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名納粹德國氣象兵被遺忘在北極:你們投降為啥不叫上我們?

2021-01-21 上遊新聞

在遙遠的北極地區,有11個被派到挪威觀測氣象的倒黴蛋被遺忘在那個冰天雪地的地方,或許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瑟瑟發抖呢。

在人們通常的印象裡,二戰歐洲戰場的結束是在1945年5月8日,但如果要刨根見底般深究,以納粹德國的正規武裝力量全部投降為標準,那恐怕得延續到1945年9月4日,這到底怎麼回事呢?

二戰納粹德國法西斯無條件投降

原來,在德國正式籤署投降協議後,在遠離德國2000英裡外的挪威北極地帶的,竟然還有一處德軍前沿氣象站,裡邊駐紮這11名德軍,那這11人到那邊又是幹什麼的呢?

1940年德軍佔領挪威

這就要追溯到1944年9月,當時的德國海軍和空軍希望能搜集流過冰島的空氣對北大西洋上空的氣候影響,這些情報對於德軍來說有著重要的軍事意義,於是就招募軍中一些身體素質過硬的志願者,並進行了嚴格的極地生存訓練。

駐挪威北極斯瓦爾巴群島的德軍氣象部隊

最終11個「幸運者」入選,他們都具有豐富地質和地理知識,他們於44年9月13日抵達挪威斯匹次卑爾根島並開始展開工作。

德軍曾經在斯瓦爾巴群島建立過的基地

這11人在戰爭期間收集了大量氣象信息,並通過加密處理後發送給大本營,這些情報除幫助德國潛艇襲擊盟軍船隻外,還在德軍的西線反擊戰中起過作用。盟軍為了擒住這些重要的德軍「天氣預報者」曾煞費苦心去搜捕,均一無所獲。

攜帶雪橇犬的德軍北極氣象部隊

這些德軍官兵自從登島後,再也沒有等來空軍運輸的補給,只能靠罐頭乾糧維持基本生存,直到1945年5月8日才收到上級命令:銷毀一切秘密文件。

但他們繼續留守原地服役,收集氣象信息,但以後發送時不需要加密了。

挪威斯瓦爾巴群島上遺留的納粹德軍氣象基地遺蹟

當然,在遊戲《使命召喚7 黑色行動1》裡被誇張成這樣了

沒曾想,這11個人再也收不到任何信息,被徹底遺忘,只能在孤獨絕望中困守那處北極小島,終於他們忍受不了,開始向盟軍電波頻道發信息求救,但始終也沒有盼來一搜盟軍艦船來接收他們投降。

給德軍北極氣象部隊運輸補給的飛機

而倉庫內的補給越來越少,德軍官兵們被迫打獵為生,但沒想到海豹和魚很難打到,反倒是北極熊相對容易,因為那時候島上熊比人多40倍(現在僅多2倍),北極熊甚至會主動想來攻擊官兵們,於是德軍當仁不讓將其做成烤全熊,還做了北極熊肉香腸,據說一共獵殺了4頭。

幸虧在9月份,挪威軍方派遣了一艘海豹捕獵船才將這11人成功「救出」,否則再晚幾天,北極冬季的厚冰與極寒暴雪將迫使他們繼續在北極過一個冬季。

最後投降的11德軍中的4名倖存者每年都舉行聚會,至今還有2人在世

當然,這裡還得提一嘴《使命召喚7黑色行動1》,上邊的德軍數量更多,試圖投降卻被主角一行人全部拿刀活活捅死,如果現實中當年登島的是蘇軍,這11名德軍可能下場可能就沒那麼好了,蘇軍不會像挪威軍隊那樣客氣。

