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2020-12-01 網易新聞

  1942年8月19日 (農曆七月初八),史達林格勒大會戰開始。


  史達林格勒巷戰:蘇軍在馬馬耶夫崗抵抗 當德軍衝到頓河與伏爾加河之間的大平原時,希特勒也有點犯迷糊,東邊的史達林格勒和南邊的高加索油田先拿下哪 個好?正如俄羅斯諺語所說:一匹馬對著兩捆草,不知先吃哪捆好。事實表明,每逢這種時候,希特勒就不知天高地厚。這回 又是如此,他竟然兩捆草全要吃。德軍分成兩路,保盧斯率第6軍團進攻史達林格勒,第4裝甲軍團進攻高加索油田。7月2 3日,這一決定寫入了德國陸軍史上著名的45號指示中。當德國陸軍參謀總長哈爾德提出集中力量保一頭時,希特勒指責他 ,「舊軍官只有專業能力而沒有激情」,把他撤了職。

  保盧斯的第6軍團向史達林格勒衝去,突破蘇軍一道道防禦,任是什麼也擋不住。蘇軍在萬般無奈之際,甚至把兩個 正組建的坦克集團軍投入戰鬥,但一投進去就被戰爭的狂濤淹沒了,把正在組建的部隊投入使用,這件事當時就招致批評,但 連批評者也不得不認為,在史達林格勒防禦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史達林舍此已別無出路。

  8月上旬,希特勒後悔了。他命令進攻高加索油田的第4裝甲軍團回師北上,支援第6軍團進攻史達林格勒。其實, 第4裝甲軍團這時已打到距蘇聯最大的產油區僅80公裡的地方,卻不得不掉轉身向東北插上。

  這時,在史達林格勒,蘇聯的守軍不足19萬人,有300多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保盧斯統率的進攻部隊近3 0萬人,700多輛坦克,1200多架飛機。他制定了一個教科書式的作戰計劃,於8月19日發動了對史達林格勒的首次 進攻。

  史達林格勒背靠伏爾加河,是一個居民不足10萬人的小城市,但軍事工業十分發達。當德軍打到城郊時,工人們開 始拆卸流水線,打算轉運到後方。遠在莫斯科的史達林聽說此事之後,馬上打來電話制止,一個工具機也不能拆除,一個工廠也 不能後撤,它們被要求在戰場的邊緣或戰場的中心繼續生產,產品下了流水線就投入戰鬥,工人、原料、流水線、產品將與城 市共存亡。

  8月26日。莫斯科。史達林在克裡姆林宮緊急召見朱可夫,向他宣讀了國防委員會的任命,任命朱可夫為最高統帥 助理。並命令他火速飛往史達林格勒,在那裡組織局部反攻,牽制住德軍的預備隊,不讓他們投入對史達林格勒的進攻。

  9月3日清晨,朱可夫接到史達林的電報,電報中稱史達林格勒最遲不超過明天就可能被攻佔,要迅速組織反攻。

  9月5日拂曉,蘇軍組織了反攻,但德國航空兵掌握著制空權,蘇軍的反攻收效不大。

  9月10日,德軍的先頭部隊進入史達林格勒的市區。他們小心搜索著,幾乎見不到蘇軍,事實上,蘇軍已有組織地 遲入市區,據守在各要害部位上。現在蘇軍在房屋裡,德軍在街道上,雙方要打一場高速坦克、機動火炮和摩託化步兵都無法 展開的戰鬥,這就是近戰、巷戰、肉搏戰。它後來被稱為「老鼠戰爭」。

  9月12日。莫斯科。史達林召集剛從前線返回的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他們研究了一個大問題:挽救史達林格勒 的唯一辦法是在那裡組織一個更大規模的戰役,這就是用史達林格勒吸引住德國的重兵集團,再用強大的預備隊對德國重兵集 團實施合圍。它就是「天王星計劃」。

