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也要喝酒!二戰蘇軍多愛喝伏特加?史達林下令:每人一天100克

2020-12-01 看北朝

在二戰的蘇德戰場上,蘇軍除了喀秋莎火箭炮以及T-34坦克還有一個對付德國人的秘密武器,這便是「伏特加」。

這可不是在胡說,在當時伏特加甚至是作為軍用物資進行配備的,史達林在1942年,為了提升紅軍的戰鬥意志,宣布伏特加可作為軍事物資對軍隊進行統一配發,在前線在前線作戰的蘇軍如果和德軍作戰勝利,可獲得100克的伏特加配給,而工兵等後勤單位則每天有50克的伏特加配給,並且在各個節假日。當中還有額外的伏特加配給。

要知道酒這種東西在軍隊中可是禁物,可世界上居然有把酒當作軍用物資進行配給的東西國家?當然你可別感到奇怪,俄羅斯人嗜酒如命可是有優良傳統的,18世紀的俄國彼得大帝時期,他就明確他就明確支持俄羅斯人以飲酒釀酒作為習慣,甚至還頒布了一條頗為荒唐的法令,「如果一個妻子敢帶走正在喝酒的丈夫,他將受到鞭刑」,這樣一來飲酒釀酒的習性成風並且累積多年造成了在俄羅斯喝酒是一件神聖的事情,所以嗜酒如命也就並不奇怪了。

比如二戰時期的史達林格勒戰役,德軍為了將蘇聯守軍困死,奪走了伏爾加河的渡口,導致城內守軍需要的重要物資無法運輸,所以不得不以空投的形式進行運輸,但如你所象的一樣,物資裡最重要的不是彈藥和食物,而是伏特加,並且將所剩不多的降落傘優先給予,而且酒類易碎,所以為了保障伏特加的供給,飛行員必須冒著被德國人打下來的風險,採用低空投放的方式將酒類送到守軍手上,不過對於蘇軍來說,在圍困的寒冷天氣下能喝上一瓶熱烈烈的伏特加確實比吃上一碗熱萊還好一些。

不過喝酒在戰爭中雖然提升鬥志,但嗜酒如命的風氣必定會在軍隊中就會造成麻煩,根據資料考察,蘇軍在戰爭期間出現了大量酒精中毒的情況,如蘇軍第8近衛軍在奪取德國人佔領的一個城鎮後,發現藥房裡有疑似酒精物品,士兵不經過檢驗就飲用,導致110人中毒死亡34人,以及第31近衛師把甲醇當酒飲用,也導致了70人中毒,16人死亡。

還有1945年5月9日勝利日當天,在奧地利蘇軍和美軍勝利會師並擺酒設宴,其中就有22名蘇軍因為飲酒過量導致酒精中毒,由此可見,雖然酒精可以提升軍隊的戰鬥意志,但這種風氣並不是良好的,不加以管控就會帶來極大的傷亡。

根據統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蘇軍消耗的酒精量就高達2.5億升,如此誇張的數字是所有參戰國軍隊中最高的,酗酒成性的風氣導致當時在蘇軍當中的觀念就「是不喝酒的軍人不是蘇聯軍人」。

