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代的變遷,現在是開放性的國際交流社會,各種不同的文化互相交錯融合。不過,依然會存在著差異性。有差異自然會有比較,在酒文化中,西方的伏特加走向了全世界,我國的白酒,同樣是烈酒產品,但是,普及度並不算高。那麼,為何會有這麼大的差異呢?
首先,伏特加的受眾面要廣一點。很多國家喝的洋酒和味道、工藝、口味和伏特加都有很多相同之處,所以,對於伏特加的接受度會更容易一些。畢竟,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口味的相似,也會促進推廣。而我國的白酒,雖然是幾千年淵源流傳下來的,但是,豐厚綿長的口感和西方市場的烈酒,相似度不高。
再加上我國的白酒,真正走向國際市場,也才幾十年,而伏特加已經經過幾百年的積澱,已經成為了一種標識。兩者相比較而言,白酒的普及度,自然不及伏特加。知名度有限,那麼,受眾面自然也會小一點。
其次,白酒是餐酒,而伏特加是純享型的飲用酒。在國外的電影與生活裡,人們會拿著一杯伏特加、威士忌,或者是白蘭地,一邊說話,一邊飲酒以此彰顯高貴。其實,並不是伏特加真的彰顯高貴,主要是在人們的生活中,伏特加可以扮演著我們國家「咖啡或奶茶」的角色。
由於伏特加不是殘酒,可加水加冰或調配成雞尾酒。由於伏特加味道簡單純淨,經常會用於調製雞尾酒。可以說,有雞尾酒的地方就有伏特加。所以,伏特加的功能性,覆蓋率會更廣泛一點,可以運用於各種模式下的飲酒。而我國的白酒卻是餐酒,存在於大小宴席中,並不適用於直接飲用的飲酒習慣。
不僅如此,白酒無法類似其他大部分高度酒的使用。日常生活中,喝白酒的場合,往往是在朋友聚會上,不僅需要菜品相伴,還會划拳行酒令。相對來說,很少有自斟自酌的。而縱觀西方人的酒文化,常常是端著酒杯自斟自酌。所以,白酒和伏特加同為烈酒,絕大多數的西方人,還是偏向於伏特加。
最後,品牌效應不同。現在的伏特加,已經滲透到全世界,成為一種品牌效應。伏特加的知名度,就算不喜歡喝酒的人都有所耳聞。而我國的白酒,正在起步階段,品牌效應不高。但是,並不是只有國人再喝。在烈酒中,國人偏愛白酒,主要是因為白酒文化源遠流長,在吃飯的地方,自然而然會選擇白酒。長久以往,白酒成為佔有率較高的產品,基本隨處可見。但是,在海外市場開拓方面,還沒有達到巔峰。
其實,不管喝伏特加,還是喝白酒,都只是一種生活方式。不知道各位對此有什麼不同看法和觀點呢?可以將你的觀點,分享在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