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選基——逃離「羊群效應」

2020-11-27 中國網財經

  筆者途經西單一座跨街天橋,發現橋上幾十個人在朝著橋下看,我也很好奇的走到護欄處探望,但發現一切如常,於是一直找,希望能發現些什麼。看了大概2分鐘,突然有所悟,問旁邊的路人在看什麼,果不其然,大家都不知道在看什麼。筆者啞然失笑,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了。

  就是「羊群效應」在實際生活中的典型例子,可能只有第一個朝橋下看的人知道目的是什麼,其他人都是盲從。人們常常跟從大多數人的觀點或者行為,而不考慮事件本身的本質意義。群體的決策性一般都是非理性的,古斯塔夫·勒龐撰寫的《烏合之眾》一書很好的詮釋了這一點,講述了群體大眾如何輕信、易受暗示等。

  其實「羊群效應」最早是股票投資中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容易受外界因素幹擾,在交易過程中存在學習和模仿的現象。後來這個術語才被廣泛應用於大眾心理在其他社會學領域中的研究。股票投資的「羊群效應」也許會助推股價的階段性上漲,形成短期盈利機會,但長期來看是投資陷阱;而基金產品投資的「羊群效應」不會助推基金淨值上漲,只會助推基金規模的增加,所以要區別看待。

  我國基金業發展時間較短,行業機制和生態並不完善,投資者受到專業性和信息限制,面對大量基金產品無所適從,很容易跟隨大眾和主流信息的價值取向,尋求歸屬感並節省時間成本。事實證明,絕大部分跟風投資都是非理性的,往往會使當事人踏入投資陷阱中,尤以基金產品為甚,因為跟風投資的示範結果具有滯後性,當一隻基金顯現出財富效應時,往往也是淨值高點,如果投資者根據群體導向和主流信息的暗示選擇該基金,結果可想而知。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基金投資被套牢,與此不無關係。

  更可怕的是,對於單體投資者而言,「羊群效應」的出發點都是理性的。只有這種效應不斷放大和傳染,最後才形成非理性的結果,從而作用於群體性的投資者。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規避基金投資中的「羊群效應」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逐步克服:

  一是樹立明確的投資目標。當目標明確後,相應的投資時長和流動性要求也會確定,從而縮小基金品種的選擇範圍。例如子女教育類的基金相應投資時限較長,流動性要求低,就可以選擇中長期業績穩定的優質基金,追求長期超額收益;而作為活期存款替代品的理財目的,則適合選取短期理財產品或者貨幣基金,流動性好,也可以享受基金理財帶來的固定收益。

  二是準確分析自身財務情況和風險偏好。這與投資者年齡有一定關係,風險承受能力較強、收益預期較高的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收入選取較高風險、較高收益的基金產品;年紀較大且風險承受能力偏弱的投資者則適合偏向低風險或固定收益類的基金產品。如果不考慮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盲目選取已經顯現出財富效應的權益類基金產品,可能會承擔較大的虧損風險。

  三是把握擇基的幾大基本要素,包括基金經理、基金類型、過往業績、基金公司經營管理、整體投研實力等。基金經理的投資水平直接影響到持有人收益,所以對其任職期間業績考察是關鍵指標,如果基金經理可以持續性地跑贏市場平均表現,那麼這就是一位值得信賴託付的基金經理;基金類型的選擇是擇基時的首要任務,首先投資者要對整體市場環境有基本的認識,在孱弱的市場適合選取固定收益類基金產品,如果是強勁增長的市場環境,則適合選取權益類基金產品;基金公司對基金業績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經營管理的穩定性上,只有具備高效穩定的經營管理的基金公司,才能造就好的投研團隊和投資業績,為持有人創造持續穩定的收益回報;最後說基金的過往業績表現,建議投資者考察中長期業績表現,時間可以拉長至2-3年以上,短期業績往往帶有隨機性,很難真實反映一隻基金的優劣。

