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覺醒行動,德軍裝甲部隊最後的一擊,蘇軍將如何化解危機?

2020-11-30 歷史皇太后

巴拉頓湖戰役是德軍裝甲部隊在二次世界大戰歷史中發動的最後一次進攻,它發生在匈牙利,德軍稱之為春季攻勢行動,德軍裝甲部隊氣勢洶洶,蘇軍也忙於調兵遣將。作為納粹德國最後一次反擊,蘇軍方面顯然異常重視。蘇聯和德國這兩位重量級「裝甲拳王」,將在巴拉頓湖,展開他們之間最後一次交鋒。

一、長刀大將出擊

1944年的聖誕節,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迎來了史上最大的禮物——來自史達林慷慨贈送的,蘇聯鋼鐵洪流的圍困。

而德國元首希特勒面臨危局,則希望通過發動一次軍事行動以解除盟國匈牙利的困局,同時防止蘇軍對巴拉頓湖西南的納吉卡尼薩油田造成威脅,畢竟這已經是納粹最後的石油產地了。如果這都丟了,那以後德國人只能騎著毛驢打仗了。

德軍計劃由迪特裡希大將率領第六裝甲集團軍對蘇軍發動一次側翼打擊,軍隊將在巴拉頓湖以北地區展開並向蘇軍烏克蘭第三方面軍發動進攻,擊潰蘇軍的第27軍和第6近衛坦克集團軍,奪回布達佩斯並將蘇軍驅逐到多瑙河以東,然後與德軍的E軍群匯合,圍殲蘇軍的第26軍和第57軍。

在45年1月2日的時候,德軍對烏克蘭第3方面軍發動了反擊,此時,前線大部分的蘇軍都在運動中,只有部分蘇軍處於防禦態勢。

此時蘇軍的第4近衛集團軍在之前三次進攻布達佩斯的戰鬥中,第4近衛集團軍損失了大量人員和技術裝備,火炮的保有率僅有55-69%,坦克裝甲車的保有率也僅有41-49%,如果遭到德軍進攻,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戰鬥發生在當天夜裡,德軍第六集團軍在匈牙利軍以及第503重坦克營和第509重坦克營的協助下對蘇聯的第4近衛集團軍發動了進攻,第3近衛步兵團和第4近衛步兵團的防禦很快被突破。

由於遭到了德軍裝甲部隊的打擊,蘇軍步兵迅速的撤退,這給整個方向上的防禦都造成了嚴重的危機,但是由於兵力匱乏,德軍並沒有完成包圍圈,並且由於部隊缺乏足夠的空中掩護和彈藥,攻勢在3天後減緩了下來。

在空中,德軍第4航空隊拼命支援坦克集群的進攻,而他們的對手則是蘇聯的第17航空軍,儘管德國空軍在當天的戰鬥中起飛了671架次,而蘇軍僅僅起飛了450架次,但是當天空戰的勝利屬於蘇軍。

雖然空軍取得了勝利,但是隨著德軍的進攻,布達佩斯包圍圈受到了威脅,位於包圍圈裡的納粹軍隊也開始向德軍的進攻方向突圍,在1月4日,蘇軍第86團遭到了德軍的進攻,在經過三個小時的戰鬥後被迫撤退,第86團損失了14門火炮,4輛卡車和12輛坦克。由於德軍的持續進攻,蘇軍開始調集炮兵力量試圖阻擋德軍,考慮到安全問題,保加利亞軍也被調到了相對靠後的防線上。

在1月5日深夜,德軍的進攻終於被迫停了下來,此時德軍已經損失了37輛坦克,5輛自行火炮和19輛裝甲車,這些車輛幾乎被徹底打成了廢鐵,無法進行回收維修,德軍開始忌憚起蘇軍的炮兵。

1月7日的時候蘇軍試圖發動反擊,由110輛坦克支援步兵對德軍發動進攻,在經過一天的戰鬥之後蘇軍損失了多達38輛坦克後迫使德軍後撤。

然而德軍的重型坦克在5天後投入了作戰,德軍坦克成功突破了第4近衛集團軍的前沿陣地並向繼續發動進攻,雖然德國空軍短暫取得了優勢,但是由於坦克故障頻發為蘇軍爭取到了時間重新組織防禦以阻擋德軍。

