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於1942年成立的歐根親王師犯下很多暴行,戰後多人受到審判

2020-11-30 騰訊網

二戰時德國有黨衛軍和國防軍,在黨衛軍中有一支部隊來自於歐洲各國,在戰爭中犯下了很多暴行,也成為歐洲最後一支被消滅的納粹部隊。這就是著名的歐根親王師。

歐根親王師名稱的由來來自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第一名將——薩伏伊·歐根親王,但歐根親王本人卻並不是奧地利人,而是義大利人,他是為奧地利效力的外籍將領。為什麼用他的名字命名這個師呢,因為這個師的兵員,大都來自歐洲各國,雖然或多或少有德意志血統,但並非是德國人,在宣揚普奧同宗的理念下,這一點與該師成員身份頗為契合。

1942年4月1日,歐根親王師正式成立,番號為「武裝黨衛隊第七歐根親王志願山地師」,全師共有官兵21500人。

歐根親王師標誌

歐根親王師本來就是從斯拉夫地區泛德意志人的民團武裝演化而來,所以他們也被繼續用在東歐和斯拉夫地區進行反遊擊作戰,至於他們最大的對手,則是狄托領導的遊擊隊。

當然,在正常情況下,遊擊隊是不可能和正規軍對抗的,歐根親王師成立之後,成為清繳遊擊隊的主力,將遊擊隊步步壓縮,令其損失慘重,主力幾乎被包圍殲滅。

不過,在1943年初進行的白色計劃最後,狄托逃脫了德軍的清剿,向黑山方向突圍而去。此後直到1944年年中,歐根親王師始終在與遊擊隊作戰,這段時間是他們最風光的時候,對遊擊隊作戰佔據絕對優勢,從塞拉耶佛向莫斯塔爾一路掃蕩,戰果頗為豐富。

在戰爭中,尤其是面對防不勝防的遊擊戰術,該師手段殘忍,多次屠殺平民,燒毀村莊,犯下了不少惡劣的戰爭罪行,所以被遊擊隊恨之入骨。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一旦落到遊擊隊和蘇軍手裡,他們的結果基本無一例外會被處決,這也是該師最後拼命向歐洲盟軍方向突圍,血戰到底的原因,因為如果向蘇軍和遊擊隊投降,則意味著滅亡。

1944年9月之後,蘇軍給遊擊隊提供了大量坦克和飛機,形勢開始逆轉,狄托開始向德軍發動主動進攻。

此時的歐根親王師,經過掩護軸心國部隊撤離巴爾幹半島的軍事行動,實力已經受到巨大損失,全師只剩下了6150多人,還不到全盛時期的三分之一,已經步步維艱。

在蘇軍和遊擊隊的攻勢下,被稱為巴爾幹獵犬的歐根親王師節節撤退,5月,歐根親王山地師一部分殘餘士兵在斯洛維尼亞的切裡向遊擊隊投降,但是就在歐洲戰事結束後的5月10日——15日,在斯洛維尼亞的畢斯垂卡,該師上百名死硬分子和德軍第181步兵師的一部分官兵仍然繼續和遊擊隊交火,直至被蘇軍和遊擊隊消滅。