不過,這支德軍駐守的挪威斯瓦爾巴群島其實和中國也是頗有淵源的,因為那裡是除了南極外,中國公民唯一一處不需要籤證就能自由出入且無限期停留的土地。(因為1925年北洋段祺瑞政府籤訂的《斯瓦爾巴條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史海解密:納粹曾秘密在北極建造核武基地,好在這11位英雄及時阻止
    讓我們把目光放回到上個世紀的40年代! 話說,此時有一隻挪威的突擊小隊正在以滑雪的方式飛速的離開一個位於接近北極的納粹基地,他們身後是多達數千名的納粹軍人在追殺自己。一時之間,氣氛相當的緊張!
  • 納粹德國北極秘密基地照片曝光
    納粹德國秘密基地的小屋廢墟。(網頁截圖)中國網10月26日訊 據俄羅斯媒體報導,俄科學家在北極地區發現據信是二戰時期德國納粹分子遺棄的秘密基地。基地名為「尋寶者」,位於距北極圈一公裡的亞歷山大島。俄科考人員在基地遺址發現有德軍建造的永久火力點、宿舍、掩體以及當年用於空投物資的炮彈形狀的鐵罐。
  • 「回形針行動」,二戰後美國搜刮1600名納粹德國科學家
    19世紀欣欣向榮的德國理論上戰勝納粹的第一功臣是蘇聯,但因為國家特質、意識形態等方面的原因,指望德國人去蘇聯是不現實的,所以蘇聯引進納粹科學家的成就有限;但美國可不一樣了,本身就是移民國家,而且財大氣粗,二戰之後,對於搜刮德意志地區的人才,美國那可謂是不遺餘力。
  • 納粹德國與外星文明可能有聯繫,逆向工程使納粹得到了什麼?
    納粹的科技震驚世界 1939年納粹開啟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當時納粹的武器以及科技震驚了全世界,他們許多超前的實驗有些直到現在很多人都理解不了,據說當時德國的科技領先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 納粹德國——一個瘋狂的國家和它瘋狂的科技發明!盤點納粹德國的黑...
    之所以德國有這麼多黑科技是因為德國的教育在當時是非常先進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下下納粹德國在瘋狂軍事工業發展下都有那些令人昨舌的黑科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正是德國的V2火箭曾給英國帶來巨大災難,當時又叫"飛彈"。V2工程起始於A系列火箭研究,由馮·布勞恩主持,是1936年後在佩內明德新建火箭研究中心的重點項目。A系列火箭經過許多新的改進,性能大大提高。是世界上第一種實用的彈道飛彈。"V"來源於德文Vergeltung,意即報復手段,這是納粹在遭到盟國集中轟炸後表示要進行報復的意思。
  • 德國納粹瘋狂的奇葩武器,腦洞實在太大了
    萬幸大部分武器只停留在構想圖紙上,或因假大空而打水漂,要是真造出來就恐怖了,拿到現在分分鐘也能毀滅地球。狡猾的槍Krummlauf 說到納粹德國槍枝上的新奇發明,最大的特色是:掰彎它!咦你們別想歪了,我說的是彎管突擊步槍Krummlauf。這種槍是在Stg-44型突擊步槍的基礎上加裝了一個彎槍管套件,槍管上還配備了觀瞄鏡。
  • 二戰中美國到底從納粹德國帶走了多少黑科技?
    希特勒上臺後,集中全國的力量發動戰爭,德國的科學家們也被綁在了戰爭機器上,為納粹德國發明各種各樣的武器,虎式坦克、u型潛艇、ME-190戰鬥機等先進武器讓盟國吃盡了苦頭。然而盟軍在戰場上步步緊逼,德國的資源被截斷,很多黑科技只能停留在圖紙上而無法實現,所以無法挽回納粹德國的敗局。1945年4月底蘇軍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殺,納粹德國投降。坊間流傳美國搶先蘇聯一步進入柏林,搜羅德國科學家和圖紙,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是蘇聯先進入柏林做這些事。
  • 納粹德國:崛起的災難
    為了開好1936年柏林奧運會,希特勒不但允許一些德國猶太人優秀運動員代表德國參加競賽,甚至還任命猶太人沃爾夫岡·菲爾斯特納爾負責管理奧林匹克村。 1936年8月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希特勒宣布開幕。會場上飄揚著納粹旗幟,德國運動員通過主席臺時,行納粹禮,高呼「萬歲——希特勒!」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比賽盛況。
  • 納粹德國時期的「黑科技」,當時已經領先那個時代!
    現如今在我們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我們至今沒有找到答案的問題,比如說金字塔的建設、麥田怪圈、球形閃電等等,對於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暫時也只是一些設想而已,畢竟我們現在並不能驗證設想的正確性。然而在納粹德國時期的「黑科技」,當時已經領先那個時代,當時的二戰時期,德國就設計了一種東西,名字叫做「納粹鍾」,其中蘊含的科技,我們至今還無法破解,帶動是德國的科學技術,已經領先了全世界,製造出來的東西也是很多很多。
  • 希特勒真的不怕死嗎?曾經制定逃跑計劃,準備在北極重建納粹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幾十年後,前德軍研究人員厄內斯特·科尼格上校向《泰晤士報》披露了這一計劃,逃亡的目的地是位於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    在納粹帝國滅亡前的最後一段日子裡,希特勒的參謀們啟動了「格陵蘭行動」。這個計劃打算用數架大型水上飛機將納粹高級首腦從德國基爾港秘密撤退到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上。希特勒打算在那裡重建納粹基地。
