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移除前蘇聯元帥雕像 惹怒莫斯科

2021-01-15 觀察者網

最近,捷克首都布拉格將廣場上一座前蘇軍將領伊萬-科涅夫元帥( Ivan Koniev )的雕像拆除。

科涅夫元帥於1945年解放過布拉格,1956年鎮壓過匈牙利布達佩斯起義,同時還是1968年鎮壓布拉格之春的情報指揮官。

據「德國之聲」4月3日報導,布拉格拆除了一個廣場上的前蘇軍將領伊萬-科涅夫元帥的雕像。布拉格當局表示,此舉是為了方便設立二戰紀念碑。

據悉,該雕像將被轉移到一個即將開張的博物館裡。

多年來,捷克人對科涅夫元帥的雕像爭議很大。這個1980年安置的雕像經常被人潑油漆,雕像基座上被油漆寫1968字樣,顯示人們對他參與鎮壓布拉格之春民主運動的憤怒。

不過,也經常有人在雕像下擺放花環,對他解放布拉格表示感謝和紀念。

路透社報導,這項拆除雕像的決議是在去年九月份投票通過的。

「德國之聲」4月10日報導,該雕像被拆掉後,俄羅斯方面表示強烈不滿與抗議,並要求布拉格將雕像送回俄羅斯。

版權聲明

本文系用戶獨家授權發布風聞社區的稿件,轉載請聯繫觀察者網。

相關焦點

  • 俄防長請求捷克移交被拆除的科涅夫元帥雕像:所有費用我們掏
    據俄新社報導,俄國防部長紹伊古日前致信捷克國防部長梅特納爾,請求對方將布拉格當局拆除的科涅夫元帥紀念雕像移交給俄羅斯。「部長先生,布拉格-6區自治機構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前夕,拆除了歐洲(包括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解放者、蘇聯英雄伊萬-斯捷潘諾維奇-科涅夫元帥的紀念雕像,我對此深表遺憾。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本期將以這最後的三位元帥為主人公,帶您回顧沉甸甸的歷史步履中,蘇聯元帥們的那些滄桑故事……  前蘇聯軍銜體系  「蘇聯大元帥」為第一級(僅史達林一人),其後便是「蘇聯元帥」(包括「蘇聯海軍元帥」),第三級是「軍兵種主帥」,第四級是「軍兵種元帥」。
  • 德國的「斬首行動」,明目張胆的反間計,將蘇聯元帥輕易除去
    因功於1935年成為蘇聯五大元帥之一,他根據一戰期間的經驗和教訓,預見性的總結了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特點,寫下了當時最著名的分析德國軍事的文章《 目前德國的軍事計劃 》,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希特勒政府將要對西方各國展開軍事報復計劃,並將形成對蘇聯的巨大威脅。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移除前總統雕像
    位於紐約市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將移除正門外的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雕像。羅斯福的曾孫支持這一決定,美國總統唐納·川普22日表達反對。  這座青銅雕像名為「西奧多·羅斯福騎馬像」,1940年樹立,刻畫羅斯福騎在馬背上,兩側分別有一名印第安男子和一名非洲裔男子緊靠馬身站立。
  • 莫斯科最為詭異的建築,始作俑者居然是史達林
    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去過不少,和在國內一樣都是斜的路,能讓我分清東西南北的地方少之又少,其中一個就是莫斯科的紅場。東邊是古姆百貨,西邊是列寧墓和克裡姆林宮,南面是聖瓦西裡大教堂,北邊就是現在矗立在我面前的紅磚白頂的歷史博物館。不過在紅場上只能看到這棟建築的「屁股」,歷史博物館的正門在那一面,門前矗立著朱可夫元帥雕像的那邊才是正門。
