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早期坦克巨無霸,KV系列重型坦克,如何對德軍展開逆襲?

2020-12-07 騰訊網

如果要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巴巴羅薩行動,人們通常想到的是德國裝甲洪流對蘇軍展開兇猛的進攻。在德軍強大的坦克攻勢下,蘇軍節節敗退,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在坦克戰中,如果沒有德國空軍的支援,那麼德軍往往不佔優勢。其中最讓德軍感到恐怖的,莫過於那些來自蘇聯的KV-1重型坦克。

一、KV重型坦克

蘇聯重型坦克的開發源於在西班牙戰爭中的經驗,當時蘇聯裝甲部隊擊潰了德國和義大利的裝甲部隊,

但他們卻在烏拉衝鋒的過程中,一頭撞死在了德國禿鷹軍團上的陣地上,因為當時陣地上擺滿了37毫米反坦克炮。

這種反坦克炮雖然在後來的戰爭裡效果不好,但是在當時卻可以打穿任何一款坦克,蘇聯的T-26坦克就被打死了。

甚至有一門隱藏在教堂裡的反坦克炮接連擊毀了12輛T-26坦克。

當蘇聯知道這個消息時,蘇聯坦克工程師們一片哀嚎,紛紛認為在反坦克炮陣地面前,坦克不會比向機槍衝鋒的步兵好哪去

。於是早期T-35重型坦克就是他們的依仗,但隨著諸如三號、四號、B1重型坦克等新銳坦克的出現,蘇聯意識到舊有坦克不堪重用。

故此蘇聯軍方立刻開始下令生產新的重型坦克,其中伏羅希洛夫元帥的女婿科京所製造的KV-1重型坦克,就成為了其中的佼佼者。

KV-1重型坦克使用許多SMK坦克的設計,如傳動、懸掛裝置等。

原設計採用76.2毫米坦克炮和45毫米坦克炮,但最後卻只採用了76.2毫米坦克炮。

這樣的好處在於,因為少掉了前面的45毫米坦克炮,所以坦克的防護能力大幅度提升,能夠更好地防禦反坦克炮的攻擊。

這一設計就讓它擁有了

炮塔前90毫米、側面75毫米、車身90毫米

的厚重裝甲。這就意味著有KV-1的戰場生存能力超過早期所有的坦克,是當時蘇聯最具生存性的坦克。

同時KV-1重型坦克配有12個獨立負重輪和扭杆連接的懸掛裝置,而其採用寬履帶的KV-1分散了重量。

這種設計能夠讓KV-1坦克能開過許多原本會被壓壞的木橋,這對於蘇聯惡劣的交通環境十分有幫助。

但KV-1的缺點是早期的離合器和傳動器的協調性十分差勁,不僅換擋時需要先停車,而且操作杆等也有遲緩和卡住的情況,不得不用很大力氣才能正常運作。

同時乘員艙的視野非常狹小,影響了車組的觀察效率,而坦克因為蘇聯當時無線電產量較低,所以很多坦克沒有配備無線電,這就導致了其戰鬥效率的下降。

二、實戰中的KV-1坦克

在蘇德戰爭中,KV-1重型坦克第一次遇到了德國坦克。在6月22日德軍北方集團軍群的第四裝甲團軍向拉塞尼艾方向推進,

但是此地也是蘇軍的費奧多爾·庫茲涅佐夫上將為了次日的裝甲反擊,而集結部隊的地點。

接近傍晚時,蘇聯軍隊已經撤退至杜比薩河。

與此同時在考那斯的西北方,埃裡希·馮·曼施坦因所領導的第56裝甲軍的前導部隊已經抵達杜比薩河,並經由阿廖加拉公路高架橋橫渡了該河。

但此時庫茲涅佐夫上將的第3和第12機械化軍已經做好了反擊準備,儘管他們遭到了德軍空中力量的蹂躪,但是大多數部隊依舊集結在此。

不過在次日,他們遭到了較大規模的傷亡,第12機械化軍的第24裝甲師因為沒有空中掩護,而遭到了來自德軍第一航空軍的襲擊。JU-88轟炸機直飛他們頭頂投彈,超過40輛坦克和卡車被毀。