  但據當時測算,最快也得11月中旬才能組織起配備有足夠裝備的預備隊,這就是說,史達林格勒的守軍還要堅持兩 個月以上。能不能頂下來?這是對蘇軍最嚴酷的考驗。

  從9月13日起,已進入史達林格勒市區的德軍開始向伏爾加河沿岸擠壓,他們從一個廢墟衝向另一個廢墟,「老鼠 戰爭」開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動人心弦的白刃格鬥便發生在這些廢墟中。蘇軍沒有預備隊,每個戰士都投入生死搏鬥之中。經 常發生的情況是,一方以極大的代價攻下的殘牆斷垣,到夜間又被對方滲透回來。

  被炸毀的工廠成了抵抗中心。拖拉機製造廠甚至在德軍已打入工廠廠門之後,工人們仍在製造坦克和裝甲車。著名的 十月革命工廠,一半廠房被德軍佔領,而在另一半廠房中,生產仍在照舊進行。在整個9月份,在這些戰火紛飛,硝煙瀰漫的 工廠中,居然生產出200輛坦克和150輛裝甲車。它們下了流水線便開火。

  10月4日,保盧斯組織了又一次大規模進攻,進攻的重點是3個已成為蘇軍防守要塞的工廠。德軍出動了800架 俯衝轟炸機,一次一次的轟炸,使這次進攻的勢頭保持了10天。崔可夫認為,10月14日是整個戰役中最血腥,最殘酷的 一天,僅僅這一天,僅在他的司令部裡,就有61名參謀軍官陣亡。

  11月11日,保盧斯發起最後一次進攻,嚴冬快降臨了,他想在最短的時間內到達幾百碼外的伏爾加河,因此進攻 的地段非常短,僅有400米,龐大的衝擊部隊被擠在一個刀尖上,在400米寬的戰線上,雙方強大的火力織成了火網,雙 方的士兵都殺紅了眼,如醉如狂。誰都明白,在這場戰鬥中不可能有活著被俘的人。他們在每一堆瓦爍間槍刺刀劈拳打腳踢牙 咬,如嗜血的猛獸般撕搏了四天四夜,直到陣地上僅僅剩下煞神般的、渾身汙穢不堪、雙眼血紅的蘇聯士兵為止。接著是一片 深沉恐怖的寂靜--死一般的寂靜籠罩著硝煙緩緩飄散的廢墟。

  然而寂靜持續的時間不長。幾天之後,11月19日拂曉,煙霧迷漫間傳來遠處的隆隆炮聲。在這座支離破碎的城市 的北面,2000門蘇軍大炮開始轟嗚。這是「天王星計劃」的前奏,蘇軍的大規模反攻開始了。

  11月23日晚,蘇軍的兩支先頭部隊在史達林格勒的正西,保盧斯軍團背後約30公裡的地方會師。此舉意義重大 ,它意味著史達林格勒的25萬德軍被合圍了。

  致命的俄羅斯嚴冬已近在眼前,保盧斯軍團被圍困在一個狹小地域內,它的前面是永遠打不過去的伏爾加河,後面則 是永遠退不回去的頓河河曲。保盧斯這時還不太慌亂,他只要能得到補給就堅守在那裡,直到增援的德軍發起大規模解圍攻勢 為止。

  希特勒馬上組織了代號為「冬季風暴」的營救計劃,12月11日,陸軍元帥曼斯坦因親自督陣,第4裝甲軍團打頭 陣,尾隨在後的是巨大的卡車行列,運載著給第6軍團的3000噸補給物資,但這支營救大軍在距史達林格勒50公裡處被 蘇軍死死地頂住。其實,蘇軍這時的包圍圈比較單薄。保盧斯如果對著曼斯坦因的接應方向,雙方同時發起攻勢,一個往外拽 ,一個往外掙,還是能突出來的。但雙方竟未達成默契。曼斯坦因看事已至此,怕自己也陷進去,乾脆掉頭回去了。

  1943年1月8日,蘇軍派信使進入包圍圈內,勸說德軍投降。蘇方表明,保證給放下武器的德軍官兵以人身安全 ,並在戰爭結束後送他們回國,這些條件是體面的,保盧斯將蘇方最後通牒的原文發給希特勒,並報告說,部隊已經彈盡糧絕 ,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中,藥品已經用完,為減少傷員的疼感,只好置於雪地中凍死,切望準予投降,以挽救殘部生命。

  希特勒的答覆原件保存至今。其中說:不許投降!要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一槍一彈,以對拯救西方世界作出永志難忘的 貢獻。

