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毀南斯拉夫!希特勒的這一決策,導致德軍在蘇聯被打敗

2021-01-09 小閒說歷史

二戰中,南斯拉夫只是一個小國家,但就是這個小國家,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左右為難,並最終導致了德軍在蘇聯戰場的失敗。那麼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

當時,納粹德國已經擊敗法國,準備進攻蘇聯,戰略家希特勒決定先掃清東歐各國,為進攻做準備。此時義大利進攻希臘失敗,德國從準備進攻蘇聯的主力部隊裡抽出了一個集團軍去幫助義大利人,東歐的羅馬尼亞、匈牙利、南斯拉夫則已經表態,願意加入軸心國。

這個時候,南斯拉夫出事了,該國兩大主體民族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柱人,前者曾經是奧匈帝國的一部分,一貫親德,後者則親俄,敵視德國。本來南斯拉夫已經宣布加入軸心國,結果國內的反對勢力竟然發動了政變,政變者希望保持中立,也就是不承認先前和德國籤訂的盟約。

希特勒暴跳如雷,罵南斯拉夫人為背叛者,立即指示陸軍統帥部,要組織強大的軍隊,打敗南斯拉夫,進攻方案代號「懲戒行動」,用於進攻的德軍包括兩個集團軍和一個裝甲集群,共22個步兵師和10個裝甲師,因為抽調了太多部隊,原計劃進攻蘇聯的時間,被迫往後推遲了4個星期。

希特勒原本計劃3個星期打敗南斯拉夫,因為當時南斯拉夫擁有25個師的步兵,以及3個師騎兵,還有400餘架可作戰的飛機,不過這些部隊的裝備基本上停留在一戰水平。在北方,德軍進攻異常順利,除了實力差距大,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南斯拉夫內訌了,克羅埃西亞人把德國人當成解放者,經常臨陣倒戈。而在南方,南斯拉夫出動了4個師進攻義大利軍隊的防線,目的是打通跟希臘的聯繫,以圖得到英國海軍的支援,當時防禦的義大利人有22個裝備精良的師,在被4個裝備落後20年的南斯拉夫師攻擊後,這些義大利人居然打不贏扛不住,全線後撤了!!!

最終南斯拉夫被德國擊敗,但是因為這次行動,德國進攻蘇聯的時間被推後了4個星期。日後,當德軍圍攻莫斯科,碰上了極寒天氣,德國向前線運送石油、棉衣、食物的火車80%被凍住了,圍攻莫斯科的德軍在極寒天氣裡沒有棉衣、沒有石油、缺少糧食,古德裡安的裝甲部隊因為缺少石油,沒能完成對莫斯科的合圍,德軍的失敗從這裡開始!假如當初沒有進攻南斯拉夫,那麼德軍就可以提早4個星期發動蘇聯戰役,在極寒天氣來臨之前,德軍肯定已經攻克了莫斯科,到了城裡,就不怕沒衣服沒食慾了,歷史也許就此改寫。

當然,進攻南斯拉夫也沒錯,不清除後患,德軍進攻蘇聯時就不安全。更嚴重的是,南斯拉夫距離羅馬尼亞太近了,而羅馬尼亞是德國的唯一石油來源地,雖然南斯拉夫宣布中立,但萬一有敵機從南斯拉夫起飛,轟炸羅馬尼亞油田,那就完了。

那麼您覺得,如果你是希特勒,你會進攻南斯拉夫、推遲攻蘇時間嗎?

