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北京土著出了北京以後最大的困惑就是定位方向,國內除了西安好像就沒有像北京這種正向南北東西的道路,所以每當離開北京甭管去哪兒都是轉向。
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去過不少,和在國內一樣都是斜的路,能讓我分清東西南北的地方少之又少,其中一個就是莫斯科的紅場。東邊是古姆百貨,西邊是列寧墓和克裡姆林宮,南面是聖瓦西裡大教堂,北邊就是現在矗立在我面前的紅磚白頂的歷史博物館。
不過在紅場上只能看到這棟建築的「屁股」,歷史博物館的正門在那一面,門前矗立著朱可夫元帥雕像的那邊才是正門。
紅色的歷史博物館
眼前的歷史博物館是一座三層紅磚樓,其式樣仿照古代俄羅斯建築,南北各有尖塔8 座。與樓體朱紅色的外表不一樣的是它白色的樓頂,讓人眼前為之一亮,俄羅斯人在用色方面的天賦體現得淋漓盡致。
歷史博物館是在1872 年由亞歷山大二世下令修建,1883 年在亞歷山大三世加冕儀式舉行的同時開館。博物館裡主要介紹俄羅斯從原始時代開始各個時期的歷史。館內的藏品非常豐富,多達 450 萬件。
豐富的考古資料,從遠古時代的巨大象牙、尼安德塔人與北京猿人複製頭骨、古代人類遺址模型到轟動世界的 15 件珍貴的 「比薩拉比亞之寶」、俄國最早的楔形文字記錄與武器發展等都盡收館內。
博物館自 1883 年正式開館以來,從未因任何原因關閉過,即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莫斯科被德軍包圍期間,也堅持持續開館。
歷史博物館前的朱可夫元帥雕像
博物館的西邊有一個地方吸引著我的注意力,許多遊客都在仔細端詳地上的一個正方形標記。這個標記是零公裡起點標記,是莫斯科的正中心點,從這裡到俄羅斯的任何一個地方,以零開始計算。
歷史博物館兩邊,西邊是總在排著長長隊伍等待參觀列寧墓的遊客,而東邊則是無數遊客圍著這個零公裡標記處拍照留念。光拍照還不算,遊客站到這裡全都往後扔錢幣看投中哪只動物,不過咱對這種習俗沒有什麼了解,也不知道哪只代表好彩頭。
博物館的南面是紅場,北邊是馬涅什廣場,一個在莫斯科十分著名的廣場。在這裡能看到莫斯科很多著名的建築物,它旁邊是如今早已搬到麻雀山的莫斯科大學的老校樓,門臉並不對稱的莫斯科四季飯店,隔著特維爾大街的俄羅斯杜馬大樓,以及被踩在腳下的地下商城。
朱可夫雕像的右前方有個古怪的建築,不是建築的整體外形古怪,而是前臉兒的裝修古怪。它就是赫赫有名的莫斯科酒店,上世紀30年代可是蘇聯的第一座大型酒店,不過酒店原建築已不復存在,在 21世紀初被拆掉了,酒店後按建築原貌復建,現為莫斯科四季酒店。
酒店的門臉採用不對稱布局,讓人看著特別彆扭,傳說酒店的設計方為史達林提供了兩種不同的外立面設計,由一條線隔開,他的籤名就壓在這條線上。沒有誰敢詢問史達林的具體意見,於是建築師就把兩種設計用在了同一座建築上。
右側風格更簡樸,而左側則有多種裝飾元素。這種滑天下之大稽的事情就這麼發生了,而且最有意思的是在重建的過程中,施工方決定保留原有的這種不對稱設計,這道成了這家酒店的最知名的原因了。
不對稱的莫斯科四季酒店
今天的馬涅什廣場已經成為了來莫斯科旅遊不可或缺的一個景點,遙想當年俄羅斯文學大師列夫·託爾斯泰曾經在馬涅什廣場練習騎自行車。
廣場對面的俄羅斯杜馬大樓也印證著俄國的歷史變遷,樓前的排名世界最貴商業街前十名的特維爾大街,記錄著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的每一步提升。
廣場的故事太多了,但針對於我個人,最感興趣的是廣場旁亞歷山大花園裡的那個免費公廁,來到這裡甭管有尿沒尿都得進去擠幾滴,不然在俄羅斯能佔到這種便宜的地方可是少之又少。
如果您喜歡本文,如果您支持原創拒絕抄襲,請幫忙點一下右下角的「在看」。
本公眾號每一篇文章的內容和圖片都是原創,希望大家能給予鼓勵和支持。
願與大家一起走遍七大洲四大洋領略世界美好,再次感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