但是德軍在拉塞尼艾遭遇到的KV-1坦克並不是那麼好對付,雖然此時蘇軍坦克整備率很差,很多坦克缺乏彈藥和維護,但是第3機械化軍仍舊擁有52輛各型KV坦克,其中相當數量都是KV-1型重型坦克。

6月23日,蘇聯第3摩託化軍旗下由葉格·索連京將軍指揮的第2裝甲師在斯考德維萊附近遭遇了德軍第6裝甲師的部分部隊。

此時德軍第6裝甲師裝備的多是LT-35坦克和少量的四號坦克(短75火炮),而這些坦克面對KV-1重型坦克時幾乎毫無效果。

其步兵所裝備的反坦克武器,無論是反坦克槍還是37毫米反坦克炮和50反坦克炮均對蘇聯的KV-1重型坦克毫無作用。

儘管這些KV-1重型坦克有一部分根本沒有彈藥,但這些KV-1重型坦克仍舊會通過碾壓,來摧毀德軍的戰防炮。

無奈之下德軍只能選擇摧毀KV-1重型坦克的方式是先透過射擊其履帶來癱瘓它,接著用戰防炮或高射炮等各式炮火來將之擊毀,有時也會派遣敢死隊使用高爆炸藥來摧毀它們。

然而更為驚悚的是在6月24日,一輛KV-2重型坦克橫在了通往拉塞尼艾的一處交叉路口上。

這種KV-2重型坦克是KV-1重型坦克的改版,配備了更為厚重的炮塔和強大的152毫米榴彈炮。此時這倆KV-2重型坦克阻擋了已在杜比薩河沿岸建立橋頭堡的第6裝甲師,讓他們無法有效的推進。

這輛KV-2單獨阻止了第6裝甲師的進攻,並擋下了各式反坦克武器的炮火,直到最終耗盡彈藥為止。

三、KV重型坦克在戰爭中的得與失

事實上,在當時蘇聯的大背景環境下,KV-1重型坦克和KV-2重型坦克是少有的亮點。

在當時蘇聯遭到攻擊的情況下,蘇軍其實沒有做好任何戰鬥準備,許多部隊不僅沒有及時動員,作戰物資都沒能取出,各部隊倉促的投入作戰,所以被德軍一一擊敗。

少數地段上取得的戰術勝利,也依舊在大的戰場環境下顯得蒼白無力。

但是KV-1重型坦克則是當時蘇軍眾多坦克中的明星,因為在當時蘇軍坦克部隊是一支倉促建立的裝甲部隊,其作戰操典和模式都在摸索期,而坦克部隊則突出一個數量優勢。

但這些坦克大多缺乏維護,維修備件也不足。而新生產的KV-1重型坦克和KV-2重型坦克以及更多的T-34坦克則是當時蘇聯裝甲部隊中,少數保證了足夠戰鬥力的坦克。

前文所述的拉塞尼艾戰役,僅僅是當時蘇德戰爭初期,諸多坦克戰的一個縮影,也是德國第一次遭遇蘇聯重型坦克。

雖然相比於更為可靠的T-34中型坦克而言,其可靠性存疑,維修備件和彈藥也十分不足。但是其強大的戰力,在對德軍的遲滯作戰和戰術反擊中,仍舊能起到關鍵作用。

因為它們可以有效的為裝甲部隊提供突破力量,依仗自身的裝甲突破對方的防禦,從而保證了更多的BT快速坦克和T26中型坦克能夠與德軍展開近距離戰鬥。而更為強大的KV-2重型坦克,雖然數量稀少,但是對德軍的壓制效果和阻擊效率則更為優秀。