二、蘇軍防禦與黑夜中的掠食者

就在蘇德兩軍為了巴拉頓河地區爭奪的時候,有趣的事情發生了,一連幾天的夜裡蘇軍都遭到了不明的炮火襲擊,對於蘇軍而言這太過於出乎意料,蘇軍完全沒有考慮過遭到德軍坦克夜襲的可能。

每當到了夜裡,蘇軍的坦克,火炮,車輛都會遭到莫名其妙的襲擊,襲擊者一擊脫離,蘇軍一時間摸不到頭腦,為了加強夜間的防禦,蘇軍製作了一些虛假的坦克和車輛用於在夜間迷惑敵人,然而敵人依然可以精確的命中蘇軍的坦克和車輛。

幾天以來蘇軍在夜裡完全找不到敵人,他們一頭霧水。但是在1月18日的時候,第18坦克團的士兵們無意中找到了一輛德軍突擊炮的殘骸,它的車身上裝備有紅外夜視裝備,這使得蘇軍的高級將領們想起了在1940年被他們一腳下馬的A-34實驗坦克和一同被踢開的紅外裝備。

為了防止類似事情的繼續發生,蘇軍在德軍可能發動夜間進攻的區域點起了大量的篝火,當偵察兵聽到接近敵方車輛的聲音的時候就發射照明彈,這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軍的夜間伏擊頻率。

1月19日,德軍對蘇軍第133步槍師和第18裝甲師下屬的一個自行反坦克火炮團駐守的陣地發動了進攻,由於這些部隊是剛剛被調入前線的,他們還沒有做好作戰準備,導致陣地一度被分割因而陷入了被包圍的危險。

於是兩支部隊向德軍試圖合圍的方向發動了進攻,鞏固了和第57軍的聯繫,但是由於前沿陣地的丟失,反坦克團損失了大約一半的車輛,這些損失其中一部分是來自於戰鬥前沒有進行加油導致車輛無法發動。

儘管德軍的進攻對烏克蘭第3方面軍造成了很大的威脅,一些前沿部隊被分割,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軍會就此承認失敗,蘇軍在賽克斯菲厄瓦爾地區加強了防禦以抵禦德軍的攻擊,但是由於天氣原因,多瑙河上開始出現浮冰,橋梁和渡口受到了影響,蘇軍不得不抽調工兵加強對後勤路線的警備和維護,幸運的時德軍也受到了相同的影響。

為了阻擋德軍的繼續推進,蘇軍第57軍進行了重新部署,近衛軍被投入到前線作戰,同時蘇軍總共投入了13個炮兵團部署在防禦方向上,近衛第一裝甲軍的兩個坦克旅最先投入了戰鬥,他們裝備有大量的謝爾曼坦克,儘管他們在之前一系列的戰鬥中損失慘重,但是他們還是努力的維持住了陣地,隨後他們又得到了反坦克團的加強,這挽救了前線的局勢,進一步鞏固了第一近衛裝甲軍的陣地。

在進攻受阻後德軍又嘗試了進攻第5近衛騎兵軍的陣地,由15輛虎王坦克和一些豹式坦克作為先鋒在步兵的協助下突破了蘇軍的一處防禦薄弱點,但是在前進了大約4公裡後他們便遭到了猛烈的火力攻擊,攻擊他們的是蘇軍的炮兵團,德軍先頭部隊潰散了,蘇軍還繳獲了幾輛豹式坦克並將其投入了防禦作戰中。

三、焦灼的巴拉頓湖

由於德軍的進攻再一次受阻,所以他們決定停下來稍作整頓,德軍計劃在1月22日夜裡發動進攻,於是他們果然在22日深夜再一次發動了進攻,他們的目的是先打通賽克斯菲厄瓦爾然後挺進布達佩斯,為了掩護主攻方向,德軍分出了一些兵力對蘇軍防禦陣地實施了許多的佯攻。

儘管如此德軍還是放棄了對位於其西北部蘇軍防禦陣地的佯攻,因為那裡擁有眾多的蘇軍的反坦克自行火炮部隊在駐守,他們的主要進攻方向是東南部的蘇軍陣地,因為這裡的蘇軍機械化力量相對較少一些,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德軍的裝甲部隊優勢,一如1941年6與22日一般。

