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冬,納粹德軍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兩個團美軍向德軍投降

2020-11-30 騰訊網

我們都知道,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此時盟軍已經獲得壓倒性優勢,納粹德國已經窮途末路。

1944年,西線盟軍已經在諾曼第登陸,開闢了第二戰場,東線蘇聯紅軍正以壓倒式優勢向柏林逼近。此時的德軍將領們都覺得只能被動防禦了,而希特勒卻做出讓所有人都驚訝的決定。他決定從阿登山區主動出擊,給西線的美軍以猛烈的攻擊,從而重新獲得戰爭主動權,就這樣德軍在西線的冬季攻勢開始了。

當希特勒在1944年9月底把這個計劃告訴其他高級將領時,幾乎所有人都提出反對意見。他們認為雖然1940年德軍是從阿登地區突破法軍防線的,但1944年的情況和1940年已大不相同,德國軍力已經受到嚴重的削弱,尤其是空軍力量,而此時的盟軍實力要比德軍雄厚很多,裝備也要好很多。頭腦發熱的希特勒聽不進去反對的聲音,執意要求下屬去完成這個反擊計劃。這次行動代號為「秋霧」,定於11月底或12月初發動。11月3日,希特勒的特使約德爾上將趕到設在西線克雷菲爾松樹林的B集團軍群司令部,將由希特勒親自擬定的秋霧計劃交到德軍西線司令倫德施泰特元帥和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的手中。這份作戰計劃包括行動的每一細節甚至是炮轟時間,都是希特勒在「鷹巢」親自製定的,在作戰計劃上,希特勒還留下「計劃內容不得更改」的警告。

由於西線德軍兵力匱乏,希特勒開始動用一切手段籌集可供阿登反擊戰使用的人員與裝備。他下令將大多數的軍隊後勤人員轉入作戰部隊,海軍和空軍部隊人員轉為步兵,同時下令建立「人民近衛軍」,強徵16歲至60歲的男性入伍,經過不到兩個月的訓練之後立刻投入戰場。希特勒還從東線戰場調集部分部隊前往阿登地區,這意味著東線德軍在1945年1月將沒有預備隊可用,而此時蘇軍正在醞釀新一輪的冬季攻勢。當負責東線戰場的德軍參謀總長古德裡安對此表示異議時,希特勒前所未有的當眾訓斥他道:「用不著你來教訓我!我已經在戰場上指揮了5年德國陸軍,在這一時期我獲得的經驗,參謀總部無論誰也比不上,我曾研究克勞塞維茨和毛奇,而且把所有的施裡芬文件都讀過。我比你們清楚的多!」而當古德裡安抗議說蘇軍正準備以壓倒性的優勢兵力進攻並且列舉了蘇軍兵力後,怒不可遏的希特勒立刻咆哮起來:「這是自成吉思汗以來最大的虛張聲勢!這些胡話是誰說的?」雖然沒有一個德軍高級將領認為阿登反擊戰會取得成功,但當希特勒最終決定付諸實踐時,他們仍盡最大努力去執行他的命令。

在很短的時間裡,希特勒居然東拼西湊了20個師約25萬人的兵力,由莫德爾元帥指揮。右翼是狄特裡希指揮的第六黨衛軍裝甲集團軍,下轄4個黨衛軍裝甲師(約640輛坦克)、5個步兵師。中路是曼陀菲爾指揮的第五裝甲集團軍、下轄3個裝甲師(約320輛坦克)、4個步兵師,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七集團軍,下轄4個步兵師,其任務是負責保護第五裝甲集團軍的側翼。除此之外,戈林還答應湊3000架作戰飛機為阿登反擊戰提供空中掩護,但最終只兌現800架。而在德軍正面115千米的防線上駐守的是美軍第一集團軍所屬的5個師,總計8.3萬人,裝備有242輛坦克、182門反坦克炮和394門火炮。因此,德軍在西線阿登地區形成局部的優勢,反擊戰即將打響。