相關焦點

  • 二戰「歐根親王」號重巡的傳奇經歷
    不幸的有首航17小時被擊沉的日本信濃號航母;被數十枚魚雷、炸彈痛揍的大和、武藏戰列艦;以及被幾十艘英軍戰艦圍毆的德國俾斯麥號戰列艦等等。當然,這份名單中也少不了被人稱作「幸運艦」和「不死之艦」的德國「歐根親王」號重巡洋艦。它在二戰中時而東奔西跑,時而入港維修,躲過了重重災難沒太大損傷。又在戰後美國兩次原子彈實驗中坦然自若,直至1946年8月修成正果,以善終退役。
  • 碧藍航線歐根親王裝備搭配推薦 金色船歐根親王打撈地點詳解
    導 讀 碧藍航線歐根親王作為重巡金色船成長周期非常大,那麼碧藍航線歐根親王怎麼樣值得練嗎?
  • 槍殺千名戰俘的德國戰犯逃脫審判:20年後活活燒死,正義不會缺席
    二戰德國以坦克突擊而著名,以基層部隊戰術靈活而著稱。德軍中誕生了許多年輕的指揮官,而派普無疑是其中受到關注的一位。一方面是因為其顯赫的戰績和不要命的作戰風格,第二方面卻是因為他所帶領的部隊的大量戰爭罪行。
  • 他成立了731部隊,東京審判時竟說只有上帝能審判他,後慘死監獄
    731部隊作為一個專門的部隊,其成立與完善的過程必然花費了很長時間,中間也涉及到了無數戰犯的名字。但要是追溯到最初作為雛形的4支隊伍,那都是在梅津美治郎的籤字認可下成立的,所以說梅津美治郎就是這支部隊的真正元兇。不過梅津美治郎並不在最罪大惡極的那「七大絞刑戰犯」的行列裡。
  • 二戰日本軍銜最低的親王,僅相當於日軍大隊長,活到了100歲
    43歲晉升中將,掌控第一師團,46歲晉升大將。大部分親王與貞愛一樣,至少也是中將級別的存在,然而有一位日本親王很特殊,他的軍銜只有少佐。 這位親王就是三笠宮崇仁親王,明仁天皇的叔叔。崇仁是大正天皇的第四個兒子,也是最小的一個,因此備受寵愛,20歲就獲得了三笠宮的稱號。1945年日本投降時,崇仁親王的軍銜為少佐,軍職為陸軍某裝甲部隊大隊副。
  •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艦長約翰·利奇海軍上校
    在5月24日在丹麥海峽海戰中,霍蘭德海軍中將誤將德國的領艦歐根親王號誤判為俾斯麥號,他下令瞄準德國領艦。然而利奇很快就發現這個錯誤,他下令讓威爾斯親王號瞄準德國尾艦。在戰鬥中胡德號被俾斯麥號擊沉,威爾斯親王號也遭到了俾斯麥號和歐根親王號的炮火打擊,最致命的是一發380mm穿甲彈擊穿了威爾斯親王號的羅經艦橋,雖然沒有爆炸,但是撞擊產生的碎片殺傷了大多數人員,幸運的是利奇毫髮無損。由於威爾斯親王號的四聯裝主炮彈鏈卡殼,無法做出有效還擊,利奇於6:09分下令撤離。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骷髏總隊以集中營屠殺暴行而惡名昭彰。「骷髏是不懼怕死亡的」這就是他們的作戰口號。其師徽骷髏圖案的含義是「我們在我們的黑色帽子上佩帶骷髏標誌,藉以警告我們的敵人,並向我們的領袖表示,我們隨時準備用自己的生命去實現他的理想。」 骷髏師於1939年11月1日正式成立,其首任師長是納粹德國黨衛隊上將西奧多·艾克,艾克是一個殘酷的納粹主義的狂熱份子,他手段強硬兇狠。
  • 並非日本德國,至今此國戰後後遺症還在
    並非日本德國,至今此國戰後後遺症還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疑是全人類共同的一場噩夢,在這場空前絕後的大戰中,全世界60多個國家被直接捲入戰爭,數千萬的人口直接或間接因戰爭而死亡。在所有的參戰國家中,又以蘇聯、中國損失人口最多,分別死亡2300萬人和1800萬人,而受傷、殘疾的數字更甚,反而是二戰的兩個主要策源國,損失的人口卻相對並不多。
  • 「戰後對日本戰犯審判文獻研討會」議程
    陳謙平(南京大學):戰後國民政府對日資產的接收與索賠概述 吳景平(復旦大學):關於戰後日本賠償問題研究的若干思考 馬振犢(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中國對日戰犯審判檔案集成》叢書概況及其價值述評
  • 魔鬼利刃:邪惡黨衛軍「四大王牌」師,帝國師第一,骷髏師居第四
    眾所周知,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和正義世界為敵,甚至軍隊執行種族屠殺政策,它的失敗可以說是歷史的必然。但話又說回來,二戰德軍無論是國防軍還是黨衛軍,他們在二戰中卻都表現出了強悍的戰鬥力,戰場上很多軍人的戰鬥技巧,戰鬥意志,戰鬥紀律都讓人很佩服。
  • 齊柏林伯爵號 揭秘納粹德國航空母艦
