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2020-12-08 騰訊網

說起二戰中令人聞風喪膽的部隊,估計大家都不會遺漏掉德軍的武裝黨衛軍,其中有三支黨衛軍堪稱王牌中的王牌。他們分別是骷髏師、帝國師和維京師。今天我們就來瞧瞧他們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來比比看誰才是真正的「地獄之師」。

骷髏師

骷髏師,也被稱為「死人頭師」。其前身是二戰時期管理納粹集中營的黨衛隊,被稱為骷髏總隊。骷髏總隊以集中營屠殺暴行而惡名昭彰。「骷髏是不懼怕死亡的」這就是他們的作戰口號。其師徽骷髏圖案的含義是「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誌,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骷髏師於193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其首任師長是納粹德國黨衛隊上將西奧多·艾克,艾克是一個殘酷的納粹主義的狂熱份子,他手段強硬兇狠。在他的領導下,骷髏師犯下了許多難以原諒的戰爭罪行。民間甚至說軍隊中夾雜著不少的抑鬱症患者,因為他們都像艾克一樣,默默寡言,行為怪異。

和很多德軍黨衛軍一樣,骷髏師主要活躍於東線戰場,參加的主要戰役有蘇德哈爾科夫戰役、庫爾斯克會戰、柏林戰役等,骷髏師在東線戰場可以說是「救火英雄」般的存在,他們常常被用來阻擋蘇軍的突破,並在德米揚斯克包圍戰中一戰成名,成為蘇軍的「死神」。

帝國師

帝國師被公認為是德軍黨衛軍中的頂尖王牌,也是黨衛軍中最早組建的師級部隊,幾乎參加了二戰德軍所有的重要戰役。如入侵波蘭的白色方案,入侵法國及低地國家的黃色方案,入侵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以及二戰後期德軍著名的反擊戰——阿登反擊戰等。堪稱是德軍黨衛軍中的百戰部隊。

帝國師自成立起就註定是希特勒建立「新帝國」的爪牙部隊,雖然帝國師不同於骷髏師在二戰中犯下很多戰爭罪行,但是作為納粹德軍中最尖銳的利劍,帝國師在二戰中也留下了很多戰爭神話。比如五十萬義大利軍隊在巴爾幹半島苦攻了六個月都沒能攻下希臘,而帝國師只用了十四天就佔領了希臘全境。見到帝國師如此戰力後,希特勒也誇下海口「三個月滅亡蘇聯」。

不過事與願違,1941年11月,帝國師到達莫斯科郊外,成了德軍在蘇聯推進極限的見證人。但就在莫斯科在望的時候,惡劣的天氣、巨大的人員和裝備的損失以及一場聲勢浩大的蘇軍冬季攻勢結束了該師繼續推進的努力。伴隨著一場場血腥的、傷亡極大的、逐步後撤的防禦作戰,該師戰鬥力漸漸耗盡。最後他們被撤出前線,送往法國以重新整編成一個裝甲擲彈兵師。

維京師

與骷髏師和帝國師不同,維京師是一個主要以被佔領國家的志願兵組成的「德國」師,起先被稱為「日耳曼尼亞師」,成立於日1940年12月。後於1941年1月,重新命名為「維京師」。維京師中有挪威志願者的「諾德蘭」團、丹麥志願者的「維斯特蘭」團、由荷蘭、芬蘭志願兵組成的「諾德斯特」營等。

至於為什麼這些佔領國家的士兵會心甘情願地為德國人打仗,至今原因不明。不過鑑於歐洲歷史上自古就有僱傭兵的傳統,因此維京師的出現也正是這種傳統的體現。不過雖是僱傭兵,但他們的戰鬥力異常強悍。維京師的主要戰場也是蘇德戰場,當1942年春天和夏天德軍發起攻勢時,「維京師」推進至高加索地區,是到過德軍推進極限的部隊之一。他們在高加索一直戰鬥到1943年春天,後由於史達林格勒的慘敗,不得不回撤。

當蘇軍在1944年6月發起他們旨在衝向德國邊界、消滅中央集團軍群的大攻勢時,「維京師」是許多被包圍師團中的一個。他們被包圍在「切卡西口袋」,而且是包圍圈中唯一的裝甲部隊,擔當起了突圍時的「裝甲矛頭」。儘管整個部隊最後還是設法衝出了包圍圈,但損失了全部裝甲部隊和大量的人員和裝備。