點個關注支持一下吧,歡迎留言、分享。(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爆炸的巴爾幹火藥桶,是如何炸掉希特勒的計劃,對德國影響如何?
    另一方面,德國也積極的聯絡希臘和南斯拉夫加入軸心國。 但是義大利入侵希臘,導致了德國拉攏希臘的計劃流產。不僅希臘和義大利打的勢成水火,英國人更是和希臘締結了盟約。 這導致希特勒不得不考慮派兵援助義大利,擊敗希臘,以防止英國在巴爾幹取得突破。
  • 在希特勒進攻蘇聯時,前線氣溫零下40度,德軍還穿著秋褲作戰
    德軍在1941年進攻蘇聯時,充滿了希特勒個人精神中濃厚的賭徒心理,他在戰前並不是沒有擔憂蘇聯的冬天,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鑑,但他一意孤行,夢想通過閃電戰提早結束戰鬥,然後在冬季將領地固守,這樣整個蘇聯的精華區域都將淪陷,那些組織起來的軍隊要麼投降,要麼在遠東等待來年春天,要麼凍死在西伯利亞的寒風中。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德軍在西歐戰場上勢如破竹,希特勒得意忘形,還沒好好喘口氣,就和英國打了起來,結果被英國空軍打敗,使得希特勒進攻英國的計劃徹底泡湯。但是他沒有停下侵略的腳步,把目光投向了東邊的鄰居蘇聯。1941年德軍集結了550萬大軍,3900多架飛機,於6月22日凌晨3點,三個集團軍兵分三路實行了"巴巴羅薩"計劃,瘋狂閃擊蘇聯。
  • 為什麼希特勒說克裡特島是德國傘兵的「墳墓」?
    最後,該戰役為德軍第一次遭遇當地平民大規模抵抗的戰役。受此次軍事行動之中空降部隊之巨大傷亡影響,希特勒於今後禁止德軍任何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盟軍卻因對空降兵的潛力印象深刻,著手積極組建空降部隊。德軍計劃為以空降突擊之法奪取島上三個機場,並且從海上運送重武器與登陸部隊上岸。雖德軍空降兵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希特勒更是承認了克裡特島已經成為德國傘兵的墳墓」。
  • 希特勒曾想徵服全球,如未兵敗蘇聯,哪個國家會是下一個目標?
    雖然現在看來希特勒想稱霸世界無疑是痴人說夢,不過在當時如果蘇聯沒有抵擋住德軍,那麼結果如何並不可知。所幸,德國納粹最終失敗,然而這場戰爭的勝利卻並非易事,歐洲險些被德軍以一己之力踏平,偌大的蘇聯也近乎被吞噬殆盡,再加上後來參戰的美國,德軍幾乎是獨戰天下。
  • 黑色閃電列王牌軍第四,希特勒近衛師南徵北戰,戰敗後向美軍投降
    在希特勒十大王牌軍裡,"黑色閃電"希特勒近衛師排名第四,肯定會有近衛師的軍迷對"黑色閃電"的這一排名感到不平,在他們看來至少進入前三,冠軍排不到,亞軍可爭取,第三應該是穩的。其實,現在的排名主要是基於近衛師太過慘重的傷亡有關,這與近衛師承擔的任務也有關聯。
  • 二戰時德軍一件棉衣都沒有,在莫斯科成片凍死,為什麼不搶蘇聯人
    ,而對岸也只有英國軍隊在負隅頑抗,而更為惡劣的是,希特勒見拿英國不下,竟擅自做主決定撕毀痛史達林籤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調轉槍口直指蘇聯。,希特勒自負的認為,只評價德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一定能夠在冬季到來之前佔領整個蘇聯,這足以看出希特勒的狂傲和野心。.
  • 蘇聯天氣那麼冷,德軍為什麼還傻愣愣的,穿了單衣就上戰場?
    1941年,德國出動大軍以及飛機坦克開始對蘇聯突然發起了猛攻,為了這次襲擊,德國在暗地裡偷偷的準備了一年多,這就是德國人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人根本就沒有防備,等到史達林反應過來,蘇聯的邊境已經被攻破,德國的飛機正在狂轟濫炸,蘇聯已經失去了招架之力。隨著基輔被德國佔領,列寧格勒也被圍攻,德國的軍隊已經打到了莫斯科。蘇聯的失敗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 如果二戰德軍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會不會改變二戰的走向?
    如果二戰德軍一直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很有可能會改變二戰的走向。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這是當時德軍已經做了,但一直沒做徹底並堅持下去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當時德國空軍「腿短」造成的。由於德軍缺乏遠程重型轟炸機,使他們想對蘇聯大後方進行戰略轟炸的願望,始終無法得以實現。而德國當時之所以沒有遠程重型轟炸機,與其國力、戰爭理念有很大關係。
  • 300萬美英軍隊反攻歐洲大陸,希特勒的大西洋防線被擊潰
    1940年,德國軍隊使用閃擊戰徵服西歐之後,希特勒驕狂無比,曾發起過對英國的「海獅作戰」,企圖通過空軍轟炸摧毀英國的抵抗,然後再一舉登陸英國本土。可是在英國空軍的英勇奮戰之下,德國空軍遭到了失敗。既然奪取不了制空權,也就無法渡海登陸,德軍一時拿英國沒什麼辦法。
