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萬美英軍隊反攻歐洲大陸,希特勒的大西洋防線被擊潰

2021-01-15 沈聽雪的歷史文集

1940年,德國軍隊使用閃擊戰徵服西歐之後,希特勒驕狂無比,曾發起過對英國的「海獅作戰」,企圖通過空軍轟炸摧毀英國的抵抗,然後再一舉登陸英國本土。可是在英國空軍的英勇奮戰之下,德國空軍遭到了失敗。既然奪取不了制空權,也就無法渡海登陸,德軍一時拿英國沒什麼辦法。

1941年6月,希特勒將德軍主力轉向東線蘇聯戰場,向英國進攻的計劃也就無限期擱置。然而戰火瀰漫世界數年後,美國、日本相繼捲入第二次世界大戰,戰爭形勢對軸心國越來越不利。特別是號稱「盟國兵工廠」的美國參戰之後,盟國一方在資源方面佔據了絕對優勢,美英蘇三方密切溝通,互相支援,越戰越勇。軸心國越打越窮,互相之間又缺乏戰略協作,形勢日益困窘。

1943年以後,英美軍隊肅清了非洲的德意軍隊,應史達林蘇聯的一再要求,其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的企圖越來越明顯。1943年7月,美英軍隊登陸西西里島,向歐洲發動反攻,一舉使墨索裡尼倒臺,義大利向盟國投降。到了這時,原本作為德國後院的西歐已經變成了第二前線,面臨盟軍的大兵壓境。

為了保衛西歐,在希特勒的指示下,德軍在西歐集中了90萬兵力,沿英吉利海峽的法國海岸大興土木,修築了一道極為堅固的工事,密布防登陸壕、帶刺鐵絲網、障礙物、雷場、暗堡和火力點,看上去真是易守難攻。希特勒將其稱為「大西洋防線」,並派手下最能打的元帥「沙漠之狐」隆美爾親自坐鎮守衛。

英美盟軍以艾森豪為主帥,蒙哥馬利為副帥,麾下擁有布萊德雷、巴頓等一流戰將,一直積極籌劃在法國的登陸作戰。他們做了許多周密的準備工作,特別實施了出色的情報戰和心理戰,用「欺敵計劃」來有效隱蔽己方作戰企圖。如盟軍在英國南部建立了一個假的進攻基地,擺設了許多以假亂真的坦克及登陸艦艇,還建立了一支「大軍」,部隊番號都是真實的,互相之間有大量的通信聯絡,甚至制定出了許多不同的作戰計劃。美軍裝甲戰名將巴頓還親自前往坐鎮,指揮部隊進行兩棲登陸訓練,登陸作戰地點模擬的是法國加萊地區。各種類似的情報源源不斷傳到德軍總參謀部,希特勒對此深信不疑,連隆美爾也誤認為加萊將是盟軍的登陸地點,從而把一支最強大的裝甲軍團部署到了加萊方向。

在做好了充足準備後,1944年6月6日凌晨,300萬英美盟軍突然在法國西北部的諾曼第登陸。步兵、炮兵、空軍和海軍聯合作戰,經過《拯救大兵瑞恩》般的浴血廝殺後,當日就有3萬部隊成功登陸並牢牢控制住了灘頭陣地。德軍聞訊後急忙調動裝甲軍團發動反擊,可是盟軍掌握有絕對優勢的制空權,在成百上千架轟炸機和強擊機的猛烈打擊下,德軍反擊部隊損失慘重,無法接近諾曼第。於是盟軍源源不斷地登陸,希特勒的「大西洋防線」已呈土崩瓦解。至7月1日,總計有100萬英美士兵及50萬噸補給、10多萬輛汽車到達了歐洲大陸,而後面還有更多的部隊將要到來。

7月20日,希特勒在他的「狼穴」大本營召開作戰會議,不料卻遭到了有預謀的暗殺,被一枚定時炸彈炸傷。希特勒死裡逃生後立即開始了報復,參與這次謀殺的許多德國軍人都被處死。其中就有德國最負盛名的元帥隆美爾,他事先也知道謀反集團的計劃,但卻沒有向希特勒報告。西線戰事面臨關鍵時刻,戰場主帥卻突然死亡,德軍在西線已組織不起堅強的防禦。

此後,盟軍的進攻非常順利。8月19日,盟軍在法萊斯包圍並殲滅德軍7萬餘人。8月25日,解放法國首都巴黎,9月3日,攻佔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9月4日,攻佔重要比利時港口安特衛普,9月10日,解放盧森堡,9月17日,盟軍進入荷蘭與德軍展開激戰,兵鋒已直逼德國本土。德軍潰不成軍,損失慘重,3個月作戰損兵50萬人以上,其中被俘就達36萬人。而盟軍損失了22萬餘人,這與其強大的總兵力相比並不在話下。