但是也需要指出的是,儘管KV重型坦克在實戰中的表現較為優異。但不可避免的它也存在蘇聯早期坦克的問題,

首先來說,它的維修十分困難,故障率極高,這一方面是來自其不太成熟的結構設計。

因為作為一款早期的重型坦克,它的許多設計都是摸索出來的,因此它的結構設計較為原始和粗糙。這就造成了它在實戰中很容易因為惡劣的路況,或是激烈的戰鬥而出現故障。

另一方面則來自於蘇聯坦克部隊的體制問題,考慮蘇聯裝甲部隊是倉促的建立,

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坦克卻大多為舊型坦克,

這就導致了在魚龍混雜的坦克中,要對坦克進行有效的補給分類十分困難。

而蘇軍自身也輕視對坦克的維護,這是因為在和平時期,蘇軍更願意將坦克放在倉庫裡,而不是開出來投入實戰。

同時,它自身的一些問題也導致了它的作戰效率大幅度降低。

比如說,它缺乏有效的無線電裝置,這就讓各車組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配合。

因為除去指揮坦克,其餘坦克也要看長車的旗語來進行作戰,戰鬥效率大大降低。

其次,蘇聯坦克兵素質也不甚優秀,未能得到有效的訓練就大量的投入實戰。

這就讓他們無法有效的對戰場局勢做出判斷,往往貽誤戰機導致自身被擊毀。更為重要的是,

因為缺乏彈藥,所以他們在戰場上的戰鬥效率進一步打了折扣。

結語

儘管KV系列重型坦克存在這樣的問題,但是來自列寧格勒的基洛夫兵工廠所生產的KV系列重型坦克依舊是戰爭初期,蘇聯最為重要的坦克力量。甚至到了1943年,IS-1坦克投入生產時,KV系列重型坦克仍舊為蘇軍在戰場上抵抗著德軍。

毫不客氣的說,KV系列重型坦克的設計和生產經驗以及實戰經驗,都為後來的IS系列重型坦克鋪平了道路。同時它也在蘇聯最為黑暗的時期,抵擋住了德軍坦克的攻擊,為蘇聯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並最終促成了蘇軍的勝利。