  股票投資最忌追漲殺跌,基金亦然,如果盲從地選擇當年冠軍基金,投資者往往難以獲得理想的投資收益,甚至會在後續的投資經歷中大跌眼鏡。建議投資者們擺脫「羊群效應」,充分考察市場環境和投資標的,做到知己知彼,成為一個理性投資者。(文/孫有峰)

相關焦點

  • 羊群效應與基金投資
    看到這個數據的時候,筆者立馬想到了一個詞: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這個詞你們應該都知道,別稱就是從眾效應。人性總是渴望追隨大眾而獲得正面強化,即人多帶來的安全感。為了讓你們直觀地了解什麼是羊群效應,我找了一個牧羊犬驅趕羊群的視頻,你們感受一下。     其實在基金投資中是存在不少羊群效應的,其中以下這幾個投資行為尤為能體現投資者的"羊群"特徵。
  • 羊群效應,值得一看
    羊群效應,又稱為從眾效應。最早是用來描述動物行為的專有名詞,主要是指羊群在尋找食物、水源或者領地的過程中出現的一種盲目跟隨頭羊的現象。後來人們通過大量的研究、實踐,發現人與人之間同樣存在類似羊群一樣的盲從現象,羊群效應才被應用到行為學領域,用來比喻生活中人們的從眾行為。有人曾做過一個實驗:在一群羊面前設置了一個柵欄,領頭的羊縱身一躍跳過柵欄,後面的羊也跟著跳過去。接下來的一幕就有趣了,工作人員將柵欄移走,後面的羊走到這裡時,仍像前面的羊一樣跳了一下,就好像柵欄還存在一樣。
  • 用羊群效應破解發展困境
    羊群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可一旦頭羊行動起來,其他的羊就會出奇的一致,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地。這就是羊群效應,又被稱為從眾效應,指的是人們都有一種從眾心理,經常受到多數人的影響,使自己的思想或行為和大眾趨同。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
  • 股市中的羊群效應解讀 從眾心理是否值得借鑑
    羊群效應在股市,尤其是國內股市非常常見,這種從眾心理是否值得借鑑,我們需要在文章中好好跟大家聊一聊。    羊群效應是一種在已有的社會公共信息(市場壓力、市場價格、技術面等) 下, 市場參與者觀察他人行為並受其影響從而放棄自己的信念, 做出與其他人相似的行為的現象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以上對話,反映的是人們在生活中的一種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什麼是羊群效應?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如果在羊群中有一隻羊做出了異常舉動,跑向某個地方,那麼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跟著它跑動。羊群效應就是一種從眾心理。
  • 解除限購的羊群效應
    解除限購的羊群效應 地產中國網綜合 2014/7/24 16:06:00 這個時候,哪個城市取消限購,已經不算新聞了。有好事者甚至整理出了一份名單,說是已有29個城市取消了限購。
  • ...部分原因是市場上的羊群行為。將在外匯市場出現羊群效應時採取...
    最近韓元升值,部分原因是市場上的羊群行為。將在外匯市場出現羊群效應時採取行動;韓元在短期內大幅升值是不利的。匯率波動會加劇不確定性。
  • 趨勢是羊群效應
    這背後的原理是羊群效應,又稱從眾行為。在1987年股市「黑色星期一」以後,很多學者對傳統有效市場理論提出了質疑,並且主張從心理學層面去觀察投機市場。我們運氣好,在A股正是一個投機盛行的市場,特別是短線炒作氛圍。
  • 羊群效應: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還有這些「不尋常路」
    一、羊群效應究竟是什麼?不知道大家平時有沒有看到過羊群?其實羊群是一個非常散亂的組織,平時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都是盲目的到處亂撞,而且如果有一隻頭羊動起來之後,那些其它的羊都會跟著一哄而上,根本不管旁邊有沒有狼,也不知道到底是個什麼狀態。
  • 做一隻特立獨行的羊|投資心理誤區系列之「羊群效應」
    經濟學裡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遠處有更好的草。
