引人耳目的東西,越能吸引大眾眼光的股票,更容易讓那些不知者去接盤。
有個現象,大家應該不陌生,就是在牛市將要結束階段,新入場的投資者反而是更多的。當大家都在談論股票可以賺錢,並且一傳十、十傳百後,根據從眾行為就會導致大家跟風進場買股票,最後虧錢離場。
當一隻股票上漲,出現趨勢後,會有更多投資者看到。大眾會因為投資者教育的不足,從而去追高這隻股票。而新入場的資金,會持續推動這隻股票的上漲,形成一個大的循環。
在股票市場呆久了,也會常聽到很多人或機構在說,某某股票、某某板塊有機構、大資金在抱團,等等這些信息。從底層邏輯分析,這些機構的抱團會帶動散戶去買入這隻股票,隨著這隻股票出現良好的趨勢後,從眾行為效應越放越大。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趨勢交易更容易賺錢的一部分原因。
漲得越高的股票,越是有人喜歡買。人多的地方,越是有人喜歡去湊熱鬧。
不漲的好股票,卻常常無人問津。
因此會導致有一部分好股票的波動率很低,但是長期回報率卻是很高。
專業投資人,成長股+ETF複利+期權趨勢者
投資語:在高確定性的投資品種中尋找高收益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