無奈之下,希特勒只好命令西線的德軍邊打邊撤,以求集中力量保衛德國部邊境。到1944年底,整個法國都獲得了解放。與盟軍相呼應,蘇聯紅軍也在東線發起強大的攻勢,一如摧枯拉朽。從北到南的戰場捷報頻傳,蘇聯境內的德軍被全部擊潰,蘇軍也大舉殺入東歐作戰。

戰爭已從東西南三面向德國本土逼近,德國面臨了絕境。為扭轉這一局面,瘋狂賭徒希特勒決定集中兵力在西線發動一場使盟軍猝不及防的攻勢,一舉奪回主動權,在此基礎上向盟國求和。這一仗,就是大名鼎鼎的「突出部戰役」。

相關焦點

  • 二戰堅如磐石的馬奇諾防線一夜間土崩瓦解,難道是馬奇諾坑了法國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歐洲出現短暫和平局面,法國作為主要戰勝國得到了大筆的國的戰爭賠款,包括以前被佔領的土地,但法國也付出極大的代價,一戰中軍隊傷亡超過600萬人口,全國多個地方的農業和工業被戰爭摧毀,國家背上沉重的戰爭債務,經濟凋零,民不聊生,因為戰爭大量的成年男性死亡,人口出生率創造了歷史新低,總人口在4000萬人左右,而此時的德國卻有
  • 被希特勒寄予厚望的「齊格菲」防線,為何4個月就被盟軍攻破?
    有意思的是,這條防線的建造者正是以閃擊戰聞名天下並且攻破法國「馬奇諾」防線的德國。「齊格菲」防線是德國在二戰之前在西部邊境修建永備築壘體系,共投入10萬工程兵,35萬勞工,耗資35億馬克,歷時三年零五個月修建而成。
  • 二戰的真相:修建馬奇諾防線的法國到底圖啥?
    是什麼原因讓法國人去修建這麼一條固若金湯的防線呢?馬奇諾防線的背後,法國人的「完全防禦理論」。法國在作為歐洲大陸上的陸軍強國,其奉行的一直是「大規模進攻」理論,這種理念在一戰中給法國造成了巨大傷亡,當時的法國失敗在和德國作戰時,輕視炮火的掩護,運用步兵不顧一切的進攻,認為步兵在德軍機槍和大炮的打擊下跑步前進都是對軍人榮耀的一種侮辱。
  • 「揮鐮行動」五周時間滅掉敵國,希特勒是怎麼羞辱法國的 - 上遊...
    佔領歐洲,稱霸世界是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目的。當1939 年德國徵服波蘭後,希特勒便開始考慮進攻西歐。為此德國陸軍參謀總部很快制定出了一個代號為「黃色方案」的西線作戰計劃。但由於攜帶「黃色方案」的德軍飛機在比利時迫降,一部分重要的文件落入英、法手中。
  • 納粹德國那些黑科技武器,最後一個留下未解之謎,希特勒獲得外星科技
    其中,納粹德國能夠肆掠在二戰戰場,靠的不僅是強大的軍隊,還有先進的科技水平。今天一起回顧下納粹德國幾種具有代表性的黑科技武器。1、V-2火箭V-2火箭V-2火箭是一種地對地彈道飛彈,也是世界上第一種超音速火箭,是納粹德國為襲擊英國所製造的。V-2火箭是德國科學家韋恩赫-馮布勞恩博士的團隊設計製造。
  • 日本軍隊佔領香港以後,4年時間內,到底如何進行統治?
    號稱擁有歐洲大陸第一陸軍的法國迅速戰敗,德國從而佔領了歐洲大陸。英國依靠海軍和空軍苦苦支撐,當時,美國在不介入戰爭的情況下,開始大規模援助英國。由於英國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本土防禦和北非戰場,對於東南亞地區,英國非常擔心。作為德國的盟友,日本對東南亞地區虎視眈眈。從1939年開始,英國已經開始加強香港、新加坡、馬來亞等各地區的防禦力量。
  • 二戰最大謎團:希特勒為何在敦刻爾克放走34萬英法軍隊?
    二戰前期,德國軍隊西線的進攻十分順利。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正當德軍的坦克部隊已經佔領法國北部,並且已經從敵人的基地切斷英法軍隊之後。幾十萬的英法軍隊被圍困在敦刻爾克這個地域狹小的港口中,德軍的坦克部隊剛要衝入敦刻爾克實施掃蕩的時候,希特勒卻命令他的軍隊停止了攻擊。結果,讓英國軍隊在這惟一的退路上撤出了22.4萬人,法國撤出了11.4萬人。用英國人的話說,這是「敦刻爾克奇蹟」。
  • 據險死守:擊潰10萬金軍以少爭奪,南宋護國神器名揚天下
