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
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就單次戰役士兵和裝備損失的數量而言,基輔戰役並不是最多的。這次戰役勝利讓德軍新增能夠控制的區域,也不是最大的。
但這一次戰役德軍的勝利對於蘇軍心理上和實力上的打擊,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因為德軍在這次戰役當中幾乎佔領了整個烏克蘭,導致德軍前往莫斯科的道路變得更加順暢,俄羅斯腹地開始全面向德軍敞開胸懷。
對於蘇聯軍民士氣的影響極其惡劣
這場戰役的失利對於蘇軍士氣的影響毫無疑問是非常嚴重的!我們中國有句老話:用兵之道,攻心為上!蘇軍在二戰開始之前,曾經進行過一次莫名其妙的大清洗,雖然史達林靠著這次大清洗運動,肅清了自己的政敵,但隨之而來的蘇軍戰鬥力下降卻不可避免。
在二戰初期,德軍依靠閃電戰迅速擊敗蘇聯邊防部隊,大踏步進入蘇聯境內。而在烏克蘭境內的蘇聯西南方面軍,成為了蘇聯在西南戰場僅有的重兵集團。然而這個人數接近百萬的重兵集團,居然在短短數日之內遭遇慘敗,不僅大量有生力量被殲滅,更有多達60多萬的蘇軍被德軍俘虜。這個消息對於在其他戰線和德軍作戰的蘇軍部隊而言,無疑是一個沉重的心理打擊。
而在蘇聯內部,那些內心動搖之人,以及史達林的政敵,都會對整個戰爭的前景產生動搖。而在戰場上,向德軍投降的蘇軍士兵也會相應增加。史達林頒布了《國防人民委員270號命令》,這份命令的核心就是:誰如果被俘,無論是否投降,其家人都會被抓或者被流放!這個命令的頒布也從側面證明了蘇軍被俘的情況已經相當嚴重,只能通過行政命令來激勵蘇軍用命作戰!
一次性圍殲蘇軍數量較多,導致蘇軍兵力嚴重不足
這次奇虎戰役主要是由於德軍兩面包圍了蘇軍,造成了大量人員被俘虜,導致蘇軍減員數量較多。整個蘇聯西南方面軍人數多達百萬左右,真正在前線戰死的可能不過十多萬,但多達60多萬的俘虜,導致蘇軍在西南戰場的兵力捉襟見肘。
為了彌補蘇聯西南戰場兵力不足的情況,史達林不得不從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召集作戰部隊。組成新的方面軍,來繼續對德作戰。
對於整個戰局的影響較大
烏克蘭在蘇聯時期,不僅是蘇聯的糧倉,也是蘇聯重工業較多的區域。德軍佔領這片區域,雖然不會導致整個蘇聯糧食不足,但是局部地區糧食緊張的情況必然存在。而重工業區域被佔領,這直接影響了蘇聯的工業效率,在軍隊裝備上會有不利的影響。
更重要的是德軍將烏克蘭蘇軍幾乎全部肅清,可以有效支援德國的中央集團軍群進攻俄羅斯腹地。如果兩大集團軍群會合,那麼對於有效佔領希特勒心心念念的城市-莫斯科,會有極大的助力。蘇聯也不得不組織新的軍隊來防守這一方向的德軍,這對於整個戰局也是一個非常不利的影響。
結語:如果傳言為真,那麼希特勒對於基輔戰役的評價也不失偏頗。這次戰役不管在兵力損失上還是在戰局影響上,對於蘇聯的不利影響都非常巨大。如果蘇聯方面不在戰略上進行調整和變化,那麼當時在莫斯科戰役當中,蘇聯極有可能會遭到慘痛的失敗。很慶幸史達林的頭腦非常清醒,這一切都沒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