  1月10日晨,蘇軍5000門大炮齊鳴,展開了史達林格勒戰役最後攻勢。最後階段的戰鬥尤為劇烈,德軍將領在 士兵中散布俄國人不留活口的謠言,驅趕著士兵拼死一搏。

  1月30日,曾經煊赫一時的第6軍團的殘兵餘卒被分割在3小塊袋形陣地中。保盧斯的司令部設在一家百貨公司的 地下室裡,他電告希特勒:「最後崩潰不出24小時之內。」

  就在這時,希特勒卻忙著給包圍圈內的117名軍官封官晉爵,保盧斯被提升為元帥,希特勒說:「在德軍歷史上, 從來沒有一個陸軍元帥是被生俘的。」這是暗示保盧斯自殺殉職。

  但保盧斯沒有自盡,第6軍團也沒戰到最後一兵一卒,1月31日晚7時,軍團司令部發報員發出最後一份電報:「 俄國人已到了我們地下室的門口,我們正在搗毀器材。」幾分鐘後,幾名蘇軍士兵向地下室探頭探腦。又過了幾分鐘,坐在行 軍床上的保盧斯成了俘虜,在隨後與蘇軍戰地指揮員會面時,保盧斯想起自己這時已是元帥了,要求蘇軍以元帥身份對待他。

  兩個月前,第6軍團近30萬人,除了空運回國的兩萬多名傷員外,戰死近15萬人,被蘇軍俘虜的人數為12萬3 千人,這支俘虜大軍中包括24名將軍,他們在冰雪中走向西伯利亞戰俘營。

