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前的今天,蘇聯在莫斯科反攻,朱可夫一戰成「神」

2020-12-01 袁載譽

1941年9月30日德國在列寧格勒、烏克蘭的軍事行動告一段落,被臨時調派去支援的德國中央集團軍,得以集中自己全部力量,3個集團軍和3個坦克集群,以及第2航空隊,共78個師,180萬人,繼續自身戰爭開打前的既定進攻目的,拿下蘇聯首都莫斯科。

而蘇聯方面也毫不示弱,派遣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約15個集團軍和1個戰役集群共125萬人組建莫斯科防禦集團。

9月30日,在德國將軍古德裡安的第2坦克集團軍的快速突擊下,德國正式打響了莫斯科戰役。而初次交鋒的結果對於蘇聯人來說可謂是災難性的。

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在布良斯克、維亞茲馬地區被德國的快速穿插所包圍了,此後雖然得以突圍,但付出了減員65萬的代價,莫斯科陷入「無兵可守」的尷尬局面。

就這危難之時,史達林想到了自己的「救火隊長」朱可夫,當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陷入重重包圍,艱苦突圍之時,朱可夫臨危受命以突圍的西方面軍殘部加上預備隊方面軍重建西方面軍,在莫斯科構建最後的防線,時間是10月9日晚。

至於朱可夫是如何進行防禦?有1個中心1個重點,中心是人民的力量是莫斯科最堅強的後盾,所有就有莫斯科百姓不分男女老少紛紛上戰場幫忙修戰壕、做後勤。

而1個重點即為士氣一定不能輸,所以在11月7日清晨德國的炮火聲已經響徹整個莫斯科城的大背景下,朱可夫堅持舉行紅場閱兵,蘇聯士兵實槍實彈的在激揚歌聲中走過紅毯後,直接衝向最前線。

也正是由於莫斯科守軍士氣不減,百姓又力挺,朱可夫得以以弱打強,在12月初遏制住了德國的攻勢。當德軍距離莫斯科城僅30公裡的戰略點亞赫羅馬被蘇聯奪回,象徵著德軍失去了進攻的能力。

12月5日史達林在得到朱可夫的確認後,清晰的知道德軍因為戰線太長,後勤補給已經陷入崩潰,士兵們正在冬日苦寒中掙扎。

於是投入3個方面軍共15個集團軍給朱可夫,要求他在莫斯科進行反攻。精力充沛的蘇聯士兵,對抗被寒風折磨的奄奄一息的德國士兵,結果可想而知,德國中央集團軍付出581900人傷亡後全線崩潰。

在德軍崩潰的腳步聲中,朱可夫因臨危受命拯救了岌岌可危的莫斯科,打破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從此被蘇聯人乃至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同胞認可為了打擊德國法西斯的「戰神」。