於是在戈巴契夫當政之後,蘇聯就推出了禁酒令,規定只能在每天的十點之後才準限量售酒,每天晚上買酒的蘇聯人排成了長隊,當時很多買不到酒的酒徒都恨透了戈巴契夫。

相關焦點

  • 史達林下令死守,損失70萬蘇軍,堪稱二戰東線戰場最慘烈一役
    自古以來人類史上發生了不少戰爭,要說最為慘烈的戰爭的話,在二戰的時候,歐洲土地上兩個最強國家的對戰,而參與的雙方是蘇聯和德國,說得更直白一點,這場戰爭是歷史上有戰爭的記載以來,最為慘烈的一次,傷亡的總人數在4千萬左右,簡直就是絞肉機。盟國蘇聯讓德國75%的兵力都折損在了這場戰爭中,是其餘國家的總數的好幾倍。
  • 俄軍與伏特加:不喝怯戰喝多了死的更多
    俄國人對伏特加的熱愛貫穿帝俄、蘇聯和現在的俄羅斯時代,軍隊也不例外,事實上,這不是說俄軍只對伏特加情有獨鍾,二戰中,蘇軍對繳獲的酒類也十分欣賞,但這些葡萄酒和白蘭地畢竟俄羅斯產量有限,一般的士兵要做到隨時都能喝是不現實的,當然,將軍們就不同了,在史達林同志執政期間,其辦公桌上永遠有自己喜歡品牌的葡萄酒和白蘭地
  • 二戰中最厲害的閃擊戰專家,這位蘇軍大將告訴人們戰鬥種族也可以
    可惜的是,這樣一位名將,卻在戰爭勝利前夕不幸死在本國人的槍下,讓人唏噓不已。官運亨通二戰時期,蘇聯紅軍官兵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騎兵出身的布瓊尼元帥甚至連地圖都看不懂,就連赫赫有名蘇聯第一戰神朱可夫元帥,上軍校之前也只有初中文憑。元帥們都這樣,更別提其他人了。
  • 離不開酒的國家,比中國哈爾濱人還能喝,每年喝死50萬人
    要說我國的酒城是哈爾濱,那還真不如俄羅斯這座城市,俄羅斯人都是嗜酒如命的。可以說只要是俄羅斯人,就不會不喝酒的。世衛組織在2011年公布了俄羅斯人每人每年至少購買15.76升的酒量,差不多一個人一年就能喝掉28瓶普通裝的酒,俄羅斯人的喝酒量已經可以位居世界第四位了。也有雜誌調查過,指俄羅斯人大多數都死於酒精中毒。
  • 朱可夫元帥愛喝「肥宅快樂水」:獨霸一卡車可樂,一天6瓶才過癮
    尤其是二戰,可樂更是在前線十分流行,頗受士兵喜愛。在二戰中,美國通過租借法案向蘇軍運去了大量武器和物資。不過在食品上,主要提供的是濃縮的罐頭類口糧和糖塊等,但一些美國船員還是給碼頭的俄國人送去了「肥宅快樂水」。1945年5月,德國投降,東西方兩支鐵鉗也終於會師。在歡笑之餘,美國人飽嘗了一頓俄國「兇猛」的伏特加、粗糙的列巴麵包和香濃的紅菜湯。而俄國人則品嘗了「快樂水」的無盡歡樂。
  • 小小說:被酒徵服的俄羅斯人每人每月1.5斤伏特加,臨死要喝一杯
    2014年,歐洲健壯數據網EUR第一次對俄羅斯人的酗酒水平做查詢拜訪,經過對收集與線下多達20個城市都會和50個州裡、超越30萬名俄羅斯成人的查詢拜訪得出結論:俄羅斯每人每個月要喝26.4盎司的伏特加,也就是說,俄羅斯每人每個月均勻喝1.5斤或748毫升伏特加。
  • 近百萬蘇軍全軍覆沒,基輔戰役為何成為二戰時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 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
  • 最能喝酒的國家:每年數十萬人飲酒致死,卻仍以伏特加為最愛
    在俄國人眼中,伏特加等於男人的第一個「妻子」。幾乎所有俄羅斯男人在成年前都喝伏特加。即使是在俄羅斯高中畢業的晚上,他們也要喝一杯伏特加。婚禮,親朋好友的聚會,將更是這一款無色閃亮的酒隆重登場的時刻。因此,伏特加博物館,也成為俄羅斯對外宣傳的特殊名片。聖彼得堡最著名、最有特色的伏特加博物館,全年人滿為患。
  • 二戰史達林格勒戰役,為何是蘇德戰爭最大亮點?蘇軍有兩個沒想到
    二戰期間,蘇德戰爭中的史達林格勒戰役算得上一個,這場殲滅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的戰鬥,不僅是蘇德戰場的轉折點,也成為二戰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戰役。首先,完殲德軍保盧斯第6集團軍,是蘇德戰爭的最大亮點。由於莫斯科戰役以後,史達林和蘇軍統帥部一直把重點放在防守莫斯科方向上,因為德軍雖然在莫斯科戰役失利了,但仍有70個師的重兵在勒熱夫-瑟喬夫卡一線作頑強防禦,而且大有重新進攻莫斯科的勢頭。1942年6月,德軍南方集團軍群突然分成兩個作戰集團,A集團向高加索方向作重點進攻,以搶佔那裡的戰略資源並伺機向南拓展,B集團向史達林格勒進攻作牽製作戰,企圖佔領該城後再迂迴向北對莫斯科形成夾擊態勢。
  • 二戰東線戰場蘇軍十次史達林突擊,消耗德軍數百萬,收復全部失地
    對於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很多人都認為德國是遭到了蘇、美、英、法等國的群毆而敗亡,但在戰爭的初期,卻是蘇軍遭到了德軍率一幫小弟的群毆。在付出了恐怖的傷亡數字和難以承受的損失之後,緩過這口氣來的蘇軍於1944年,在蘇德戰線的十個方向上,先後對德軍及其僕從國實施了著名的「十次史達林突擊」。