然而由於固有的缺陷問題,在進攻開始不久德軍的坦克就故障頻發,一些坦克莫名其妙的發動機燒毀,而那些成功攻入蘇軍陣地的坦克遭到了蘇軍的反坦克炮和「莫洛託夫雞尾酒」的熱烈歡迎,儘管如此德軍還是擊退了一部分蘇軍,他們繳獲了大約7輛蘇軍的坦克和裝甲車,這些車輛也是由於缺乏燃料而被丟棄的。

到1月23日天亮前,烏克蘭第3方面軍因為巴拉頓湖地區的天氣問題加之德軍進攻還是向後稍作了撤退,考慮到匈牙利方向的焦灼態勢,總參謀部再一次派遣老帥鐵木辛哥擔任大本營最高代表協調烏克蘭第2和第3烏克蘭方面軍的作戰部署。

在鐵木辛哥的協調和幹預下,蘇聯第17航空軍和第5航空軍被部署到巴拉頓河方向,它們起飛出動了1034架次,儘管蘇聯空軍的數量大幅度的增加了,但是德國人並沒有停止反擊,他們試圖找到避開蘇聯空軍行動高峰期讓部隊突破蘇軍側翼迂迴切斷蘇軍的炮兵陣地。

大約在上午10點鐘左右,兩個德國步兵排在4個坦克的掩護下成功打進了第338反坦克炮兵營的陣地。蘇軍在混亂中炸毀了橋梁,因此炮兵無法實施撤退。不過在幾名工兵的努力搶修下蘇軍將三門突擊炮和九輛裝甲車送到了炮兵們的陣地上,德軍的進攻再一次受阻了。

不過這只是德軍的一次佯攻,德軍將在巴拉頓湖,維倫茨和河之間發動攻擊,他們將投入大約100輛坦克和能動員的所有步兵加入戰鬥,德軍堅信自己可以擊退蘇軍解除匈牙利的危機。

結語

德軍發動巴拉頓湖反擊的目的主要還是鞏固其在匈牙利最後的石油資源命脈,如果反擊成功的話就進一步將蘇軍驅逐到匈牙利東部,可能的話繼續向羅馬尼亞方向反擊,德軍的理想很豐滿,但是現實很骨幹,為了達成目的,德軍到處調集裝甲力量從而削弱了對西部和德國腹地的防禦。

參考文獻:

《東部前線》

《俄德戰爭:1941-1945》

《巴拉頓湖戰役》

相關焦點

  • 德軍的最後一次勝利,勞班坦克大決戰,摧毀蘇軍351輛裝甲車輛
    1945年3月,在西裡西亞的勞班鎮爆發了德軍與蘇軍的坦克大戰,這場戰鬥可以說是德軍的最後一次戰術勝利,擊毀了蘇軍350餘輛坦克和突擊炮,成了蘇軍不遠提及的傷痛。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也就是德國人嚴謹和思想糾結也間接給予了德軍特種部隊布蘭登堡絕對情報的保密,也間接提高了德軍特種作戰行動的成功率,這在後來的入侵蘇聯戰役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蘇聯著名戰爭電影《最後的裝甲列車》中布蘭登堡部隊其戰鬥力地一次被對手蘇聯搬上螢屏,德軍敵後滲透部隊通過空降到蘇聯縱深後方,佔領伏擊蘇聯鐵路運輸樞紐,橋梁等一舉殲滅蘇軍一個機動的步兵旅,之後為德軍機械化部隊,
  • 沃羅涅日拉鋸戰的開端,蘇軍與德軍的混戰,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 一舉將德軍驅趕出俄羅斯西部地區,將戰線恢復到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中部。,並成功截斷了洛佐瓦亞鐵路樞紐, 如果蘇軍在烏克蘭發動一次全線反擊,那麼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就有希望將德軍趕出哈爾科夫, 甚至有希望吃下德軍一個集團軍的力量。
  • 從破碎至勝利,二戰中的蘇聯裝甲部隊,如何在戰火中浴火重生
    如果提起二戰中蘇聯裝甲部隊,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無窮無盡的T-34中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確實,很多戰史裡都提到了蘇軍裝甲部隊在數量上的強大,而德軍則享有質量上的優勢,往往蘇軍能夠出動數倍於德軍的坦克數量,形成強大的戰略優勢。
  • 火力強勁可以點名,防護卻奇差:德軍靠蘇軍反坦克炮打穿蘇軍戰車
    根據1942年初的編制計劃,德軍師屬3連制反坦克炮營將有一個連換裝「黃鼠狼」坦克殲擊車。全連裝備6-9輛「黃鼠狼」,編為2-3個自行反坦克排。連裡的其他車輛也將實現履帶化或者半履帶化,如彈藥車、指揮車等等。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和很多德軍黨衛軍一樣,骷髏師主要活躍於東線戰場,參加的主要戰役有蘇德哈爾科夫戰役、庫爾斯克會戰、柏林戰役等,骷髏師在東線戰場可以說是「救火英雄」般的存在,他們常常被用來阻擋蘇軍的突破,並在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一戰成名,成為蘇軍的「死神」。
  • 蘇軍與德軍激戰布達佩斯,擦出火花的羅馬尼亞與匈牙利
    此舉激怒了希特勒,希特勒將這種行為視為背叛,於是立刻命令駐紮在匈牙利的德軍立刻接替霍爾蒂政府,組織匈牙利重新武裝並對抗蘇軍。 德國特種兵很快攻陷了霍爾蒂在布達佩斯的辦公室並逮捕了霍爾蒂,德軍裝甲部隊也開入了布達佩斯
  • 二戰東線戰場德軍最後的勝利,殲滅蘇軍52個師,第三帝國的續命之戰
    可惜,演出的帷幕落下後,德軍繼續在窮途末路上做最後掙扎,輝煌的勝利並未能改變戰爭的軌跡。在法國戰役中,他天才地修改了「施裡芬計劃」,裝甲集群穿越阿登山地,先向北橫掃,將英法主力趕到了敦刻爾克。 時任蘇軍西南方面軍司令的瓦圖京此前有一個關鍵誤判,他認為德軍在蘇軍一路追擊下將退守到第聶伯河以西,因此他 「大躍進」式地前進,要趕在德軍撤到第聶伯河之前切斷曼施坦因南方集團軍群退路,同時沃羅涅日方面軍在哈爾科夫一線,位於德軍北翼,南方方面軍也正向德軍南翼推進……眼看著,一場比史達林格勒戰役規模更大的合圍戰似乎就要形成。
  • 1944年冬,納粹德軍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兩個團美軍向德軍投降
    11月3日,希特勒的特使約德爾上將趕到設在西線克雷菲爾松樹林的B集團軍群司令部,將由希特勒親自擬定的秋霧計劃交到德軍西線司令倫德施泰特元帥和B集團軍群司令莫德爾元帥的手中。這份作戰計劃包括行動的每一細節甚至是炮轟時間,都是希特勒在「鷹巢」親自製定的,在作戰計劃上,希特勒還留下「計劃內容不得更改」的警告。
  • 二戰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進攻——「藍色方案」始末
    在蘇軍的冬季攻勢中,德軍不僅損失了1/3的前線兵力,還損失了將近90%的坦克,直到1942年夏季攻勢開始之前,德軍也沒辦法讓其部隊的機動化水平回升到1941年6月份的狀態,好在中央集群與北方集群將幾乎全部非戰鬥車輛都加強給南方集群,這才使得南方集團軍群有發動大規模進攻戰役的能力。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蘇軍在萬般無奈之際,甚至把兩個 正組建的坦克集團軍投入戰鬥,但一投進去就被戰爭的狂濤淹沒了,把正在組建的部隊投入使用,這件事當時就招致批評,但 連批評者也不得不認為,在史達林格勒防禦十分薄弱的情況下,史達林舍此已別無出路。  8月上旬,希特勒後悔了。他命令進攻高加索油田的第4裝甲軍團回師北上,支援第6軍團進攻史達林格勒。
