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德戰爭的初期,德國坦克兵們遭遇了蘇聯的裝甲巨獸,KV-1坦克,這些坦克裝甲厚重,火力強大。德軍的三號和四號坦克幾乎無法對付它們,只有強大的88毫米炮才能夠摧毀這種蘇聯重型坦克,我們就來聊一聊KV-1坦克的故事。
一、蘇聯坦克的新方向
蘇聯從建立以來,坦克的設計生產就是重要的國防項目,從引進仿造到自主創新,蘇聯走過了近十年的道路,在三十年代,蘇聯獨立設計生產的坦克開始出現了飛躍般的發展,當然這也和蘇聯陸軍糙漢子們的審美非常直接的聯繫。
在1939年末的時候,蘇聯召開了新的國防會議,會議的其中一項議題是討論關於蘇聯未來坦克的發展方向。時任蘇軍裝甲兵總監的巴甫洛夫將軍在會議上對蘇聯坦克參加西班牙戰爭中的表現做出了總結。
儘管巴甫洛夫將軍在坦克的運用上頗有建樹,一度在西班牙戰爭中力挽狂瀾,阻止了共和軍失敗的局勢,但是這位將軍並沒有掩蓋蘇聯坦克在這場戰爭中所暴露出來的缺陷,諸如裝甲脆弱,火力不夠強勁等等。
巴甫洛夫將軍還提出了另一份數據,那就是關於冬季戰爭中蘇軍的坦克表現。雖然此時冬季戰爭還沒有結束,但是他親自到前線去考察了蘇聯坦克的作戰情況,結論和西班牙戰爭中所表現出來的一樣。
這些看起來堅固的鐵嘎達其實非常脆弱,也無法對付敵人的碉堡,蘇軍指揮官的魯莽進攻和蘇軍步兵低下的步坦協作水平,讓這些「土豆博餅」一般的坦克在芬蘭人的陣地前東倒西歪躺了一地,倖存的傢伙也被芬蘭人拖回了家裡。
參與會議的所有軍官和工業部門代表都同意了巴甫洛夫將軍的觀點,並同意設計建造新的坦克以滿足未來戰爭的需求。但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那群陸軍的糙漢子們竟然比他們還要更早的行動,這些神經大條的傢伙居然找到了著名的坦克設計師約瑟夫·科廷。
雖然約瑟夫·科廷是伏羅希洛夫元帥的女婿,但是這根本無法阻止那些糙漢子們將他的工作室大門擠爆。這些糙漢子的目的很簡單,因為他們發現了科廷在冬季戰爭中測試了一款新式坦克原型車,這輛原型車非常的堅固,能夠抵禦敵人炮火的攻擊,並且充滿了暴力美學,將這些陸軍糙漢子迷得神魂顛倒。
為了防止辦公室被破壞,為了維護工廠的生產秩序,貫徹堅韌信念與尋求創新的科廷,答應了這群糙漢子的要求,緊跟著來自國防部門的新坦克設計命令也到了,這下沒法敷衍那群傻大憨粗的傢伙了,那麼也就只能擼起袖子加油幹了。
二、以伏羅希洛夫之名
科廷的新工作是設計一款符合未來需求的樣車,因為之前史達林在紅場檢閱了那群看似威武的多炮塔重型坦克之後表現的非常失望,並宣稱誰在搞這些沒用的「雜貨鋪」,他就親自送誰去西伯利亞度假。(去西伯利亞挖土豆,絕對有利於身心健康)
對於史達林的要求,科廷早有準備,早在39年9月的時候,在設計重型坦克原型車的時候。科廷就做好了兩手準備,作為資深的坦克設計師,他當然非常清楚多炮塔坦克的缺陷,所以他還設計了一個車身更加緊湊的試驗車,這輛車被命名為U-0實驗坦克。
U-0實驗車比SMK的車身更加的緊湊,與擁有8對負重輪的SMK原型車不同,它並只有6對負重輪,並且車身要更加的低矮,被彈面積更小,因此防護性更好。不過由於當時陸軍的糙漢子們沉迷多武器的設計,所以U-0試驗車的炮塔上裝備了兩門炮,一門是76.2毫米坦克炮,另一門是45毫米坦克炮。(差點他就能造出《紅色警戒》裡的天啟坦克了)
車身更加的緊湊自然它的行駛和轉向性能也就更好了,科廷不愧是蘇聯著名的坦克設計師,不過陸軍糙漢子們的審美真是不敢恭維。
科廷充分的吸取了冬季戰爭的教訓,假如坦克缺乏正面反步兵火力的話,很容易被敵人的步兵接近。因此他拆掉了那門雞肋又坑裝填手和炮手的副炮,將其更換為一挺7.62毫米機槍,同時他在炮塔的尾部也安裝了一挺7.62毫米機槍,這樣炮塔在轉動的時候可以同時對位於坦克盲區裡的敵人步兵實施壓制,降低坦克被步兵摧毀的可能性。(現在沒有天啟坦克了)
不過坦克依然存在一些缺陷,炮塔後側機槍的開孔影響了炮塔的整體防禦性能,儘管科廷為它設計了一個炮盾加強防護。原本裝備45毫米炮的位置換成了7.62毫米機槍,但是工廠在生產新的測驗車時並沒有嚴格按照科廷的要求縮小炮盾正面副武器開孔的直徑,因此科廷不得重新下發了一份修改過的炮盾工藝圖。