  在蘇軍的勝利歡慶中,一位短粗的烏克蘭將軍熱情地親吻著大贏家朱可夫。尼基塔·赫魯雪夫的出現,使人們回想起 半年多前的哈爾科夫戰役。那一仗,據德軍宣布,蘇軍死傷及被俘為25萬人。現在,蘇軍報了哈爾科夫的一箭之仇。甚至《 紅星報》發表的社論中也在強調這一點,當時,他們並沒意識到,他們剛打勝的這場戰役,會成為整個戰爭的轉折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也就是德國人嚴謹和思想糾結也間接給予了德軍特種部隊布蘭登堡絕對情報的保密,也間接提高了德軍特種作戰行動的成功率,這在後來的入侵蘇聯戰役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蘇聯著名戰爭電影《最後的裝甲列車》中布蘭登堡部隊其戰鬥力地一次被對手蘇聯搬上螢屏,德軍敵後滲透部隊通過空降到蘇聯縱深後方,佔領伏擊蘇聯鐵路運輸樞紐,橋梁等一舉殲滅蘇軍一個機動的步兵旅,之後為德軍機械化部隊,
  • 租賃中國香港一廠房 國藥科技股份擬建設口罩生產線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租賃中國香港一廠房 國藥科技股份(08156)擬建設口罩生產線國藥科技股份(08156)公布,該公司已透過其全資子公司與物業業主訂立一份租賃合約。根據租賃合約,子公司於2020年3月3日確定位於中國香港新界的一處工業廠房(內含符合ISO14644-1標準、十萬級ISO-8要求的無塵車間作為口罩生產場地,租賃為期兩年。公告稱,廠房租賃面積約7000平方呎,該廠房曾取得由美國國家環境平衡局根據無塵車間標準ISO14644-1籤發的合規證書。子公司將利用該廠房空間在短期內完成該集團自有的口罩生產線建設。
  • 被擊中135次還幹掉了22輛德軍坦克,看二戰「神車」前蘇聯KV-1重坦
    以1937年製造的SMK雙炮塔樣車為基礎在1939年製造出KV單炮塔重型坦克,部分車輛加裝了螺栓固定的附加裝甲,原本使用彈簧懸掛但後來改為扭杆懸掛。在1939年入侵芬蘭時KV-1驗證車在突破「曼納海姆防線」時證實了其實戰價值。1940年KV-1坦克開始量產並裝備部隊,在1941年蘇德戰爭爆發至1943年底,KV型都是蘇聯重型坦克編隊的中堅。
  • 不懼任何惡劣地形的突擊利器,半履帶車為何如此受到德軍的青睞
    這款車充分採用公司之前設計的SdKft 10 為設計藍本,通過加裝裝甲和擴大車廂面積等方法,使得德軍在人員輸送上有了巨大的提升,以它為標準的其它變型車也逐步成為了德軍在戰爭中不可缺少的載具。於是同年,漢諾瓦機械製造公司便製造了SdKfz251半履帶車,新車底盤採用布格瓦格公司生產的3tHLKL6型半履帶式運輸車底盤為藍本進行研製,技術上參考了3噸SdKft 11無裝甲牽引車的技術基礎。在SdKfz 250型號上予以改良和發展,擴大了SdKfz 250型號的車身,形成了一款中型的通用型半履帶裝甲車。
  • 蘇聯早期坦克巨無霸,KV系列重型坦克,如何對德軍展開逆襲?
    如果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巴巴羅薩行動,人們通常想到的是德國裝甲洪流對蘇軍展開兇猛的進攻。在德軍強大的坦克攻勢下,蘇軍節節敗退,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坦克戰中,如果沒有德國空軍的支援,那麼德軍往往不佔優勢。其中最讓德軍感到恐怖的,莫過於那些來自蘇聯的KV-1重型坦克。
  • 探秘世界最大「中國屏」超級廠房:將生產65和75英寸液晶屏
    廠房預計10月封頂,項目投產後,將用於生產65英寸和75英寸的全球最大尺寸液晶顯示屏。科技日報實習記者 唐芳短短5個月,世界最大「中國屏」廠房在武漢拔地而起。中建一局2003年開始進入超級廠房建設領域,以35座超級廠房為中國生產全球清晰度最高、尺寸最大的「中國屏」和「中國芯」提供基礎保障,託起「中國建造」和「中國製造」兩個品牌。中建一局也是目前中國唯一掌握高科技電子廠房建設核心技術的企業。
  • 全球高科技電子廠房首選承包商!一局發展建證第43座超級廠房快速成長
    模組生產線廠房2019年開始建設12英寸3D NAND存儲器晶圓生產線電子廠房成都紫光存儲器製造基地項目(一期)2019年開始建設全球最具競爭力高端柔性屏生產線電子廠房重慶京東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廠房2019年開始建設全球首款AMOLED全捲曲顯示屏生產線電子廠房合肥維信諾第六代AMOLED生產線廠房
  • 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主體廠房封頂儀式在兩江新區舉行
    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主體廠房封頂儀式在兩江新區舉行 2020年07月07日 19:22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7月7
  • 它就是蘇聯二戰後第一種裝甲運輸車K-75: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3期
    二戰後,蘇聯痛定思痛,決定研發類似於美德那樣的履帶式裝甲運輸車。 K-75裝甲運輸車就是第一個有趣的試驗品。 這個數值對於坦克也是很普通,更別說裝甲運輸車了。
  • 集成電路生產線及廠房建設項目階段性竣工環境保護驗收意見公示