  • 盤點蘇聯大清洗中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為了鞏固自己的獨裁和專政統治,對黨政軍各界實行了殘酷的大清洗和大肅反,一大批卓越的蘇聯領導者、元帥、將軍及指戰員被史達林送上了斷頭臺,可以說如果這些人沒有死,以蘇聯軍隊的戰鬥力和國家實力,是不會讓納粹德國得逞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也可能得到極大的遏制,今天行者就給大家盤點一下被史達林處決的三位元帥。
  • 二戰名將:蘇聯元帥科涅夫(圖)
    科涅夫蘇聯元帥(1944),軍事家。生於洛傑伊諾村(今屬基洛夫州波多西諾韋茨區)。1916年應徵入俄國軍隊,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1918年加入俄共(布)。國內戰爭開始後參加紅軍,歷任裝甲列車政委、步兵旅政委、師政委、遠東共和國人民革命軍司令部政委,積極參加平叛和對日本幹涉軍作戰。內戰後任步兵軍政委和師政委。
  • 牛津大學奧裡爾學院決定移除前殖民主義者雕像,多年前曾拒絕這麼做
    在反種族主義抗議活動持續在英國上演之際,牛津大學奧裡爾學院17日宣布決定移除備受爭議的前殖民主義者塞西爾·羅茲的雕像。英國廣播公司(BBC)17日報導稱,當天,該學院管理層通過投票做出了這一決定。BBC稱,活動人士此前呼籲移除這座雕像,並稱該雕像是帝國主義與種族主義的象徵。報導稱,移除行動不會立即進行。據BBC報導,奧裡爾學院管理層表示,這一決定是「經過一系列深思熟慮的辯論以及反思後」做出的,且「充分意識到這些決定可能對英國與世界產生的影響」。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清洗,只有一位倖免,活到90歲
    在蘇聯歷史上有諸多元帥,但最讓人敬佩的還是第一批授銜的5位,甚至可以說這五位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這五位都是蘇聯戰功赫赫的人物,蘇聯的英雄,但是幾年過後,三位被史達林清洗,這位卻沒人敢動,活了90歲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在1937年的6月11日,蘇聯的《真理報》發布文章大肆批判這幾位元帥,說圖哈切夫斯基元帥等人是「外國的走狗,卑鄙無恥的叛徒」。其實就在這篇報導發出之前,蘇維埃政府內部就已經將這幾位將軍秘密處決了。
  • 前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在莫斯科病逝
    據俄羅斯媒體9月24日報導,前蘇聯「 八·一九」事件發起者之一前蘇聯副總統季·伊萬諾維奇·亞納耶夫於當天在莫斯科病逝,終年72歲。俄羅斯媒體援引有關醫生的話表示,亞納耶夫「長期以來飽受重病的折磨」。1991年8月19日,蘇聯副總統亞納耶夫、總理帕夫洛夫、國防部長亞佐夫等8人組成「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宣布接管國家政權,並發表「告蘇聯人民書」,說戈巴契夫倡導的改革已走進死胡同。但「國家緊急狀態委員會」的計劃於8月21日宣告流產,俄羅斯聯邦領導人葉爾欽掌握了國家政權。「八·一九」事件加快了蘇聯的解體。
  • 蘇聯大清洗究竟有多可怕,五大元帥被殺了三個,連部長都選擇叛逃
    消息傳到莫斯科之後,暴跳如雷的史達林立即下令準備特別專列,打算要親赴列寧格勒查明真相,而隨同他一起前來的還有莫洛託夫、伏羅希洛夫等多位蘇聯高級領導人。16名被告,但這其中竟有季諾維也夫、加米涅夫等蘇聯高層。
  •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移除西奧多·羅斯福雕像
    【文/觀察者網 陳思佳】繼華盛頓、傑斐遜的雕像被示威者推倒之後,著名的美國前總統西奧多·羅斯福的雕像也未能倖免。位於紐約的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宣布,將會移除其門前的一座西奧多·羅斯福雕像。據《紐約時報》當地時間6月21日報導,將被移除的雕像是自然歷史博物館門前的一座銅像,形象為西奧多·羅斯福騎在馬背上,兩側分別是一位美洲原住民和一位非裔男子。該雕像自1940年矗立至今,已有80年歷史。《紐約時報》報導截圖該決定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提出,並得到了紐約市政府的認可。