陸軍糙漢子對新的坦克非常滿意,它整體上繼承了陸軍印象深刻的SMK的樣子,並且75毫米厚的正面裝甲使得目前已知的主流反坦克武器很難有效擊穿它,哪怕是它自身裝備的76.2毫米坦克炮在1000米外也未必能對它造成致命傷害。
於是這輛坦克被以科廷的嶽父,伏羅希洛夫元帥的名字命名為KV-1型坦克,並在1940年早些時候投產,不過陸軍的糙漢子們希望科廷能夠在這輛坦克的基礎上再設計一款威力更大的重型坦克。
三、KV-1的戰爭和它的常見衍生型
1941年6月22日,德國漢斯的男孩們浩浩蕩蕩的衝過了蘇聯的西部邊境線,這些漢斯的坦克一路摧毀蘇聯的西部軍區兵鋒直指莫斯科,他們打算為他們的元首小鬍子希特勒狠狠的教訓教訓那個討厭的大鬍子史達林。
6月23日的時候,德國漢斯們在立陶宛境內遭遇了蘇聯坦克的阻攔,29輛體積龐大的蘇聯坦克阻擋住了他們的去路,它們是蘇聯的KV重型坦克營,該營裝備有KV-1和 KV-2重型坦克。儘管德軍擁有200多輛坦克,卻拿這些蘇聯人的鋼鐵怪物毫無辦法,三號坦克的50毫米炮和四號坦克的75毫米短倍徑炮無法摧毀這些大傢伙,就更別提38t和二號這種輕型坦克了。
而KV-1可以有效的對付德軍坦克,它的孿生兄弟,腦袋龐大的KV-2坦克只需要一發炮彈就能把德軍坦克轟成廢鐵,德軍不得不拼命的傾洩火力以吸引這些龐然大物的注意力,最終在付出了多輛坦克和眾多工兵犧牲的代價後,終於摧毀了阻擋在他們面前的蘇軍重型坦克營。
這些龐然大物給德軍坦克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們就像碉堡一樣堅固而且還會移動,呆頭呆腦的樣子就像俄羅斯陸龜。雖然德國坦克兵們討厭這些大傢伙,但這並不妨礙漢斯們到處收集那些輕度戰損或者因為故障被遺棄的KV重型坦克,甚至為了搶奪這種重型坦克,雙方的士兵們有時會扭打在一起。
那些被德國人得到的KV-1坦克被精心修復並粉刷一新,了漢斯們開開心心組建了自己的重型坦克部隊。然後,古德裡安驚訝的發現自己手中最強大的坦克部隊變成了蘇械部隊……而更讓他頭疼的是,這些蘇械部隊時常遭到己方轟炸機的襲擊,為此不得不在坦克的身上塗滿德國標識,結果又拉滿了蘇聯空軍的仇恨。
德國人在組建這種蘇式重坦克部隊時,很早就將這些坦克的主炮換成了自己的75毫米長倍徑炮,甚至比他們的四號坦克更換長倍徑炮還要早一些,這種長倍徑火炮可以在戰鬥中有效的對付蘇軍的T-34坦克和KV-1坦克。
不過蘇聯人也不是兩眼一抹黑對局勢什麼都看不到,他們很快為KV-1坦克增加了裝甲,並為它安裝上更好的坦克炮,在列寧格勒戰役中,甚至出現了雙方使用各自升級過的KV-1坦克對射的場面。
隨著戰爭局勢的變化,KV-1坦克還衍生出了不同的型號,例如KV-1S坦克。這種坦克為了適應日益激烈的機動作戰,而對裝甲進行了重新設計,炮塔變得更加圓潤,並使用了更先進的變速箱設備,使得這種坦克可以達到43.3公裡/小時。
不過犧牲了裝甲厚度換取速度的KV-1S被認為不再是重型坦克,蘇軍拒絕了該型號的後續發展計劃,因此只生產了1300多輛。
後來為了對付德軍的新型重型坦克,又誕生了KV-85重型坦克,這輛坦克同樣是在KV-1坦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的,它安裝了一門D-5T 85毫米坦克炮,這種火炮能夠在1000米外威脅到德軍的虎式重型坦克。
在蘇聯投入新式重型坦克的研發以後,這種KV-85坦克的生產開始逐漸減少,但是它為新式重型坦克的研發提供了可觀的實戰數據。
在1943年末的時候,所有相關KV-1的後續改進項目都被終止,它被新式的重型坦克取代,並逐漸的淡出了衛國戰爭。
結語
KV-1坦克可以說奠定了蘇聯重型坦克的未來發展路線,並在衛國戰爭初期拼死的牽制著德軍的進攻,為後續IS重型坦克的研發收集到了寶貴的實戰數據,可以說是衛國戰爭中的功臣,它們在蘇聯人保家衛國的戰爭中功不可沒,今天它們被陳列在俄羅斯各地的軍事博物館裡以供人參觀和緬懷。
參考文獻:
《KV1重型坦克》
《新一代的蘇聯坦克對抗虎式坦克》
《泰坦大戰:蘇軍如何阻止希特勒》
《KV1和KV2重型坦克1939-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