    項目主要是承接客戶單面PCB的加工、生產,也就是代加工的生產。現階段已建設廠房1座,實際生產能力約為2000㎡/a單面印刷電路板,配套建設了圍牆、綠化、供水、供電等輔助設施。2014年4月,四川省國環環境工程諮詢有限公司受我單位委託編制完成了《湖北新軍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生產線及廠房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2017年1月13日,恩施州環保局以"恩州環審[2017]1號"對《湖北新軍亞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集成電路生產線及廠房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覆,項目於2017年3月開工建設,2017年10月完成主體工程建設。
  • 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生產線項目去年主體廠房封頂,今年底投產
    1月4日,上遊新聞·重慶商報記者從重慶京東方顯示技術有限公司獲悉,京東方重慶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去年7月完成主體廠房封頂,將於今年底投產。去年7月7日,重慶京東方第6代AMOLED(柔性)生產線項目正式封頂,投產進入倒計時。項目採用全球領先的主動有機電致發光AMOLED技術生產柔性屏,是目前全球領先的柔性AMOLED生產線,也是重慶當前最大的在建超級潔淨廠房,預計今年建成投產。除此之外,2017年,重慶京東方智慧電子系統智能製造生產線項目正式投產。
  • 貴州有個神秘兵工廠,生產戰鬥機部件,廠房建於溶洞中,舊址廢棄
    位於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紅林彝族苗族鄉穿洞村的原國營紅林機械廠,是一個為專門生產戰鬥機液壓件的軍工企業,主廠房修建於一天然溶洞中,部分建築保存較好。黔西縣,位於貴州中部偏西北、烏江中遊鴨池河北岸,是畢節市的東大門,是黔中經濟圈旅遊、物流、商貿經濟流向西北方向的第一要塞。紅林鄉位於黔西縣西北,屬黔西境內海撥較高鄉鎮之一,境內集溶巖、溶洞、地下水景觀為一體,形成了紅林部分地區壑深山險、雄奇幽密的獨特風貌。
  • 中冶五冶廈門天馬高潔淨廠房工程進入首戰關鍵期
    12月4日,中國中冶所屬中國五冶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國內首條第5.5代低溫多晶矽TFT-LCD生產線廈門天馬微電子一標段M1主廠房工程中高大模板支撐架搭設已通過驗收。目前,近3萬立方米的華夫板混凝土陸續開始澆築,標誌著該項高級別潔淨製造廠房工程進入首戰關鍵期。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這款戰機可以說是在德軍心裡留下了深重的陰影,在它面前,坦克簡直不堪一擊,是空中死神,也是德軍裝甲的終結者!伊爾-2攻擊機只用了三年就研製成功了,1938年開始研製,1941年就開始正式服役,在整個二戰期間,它一共生產了3.6萬架,基本上是蘇聯戰機產量的三分之一,足以見得蘇聯對其的重視程度有多麼高。
  • 狡猾獵手,兇悍炮,為了大戰使勁造:憶德軍四號坦克殲擊車L70
    生產與改進 四號坦克殲擊車L/70(A)雖然由阿爾凱特工廠設計,但因為阿爾凱特已經不再生產四號坦克,所以L/70(A)全部都是由仍在量產四號的尼伯龍根工廠製造的。雖然希特勒希望尼廠儘快轉產L/70(V),但為了減少生產線改造對四號坦克製造的影響,L/70(A)還是生產了半年多,一直持續到戰爭最後階段。
  • 沃羅涅日拉鋸戰的開端,蘇軍與德軍的混戰,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1942年中下旬,德軍發動沃羅涅日戰役,此戰目的皆在配合盧甘斯克方向的攻勢,打開通往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的大門,奪取蘇聯的兩個重要工業區,充實德軍的戰爭力量,而蘇軍在沃羅涅日艱難的招架並將德軍拖入了拉鋸戰,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 一套衛生紙加工設備能生產幾種紙,廠房面積需要多大
    有一些朋友家裡有廠房,於是就想著找一個項目來做,經過一些了解發現衛生紙加工最為靠譜,但是有一些疑問,那就是一套衛生紙加工設備能生產幾種紙,廠房面積需要多大?下面我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 蘇聯「飛行坦克」,被稱為「黑死神」,還是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有這樣一款攻擊機,提起這款攻擊機來,可以說是能夠令法西斯聞風喪膽,而且被德軍稱為「黑死神」。這款對地攻擊機就是伊爾-2強擊機。為什麼被稱為「黑死神」呢?史達林曾經這樣評價過伊爾-2強擊機:「伊爾-2就是紅軍的麵包和空氣,對於蘇聯空軍而言,東線空戰的主旋律,不是如空中華爾茲般優雅的殲擊機纏鬥,也不是遮天蔽日般的空中堡壘」戰略轟炸,而是伊爾-2攻擊機們奮不顧身的對地攻擊。」這款攻擊機為什麼會有如此之高的評價呢?
  • 1944年冬,納粹德軍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兩個團美軍向德軍投降
    他們認為雖然1940年德軍是從阿登地區突破法軍防線的,但1944年的情況和1940年已大不相同,德國軍力已經受到嚴重的削弱,尤其是空軍力量,而此時的盟軍實力要比德軍雄厚很多,裝備也要好很多。頭腦發熱的希特勒聽不進去反對的聲音,執意要求下屬去完成這個反擊計劃。這次行動代號為「秋霧」,定於11月底或12月初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