    宋朝軍隊在我國古代歷史上的宋朝時期,也有這麼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歷來被人們津津樂道。而戰勝方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有一定的因素就在於他們所使用的武器,南宋護國神器——神臂弓。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金國集結十多萬軍隊,兵鋒直指仙人關(今甘肅徽縣東南),企圖破關入蜀,進而從長江上遊,發起對南宋的新一輪進攻。
  • 希特勒調虎離山走一招險棋,重兵繞開馬奇諾防線,合圍盟軍於腹地
    5時30分,在北海到馬奇諾防線之間的300多公裡的戰線上,德軍地面部隊向荷蘭、比利時和盧森堡發起了大規模進攻,同時揭開了入侵法國的序幕。擔任助攻和吸引英法軍隊主力的德軍B集團軍群,首先以空降部隊對荷蘭和比利時境內的重要橋梁及要塞設施實施了襲擊。這突如其來的打擊立即造成了荷、比軍隊的慌亂,緊接著,B集團軍群的裝甲部隊趁亂發起了猛攻。
  • 希特勒戰敗前,曾派人去西藏尋找扭轉時間之法,25萬德軍消失!
    歐洲長期流傳著一個關於亞特蘭蒂斯(大西洲)的傳說。亞特蘭蒂斯大陸無比富有,那裡的人是具有超凡能力的神族。有關它的文字描述,最早出現在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於公元前350年撰寫的《對話錄》中。他寫道:「1.2萬年前,地中海西方遙遠的大西洋上,有一個令人驚奇的大陸。
  • 伊軍隊部署在哪 南北各3道防線9萬精兵保衛首都
    伊軍隊部署在哪 南北各3道防線  9萬伊軍保衛巴格達  從戰爭爆發後的情況可以看出,伊拉克方面吸取了海灣戰爭的慘痛教訓,不再把徹底失去制空權的伊拉克軍隊暴露於沙漠曠野,而是重點死守巴格達等大中城市。開戰前夕,伊軍根據薩達姆的指示調整兵力部署,將兵力收縮到由南向北的兩個通道上,將精銳部隊部署在巴格達周圍,保存實力。
  • 德國人到底恨不恨希特勒呢?
    希特勒因為書籍成為了千萬富翁,因為書籍的暢銷,使得很多人開始支持他,出獄後的希特勒重新建立納粹黨,並再此出任獨裁元首的身份,此時很多青年開始欣賞這位「大文豪」的獨裁元首。1940年-1970年:德國的罪人從1939年開始,德國侵略的步伐開始向整個歐洲蔓延,最開始德國人都認為希特勒收回了一戰中德國失去的領土,這一點讓德國人很是欣慰,但是戰爭的持續讓德國人民也看出,希特勒開始向歐洲國家「復仇」。
  • 馬奇諾防線,人人都能想到德軍會繞道後方,為何法國卻沒想到呢?
    二戰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為宏大的戰爭,雖然同盟國取得了這一場戰爭的勝利,但是同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以德國、日本、義大利為首的軸心國,一度也取得了極高的主動性,在1940年到1941年,納粹德國的鋼鐵洪流可以說是在歐洲大陸上暢行無阻,他們之所以能夠如此,自然和另外一個國家離不開關係。
  • 英國在數萬年前是歐洲大陸的一個半島,為何會變成大西洋上的島國
    可是根據科學研究發現,在數萬年前,英國所在的大不列顛群島卻是歐洲大陸邊緣伸入大西洋的一個半島(類似於義大利半島)。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大不列顛半島脫離大陸,成為島嶼的呢?圖中顯示的數萬年前,大不列顛群島附近的海陸分布情況。我們可以發現,現在的英吉利海峽只是大陸上的一個狹長的海灣,古泰晤士河和古萊茵河都通過同一個入海口注入當時的「英吉利灣」。
  • 希特勒和墨索裡尼得知日本偷襲珍珠港後是什麼的反應
    根據希特勒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錄,當希特勒聽到這個消息後,是前所未有的暴怒。我們可以想像,希特勒驚訝的眼神中帶著憤怒,怒吼道:「日本這樣的豬隊友啊」。那麼希特勒為何會如此生氣呢?演講中的希特勒,肢體語言很「犀利」希特勒沒有忘記,一戰中由於美國的參戰,導致戰局迅速發生扭轉,以至於德軍不得不籤訂《凡爾賽條約》選擇投降,喪失了大量的國土和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