    第一次世界大戰堪稱海軍航空兵的黎明,戰後航空母艦正式登上歷史舞臺。當時除極少數有遠見的人以外,人們根本無法想像這種新式軍艦將在一代人的時間裡取代長期的海洋霸主——戰列艦。各海軍強國雖然願意發展航母,但是仍將戰列艦視為核心。但隨著航空技術的快速發展,航母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
  • 二戰後日本天皇何以未被審判?
    日本第124代天皇 原子彈宣告了日本法西斯的末日,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讀了《終戰詔書》,向日本民眾和全世界宣布日本無條件投降。作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三大軸心國之一,日本在東南亞尤其是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罪行。現在,該是他們接受全世界人民審判的時候了。
  • 被刻意隱瞞的日軍暴行,死亡人數近百萬
    1932 年,日本全面佔領中國東北。在哈爾濱以南的北營河村,日軍建立了第一個細菌戰研究點。後來,又有好多個細菌戰研究點在東北陸續成立,而這也使當時的中國東北地區成為日軍的一個巨大的「生物戰實驗室」。在石井四郎的直接倡導下,日本的恐怖人體試驗與納粹德國死亡醫生們的猶太醫療「試驗」竟然不謀而合了。
  • 歐洲第一位女性拍賣師,探訪德國範漢姆藝術拍賣公司成立60周年
    2019年,德國範漢姆藝術拍賣公司(VAN HAM)成立60周年。當我們把時針撥回到1959年的科隆,伴隨著歐洲第一位女性拍賣師Carola van Ham女士(1926-2016)的首次拍賣的落錘,範漢姆藝術拍賣公司在古典藝術、珠寶首飾和歐洲藝術工藝品三個大類站穩了腳跟。此後的三十年,範漢姆藝術拍賣專攻這三個領域,積累了聲譽和客戶資源。
  • 二戰期間日本在世界範圍內一共殺了多少人
    1932年9月16日在遼寧撫順平頂山村日本守備隊和憲兵隊士兵200人用6挺機槍集體屠殺當地村民3千多人,然後縱火焚毀了全村八百多間房舍。1934年5月日軍在天津南開八裡臺和吉林依蘭縣強佔民地修建機場時動用飛機轟炸依蘭縣,炸死中國民眾2萬餘人。1937年11月12日佔領上海的日軍在南市放火連燒9日。在此期間中國軍民死傷無數,損失超過8億元。
  • BBC:柬埔寨立法禁止否認紅色高棉暴行
    資料圖片:2012年11月20日,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柬埔寨首相洪森在第21屆東協峰會閉幕式上致辭。新華社記者廖梓達攝參考消息網6月9日報導 柬埔寨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把否認紅色高棉上世紀70年代暴行的言行視為非法。
  • 港童話書美化暴行鼓吹逃犯是「勇士」,香港教育局...
    據香港《星島日報》13日報導,「香港言語治療師總工會」去年年底出版《羊村十二勇士》繪本。該繪本影射內地依法處理12名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及製造炸彈等罪行並棄保潛逃、觸犯偷越邊境罪的港人,以所謂「努力守衛」及「英勇」等詞美化暴行。
  • 金大校友郭俊鉌先生與南京大學的日軍侵華暴行研究
    關於曾任東京盟軍總部(SCAP)任職調查日軍戰時暴行之紐西蘭人 James Godwin 曾將其審問日軍之紀錄私自攜回紐西蘭一事,侄於1999年向紐西蘭作家兼出版商James Mackay購到Godwin 秘密攜出之文件的全部影印本一套以及他根據該項文件所著書Betrayal in High Places 數冊 (該書已由金禾出版社出版中譯本,書名《俘虜痛史》。
  • 澳軍暴行遭國際社會譴責 爆料者或面臨牢獄...
    墨爾本居民︰對澳軍在阿富汗犯下的惡心罪行,我在這裡表示反對。他們處理阿富汗罪行醜聞時做得一塌糊塗,那些應對此負責的人可能會逃避懲罰。」「澳大利亞犯下的戰爭罪應該由國際法庭調查,不僅是澳大利亞當局。」澳軍暴行爆料者面臨牢獄之災澳大利亞軍方報告調查過程非常艱難,報告經歷多次推遲,最終出爐經歷了四年。而且在調查過程中,曾經報道澳軍犯罪行為的澳大利亞記者受到打壓,一位曝光具體細節的軍隊律師甚至遭到司法部門指控,至今仍面臨牢獄之災。戴維•麥克布賴德曾於2011年和2013年兩度作為軍隊律師隨澳大利亞軍隊前往阿富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