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最為詭異的建築,始作俑者居然是史達林

2021-01-10 七大洲旅行家牟鵬

作為一個北京土著出了北京以後最大的困惑就是定位方向,國內除了西安好像就沒有像北京這種正向南北東西的道路,所以每當離開北京甭管去哪兒都是轉向。

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去過不少,和在國內一樣都是斜的路,能讓我分清東西南北的地方少之又少,其中一個就是莫斯科的紅場。東邊是古姆百貨,西邊是列寧墓和克裡姆林宮,南面是聖瓦西裡大教堂,北邊就是現在矗立在我面前的紅磚白頂的歷史博物館。

不過在紅場上只能看到這棟建築的「屁股」,歷史博物館的正門在那一面,門前矗立著朱可夫元帥雕像的那邊才是正門。

紅色的歷史博物館

眼前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三層紅磚樓,其式樣仿照古代俄羅斯建築,南北各有尖塔8 座。與樓體朱紅色的外表不一樣的是它白色的樓頂,讓人眼前為之一亮,俄羅斯人在用色方面的天賦體現得淋漓盡致。

歷史博物館是在1872 年由亞歷山大二世下令修建,1883 年在亞歷山大三世加冕儀式舉行的同時開館。博物館裡主要介紹俄羅斯從原始時代開始各個時期的歷史。館內的藏品非常豐富,多達 450 萬件。

豐富的考古資料,從遠古時代的巨大象牙、尼安德塔人與北京猿人複製頭骨、古代人類遺址模型到轟動世界的 15 件珍貴的 「比薩拉比亞之寶」、俄國最早的楔形文字記錄與武器發展等都盡收館內。

博物館自 1883 年正式開館以來,從未因任何原因關閉過,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莫斯科被德軍包圍期間,也堅持持續開館。

歷史博物館前的朱可夫元帥雕像

博物館的西邊有一個地方吸引著我的注意力,許多遊客都在仔細端詳地上的一個正方形標記。這個標記是零公裡起點標記,是莫斯科的正中心點,從這裡到俄羅斯的任何一個地方,以零開始計算。

歷史博物館兩邊,西邊是總在排著長長隊伍等待參觀列寧墓的遊客,而東邊則是無數遊客圍著這個零公裡標記處拍照留念。光拍照還不算,遊客站到這裡全都往後扔錢幣看投中哪只動物,不過咱對這種習俗沒有什麼了解,也不知道哪只代表好彩頭。

博物館的南面是紅場,北邊是馬涅什廣場,一個在莫斯科十分著名的廣場。在這裡能看到莫斯科很多著名的建築物,它旁邊是如今早已搬到麻雀山的莫斯科大學的老校樓,門臉並不對稱的莫斯科四季飯店,隔著特維爾大街的俄羅斯杜馬大樓,以及被踩在腳下的地下商城。

朱可夫雕像的右前方有個古怪的建築,不是建築的整體外形古怪,而是前臉兒的裝修古怪。它就是赫赫有名的莫斯科酒店,上世紀30年代可是蘇聯的第一座大型酒店,不過酒店原建築已不復存在,在 21世紀初被拆掉了,酒店後按建築原貌復建,現為莫斯科四季酒店。

酒店的門臉採用不對稱布局,讓人看著特別彆扭,傳說酒店的設計方為史達林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外立面設計,由一條線隔開,他的籤名就壓在這條線上。沒有誰敢詢問史達林的具體意見,於是建築師就把兩種設計用在了同一座建築上。

右側風格更簡樸,而左側則有多種裝飾元素。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在重建的過程中,施工方決定保留原有的這種不對稱設計,這道成了這家酒店的最知名的原因了。

不對稱的莫斯科四季酒店

今天的馬涅什廣場已經成為了來莫斯科旅遊不可或缺的一個景點,遙想當年俄羅斯文學大師列夫·託爾斯泰曾經在馬涅什廣場練習騎自行車。

廣場對面的俄羅斯杜馬大樓也印證著俄國的歷史變遷,樓前的排名世界最貴商業街前十名的特維爾大街,記錄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的每一步提升。

廣場的故事太多了,但針對於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廣場旁亞歷山大花園裡的那個免費公廁,來到這裡甭管有尿沒尿都得進去擠幾滴,不然在俄羅斯能佔到這種便宜的地方可是少之又少。