1944年12月16日拂曉,在密集炮火準備後,德軍兵分三路發動突襲:左翼是布蘭登堡指揮的第7集團軍(轄4個師);中路是曼特菲爾指揮的第5裝甲集團軍(轄7個師);右翼是狄特裡希指揮的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轄9個師)。總攻前,德軍還實施了兩個特別行動以配合正面進攻。一是代號「鷹」的空降作戰行動,目標佔領美軍後方的公路交通樞紐;另一代號 「格裡芬」行動則由德軍特種部隊——第150裝甲旅執行。他們裝扮成美軍,在德國大部隊到來之前潛入盟軍陣地,儘可能地製造混亂和破壞,佔領戰略要地。17日,美軍第106師的兩個團7000多人被德軍包圍後投降,成為美軍在歐洲戰場上遭到的最嚴重失敗。18 日,中路德軍第5裝甲集團軍逼進公路交通樞紐巴斯通;右翼黨衛軍第6裝甲集團軍佔領了馬斯河渡口;左翼第7集團軍渡過奧爾河。至1944年12月20日,德軍已撕開美軍防線,形成一個寬約100公裡、縱深30公裡至50公裡的突出部。

1944年12月17日早上,盟軍最高指揮部急調美軍第82和第101空降師火速增援;19日,又命令巴頓將軍指揮的美軍第3集團軍北上馳援巴斯通。堅守阿登地區的美第1集團軍則接到命令不惜一切代價頂住德軍進攻,堅守到援軍到來。

1944年12月22日,德軍交給堅守巴斯通的美軍第101空降師一封勸降信。在信中,希特勒瘋狂叫囂道:要麼投降,要麼殲滅!第101空降師代理師長麥考利夫準將在給希特勒的回信中只回答了一個字,把希特勒氣瘋了:「Nuts(神經病)!」此事後來在二戰史上傳為美談(不得不佩服在這種緊要關頭上還沒忘了幽默感。此電文在盟軍中廣為流傳,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軍心。)二戰後還載入了金氏世界紀錄(世界簡訊之最,只有一個單詞)。