  • 蘇聯零下40度的天氣,德軍身上穿的什麼?最終凍死十幾萬人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是以摧枯拉朽的勢頭推進,將蘇軍逼迫防守在莫斯科,在此情況下,1941年史達林冒著可能被轟炸的風險,在紅場舉行了一次獨具風格的閱兵式,藉此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也許是上帝眷顧這片土地,當蘇聯士兵從紅場出發奔赴前線的時候,天公作美下起了大雪。
  • 二戰德軍的特種部隊布蘭登堡部隊到阿登戰役的特殊150裝甲旅
    說二戰時期的特種部隊作戰,最開始是英國22特種空勤部隊,他們擁有一頂綠色或者紅色貝雷帽,從1940年開始在德國北非地區,挪威軍港,展開敵後偷襲行動,給德軍造成極大的損失,特別是對當時挪威地區的騷擾,讓希特勒錯誤的認為英軍的下一步攻擊解放的地點是在挪威,這導致從1941年到1945年德軍在挪威的駐軍一直保持在
  • 蘇聯早期坦克巨無霸,KV系列重型坦克,如何對德軍展開逆襲?
    這一設計就讓它擁有了 炮塔前90毫米、側面75毫米、車身90毫米 的厚重裝甲。這就意味著有KV-1的戰場生存能力超過早期所有的坦克,是當時蘇聯最具生存性的坦克。
  • 德軍已佔領廠房大門,蘇聯裝甲車卻仍在廠房生產線上生產!
    事實表明,每逢這種時候,希特勒就不知天高地厚。這回 又是如此,他竟然兩捆草全要吃。德軍分成兩路,保盧斯率第6軍團進攻史達林格勒,第4裝甲軍團進攻高加索油田。7月2 3日,這一決定寫入了德國陸軍史上著名的45號指示中。當德國陸軍參謀總長哈爾德提出集中力量保一頭時,希特勒指責他 ,「舊軍官只有專業能力而沒有激情」,把他撤了職。
  • 回眸二戰:什麼才是希特勒的颱風攻勢?
    其中,就有希特勒對蘇聯所發動和實施的「颱風」攻勢。那麼,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背後又有哪些故事呢?下面咱們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當1941年6月22日的時間如期來臨之後,蘇聯的上空則是一片陰雲密布。此時,法西斯德國正以閃電般的速度,兵分三路,分別向著列寧格勒,烏克蘭、高加索,以及莫斯科強勢推進。等到8月中旬的時候,莫斯科的大門——摩稜斯克就已經被德國所佔領。
  • 如果不是嚴寒的天氣,德國能徵服蘇聯嗎?答案很現實
    而另一個國家,便是蘇聯了。蘇聯擁有當時世界最為遼闊的國土,最為豐富的資源以及世界排名第二多的人口。他們的工業十分發達,史達林更是野心勃勃,與德國籤訂了互不侵犯條約,準備與德國共同瓜分世界!可是當時的德國,卻並沒有這種想法,希特勒打敗法國之後,在歐洲再無對手。在攻下英國的夢想破滅之後,他又轉過頭去,打蘇聯的主意了。
  • 德軍的最後一次勝利,勞班坦克大決戰,摧毀蘇軍351輛裝甲車輛
    進攻這座城鎮對蘇軍而言不單單擁有戰略價值那麼簡單,某種程度上這次行動還有一些精神象徵的意義存在。但科涅夫在最初的幾次火力偵察中發現德軍的防禦異乎尋常的頑強且堅固,所以他下令近衛坦克第三坦克軍打出一記迂迴攻勢,切斷勞班與布雷斯勞的聯繫。
  •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
    二戰猶太人和德國人長相差不多,希特勒如何分辨?德軍:從這3點眾所周知,二戰是一段非常殘酷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無數人因為戰爭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大家都知道,二戰中希特勒對猶太人進行了慘無人道的屠殺。究其原因是因為希特勒小時候受到了猶太人的壓迫。他嫉妒猶太人有錢,嫉妒他們聰明。於是,等到希特勒控制了德國之後,就開始大規模地對猶太人進行屠殺。首先,希特勒將德國所發生的經濟危機全部甩鍋給了猶太人,然後便開始找理由加緊迫害猶太人了。他不僅將猶太人的財產全部沒收,還將猶太人關在集中營裡,不斷的折磨他們,最後讓猶太人在凌辱中死去。
  • 一開戰就被處決的蘇軍大將,從德軍視角看,巴甫洛夫犯了多少錯?
    1941年,蘇聯衛國戰爭爆發僅一個月,蘇軍原西部軍區司令,四方面軍指揮官,巴甫洛夫大將踉蹌的走上了刑場。赫魯雪夫評價巴甫洛夫將軍的失敗有諸多的客觀因素存在,那麼如果對照德軍的作戰手冊他又犯了多少「客觀錯誤」呢? 一、巴甫洛夫大將在戰爭爆發前做了什麼?
  • 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是什麼的反應
    演講中的希特勒,肢體語言很「犀利」希特勒沒有忘記,一戰中由於美國的參戰,導致戰局迅速發生扭轉,以至於德軍不得不籤訂《凡爾賽條約》選擇投降,喪失了大量的國土和主權。因此二戰開始後,德軍一直避免與美國發生正面衝突。雖然德軍在歐洲戰場所向披靡,希特勒驕傲的認為,在歐洲沒有德軍打不下的城堡,但是他也清楚地知道美國山姆大叔不是那麼好惹的,就在幾十年前的一戰中,美國通過向協約國販賣大量的武器彈藥而大發戰爭財,戰爭後期更是直接加入到戰爭中給德國以致命的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