  • 二戰老照片:蘇美易北河會師,鬼子接受投降,德國兵開寶馬車
    這是1945年4月26日拍攝的照片。在德國的易北河上,蘇美士兵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慶祝會師。一天前,這兩支軍隊在易北河相遇,4月25日也被記錄在的歷史書中,稱為「易北河日」。然而,世界總是充滿了戲劇性。今天他們互相擁抱。十年後他們成了敵對勢力。
  • 納粹德國為什麼沒有研製出原子彈?原因其實很簡單
    二戰末期,美國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兩顆原子彈,直接讓日本無條件投降,震驚了世界。美國是第一個發明出原子彈並將其投入使用的國家,但在當時的世界上,並不止美國一個國家在研究原子彈,納粹德國對於原子彈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中。要知道,當時的德國可謂人才濟濟,各個領域的頂尖專家都不在少數,還誕生了不少諾貝爾獎得主。
  • 84年前,那位不向納粹敬禮,還雙手抱胸的德國市民,最後結局如何!
    2018年,德國西部瓦森堡鎮拍攝的一張球隊隊員合照上,7名球員在合照中出現了不應出現的「納粹禮」手勢,照片發布後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網上罵聲一片,最終該球隊俱樂部董事長溫肯斯立刻召開了一次董事會,將這7名隊員全部開除處理,包括建議隊員做出這一動作的贊助商烤肉店老闆也被警方逮捕,或將面臨3年有期徒刑以及罰款。
  • 專訪歷史學家埃文斯(上)丨納粹上臺是德國人民的選擇嗎?
    如果你看1932年11月的國會選舉,那是最後一次自由的選舉,左翼的兩個政黨共產黨和社民黨實際上比納粹贏得了更多的選票和更多的席位。但是兩黨彼此為敵,無法團結起來。但不管怎麼說,左翼力量原本是可以阻止納粹上臺的。然後還要說到帕彭、施萊謝爾、興登堡和極端保守右翼所抱有的幻想:他們把希特勒推上總理的位置,以為可以操縱他,但犯了致命的錯誤,低估了他。這裡就有許多歷史不一定會朝著後來的方向發展的理由。
  • 納粹在南極研製UFO?為何會有這些謠傳
    1938年成功回到德國。此次捕鯨船隊的成功,進一步促使了德軍制定第三次南極探險隊的計劃。第三次南極探險隊獲得了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戈林的全力支持,他是希特勒第二個"四年計劃"的全權負責人。1938年7月,德國海軍軍官阿爾弗雷德·裡徹(Alfred Ritscher)被選為探險隊隊長。他曾參加過一戰,此前還有過北極探險的經驗,還曾在漢莎航空公司任職。
  • 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的大兒子
    魯道夫·馮·裡賓特洛甫,是納粹德國外交部長裡賓特洛甫的大兒子。生於1921年5月11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效力於德國前武裝黨衛軍,官階上尉。他是納粹德國外交部長約阿希姆·馮·裡賓特洛甫的大公子。作為兒子,魯道夫·馮·裡賓特洛甫自身也以一個傑出軍人的身份,活躍在後來的戰爭中。
  • 俄科學家在北極發現納粹二戰秘密基地 得益於北極保存良好
    關於北極納粹秘密基地的傳聞已流傳了數十年,國家公園研究員葉甫蓋尼·耶爾莫洛夫稱,之前,有關秘密基地的信息只有書面資料,但現在有了真實的證據。俄羅斯研究人員近日在北極地區發現了納粹秘密基地,並找到約500件二戰時期的物品,包括廢棄的汽油罐和炮彈、紙質文件、個人護理用品、鞋等等,其中許多物品上標有日期和納粹萬字符。
  • ...德國_歷史|弗裡德裡希·卡爾·伯傑|麗貝卡·霍爾特|納粹|警衛|...
    來源:海外網弗裡德裡希·卡爾·伯傑(左)海外網11月23日電現年94歲的前納粹黨衛軍警衛,在美國生活60年後真實身份才被發現,將被驅逐回德國。據《每日郵報》11月22日報導,美國移民上訴委員會(BIA)11月19日表示,他們駁回了弗裡德裡希·卡爾·伯傑(Friedrich Karl Berger)的上訴。伯傑曾試圖推翻移民法院法官麗貝卡·霍爾特今年2月28日做出的將他驅逐回德國的決定。伯傑目前仍是德國居民,並在領取「戰時服役」的養老金。
  • 歷史深處的秘密:二戰時納粹德國為何沒能率先造出原子彈
    在1945年8月9日,美軍再一次向日本本土長崎投下了人類歷史上用於戰爭的第二顆原子彈,而在這顆原子彈將長崎市夷為平地之後,日本再也不敢賭美國有沒有第三顆原子彈了。日本立馬宣布無條件投降,進而二戰徹底結束!
  • 1944年冬,納粹德軍發動最後一次攻勢,兩個團美軍向德軍投降
    我們都知道,1944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前一年。此時盟軍已經獲得壓倒性優勢,納粹德國已經窮途末路。他們認為雖然1940年德軍是從阿登地區突破法軍防線的,但1944年的情況和1940年已大不相同,德國軍力已經受到嚴重的削弱,尤其是空軍力量,而此時的盟軍實力要比德軍雄厚很多,裝備也要好很多。頭腦發熱的希特勒聽不進去反對的聲音,執意要求下屬去完成這個反擊計劃。這次行動代號為「秋霧」,定於11月底或12月初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