  • 二戰蘇聯為何損失驚人?看看這份大清洗名單,都是史達林咎由自取
    二戰可以說是一場蘇聯的夢魘,從1941年6月22日納粹閃擊蘇聯開始,到1945年5月9日柏林戰役結束,蘇軍在蘇德戰爭中的損失累計達到驚人的2959.3萬。其中陣亡681.7萬人、被俘或失蹤445.6萬人、傷病累計1832萬人次,最終確定的死亡人數為865.6萬。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最悲催的蘇聯元帥:1945年授銜的貝利亞,本是秘密警察頭目,史達林的心腹,二戰後被史達林授予元帥軍銜,成為蘇聯的「二當家」。1953年史達林去世後,貝利亞被赫魯雪夫等人逮捕處決。  最無聊的蘇聯元帥:1976年授銜的勃列日涅夫。按理說他曾擔任軍隊幹部多年,二戰末為集團軍少將政治部主任,資歷不差。問題是他在擔任蘇聯最高領導人期間給自己授銜。
  • 二戰十大坦克之十,炮口即正義的「史達林」—IS系列
    1941年6月22日,德國撕毀《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全面入侵昔日的「盟友(兩家在打劫波蘭時)」蘇聯,二戰在歐洲戰場全面爆發到達頂峰。德軍精心準備之下的「巴巴羅薩計劃」在開戰之初進行的異常順利,猝不及防的蘇軍在三個被攻擊方向慘敗,在先後進行的明斯克戰役以及基輔兩場大規模戰役中蘇軍損失慘重幾乎是一敗塗地。
  • 沃羅涅日拉鋸戰的開端,蘇軍與德軍的混戰,第一次沃羅涅日戰役
    蘇軍統帥部認為德軍極有可能會通過哈爾科夫向莫斯科背後實施突擊, 因此史達林授權鐵木辛哥提前發動哈爾科夫戰役以破解德軍可能的北上攻勢。 而在烏克蘭東部的蘇軍主要任務是穩定戰線,等待反擊時機到來。
  • 竟然被稱為「生命之水」,伏特加為何如此受國人喜愛?
    俄國伏特加酒俄國人愛喝酒,與他們居住的地區比較寒冷和冬季漫長有關係,眾所周知,伏特加使俄國人得以度過漫長寒冷的冬天和艱難的戰爭歲月。在衛國戰爭中,為了借酒驅寒以保證紅軍戰士在冰天雪地的戰壕中堅持戰鬥,蘇聯國防部下令保證前線戰士每天至少能喝到100克伏特加。
  • 痛失北海道史達林究竟有多後悔?不揣冒昧的日本人還來要那幾個島
    而此時,一路凱歌的蘇聯紅軍並沒有讓史達林感到歡欣,他清楚蘇聯此次出兵的「重要使命」還沒有完成。不經休整,蘇聯紅軍馬不停蹄跨過鴨綠江向朝鮮半島進軍。 8日,關東軍司令山田乙三下令朝鮮北部的日軍解除武裝停止戰鬥。 看著蘇聯紅軍在朝鮮半島一路南下勢不可擋,遠在衝繩的美國人慌了。情急之下,杜魯門向史達林提出「建議」,以北緯38度為界美蘇分別佔領。
  • 蘇德大戰已經爆發了,為什麼史達林還要處決心腹愛將巴甫洛夫呢?
    巴甫洛夫心裡想的是,自己手上有大幾十萬人,還是很闊綽的,這幾十萬人就是跟德國人去耗,也能耗死德國人。當然他下令反擊也是因為他對自己的部隊有著迷之自信,他認為自己的4個集團軍齊裝滿員,而德國人只是靠著坦克打衝鋒,沒有步兵配合坦克也起不到多大作用,德國人不可能能把他圍殲。
  • 史達林在處決巴普洛夫的判決書上,劃掉七個字,說出七個字!
    二戰中,蘇軍大將巴甫洛夫的結局令人唏噓,他是蘇德戰爭中死亡的最高級紅軍將領之一,但卻不是戰死沙場,而是倒在自己人的槍下。下令死守要塞的同時,他竟然跑到一個集團軍司令部「了解情況」,全然放棄了對方面軍的整體指揮。 德軍裝甲機群根本不與蘇軍在正面糾纏,而是從南北兩翼以合圍之勢向縱深高速推進。巴甫洛夫被德國人迅猛的攻勢驚呆了,這位「坦克戰專家」就這樣將整個西方面軍送入德軍逐漸紮緊的「口袋」。
  • 二戰三巨頭嗜酒如命,到底誰的酒量大?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說起二戰的三巨頭,大家可能都會知道,那就是羅斯福、邱吉爾、史達林,二戰之所以能勝利,他們三個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可以說就是因為他們三個領導人在二戰當中制定了總體的作戰方案,才使得那些法西斯在各個戰場屢屢受挫。二戰三巨頭嗜酒如命,到底誰的酒量大?
  • 史達林之錘,前蘇聯B-4型203毫米重型榴彈炮,二戰最奇特的大炮
    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軍的炮兵確實是令德國人聞風喪膽的存在:從各種自行式和牽引式火炮,再到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紅軍的炮兵部隊幾乎是戰神的化身,在任何情況下,他們都能以猛烈的炮火,化解納粹德國的進攻。參考消息近日報導稱,俄羅斯南部軍區近日銷毀了一枚203毫米炮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