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凍死,他們為什麼卻不去搶劫蘇聯人

2020-11-26 騰訊網

戰爭對於人類的生存以及發展會造成的影響,想必大家也都清楚。古往今來,一旦爆發戰爭,不僅會嚴重損耗一個國家的經濟,也會造成普通老百姓流離失所、妻離子散的慘狀,所以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百姓對於戰爭都很厭惡,不過值得慶幸的是近幾十年來,世界範圍內就沒有再爆發過大規模戰爭。但是生活在上個世紀的百姓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在那個時候,時常會有戰爭爆發,尤其是人類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二戰,更是讓很多人都失去了生命。不僅如此,這場戰爭對於各個國家的發展也造成了重創,專家評估,二戰起碼讓人類的發展落後了幾十年。而在二戰期間也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比如蘇德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蘇德戰爭在二戰中也是很關鍵的一場戰爭,但這場戰爭的慘烈程度也是難以想像的。當時德國率先對蘇聯發動了戰爭,但後來在進攻莫斯科的時候,10萬餘德軍被凍死,那在一場戰爭中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事實上,德軍當時之所以被凍死了這麼多士兵,也與德軍當時的心態有關,他們此前在戰場上都是戰無不勝、所向睥睨,很難有國家的軍隊能對他們造成打擊。德軍也因此士氣大振,認為自己就是無敵的,所以也並沒有將蘇聯放在眼裡,但他們卻忽略了蘇聯的天氣。

在到達蘇聯之後,德軍才發現蘇聯竟然這麼冷,他們攜帶的衣物根本就不夠用,並且蘇聯距離自己國家也比較遠,要想從國內運輸戰備物資也不太現實。對此,也有人很好奇,德軍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地凍死,為何他們卻堅持不搶劫蘇聯人呢?原來,這是因為當時蘇聯的領導者史達林下了一道命令。

史達林也想到了面對蘇聯的惡劣天氣,德軍可能就會打起當地百姓的主意,從他們手中搶奪戰備物資。所以在德軍攻擊到莫斯科之前,史達林就已經下令讓當地百姓暫時撤離莫斯科。如此一來,德軍在莫斯科城內基本上都看不到蘇聯百姓的身影,即便是想搶也沒有人能供他們搶。

不僅如此,史達林在德軍進攻莫斯科之前,就派軍隊砍掉了莫斯科城周圍的樹木,因此,德軍的作戰條件也就變得更加惡劣了,即便士兵的戰鬥力再強,他們也沒有辦法抵抗寒冷的侵蝕。