相關焦點

  • 德軍最後的瘋狂——阿登反擊戰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在東線戰場上陷入苦戰,在前後三次夏季攻勢中,德軍在莫斯科、史達林格勒、庫爾斯克三次會戰中損失慘重,徹底丟失了戰爭的主動權。在德國敗局已定的1944年夏季,英美盟軍果斷髮起了諾曼第登陸,西線戰場也迎來了重要的轉折點,德軍從此不斷的後撤,法國全境很快得到解放。
  • 蘇軍與德軍激戰布達佩斯,擦出火花的羅馬尼亞與匈牙利
    1944年,羅馬尼亞突然脫離了納粹陣營,向蘇聯投誠並加入了反法西斯陣營,此後羅馬尼亞軍隊開始協助蘇軍作戰,他們的第一個任務是跟隨蘇軍進攻匈牙利本土。在聽到了這個作戰目標以後,羅馬尼亞官兵們一個個生龍活虎,羅馬尼亞軍在進攻匈牙利首都期間,戰鬥之頑強瘋狂震驚了蘇軍和德軍。
  • 德軍的最後一次勝利,勞班坦克大決戰,摧毀蘇軍351輛裝甲車輛
    1945年3月,在西裡西亞的勞班鎮爆發了德軍與蘇軍的坦克大戰,這場戰鬥可以說是德軍的最後一次戰術勝利,擊毀了蘇軍35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成了蘇軍不遠提及的傷痛。
  • 春季覺醒行動,德軍裝甲部隊最後的一擊,蘇軍將如何化解危機?
    巴拉頓湖戰役是德軍裝甲部隊在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中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它發生在匈牙利,德軍稱之為春季攻勢行動,德軍裝甲部隊氣勢洶洶,蘇軍也忙於調兵遣將。作為納粹德國最後一次反擊,蘇軍方面顯然異常重視。蘇聯和德國這兩位重量級「裝甲拳王」,將在巴拉頓湖,展開他們之間最後一次交鋒。
  • 1945年,奄奄一息的德軍莫名其妙地奮起,作最後一次返場加演
    Citino)譯:胡毅秉阿登攻勢對國防軍的迅速崩潰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因為按照前陸軍總參謀長弗朗茨·哈爾德將軍後來的評價,它「就像一個破產的人花掉自己最後一個銅板一樣」消耗了所有精心豢養的預備隊。儘管這樣,國防軍總司令部在1945 年元旦——它的最後一個新年——還是做出了非常符合預期的舉動:發動一場進攻。「北風行動」是緊接著阿登攻勢開始的。雖然很可能永遠都被籠罩在「守望萊茵行動」的陰影下,但是「北風行動」的規模幾乎和前者一樣大。
  • 二戰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進攻——「藍色方案」始末
    早在1936年8月,在希特勒的主張下,德國制定了《德國經濟發展4年計劃》,意在增加德國本土石油和合成燃料的產量,隨後戈林德國制定了野心更大的《凱林大廈計劃》,這個計劃要求德國在1944年石油產量要達到1100萬噸的數字,而實際上,德國在戰時最高峰的1943年石油產量也只能達到全部用油量的40%不到。
  • 烽煙燃燒的多瑙河,布達佩斯戰役的插曲,匈牙利人反抗納粹的戰鬥
    1944年的最後一個秋天,蘇軍成功的將戰線推進到了德國的盟友—匈牙利地區,由於匈牙利海軍上將霍爾德被希特勒逮捕,匈牙利與蘇聯的秘密交涉遭到了破壞,蘇軍只得通過軍事手段迫使匈牙利退出戰爭,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辦法就是攻陷匈牙利首府——布達佩斯。
  • 美軍二戰傷亡最慘一戰——突出部之役,德軍反擊殺傷美軍10萬
    盟軍在荷蘭的進攻(市場花園行動)於1944年9月結束,巴格拉基昂行動(蘇聯於1944年對白俄羅斯發動的大規模攻勢)也差不多在同一時間告終,戰略主導權暫時轉回德國,於是,不少對西部的大型攻擊計劃被提出來。而希特勒選擇的方案是:用閃擊戰戰術進攻防衛薄弱的阿登,撕裂英美戰線和佔領安特衛普。
  • 從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慘烈戰役,來看有信仰的德軍是多麼可怕
    實際上,參與二戰的德軍主要由兩部分人組成,一部分是人數佔絕對優勢地位的德國國防軍,另一部分是最多時只有45萬的納粹黨衛軍。而狂熱的德軍投彈營士兵則率先展開反擊。在機槍手和德軍坦克的掩護下,年輕的德國士兵英勇地靠近英軍坦克,並向它們發射火箭彈。隨後,德國坦克對盟軍展開反攻,致使盟軍部隊損失慘重。下午5時,盟軍不得不暫時撤退,而裝甲師的德軍士兵則開始「打掃戰場」,從盟軍士兵屍體身上尋找牛肉乾和花生等食物。
  • 「二戰風雲」籠中莽獸下的裝甲英豪—盤點諾曼第地區的德軍裝甲部隊
    當人們談論到納粹德國的武裝力量時,身著黑色制服的裝甲兵們無疑是人們關注的焦點。這些「黑色旋風」席捲波蘭、法國與蘇聯,留下了無數的經典戰例。然而當時間來到1944年,反法西斯戰爭迎來轉折之後,德軍裝甲力量便進入了不可逆轉的衰退期。
  • 德軍殘部將美軍擋在小城外70多天,他們的戰鬥意志令人欽佩
    戰爭末期,即便是德國已經宣布投降,僅納粹黨衛軍的數千士兵,就可以將蘇聯大軍抵擋在國會大廈門外數天,其戰力可謂是恐怖。有人說,德軍也就是面對戰力不足的英軍和軍隊素質差的蘇軍才能顯得如此勇猛,面對後來的美軍不也是兵敗如山倒嗎?實際上,美軍在面對德軍時,遇到的麻煩可一點都不小。