  • 羊群心理、錨定效應、過度自信:你被影響了嗎?
    對,這些就是羊群效應、錨定效應和過度自信在生活中的體現。 投資時,這些情況同樣存在,比如聽到好友說一隻基金不錯,有很多人認購,你會擔心來不及上車,連產品信息都不看就趕緊下單搶購,這就是典型的羊群心理。 這些現象被歸於行為金融學的研究範疇,在實踐中也會嚴重影響投資者的判斷。
  • 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羊群效應、二八定律……
    1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蝴蝶效應是說,初始條件十分微小的變化經過不斷放大,對其未來狀態會造成極其巨大的差別。
  • 六大常見理論:蝴蝶效應、木桶理論、鯰魚效應、青蛙現象、二八定律、羊群效應
    導讀:總聽別人說蝴蝶效應、木桶理論、鯰魚效應.到底這些理論是什麼?今天一併告訴你。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 羊群中必定有一隻領頭羊,它是怎麼來的?是天生還是人工培養的?
    領頭羊往往都是我們對一個人最高的評價,畢竟至少要在業務上有突出貢獻,並且遙遙領先時才值得如此定義,那麼問題來了,這羊群中的領頭羊到底存在嗎?它是天選之子還是後天培養的?,老師上課就經常教育大家,要提綱挈領,這隻頭羊就是整個羊群的「綱」和「領」,掌握它就掌握了整個羊群!
  • 領頭羊意外墜崖羊群尾隨跳下 當場摔死44隻(圖)
    突然一陣七八級的大風颳來,他感覺羊群有向山崖邊湧動的跡象,趕緊跑過去,只見一些羊已掉下山崖。應該是領頭羊準備下山崖時不慎墜入百米深的山崖後,部分羊群也跟「下」了山崖。  他趕緊用鞭子驅趕羊群離開山崖邊後,給大哥努爾多拉打電話。兄弟倆跑到山崖下的沙石灘上一看,都傻眼了。等緩過神後,趕緊給家裡人打電話,讓到現場來幫忙。
  • 蝴蝶效應,青蛙現象,鱷魚法則,鯰魚效應,羊群效應,刺蝟法則,手錶定律,破窗理論,二八定律,木桶理論,馬太效應,這些你都明白嗎?
    1、蝴蝶效應:上個世紀70年代,美國一個名叫洛倫茲的氣象學家在解釋空氣系統理論時說,亞馬遜雨林一隻蝴蝶翅膀偶爾振動,也許兩周後就會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   所以,萬一鱷魚咬住你的腳,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犧牲一隻腳。 譬如在股市中,鱷魚法則就是:當你發現自己的交易背離了市場的方向,必須立即止損,不得有任何延誤,不得存有任何僥倖。    4、鯰魚效應:以前,沙丁魚在運輸過程中成活率很低。後有人發現,若在沙丁魚中放一條鯰魚,情況卻有所改觀,成活率會大大提高。這是何故呢?
  • 地球如何「逃離」木星?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原標題:地球如何「逃離」木星?帶你了解引力彈弓效應 春節期間上映的電影《流浪地球》以「硬科幻」的特點收穫大量好評。「地球想逃出太陽系,為什麼偏要走到離木星那麼近的地方去?」在看完《流浪地球》後,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疑問。電影和原著小說中都籠統地解釋了一下其中的原理——引力彈弓效應。
  • 科學家發現鐵基超導體大同位素效應
    > 科學家發現鐵基超導體大同位素效應
  • ...譜學研究新進展:三維原子尺度上測定鐵基超導材料的同位素效應
    近日,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吳自玉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和陳仙輝領導的小組利用X射線吸收譜學,在三維原子尺度上研究了鐵基超導材料的同位素效應,取得了重要進展。這一成果發表在4月29日自然出版集團(NPG)的Scientific Reports(科學報告)上。 自2008年鐵基超導材料被發現以來,一直是凝聚態物理的重要研究熱點之一。
  • 「羊群效應」在股市投資中水土不服 弘曆軟體幫股民實現穩健收益
    實際上,散戶在股票投資中之所以會頻頻出現這種問題,主要是因為散戶股民在股票市場中常常會習慣性地按照「羊群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