  • 「二戰風雲」籠中莽獸下的裝甲英豪—盤點諾曼第地區的德軍裝甲部隊
    「全明星」裝甲陣容:從「霸王行動」伊始至德軍在法萊斯口袋逃出生天,德國國防軍以及黨衛軍投入戰鬥的裝甲師總額為11個裝甲師以及3個重型裝甲營在內的強大陣容。在德軍的戰術中,負責第一批發起進攻的擲彈兵將放棄他們的運兵車,僅僅留部分用以補給彈藥。裝甲部隊負責同突擊炮以及火炮一道,用直射火力支援步兵的進攻。當擲彈兵們成功迫使敵軍後撤,第二批全裝甲部隊將會迅速挺近,若是前方進攻受阻,裝甲部隊將會審時度勢,挑選較為順利的地段發起攻擊,並且接過該地段所有部隊的指揮權發起一波合成進攻。
  • 今非昔比,二戰蘇軍大縱深戰役理論的回歸
    只要工業產量和人力資源允許,步兵集團軍、軍和師都會逐漸配置各種專業兵種單位,比如裝甲兵、工程兵、高射炮和迫擊炮(部隊)——直到此時,最高統帥部大本營仍然將其作為預備隊,並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分析,按照需要將其分配至方面軍和集團軍。這些配屬力量會更多地出現在近衛軍以及所有那些受命對德軍防線實施精心準備進攻的步兵軍或集團軍中。
  • 蘇聯早期坦克巨無霸,KV系列重型坦克,如何對德軍展開逆襲?
    如果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巴巴羅薩行動,人們通常想到的是德國裝甲洪流對蘇軍展開兇猛的進攻。在德軍強大的坦克攻勢下,蘇軍節節敗退,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坦克戰中,如果沒有德國空軍的支援,那麼德軍往往不佔優勢。其中最讓德軍感到恐怖的,莫過於那些來自蘇聯的KV-1重型坦克。
  • 西方面軍的覆滅之役,巴甫洛夫如何在一周就丟光部隊和白俄羅斯?
    按照蘇軍的既定計劃,他們在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有諸多防禦據點,用來阻攔德軍可能的進攻。而在比亞韋斯託克突出部後面,還有兩道野戰防線用來進一步遲滯德軍的進攻(建國初期的舊防線),最後一道是明斯克地區的舊築壘地帶,也就是所謂的"史達林防線"。如果按照計劃,那麼這些防線將能起到遲滯德軍進攻的目的,並最後擋住德軍的進攻。
  • 戰爭初期德國裝甲兵的夢魘,讓德軍上下束手無策的KV系列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裝甲部隊都堪稱是精銳的存在,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橫掃法國,德國裝甲部隊都是德軍進攻的核心力量,在德軍裡被稱之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在1941年6月22日發動的"巴巴羅薩計劃"裡,德國裝甲部隊也是充當了進攻蘇聯的急先鋒,意欲復刻他們在西歐的勝利。
  • 震撼了德軍的無敵KV!蘇德戰爭初期的KV系列重型坦克戰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裝甲部隊都堪稱是精銳的存在,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橫掃法國,德國裝甲部隊都是德軍進攻的核心力量,在德軍裡被稱之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在1941年6月22日發動的"巴巴羅薩計劃"裡,德國裝甲部隊也是充當了進攻蘇聯的急先鋒,意欲復刻他們在西歐的勝利。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尤其是在西班牙內戰時期,前去助戰的蘇聯坦克縱隊遭到德國禿鷹軍團的反坦克火力屠殺之後,蘇軍就更不提倡坦克部隊獨立發起進攻了。但這不是說蘇軍裝甲部隊沒有進行坦克戰的能力,在1939年的諾門罕戰役裡,蘇軍裝甲部隊就和日本的安崗坦克支隊爆發了蘇軍歷史上第一次坦克戰。此役雙方坦克數量基本相當,日軍配備的八九式中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在性能上與T-26輕型坦克沒有太大差距。
  • 德軍骷髏師成名之戰,再遇此軍,蘇軍必以5倍兵力對付
    在西線,德軍幾乎是沒有對手,而在東線戰場上耶是與之相反,陷入了與蘇聯的戰爭泥潭當中。當時的德軍除了其國防部隊之外還有一支生力軍,那就是德國的黨衛軍。剛開始的德國黨衛軍實際上並沒有什麼突出的表現,直到在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才算是打出了名氣。當時的黨衛軍骷髏師帶隊突圍蘇軍的包圍圈,真正意義上的展露了鋒芒。
  • 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雖然在此之前,蘇軍已經取得了莫斯科會戰的勝利,但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戰場主動權的問題。而1942年7月7日展開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徹底扭轉了蘇軍在戰場上被動挨打的局面,從而完全掌握了戰場主動權,也就是從這場戰役開始,蘇軍開始進行了一系列的收復失地和反攻準備,最終在庫爾斯克戰役中大敗德軍裝甲部隊,並開始展開大反攻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