相關焦點

  • 蘇軍戰場上的「死神」,德骷髏師實力多強?最後卻慘遭處決
    二戰時的德國,在歐洲戰場上就像是一場龍捲風,短短的幾個月就席捲了整個歐洲,當時更是創下了多個神話。當時的德國將閃電戰戰術運用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而波蘭、法國等一些國家的處境都是德國閃電戰的完美呈現。
  • 德軍骷髏師成名之戰,再遇此軍,蘇軍必以5倍兵力對付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的德國軍隊憑藉著其強大的戰鬥力可謂是橫掃歐洲多國。在西線,德軍幾乎是沒有對手,而在東線戰場上耶是與之相反,陷入了與蘇聯的戰爭泥潭當中。當時的德軍除了其國防部隊之外還有一支生力軍,那就是德國的黨衛軍。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和正義世界為敵,甚至軍隊執行種族屠殺政策,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話又說回來,二戰德軍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在二戰中卻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戰場上很多軍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志,戰鬥紀律都讓人很佩服。
  • 二戰東線戰場德軍最後的勝利,殲滅蘇軍52個師,第三帝國的續命之戰
    二戰蘇德戰場上,在哈爾科夫這一個地方雙方就打了四仗,有些類似抗日戰爭中的四次長沙會戰。第一次是德軍奪城之戰,第二次是1942年5月德軍在此粉碎蘇軍攻勢,第三次是曼施坦因打的,第四次發生在1943年8月,蘇軍終於勝了一次,收復哈爾科夫。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史達林格勒戰役對於蘇軍來說,有兩個沒想到。一是沒想到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最精銳的第6集團軍完全被蘇軍殲滅。自1941年6月22日德軍閃擊蘇聯以來,只有德軍殲滅蘇軍整個集團軍的份,在西部特別軍區、在基輔包圍戰,蘇軍都遭到了空前的重大損失,西南方面軍差點全軍覆沒。即使是莫斯科戰役,蘇軍也沒有給德軍造成這麼大的損失,但史達林格勒戰役做到了。
  • 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
    在二戰中,蘇德戰爭是二戰時期規模和傷亡最大的一場硬對硬的戰役,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標誌著蘇德戰爭正事爆發,在蘇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德國投入了500多萬人,蘇聯更是損失了上百萬士兵。儘管在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準備不足,蘇聯被揍得措手不及沒有還手之力,但經過努力在後期一下子扭轉了戰略態勢,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1943年7月12日清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對蘇軍防線的轟炸。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小村莊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坦克大戰是在河流和鐵路路基之間一塊狹長的地域上展開的。
  • 蘇軍解放奧斯維辛,挖出7.7噸頭髮,二戰時的德軍究竟多殘忍?
    二戰時期的德國,在希特勒的大肆宣揚下,開始信仰反人類的納粹主義、反猶主義,並開始實行「種族政策」,將除日耳曼人以外的種族,看作是」劣等民族」。因此而二戰期間,納粹德國對猶太人進行了殘忍的迫害與屠殺。而奧斯維辛集中營就是他們實施殺戮的「行刑場」。
  • 近百萬蘇軍全軍覆沒,基輔戰役為何成為二戰時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 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
  • 巴普洛夫大樓上,蘇軍只有23人,為何德軍無論如何攻不下來
    整個戰役持續199天,蘇德雙方都付出了高昂的代價。這裡的每一幢大樓,每一條街道,每一個工廠,每一個街角,每一扇窗戶,每一條下水道都是戰場,真可謂「一寸山河一寸血」。這場戰役,德軍被消滅了至少100萬士兵,徹底失去了蘇德戰場的主動權。而蘇軍的傷亡更大,共計有近120萬紅軍陣亡,被德軍屠殺的平民則不計其數。