參考文獻:《回憶與思考》

《東進·蘇德戰爭》

《蘇聯重型坦克》

相關焦點

  • KV-1重型坦克,是二戰蘇聯的主力重型坦克
    KV-1重型坦克是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主力重型坦克,同時它還被稱為K·伏羅希洛夫坦克,它的這個名字是以蘇聯的克裡門特·伏羅希元帥命名的。 KV-1重型坦克是在SMK坦克上改良而來的,並且設計的工作是1939年就開始展開,並且在1940年2
  • 震撼了德軍的無敵KV!蘇德戰爭初期的KV系列重型坦克戰史
    不過這次德國裝甲部隊可是踢到了鐵板,因為他們遇到的蘇聯裝甲部隊裡有比德國坦克更為強大的重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 一、初遇KV 最先遇到蘇聯KV系列重型坦克的是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第四裝甲集群,該裝甲集群軍兵力強大,在東線德軍的戰鬥序列裡也是不容小視。
  • 戰爭初期德國裝甲兵的夢魘,讓德軍上下束手無策的KV系列重型坦克
    不過這次德國裝甲部隊可是踢到了鐵板,因為他們遇到的蘇聯裝甲部隊裡有比德國坦克更為強大的重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一、初遇KV最先遇到蘇聯KV系列重型坦克的是德國北方集團軍群的第四裝甲集群,該裝甲集群軍兵力強大,在東線德軍的戰鬥序列裡也是不容小視。
  • 蘇聯重型坦克巔峰之作,震驚世界的鋼鐵巨無霸,IS-3重型坦克
    在這場戰鬥的終末,笑到最後的是蘇聯人和他們那些看似粗糙的坦克設計,他們在二戰中最後的巔峰之作,則是震驚了世界的鋼鐵巨無霸——IS3重型坦克。 一、東線的坦克爭霸戰 不同於1939年至1940年的西線坦克戰,戰爭雙方的主力都是輕型坦克,中型坦克數量極少,東線的蘇德戰場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坦克大戰。
  • 以伏羅希洛夫命名的坦克,身披堅甲的俄羅斯陸龜,KV-1重型坦克
    在蘇德戰爭的初期,德國坦克兵們遭遇了蘇聯的裝甲巨獸,KV-1坦克,這些坦克裝甲厚重,火力強大。德軍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幾乎無法對付它們,只有強大的88毫米炮才能夠摧毀這種蘇聯重型坦克,我們就來聊一聊KV-1坦克的故事。
  • 力挽狂瀾的KV-2重型坦克,為何卻沒能續寫它在戰爭初期的輝煌?
    在蘇德戰爭的初期,除了T-34坦克外,KV系列重型坦克也是讓德國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往往只需要幾輛KV系列重型坦克,就能讓一整支德軍裝甲部隊陷入苦戰。而其中的KV-2重型坦克更是德軍噩夢般的存在,不管何時何地,只要有一輛KV-2重型坦克出現,德軍裝甲部隊就會束手無策。然而這種強大的KV-2重型坦克,卻在1942年就銷聲匿跡。
  • 《坦克世界》德軍的恐懼 蘇聯巨人 「馬桶頭」戰神KV-2重坦
    在坦克世界中的KV-2因為其獨特的高大炮塔,被眾多玩家戲稱為"馬桶頭",蘇不知德軍卻用"巨人"來稱呼它。二戰期間,戰爭的硝煙席捲著整個歐洲。全世界都在加快對反坦克研究。德國在1938率先研製出PAK38式50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這是當時全球領先的反坦克炮,在有效範圍500米內,可摧毀當時的所有坦克。那時蘇聯的SMK和T-100重型坦克的裝甲厚度也才20~60毫米,對其如同紙張。在PAK38式50毫米長身管反坦克炮的強大壓制下,西北方面軍指揮部為了加強其軍事力量。
  • 被擊中135次還幹掉了22輛德軍坦克,看二戰「神車」前蘇聯KV-1重坦
    SMK與T100同為前蘇聯的雙炮塔重型坦克,於1938年至1939年設計完成。由於在製造後向蘇聯國防委員會成員展示的過程中,最高統帥史達林的嚴厲批評被打入冷宮。但是正因為科京設計局設計員們立即調整部署,在SMK基礎上調整部署,才設計出了一代名車——KV重型坦克。
  • 二戰中蘇聯的王者重坦——IS-2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聯陸軍是唯一能夠和納粹德軍鐵騎相互抗衡而不落下風的軍隊,這完全得益於蘇聯紅軍那強悍的作戰能力以及蘇聯陸軍中強悍的坦克部隊,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二戰蘇聯坦克部隊中的一款主力坦克——IS-2重型坦克。
  • 遲來的虎式坦克殺手:蘇聯IS-3重型坦克
    蘇聯一貫重視坦克力量的發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就對重型坦克有著濃厚興趣,並且進行了很多嘗試。二戰中,蘇德雙方的殘酷坦克搏殺,更激起蘇聯研製重型坦克的決心。二戰末期蘇聯研製的IS-3重型坦克,其火力打擊、防護能力之強,達到了蘇聯戰時坦克的巔峰。
  • 二戰蘇聯IS-4重型坦克,真實存在的強者,德國虎王幾乎打不穿它
