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世界盃期間,世界上最大的足球賽離不開酒精的刺激。為了防止酒後騷亂,俄羅斯政府在世界盃期間,嚴格控制了酒店和超市的酒精飲料。第二天晚上11點到8點之間都不能賣酒,這引起了俄羅斯人民的不滿。你知道,俄國人真的和酒密不可分。
在俄國人眼中,伏特加等於男人的第一個「妻子」。幾乎所有俄羅斯男人在成年前都喝伏特加。即使是在俄羅斯高中畢業的晚上,他們也要喝一杯伏特加。婚禮,親朋好友的聚會,將更是這一款無色閃亮的酒隆重登場的時刻。因此,伏特加博物館,也成為俄羅斯對外宣傳的特殊名片。聖彼得堡最著名、最有特色的伏特加博物館,全年人滿為患。
這家規模不大的私人伏特加博物館的起源,令人難以置信:一位俄羅斯教師,和一位工程師在飛機上碰面,點了一杯伏特加。結果,空姐說,當醫生拿出一瓶伏特加時,只剩下一杯了,三個人見面後暢所欲言。最終,蘇格蘭有威士忌博物館,法國有香檳博物館,但俄羅斯還沒有為國家酒伏特加建立伏特加博物館(實際上有兩個,但都是小規模的)。
所以,這三個人利用業餘時間,在全國各地收集伏特加、葡萄酒容器和生產方法。最後,他們在教師之家中開設了俄羅斯最大、最完整的私人博物館,這也是最詳細的記錄。幾年來,它受到了廣泛的讚揚。有趣的是,這個博物館的主題是建議你不要喝太多。
俄羅斯人有多喜歡伏特加?很多人不相信。1478年,伏特加因其生產和原料相對簡單,而被認為是一種很好的防冷產品。直到元素周期表的發現者:門捷列夫,發明了一種更標準的伏特加配方才正式命名。
但是伏特加的命運卻很坎坷:在蘇德戰爭爆發之前,無數的禁令和無數的解禁,史達林命令前線戰士必須保證每天喝100毫升伏特加,以抵禦低溫,啟動一個全國性的公私釀酒廠來釀造酒,從那以後,伏特加在俄國人心中地位一直很高。
關於俄羅斯人和伏特加有無數有趣的故事:在1648年,莫斯科酒吧發生了一場酒糾紛,導致了全國範圍的模仿。噹噹地官員介入調查時,他們很快就哭了起來,30%的男人欠酒吧的錢。政府取消了伏特加的銷售權後,俄羅斯人學會了自己釀造伏特加。今天,未貼標籤的伏特加,每瓶只賣50盧布(約5元人民幣),一般無標的伏特加,大多是私人的。
俄羅斯人經常在冰凍後直接喝伏特加。200毫升的冷凍伏特加,入口時,就像冰一樣清淡無味,但伴隨著燃燒的內臟被火點燃的感覺,讓人印象深刻。無言以對的是,在經歷了冰和火的極端感覺之後,俄國人還會很開心地咬醃黃瓜……
關於伏特加的爭論幾乎是無窮無盡的:在20世紀80年代,俄羅斯有三分之二的謀殺和暴力犯罪是由醉酒的人所犯;醉酒的司機每年在車禍中殺害14000人;在95年被捕的人中,大約四分之三或多或少受到酒精的影響;在2008年,30000多人在喝酒後自殺,並且慢性酗酒者逃避治療。數千人被拘留了兩年多;俄羅斯預防醫學中心甚至想出了一種替代療法,假裝在一名酗酒者體內植入晶片,並警告他,再次酗酒者將導致死亡,據說這是非常有效的…
你怎麼看待喝酒這件事,歡迎留言跟我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