從這場戰爭,我們也就能夠看出在戰爭打響前,做好充足的準備到底有多重要了。戰場上的一個小誤判,都會直接扭轉一場戰爭最終的結局。

相關焦點

  • 二戰時德軍一件棉衣都沒有,在莫斯科成片凍死,為什麼不搶蘇聯人
    ,而蘇聯也確實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勇氣與德軍對抗,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希特勒在莫斯科啃了幾口西伯利亞的雪後就倉皇敗逃。德軍侵佔蘇聯的計劃也宣告破產。 而在蘇聯方面,,為防止蘇聯本土汲取資源而制定了焦土政策,在當時的德軍駐地附近幾乎找不到任何一戶人家,而德銀也因此不能從普通的蘇聯人民手中搶奪物資,而衣物更是很難搶到,最多只能從那些犧牲的蘇聯士兵身上搶奪衣物,只是這些衣物大多都被炮彈炸過,其身上的衣物已經千瘡百孔是無法禦寒的。
  •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
    這麼大規模的戰役,德軍數百萬大軍不可能僅僅依靠那些少得可憐的樹木。 再者,德軍是去打仗的,不是去一起取暖的,在取完暖後,德軍還是要繼續打仗,不可能一邊打仗一邊取暖,打一會仗就又開始冷了,所以燒樹木取暖解決不了真正的問題。解決德軍取暖問題的核心是如何儘快拿到厚厚的過冬軍大衣,在當時的情況下,讓德軍士兵穿上過冬大衣才是當務之急。
  • 蘇聯零下40度的天氣,德軍身上穿的什麼?最終凍死十幾萬人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是以摧枯拉朽的勢頭推進,將蘇軍逼迫防守在莫斯科,在此情況下,1941年史達林冒著可能被轟炸的風險,在紅場舉行了一次獨具風格的閱兵式,藉此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也許是上帝眷顧這片土地,當蘇聯士兵從紅場出發奔赴前線的時候,天公作美下起了大雪。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當時希特勒對於拿下莫斯科抱了很大的期望,當蘇聯士兵面對德國戰車的時候,也的確是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在斯摩稜斯克會戰結束後,希特勒利慾薰心,想趁機利用包圍圈攻陷基輔城。於是在1941年7月7日,在烏克蘭上演了一場大型包圍戰,德軍的推行速度很快。面對即將到來的寒冷和德軍的猛烈攻擊,傷痕累累的基輔城最終在9月26日被德軍拿下。
  • 在希特勒進攻蘇聯時,前線氣溫零下40度,德軍還穿著秋褲作戰
    小算盤打的是好,但德軍1941年9月底發動莫斯科戰役之前,德軍就已經初嘗了敗績,顯示出蘇聯人的強硬和危險;而且10月份的蘇聯實際已經很冷了。但賭徒心理佔了上風,最終這戰幾乎全是彈藥、燃料甚至勳章之類的後勤準備,冬裝被壓到了後面。正因為元首的賭博和過分樂觀,德國人在「天時地利人和」上對於已經考慮到的「天氣因素」給選擇性忽視了,沒人敢逆反元首,何況那時候德軍正是氣勢如虹。
  • 蘇聯天氣那麼冷,德軍為什麼還傻愣愣的,穿了單衣就上戰場?
    1941年,德國出動大軍以及飛機坦克開始對蘇聯突然發起了猛攻,為了這次襲擊,德國在暗地裡偷偷的準備了一年多,這就是德國人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人根本就沒有防備,等到史達林反應過來,蘇聯的邊境已經被攻破,德國的飛機正在狂轟濫炸,蘇聯已經失去了招架之力。隨著基輔被德國佔領,列寧格勒也被圍攻,德國的軍隊已經打到了莫斯科。蘇聯的失敗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 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
    在二戰中,蘇德戰爭是二戰時期規模和傷亡最大的一場硬對硬的戰役,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標誌著蘇德戰爭正事爆發,在蘇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德國投入了500多萬人,蘇聯更是損失了上百萬士兵。儘管在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準備不足,蘇聯被揍得措手不及沒有還手之力,但經過努力在後期一下子扭轉了戰略態勢,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1943年7月12日清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對蘇軍防線的轟炸。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小村莊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坦克大戰是在河流和鐵路路基之間一塊狹長的地域上展開的。
  • 77年前的今天,蘇聯在莫斯科反攻,朱可夫一戰成「神」
    1941年9月30日德國在列寧格勒、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告一段落,被臨時調派去支援的德國中央集團軍,得以集中自己全部力量,3個集團軍和3個坦克集群,以及第2航空隊,共78個師,180萬人,繼續自身戰爭開打前的既定進攻目的,拿下蘇聯首都莫斯科。
  • 蘇聯衛國戰爭:德軍突襲挑起戰爭 經歷5大著名戰役
