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國有黨衛軍和國防軍,在黨衛軍中有一支部隊來自於歐洲各國,在戰爭中犯下了很多暴行,也成為歐洲最後一支被消滅的納粹部隊。這就是著名的歐根親王師。
歐根親王師名稱的由來來自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第一名將——薩伏伊·歐根親王,但歐根親王本人卻並不是奧地利人,而是義大利人,他是為奧地利效力的外籍將領。為什麼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個師呢,因為這個師的兵員,大都來自歐洲各國,雖然或多或少有德意志血統,但並非是德國人,在宣揚普奧同宗的理念下,這一點與該師成員身份頗為契合。
1942年4月1日,歐根親王師正式成立,番號為「武裝黨衛隊第七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全師共有官兵21500人。
歐根親王師標誌
歐根親王師本來就是從斯拉夫地區泛德意志人的民團武裝演化而來,所以他們也被繼續用在東歐和斯拉夫地區進行反遊擊作戰,至於他們最大的對手,則是狄托領導的遊擊隊。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遊擊隊是不可能和正規軍對抗的,歐根親王師成立之後,成為清繳遊擊隊的主力,將遊擊隊步步壓縮,令其損失慘重,主力幾乎被包圍殲滅。
不過,在1943年初進行的白色計劃最後,狄托逃脫了德軍的清剿,向黑山方向突圍而去。此後直到1944年年中,歐根親王師始終在與遊擊隊作戰,這段時間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候,對遊擊隊作戰佔據絕對優勢,從塞拉耶佛向莫斯塔爾一路掃蕩,戰果頗為豐富。
在戰爭中,尤其是面對防不勝防的遊擊戰術,該師手段殘忍,多次屠殺平民,燒毀村莊,犯下了不少惡劣的戰爭罪行,所以被遊擊隊恨之入骨。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一旦落到遊擊隊和蘇軍手裡,他們的結果基本無一例外會被處決,這也是該師最後拼命向歐洲盟軍方向突圍,血戰到底的原因,因為如果向蘇軍和遊擊隊投降,則意味著滅亡。
1944年9月之後,蘇軍給遊擊隊提供了大量坦克和飛機,形勢開始逆轉,狄托開始向德軍發動主動進攻。
此時的歐根親王師,經過掩護軸心國部隊撤離巴爾幹半島的軍事行動,實力已經受到巨大損失,全師只剩下了6150多人,還不到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已經步步維艱。
在蘇軍和遊擊隊的攻勢下,被稱為巴爾幹獵犬的歐根親王師節節撤退,5月,歐根親王山地師一部分殘餘士兵在斯洛維尼亞的切裡向遊擊隊投降,但是就在歐洲戰事結束後的5月10日——15日,在斯洛維尼亞的畢斯垂卡,該師上百名死硬分子和德軍第181步兵師的一部分官兵仍然繼續和遊擊隊交火,直至被蘇軍和遊擊隊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