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的蘇德戰場上,蘇軍除了喀秋莎火箭炮以及T-34坦克還有一個對付德國人的秘密武器,這便是「伏特加」。
這可不是在胡說,在當時伏特加甚至是作為軍用物資進行配備的,史達林在1942年,為了提升紅軍的戰鬥意志,宣布伏特加可作為軍事物資對軍隊進行統一配發,在前線在前線作戰的蘇軍如果和德軍作戰勝利,可獲得100克的伏特加配給,而工兵等後勤單位則每天有50克的伏特加配給,並且在各個節假日。當中還有額外的伏特加配給。
要知道酒這種東西在軍隊中可是禁物,可世界上居然有把酒當作軍用物資進行配給的東西國家?當然你可別感到奇怪,俄羅斯人嗜酒如命可是有優良傳統的,18世紀的俄國彼得大帝時期,他就明確他就明確支持俄羅斯人以飲酒釀酒作為習慣,甚至還頒布了一條頗為荒唐的法令,「如果一個妻子敢帶走正在喝酒的丈夫,他將受到鞭刑」,這樣一來飲酒釀酒的習性成風並且累積多年造成了在俄羅斯喝酒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所以嗜酒如命也就並不奇怪了。
比如二戰時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為了將蘇聯守軍困死,奪走了伏爾加河的渡口,導致城內守軍需要的重要物資無法運輸,所以不得不以空投的形式進行運輸,但如你所象的一樣,物資裡最重要的不是彈藥和食物,而是伏特加,並且將所剩不多的降落傘優先給予,而且酒類易碎,所以為了保障伏特加的供給,飛行員必須冒著被德國人打下來的風險,採用低空投放的方式將酒類送到守軍手上,不過對於蘇軍來說,在圍困的寒冷天氣下能喝上一瓶熱烈烈的伏特加確實比吃上一碗熱萊還好一些。
不過喝酒在戰爭中雖然提升鬥志,但嗜酒如命的風氣必定會在軍隊中就會造成麻煩,根據資料考察,蘇軍在戰爭期間出現了大量酒精中毒的情況,如蘇軍第8近衛軍在奪取德國人佔領的一個城鎮後,發現藥房裡有疑似酒精物品,士兵不經過檢驗就飲用,導致110人中毒死亡34人,以及第31近衛師把甲醇當酒飲用,也導致了70人中毒,16人死亡。
還有1945年5月9日勝利日當天,在奧地利蘇軍和美軍勝利會師並擺酒設宴,其中就有22名蘇軍因為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由此可見,雖然酒精可以提升軍隊的戰鬥意志,但這種風氣並不是良好的,不加以管控就會帶來極大的傷亡。
根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消耗的酒精量就高達2.5億升,如此誇張的數字是所有參戰國軍隊中最高的,酗酒成性的風氣導致當時在蘇軍當中的觀念就「是不喝酒的軍人不是蘇聯軍人」。
於是在戈巴契夫當政之後,蘇聯就推出了禁酒令,規定只能在每天的十點之後才準限量售酒,每天晚上買酒的蘇聯人排成了長隊,當時很多買不到酒的酒徒都恨透了戈巴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