  • 11名納粹德國氣象兵被遺忘在北極:你們投降為啥不叫上我們?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裡,二戰歐洲戰場的結束是在1945年5月8日,但如果要刨根見底般深究,以納粹德國的正規武裝力量全部投降為標準,那恐怕得延續到1945年9月4日,這到底怎麼回事呢?二戰納粹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原來,在德國正式籤署投降協議後,在遠離德國2000英裡外的挪威北極地帶的,竟然還有一處德軍前沿氣象站,裡邊駐紮這11名德軍,那這11人到那邊又是幹什麼的呢?
  • 沃羅涅日拉鋸戰的開端,蘇軍與德軍的混戰,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1942年中下旬,德軍發動沃羅涅日戰役,此戰目的皆在配合盧甘斯克方向的攻勢,打開通往高加索和史達林格勒的大門,奪取蘇聯的兩個重要工業區,充實德軍的戰爭力量,而蘇軍在沃羅涅日艱難的招架並將德軍拖入了拉鋸戰,接下來我們就來說說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其前身是二戰時期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被稱為骷髏總隊。骷髏總隊以集中營屠殺暴行而惡名昭彰。「骷髏是不懼怕死亡的」這就是他們的作戰口號。其師徽骷髏圖案的含義是「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誌,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 二戰德軍的最後密電:「永久關閉」「一切順利」
    【話說軍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先是橫掃歐洲大陸,然後閃擊蘇聯,造成了一場數千萬人傷亡的浩劫,最終隨著德國的投降,歐洲才逐漸恢復了平靜,在第75個歐洲勝利日時,英國公布了二戰德軍的最後密電。
  • 德國於1942年成立的歐根親王師犯下很多暴行,戰後多人受到審判
    二戰時德國有黨衛軍和國防軍,在黨衛軍中有一支部隊來自於歐洲各國,在戰爭中犯下了很多暴行,也成為歐洲最後一支被消滅的納粹部隊。這就是著名的歐根親王師。 不過,在1943年初進行的白色計劃最後,狄托逃脫了德軍的清剿,向黑山方向突圍而去。此後直到1944年年中,歐根親王師始終在與遊擊隊作戰,這段時間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候,對遊擊隊作戰佔據絕對優勢,從塞拉耶佛向莫斯塔爾一路掃蕩,戰果頗為豐富。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德軍出動了800架 俯衝轟炸機,一次一次的轟炸,使這次進攻的勢頭保持了10天。崔可夫認為,10月14日是整個戰役中最血腥,最殘酷的 一天,僅僅這一天,僅在他的司令部裡,就有61名參謀軍官陣亡。保盧斯如果對著曼斯坦因的接應方向,雙方同時發起攻勢,一個往外拽 ,一個往外掙,還是能突出來的。但雙方竟未達成默契。曼斯坦因看事已至此,怕自己也陷進去,乾脆掉頭回去了。  1943年1月8日,蘇軍派信使進入包圍圈內,勸說德軍投降。
  • 二戰中最血腥的五大戰役,蘇聯戰場佔了兩個!
    1945年3月,美國開始進攻日本,日本軍方採用毀滅性的空襲對其進行反擊,神風敢死隊員故意駕駛飛機衝向美國軍艦,意圖同歸於盡。在美國軍隊獲取更多陣地,並失去海軍支援後,日本也開始發動大規模地面反擊。雖然美國最終取得這場戰役的勝利,但其過程卻充滿艱辛,直到6月才告結束。在衝繩島戰役中,日本軍隊至少損失了10萬兵力,美國方面也消耗了至少12000人。
  • 蘇聯衛國戰爭:德軍突襲挑起戰爭 經歷5大著名戰役
    1941年6月22日,德國軍隊越過邊境,開始了對蘇聯的侵略。本組珍貴的老照片將向您講述這場戰爭的歷史過程。  德軍突襲挑起戰爭 紅軍浴血奮戰保衛家國  蘇聯衛國戰爭通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反抗納粹德國及其歐洲盟國侵略的戰爭,時間從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德國投降為止,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要組成部分。
  • 1918年的魯登道夫攻勢,德國在發動進攻前都有哪些優勢和準備?
    在1918年初,德國人就已經醞釀起了新的一場攻勢,這場攻勢由德國陸軍副總參謀長,埃裡希·馮·魯登道夫上將策劃的。目的很簡單,就是一口氣把協約國打敗,至少也要把英國人趕出戰場。為此,德軍在1917年儲備了大量的兵力和物資,為的就是1918年這一仗。和俄國的停戰讓他們在東線的部隊可以回調至西線,在實際兵力上已經佔據了優勢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