如果您喜歡本文,如果您支持原創拒絕抄襲,請幫忙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本公眾號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圖片都是原創,希望大家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願與大家一起走遍七大洲四大洋領略世界美好,再次感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蘇聯航母總覽1945-1959,史達林逝去後是更加凜冽的寒冬
    史達林喜歡航母麼?史達林喜歡的是大艦巨炮,但是史達林反感航母麼?談不上,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史達林終於鬆口允許蘇聯海軍建造航空母艦了,然而史達林逝世了,史達林的接替者是堅定地飛彈萬能論的信徒——赫魯雪夫,赫魯雪夫上臺之後,蘇聯的正式文檔當中再也沒有出現過航空母艦的字眼!
  • 世界十大禁區,莫斯科地鐵2號線的秘密你聽過嗎?
    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下,1935年5月蘇聯政府出於軍事方面的考慮正式開始修建莫斯科地鐵,全稱為列寧莫斯科市地鐵系統,地鐵考慮了戰時的防護需求,修建在地下五十到八十米處,有些甚至深達地下一百多米,可供戰爭時期四百萬居民避難使用。但是這條地鐵線路並沒有因為是戰爭需要就修建得過於倉促,而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去設計和修建。地鐵站的建築風格各異,華麗典雅。
  • 馬林科夫:夭折的史達林接班人
    阿芙樂爾號 經過莫斯科高等技術學校的學習經歷,馬林科夫的仕途堪稱一路走高,先是聯共(布)中央機關,後來成為史達林秘書處的秘書。早在二戰爆發前的1930年,馬林科夫受任前往莫斯科州委員會,負責組織工作。1934年,史達林啟動了鞏固中央和自身權力的舉動,機關工作部由此成立,馬林科夫就是這個新部門的負責人。 同一年的年底,基洛夫被刺事件開啟了全國性「大清洗」的閥門。
  • 世界上最好的酒店之一,由史達林設計,還配備了9艘遊艇
    烏克蘭酒店位於風景如畫的莫斯科河西岸,裡面是史達林著名的哥德式摩天大樓之一,建於1950年代,以展示蘇聯政權的威武和榮耀。烏克蘭站在俄羅斯政府白宮前,在熙熙攘攘的諾維·阿爾巴特大街附近,位於莫斯科的行政和商業中心。客人可以享受便利的交通連接,距離莫斯科的謝列梅捷沃國際機場只有60分鐘車程。
  • 莫斯科地鐵
    目前,莫斯科共有12條地鐵線,188個地鐵站,平均運行速度為每小時41.6公裡,最短的列車間隔只有90秒,每天運載乘客量超過900萬人次,莫斯科城市客運量的56%是由地鐵完成的。此外,莫斯科地鐵站中的交通標識十分發達。如果在莫斯科街頭迷了路,只要一下地鐵,就能立刻清楚地辨析出自己所處的位置。莫斯科地鐵的魅力遠不限於交通的便捷上,更重要的是體現在其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上。
  • 記者打卡莫斯科地鐵:這究竟是坐地鐵,還是藝術旅行
    那就值得花上一天時間,遁地而下,莫斯科地鐵就有這樣的魔力。  進入莫斯科地鐵,除了空間的轉變,這座從1935年開始建設並不斷修繕的全世界最漂亮的地鐵系統還可以讓你回到前蘇聯時期,體驗從前蘇聯時期到現代俄羅斯的發展歷程。
  • D-6地鐵,莫斯科地下的秘密軍用線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莫斯科地鐵發揮了空襲隱蔽作用。戰後,史達林指示,在莫斯科的地下深處修建龐大的隧道網絡,作為避免核打擊的後備指揮部,為莫斯科以及軍事指揮所和掩體提供的地下運輸。
  • 史達林為何要殺圖哈切夫斯基?
    當年莫斯科被圍困,戰爭初期蘇聯大片疆土被德寇蹂躪,數百萬紅軍將士英勇犧牲......今天的人們不會忘記這沉重的一頁。當年,正是史達林重了德國間諜頭目海德裡希的計劃。但這血染的一幕,卻是從巴黎開始的。
  • ...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
    由莫斯科國立國際關係學院歷史學教授弗·奧·佩恰特諾夫(В. О. Печатнов)博士與伊·愛·馬加傑耶夫(И. Э. Магадеев)副博士合作撰寫的《偉大衛國戰爭期間史達林與羅斯福和邱吉爾往來書信:文獻研究》一書,就是其中不可多得的一部力作,它於2015年在莫斯科出版,該書的中譯本於2017年由中國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
  • 蘇聯秘史:防輻射防炸彈――史達林的戰時秘密官邸