    二戰蘇聯在坦克設計方面可謂是世界首屈一指,在坦克結構方面的造詣連德軍都羨慕,也正是如此,蘇聯在二戰期間展開了多個坦克項目,在輕、中、重三個方面全面發展。早在開戰之初,蘇軍就從KV-1坦克身上意識到了重型坦克在戰鬥中的優勢,此後更是加緊研發更強的重型坦克。
  • 名氣完全被「IS-2」掩蓋,蘇聯坦克重要的裡程碑「IS-1」
    號決議:關於IS坦克的生產,這標誌著蘇聯正式結束了KV1和KV-85的生產,他們開始製造一種全新系列:IS史達林重型坦克。 作為IS系列的第一種坦克,庫爾斯克戰役後蘇聯將KV-85和KV-1S的設計結合加以更強的火力裝甲而成,原型稱為IS-85,生產後定名為IS-1,這種新型的IS-1(IS-85)坦克很好地與KV-85銜接,因為兩種坦克的炮塔是完全相同的。
  • 經濟實惠的T34坦克,為什麼反而成了戰場上不經濟,不實惠的坦克
    倘若如此的話,蘇軍認為他們的坦克就更是無法應對德軍的四號中型坦克和可能存在的重型坦克了。如果再想想冬季戰爭裡被芬蘭軍隊打趴下的一眾蘇聯坦克,這情況簡直是鬼故事級別的。 在三十年代早期設計的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在現有的火力和防護性上已經不足以應對T-34中型坦克的挑戰。如果遇到更為強大的KV系列重型坦克,那麼它們更是束手無策。倘若不是德軍牢牢把握著制空權,而蘇軍也因為缺乏準備而陷入雜亂無章的反擊中,那麼德軍的進攻一定會被蘇軍所挫敗。
  • 淺談IS-2重型坦克
    研製背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成功繳獲了一輛完好的虎式坦克,並且對它進行了打靶測試。測試表明,T-34-76坦克的F34火炮和KV-1的F32火炮在近距離也無法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但是蘇聯發現,85mm口徑的52K高射炮(即D-5)和122mm口徑的A19榴彈炮(即D-25)對虎式裝甲的穿透效果最好。把前者裝上T-34-76的升級版,了T-34-85。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TOP2:車型IS-2(1944)或IS-2M(又稱為史達林2號) 國別 蘇聯。 蘇聯二戰後期開發的重型坦克。有著優秀的裝甲防護性,其早期型裝甲厚度比虎式坦克略厚,後期改進型接近虎王,IS-2重型坦克一共生產了2250輛,連同改進型IS-2M共生產3854輛(1944-1945)。其火力優於德軍虎式坦克,迫使德軍推出相對於虎式火力更加兇猛的虎王。
  • 有史以來唯一量產的五炮塔重坦,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
    蘇聯多炮塔巔峰的T-35重型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坦克正式亮相之後,這種陸上鋼鐵利器-坦克作為一種強大的突擊武器得到了迅速發展。戰後,英國為了增加坦克的戰場突擊能力和防護能力,開始推出多炮塔的概念,通過裝備更多的火炮和機槍,增加坦克的攻擊火力。這種大型多炮塔突擊坦克的概念一推出就受到各國的青睞,其中有一個國家-蘇聯的多炮塔坦克後來居上,先後研製出非常多的多炮塔坦克,達到巔峰的是T-35重型坦克。
  • IS-2重型坦克:蘇聯贏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功臣
    1943年10月31日,蘇聯國防委員會確定「240工程」正式投產,這就是二戰中蘇聯最強大的IS-2重型坦克。這種坦克也是1939年12月29日開始列裝的KV-1重型坦克的最後一種改進型。IS-2配備一門D-25T型122mm主炮,能夠與德軍任何一種坦克進行對抗。蘇聯重型坦克設計師不僅要讓他們的坦克趕上德國人,還要讓它能夠領先。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或是IS系列中型坦克。不過,這些坦克或是在蘇德戰爭前夕誕生,或是在蘇德戰爭中誕生。在這些坦克誕生之前,蘇聯坦克部隊都是由各式各樣的輕型坦克構成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為蘇軍服役多年的一款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
  • 戰爭雷霆T34重型坦克開發日誌 T34重型坦克火力及性能介紹
    戰爭雷霆T34重型坦克開發日誌,T34重型坦克火力及性能介紹,本期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T34重型坦克的新情報介紹。  今天,我們為大家帶來全新的重型坦克:美國的T34.  T34重型坦克也是編號「34」大家族裡的一員。
  • 皮糙肉厚的斯拉夫裝甲陸龜,蘇軍的移動碉堡,衛國戰爭的KV坦克
    在蘇聯衛國戰爭中,KV系列坦克為蘇軍撐起了戰爭初期的一片天空,41年時它裝甲厚重火力強勁,當德軍投入新式重型坦克以後,它又臨危受命重新披掛上陣對抗德國漢斯的動物園,並最終由KV系列坦克衍生出了著名的IS系列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