  • 蘇聯大清洗是德國人與史達林默契的合作?
    德國對蘇聯開戰時,蘇聯節節敗退無法抵禦這也是其內部重要原因。造成這一場蘇聯大地上血雨腥風的背後主謀是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可以說史達林對黨內圖哈切夫斯基功高震主的恐懼猶如一把裝滿子彈的手槍,而海德裡希和希姆萊則善解人意地幫他扣下了扳機,這是後來不共戴天的敵人在二戰前一次無言的默契而達成的合作。
  • 自古名人多風流,這名蘇聯元帥到底有多少情人,史達林還曾庇護他
    在蘇聯眾多的元帥當中,最有名的恐怕要數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這三位被譽為蘇聯陸軍二戰時期的「三架馬車」。與其他兩位元帥相比,羅科索夫斯基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與跌宕。他曾數次逃過被槍決的命運,還曾以蘇聯元帥的身份擔任過波蘭的國防部長,同時他還是一位花邊新聞不斷的「多情軍官」。
  • 記者打卡莫斯科地鐵:這究竟是坐地鐵,還是藝術旅行
    那就值得花上一天時間,遁地而下,莫斯科地鐵就有這樣的魔力。  進入莫斯科地鐵,除了空間的轉變,這座從1935年開始建設並不斷修繕的全世界最漂亮的地鐵系統還可以讓你回到前蘇聯時期,體驗從前蘇聯時期到現代俄羅斯的發展歷程。
  • 蘇聯開國五大元帥,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一個比一個慘
    1935年9月22日,蘇聯正式恢復軍銜制,其中五位軍人被授予元帥軍銜,也可以說他們是蘇聯的開國元勳。這五位元帥分別是伏羅希洛夫、布柳赫爾、圖哈切夫斯基、布瓊尼、葉戈羅夫。但令人意外的是,幾年後五大元帥中竟然有三位被史達林處決,下場很慘!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暢遊捷克布拉格!
    布拉格代表性景點查爾斯橋布拉格城堡聖維特大教堂布拉格天文鐘Karlstejn城堡老城廣場蝶呤塔溫塞斯拉斯廣場聖馬丁圓形大廳跳舞的房子泰恩前聖母教堂列儂牆斯特拉霍夫修道院蝶呤公園老猶太公墓國家博物館國家劇院粉塔布拉格猶太博物館布拉格最好的旅遊景點對於遊客來說,布拉格以下五個街區不容錯過:1.
  •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蘇聯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飛彈元帥和數百名科學家全部喪生   1960年12月24日,前蘇聯發生了一起史上最慘烈的運載火箭事故,導致在場的蘇聯飛彈部隊司令員米·伊·涅傑林當場被大火吞噬,發射臺上的數百名蘇聯科學家全部喪生,現場淪為一片火海,所有生物銷聲匿跡,只留下了硬幣和鑰匙。
  • 捷克布拉格——中世紀歐洲城市的「活化石」
    布拉格有一個稱號叫做「千塔之城」,是因為城市裡有各種各樣的高塔,而其中不少是可以供遊客登塔遠眺的,你可以從不同角度欣賞布拉格的美麗全景。不少中國人是從一首流行歌曲中,第一次認識到了遠在歐亞大陸另一端的布拉格,也把這裡與廣場和許願池聯繫到了一起。布拉格的歷史非常悠久,早在公元九世紀,就有規模化的人類活動痕跡,而在之後的一千年中,更是在歐洲歷史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 史上最慘烈火箭事故:蘇聯元帥當場犧牲 全國一半飛彈專家被炸死
    1957年,前蘇聯試射了世界上第一種洲際彈道飛彈-SS-6,這種看起來更像是一枚運載火箭的洲際彈道飛彈長30米、直徑4.5米、重達254噸,由於它體積實在太,發射成本很高而且發射準備時間很長,戰術意義非常有限,前蘇聯在試射了28次之後就選擇了放棄,轉而開發第二代洲際彈道飛彈- SS-7,而在這款飛彈的開發中,卻發生了一起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火箭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