    最近,史達林二戰時一處重要的地下室解密。該地下室位于波克洛山後風景如畫的地方,深入地下12米,加厚鋼筋混凝土結構,離史達林的官邸別墅不遠。  地下室是1940年—1941年間修建的。當時,德國人正逼近莫斯科。正如史達林時期常見的,整個工程是在高度保密的狀態下和很短的期限內完成的。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6月30日,從德國廣播中收聽到西方面軍被圍殲的消息,史達林震怒了,他無論如何接受不了幾十萬的一個強大方面軍居然一星期就完了史達林解除了巴甫洛夫的兵權,並讓朱可夫通知他立即回莫斯科接受審查。 回來後,一臉委屈的巴甫洛夫不停地向鐵木辛哥訴苦,試圖為自己的失職辯解。聽著巴甫洛夫喋喋不休說著進攻的德軍多少個師,多少個坦克師,而他在布列斯特只有多少個師時,鐵木辛哥不耐煩地打斷:我不想跟你談算數題,算了,一切都過去了! 很快,最高統帥部的逮捕令到了。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巴甫洛夫大將雖然擔任了坦克兵方面最為重要的官員,但他顯然對坦克戰沒有多少認識,甚至曾經建議取消坦克兵團,讓坦克給步兵當支援武器,在他的眼裡坦克在戰爭中只是起到了輔助作用。但德軍閃電戰從來都是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對方的首都為目標,在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希特勒出於種種原因最終向德軍參謀部妥協了,將德軍的主攻方向放在了莫斯科,也就是中央集團軍群的方向上。
  • 赫魯雪夫挽救史達林式社會主義 並非修正主義
    蘇聯所謂變修,我們通常認為「始作俑者」是赫魯雪夫。就是說,史達林的社會主義才是不「修正主義」的正宗正牌、貨真價實的社會主義。然而,赫魯雪夫的「修正」,比如他對「個人迷信」的批判和譴責,他為數百萬被鎮壓和下獄的人平反昭雪,他撥亂反正廢除秘密審判和從肉體上消滅「政治犯」的做法,他提出的「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的外交政策等,實際上正是對近乎走到盡頭的史達林式社會主義道路的挽救,並不是什麼「修正主義」,而是「進步主義」。
  • 美國人拍的,造謠史達林清洗80多萬人,頭條居然能發布
    他們造謠史達林清洗了80多萬人,頭條視頻居然能發布出來?奇怪不?但是,國內一些不明真相的人居然相信。有一個現象,直接抹黑造謠中國的一般不敢發出來,但通過抹黑造謠蘇聯,來影射抹黑造謠中國的很多,這種間接的「功夫」有隱蔽性和欺騙性,作為媒體人應該具有這種分別能力。希望頭條號媒體重視這個問題。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後來德軍又想趁著在嚴寒來臨之際,再攻破莫斯科,因為莫斯科不但糧食儲備十分豐厚,還是重要的交通軍事要塞。德軍面對這巨大的誘惑一路北上,一共殲滅了蘇聯130多萬人。雖然基輔城曠日持久的戰爭,讓蘇聯紅軍損失慘重,但這也為蘇聯紅軍的勝利埋下了伏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德軍打開了通往莫斯科城的門戶,於10月初德國大軍兵臨城下。距離莫斯科郊區只有幾十公裡,克裡姆林宮近在咫尺。
  • 去莫斯科為什麼一定要坐一次地鐵?
    留學生一體化服務——免聯考費用低 校友聯誼推薦就業01莫斯科地鐵規模最大/效率最高的地鐵之一一共有12條線路,全長333公裡,每個工作日都要接待大約8-9百萬人次03莫斯科地鐵最獨特的地鐵莫斯科地鐵離地面的深度有近百米,如此深的地鐵,世界罕見。雖然這樣大大增加了施工難度和成本,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莫斯科地鐵的確發揮了避彈所的重要作用。
  • 我在莫斯科火車站登上開往莫斯科的火車
    今天該離開聖彼得堡去莫斯科了,在涅瓦大街起義廣場的莫斯科火車站乘坐夜班火車前往莫斯科。俄羅斯的火車站挺怪,用終點的名字來命名火車站,去莫斯科就叫莫斯科火車站,讓旅客想做錯火車的機率降為零。同樣地,在莫斯科也是同理,五個火車站不用擔心走錯,只要知道你的目的地就直接進相應的車站,來聖彼得堡就進入聖彼得堡車站,就這麼簡單,就這麼高效。
  •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凍死,他們為什麼卻不去搶劫蘇聯人
    當時德國率先對蘇聯發動了戰爭,但後來在進攻莫斯科的時候,10萬餘德軍被凍死,那在一場戰爭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對此,也有人很好奇,德軍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地凍死,為何他們卻堅持不搶劫蘇聯人呢?原來,這是因為當時蘇聯的領導者史達林下了一道命令。
  • 痛失北海道史達林究竟有多後悔?不揣冒昧的日本人還來要那幾個島
    8日晚,蘇聯外長莫洛託夫通知日本駐莫斯科大使佐藤:次日起蘇聯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此時已近午夜,日本人一下子睡意全無了。 8月9日零時剛過,蘇聯遠東司令部在華西列夫斯基指揮下發起「八月風暴」行動,150萬蘇聯紅軍從三條戰線同時進攻「滿洲」。經過四年戰爭洗禮的蘇聯紅軍戰鬥力果然了得,在猛烈的陸空雙重打擊下,日本關東軍毫無招架之力,四處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