相關焦點

  • 拉赴刑場卻僥倖生還,蘇聯的「希望之星」!朱可夫都曾望塵莫及
    ,朱可夫都望塵莫及 羅科索夫斯基的晉升經歷和像其他很多蘇聯元帥一樣,他的軍事生涯也是從士兵開始。但在十月革命時輕而投奔赤衛軍,並於1919年加入蘇聯共產黨。 在蘇俄內戰期間,羅科索夫斯基在紅軍騎兵部隊先後擔任連長、營長、團長,因為作戰勇猛頑強,多次受到上司嘉獎。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但是他沒有停下侵略的腳步,把目光投向了東邊的鄰居蘇聯。1941年德軍集結了550萬大軍,3900多架飛機,於6月22日凌晨3點,三個集團軍兵分三路實行了"巴巴羅薩"計劃,瘋狂閃擊蘇聯。當時希特勒對於拿下莫斯科抱了很大的期望,當蘇聯士兵面對德國戰車的時候,也的確是節節敗退,毫無招架之力。在斯摩稜斯克會戰結束後,希特勒利慾薰心,想趁機利用包圍圈攻陷基輔城。
  • 蘇聯元帥的滄桑鐵血路:史達林清洗處決功勳元帥
    其中在二戰中晉升蘇聯元帥的有8人,他們是千萬大軍中的佼佼者。  這裡面最拔尖的無疑是朱可夫元帥。戰爭初期他建議放棄基輔後撤以保存實力,卻被史達林降職。蘇軍隨即在基輔被殲滅66萬人。血的教訓讓史達林意識到朱可夫的價值,開始對其重用。列寧格勒危急時,朱可夫受命奔去,接替無能的老元帥伏羅希洛夫,守住了這座孤城。此時德軍重兵直撲莫斯科,朱可夫再度臨危南下指揮,取得莫斯科保衛戰的勝利。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其實, 第4裝甲軍團這時已打到距蘇聯最大的產油區僅80公裡的地方,卻不得不掉轉身向東北插上。  這時,在史達林格勒,蘇聯的守軍不足19萬人,有300多輛坦克和300多架飛機。保盧斯統率的進攻部隊近3 0萬人,700多輛坦克,1200多架飛機。他制定了一個教科書式的作戰計劃,於8月19日發動了對史達林格勒的首次 進攻。
  • 莫斯科最為詭異的建築,始作俑者居然是史達林
    世界各地的城市也去過不少,和在國內一樣都是斜的路,能讓我分清東西南北的地方少之又少,其中一個就是莫斯科的紅場。東邊是古姆百貨,西邊是列寧墓和克裡姆林宮,南面是聖瓦西裡大教堂,北邊就是現在矗立在我面前的紅磚白頂的歷史博物館。不過在紅場上只能看到這棟建築的「屁股」,歷史博物館的正門在那一面,門前矗立著朱可夫元帥雕像的那邊才是正門。
  • 二戰時美英給蘇聯的援助到底有多重要,就連朱可夫都說多虧了美國
    深度摘要:二戰時,美英向同為同盟國陣營的蘇聯提供了不少援助,這些援助到底有多少?對蘇聯戰勝德國到底有多大作用?就連蘇聯二戰中戰功最為顯赫的「戰神」朱可夫元帥就曾表示,多虧了美國。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當晚,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和納粹德國作戰的個人和國家都是我們的盟友,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
  • 屍山血海:揭秘蘇聯在二戰期間的「人海戰術」
    在過去,二戰蘇軍常被描述成靠人海壓垮德軍防線的人肉壓路機,如今這一風向卻又完全轉了過來,無論是在一些流量很大的問答社區,還是在一些視頻網站上,關於蘇軍使用「人海戰術」的說法經常被斥責為西方資料中對蘇聯紅軍「戴有色眼鏡的污衊」並時常有人聲稱戰爭後期蘇軍戰術水平「遠超德軍」。確實到若干年前為止,受到引進的各色西方資料影響,確實存在總體低估蘇軍的情況。
  • 德國真的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輸掉莫斯科戰役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其中的莫斯科保衛戰就是不得不提的一場戰鬥,這個戰鬥的結果就是蘇聯慘勝,德軍失敗。莫斯科保衛戰其實一直有人把德軍失敗的原因歸結於當時蘇聯天氣的突變,那麼到底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
  • 「話人物」蘇聯槍斃的最高將領巴甫洛夫真的是叛國嗎?
    巴甫洛夫,蘇聯大將,蘇聯紅軍西方面軍指揮員,曾進入伏龍芝軍事學院深造,先後任騎兵團長、機械化團長和旅長,參加過參加過一戰、蘇俄國內戰爭、西班牙內戰、蘇芬戰爭,曾被授予「蘇聯英雄」的稱號。在蘇德戰爭前夕,巴甫洛夫誤判了局勢,認為德軍的不會主攻目標不在西方面軍,因而未作較全面的準備。
  • 朱可夫元帥愛喝「肥宅快樂水」:獨霸一卡車可樂,一天6瓶才過癮
    攻克柏林,來瓶伏特加吧朱可夫元帥是二戰蘇軍的大功臣,從莫斯科一直打到柏林,威名赫赫,在盟軍中也受到相當大的尊敬。朱可夫、羅科索夫斯基、科涅夫等蘇軍名將,與艾森豪、布萊德利、蒙哥馬利等盟軍名將終於面對面地握手。其中,艾森豪將軍與朱可夫元帥建立了相當好的私人友誼。艾森豪將軍向在東線浴血奮戰的蘇軍將士表示敬意,朱可夫也向美軍的物資幫助和在西歐戰場的奮戰表示感謝。雙方互相贈送了許多禮物。朱可夫送了艾森豪幾匹俄國馬,以及傳統的斯拉夫工藝品。艾森豪同樣回贈了許多美國特產,以及美國文學作品。
  • 《鈾工程》——追憶蘇聯核武器開發計劃(二)
    依據庫爾恰託夫的請求,蘇聯國防委員會於1944年12月8日通過了關於在中亞勘探區建設大型鈾礦開採企業第6聯合廠的決議。該企業的組織和管理由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及其第九管理局(局長扎韋尼亞金)負責。1946年至1947年,第6聯合廠開採和加工的鈾礦總量超過了290噸,此外還開採出86噸濃度達40%的濃縮鈾。
  • 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名將巴甫洛夫,為何被史達林下令處決?
    縱觀整部二戰史,蘇聯紅軍在戰爭中的表現可以說非常優異,如果不是他們他們用滿腔愛國熱血和保衛祖國的決心阻擋了納粹的鐵蹄的話,那麼二戰的最終走向,將很有可能發生變化。所以不得不說,蘇聯在二戰中的貢獻是非常巨大的。
  • 巴甫洛夫與朱可夫同為大將,卻被史達林槍決,這是為什麼呢?
    在蘇聯的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名叫巴甫洛夫的高級將領,他曾經跟朱可夫同為大將,但是其結果卻非常悽慘,他沒有死在戰場上,反而卻被史達林下令槍決,這是為什麼呢?巴甫洛夫的下場看起來悽慘,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也算是罪有應得,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