  • 蘇聯「飛行坦克」,被稱為「黑死神」,還是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蘇聯衛國戰爭時期,有這樣一款攻擊機,提起這款攻擊機來,可以說是能夠令法西斯聞風喪膽,而且被德軍稱為「黑死神」。這款對地攻擊機就是伊爾-2強擊機。為什麼被稱為「黑死神」呢?因為攻擊機本身是具有較強的防護能力和其直接用於支援地面部隊作戰,摧毀敵方戰役戰術縱深內的防禦工事、坦克、軍用車輛、前線機場、交通樞紐、碼頭或艦艇等軍事目標的特性,這種戰機在戰爭中也就成為了「陸地之王」揮之不去的可怕夢魘。而且伊爾-2強擊機對敵方地面目標特別是坦克具有強大的突擊力,在戰鬥中取得了非凡的戰績。
  • 二戰東線戰場蘇軍十次史達林突擊,消耗德軍數百萬,收復全部失地
    對於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多人都認為德國是遭到了蘇、美、英、法等國的群毆而敗亡,但在戰爭的初期,卻是蘇軍遭到了德軍率一幫小弟的群毆。在付出了恐怖的傷亡數字和難以承受的損失之後,緩過這口氣來的蘇軍於1944年,在蘇德戰線的十個方向上,先後對德軍及其僕從國實施了著名的「十次史達林突擊」。
  • 二戰德軍在東線最後一次戰略進攻——「藍色方案」始末
    而同一時期,雖然德國的合成燃料產量增加迅速——在1942年德國的合成燃料產量增加到約590萬噸,加上從外國進口的石油和繳獲的油料,德軍的油料供給基本上可以滿足前線德軍的需求。但這時美國已經因為珍珠港事件加入了同盟國的行列,無論是希特勒還是陸軍總參謀長哈爾德都認識到,只有在英美全面進攻西歐之前奪取蘇聯的石油資源,才能讓德國在接下來的戰爭中有能力和英美對抗。
  • 二戰德國是否真的存在「地獄部隊」?那些被打了藥的生化戰士
    文:桌面戰爭兵棋 | 賽文 喪屍,已經成為全世界各大電影和遊戲等流行文化的一種獨特標誌,它們和中國的殭屍不同,大部分作品都是指被病毒所感染的人類,身體基因發生變異,成為了一種沒有知覺和痛覺的行屍走肉。在絕大部分作品裡,喪屍的力量和速度已經超越了的人類的極限,並且只有破壞腦部才能真正讓喪屍停止行動。
  • 史達林下令死守,損失70萬蘇軍,堪稱二戰東線戰場最慘烈一役
    自古以來人類史上發生了不少戰爭,要說最為慘烈的戰爭的話,在二戰的時候,歐洲土地上兩個最強國家的對戰,而參與的雙方是蘇聯和德國,說得更直白一點,這場戰爭是歷史上有戰爭的記載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傷亡的總人數在4千萬左右,簡直就是絞肉機。盟國蘇聯讓德國75%的兵力都折損在了這場戰爭中,是其餘國家的總數的好幾倍。
  • 火力強勁可以點名,防護卻奇差:德軍靠蘇軍反坦克炮打穿蘇軍戰車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拼湊出來的獵手,黃鼠狼-3坦克殲擊車「混血獵手」列傳:二戰德軍「黃鼠狼」3坦克殲擊車技戰史(下)四. 部隊編成「黃鼠狼」系列坦克殲擊車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德軍統帥部對下屬級反坦克炮單位部分自行化的需求。在「黃鼠狼」系列出現以前,德軍只裝備過少量有捷克制47毫米反坦克炮的1號坦克殲擊車。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25萬人數字,除保安部隊,挪威籍黨衛軍偽軍部隊等,德軍國防軍常規兵力達到15萬人之多,而且前線退下來的休整部隊也一般會選擇在挪威休整,第25裝甲師,就是當時德軍駐防在挪威常設機動部隊之一,為什麼前期英軍的特種攻擊就引起的德軍高層如此重大的反應呢,原因就在於當時德國將近三分之二礦物資源都在自德軍佔領挪威地區,一但挪威有失德軍馬上就面臨全線崩盤,這就是為什麼一直到1945年德軍在挪威兵力還一直按兵不動的原因
  • 二戰蘇軍多愛喝伏特加?史達林下令:每人一天100克
    在二戰的蘇德戰場上,蘇軍除了喀秋莎火箭炮以及T-34坦克還有一個對付德國人的秘密武器,這便是「伏特加」。這可不是在胡說,在當時伏特加甚至是作為軍用物資進行配備的,史達林在1942年,為了提升紅軍的戰鬥意志,宣布伏特加可作為軍事物資對軍隊進行統一配發,在前線在前線作戰的蘇軍如果和德軍作戰勝利,可獲得100克的伏特加配給,而工兵等後勤單位則每天有50克的伏特加配給,並且在各個節假日。當中還有額外的伏特加配給。
  • 沃羅涅日拉鋸戰的開端,蘇軍與德軍的混戰,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那麼西南方面軍和南方面軍就有希望將德軍趕出哈爾科夫, 甚至有希望吃下德軍一個集團軍的力量。 這樣一來蘇軍就有希望在年末前把戰線恢復到第聶伯河沿線,甚至收復基輔也是有希望的,但首先應該鞏固烏克蘭東部的局勢,然後才有可能反擊。
  • 捕獵「喀秋莎」火箭炮:回顧二戰德軍炮兵的反火力準備戰術
    在正規的野戰中,最具有決定性的火力就是炮兵,作戰雙方的損失大部分都是由炮兵造成的,因此如何有效壓制敵方的炮兵火力成為一個關鍵的問題。二戰中的東線戰場,蘇軍非常重視炮兵力量的集中使用,經常在進攻地域密集的部署炮兵力量,意圖形成絕對的火力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