    蘇聯去前線的紅軍戰士  據新華社消息,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蘇聯衛國戰爭是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盟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本組珍貴的老照片將向您講述這場戰爭的歷史過程。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並命令他火速飛往史達林格勒,在那裡組織局部反攻,牽制住德軍的預備隊,不讓他們投入對史達林格勒的進攻。  9月3日清晨,朱可夫接到史達林的電報,電報中稱史達林格勒最遲不超過明天就可能被攻佔,要迅速組織反攻。  9月5日拂曉,蘇軍組織了反攻,但德國航空兵掌握著制空權,蘇軍的反攻收效不大。  9月10日,德軍的先頭部隊進入史達林格勒的市區。
  • 德國真的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輸掉莫斯科戰役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其中的莫斯科保衛戰就是不得不提的一場戰鬥,這個戰鬥的結果就是蘇聯慘勝,德軍失敗。大家要知道的是德軍在1941年底,就已經造成了大面積的士兵凍傷,也就是11月27日到12月31日這一段時間,在蘇軍發起反攻的時候,德軍內部就已經出現了問題,蘇聯幾十年不遇的嚴寒,不僅讓德國人沒有預料到,大量的蘇聯士兵也被凍傷,同樣沒有想到天氣會如此的冷。
  • 蘇聯人不敢多看的照片,入侵芬蘭竟然慘敗成這樣
    蘇芬戰爭自1939年11月30日由蘇聯向芬蘭發動進攻而開始。蘇聯雖然強大,但芬蘭的極寒天氣卻讓他們始料不及,損失慘重。圖為一輛在芬蘭邊境公路上被凍住了的汽車。戰鬥還沒開始,蘇聯士兵就大量凍死,武器被凍得無法正常使用。圖為芬蘭士兵在查看一輛被擊中的蘇聯T-26輕型坦克。
  • 蘇聯英雄用生命重新定義,德軍王牌部隊在此折戟!
    蘇聯英雄用生命重新定義,德軍王牌部隊在此折戟!第二次世界世界大戰期間,550萬法西斯德國軍隊向蘇聯發動突然襲擊,準備不足的蘇聯在戰爭初期接連敗退,德軍憑藉局部地區的優勢兵力和先進的戰術長驅直入,在明斯克、肌膚等地發動鉗形攻勢,蘇聯軍隊損失慘重。
  • 二戰不缺石油的德國有多可怕?哪怕美英幫助蘇聯,都無濟於事!
    二戰當中的德國在歐洲戰場當中,可謂是所向披靡,不管是法國還是波蘭都不是德軍的對手。哪怕是英國都只能在德軍的攻勢下瑟瑟發抖,然而德國卻在跟蘇聯的對戰當中,暴露出自己「底蘊」不足的缺點。德國的石油資源,並不足以支持它長時間的作戰,這也使得希特勒產生跟蘇聯交手的決定。
  • 希特勒的這一決策,導致德軍在蘇聯被打敗
    此時義大利進攻希臘失敗,德國從準備進攻蘇聯的主力部隊裡抽出了一個集團軍去幫助義大利人,東歐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南斯拉夫則已經表態,願意加入軸心國。這個時候,南斯拉夫出事了,該國兩大主體民族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柱人,前者曾經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一貫親德,後者則親俄,敵視德國。
  • 莫斯科保衛戰蘇軍真有這麼不堪一擊?4個真相曝光,誤導很多人
    ,連反擊都做不到,很多專家認為,主要是因為史達林託大導致的,因為《互補侵犯》條約的存在,蘇聯覺得德國不敢輕易翻臉,導致沒有做好防備,讓德軍很容易就攻破防線,一直壓著蘇軍打。高層帶頭逃跑  根據資料顯示,德軍猛烈的攻勢讓眾多蘇聯政府還有軍隊的高層已經心生怯意,但在蘇聯的口中,他們的高官是跟隨著民眾前線抗爭的。
  • 電視劇常見的「曼陀羅」,農村成片成片種,開花碩大花量大
    電視劇常見的「曼陀羅」,農村成片成片種,開花碩大花量大提到曼陀羅,大家可能不會記得它的樣子,會覺得它很神秘,但是一定會聽說過它的名字,因為這種花,在電視劇中可是經常出現的,不過日常生活中這種植物並不是一種常養的植物,很多小花店不賣,我們的店裡家裡都很少擺放這種植物
  • 二戰天狼星行動:拿下虐德軍千百遍的「喀秋莎」!
    德國士兵想不明白,這頓炮火強度至少需要一個炮兵團,可是炮兵到達陣地後還有相當繁複的準備工作,如此大的動靜不可能讓外圍警戒的哨兵發現不了。報告同樣讓德軍高層迷惑不解,只有希特勒暴跳如雷,大罵德國軍情部門是蠢材。一、愛國的小偷上文中蘇聯使用的神秘武器便是編號為БМ-13的自行火箭炮。
  • 德軍15歲士兵被捕,美國士兵給他選擇死法,男孩高喊4字活下來
    導語:德軍15歲士兵被捕,美國士兵給他選擇死法,男孩高喊4字活下來持續不間斷的戰爭會導致兵力不斷的縮減,這時候必須大量補充兵源才行,否則前線一旦頂不住壓力,那麼離失敗也不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就充分利用自身的人口數量優勢,史達林號召人民為家園而戰,在他的一番煽動下蘇聯短期內就有近1000萬新兵加入,極大提高了自身的持續戰鬥能力。反觀德軍這邊就沒有樂觀了,大量士兵的傷亡,再加上本國人口的缺乏,使得希特勒不得不用上還未成年的「童子兵」。
  • 如果二戰德軍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會不會改變二戰的走向?
    如果二戰德軍一直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很有可能會改變二戰的走向。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這是當時德軍已經做了,但一直沒做徹底並堅持下去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當時德國空軍「腿短」造成的。由於德軍缺乏遠程重型轟炸機,使他們想對蘇聯大後方進行戰略轟炸的願望,始終無法得以實現。而德國當時之所以沒有遠程重型轟炸機,與其國力、戰爭理念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