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裡特島戰役簡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中,作為希臘戰役的一部分,克裡特島空降戰役可謂意義非凡。通過描述克裡特島戰役簡介,能夠幫助現代人更好地熟知那段歷史。
該戰役爆發於希臘克裡特島,戰事於1941年5月20日早上拉開序幕,德國發動了代號為「水星行動」的軍事行動,派兵空降入侵了克裡特島。而作為防守軍隊的為該島的希臘抵抗軍以及盟軍。在第一天激烈的戰鬥之後,以英軍為首的盟軍便遭受了極高的傷亡,但是仍然無法在阻斷德軍進攻之行動中發揮有效作用。第二天,盟軍方面因通訊的突發問題,盟軍指揮官無法及時地掌握戰況,更是致使島西面的馬萊邁機場被德軍攻陷佔領。於是,德軍藉此優勢,大量空運增援部隊,在數量之上完全壓倒盟軍,並於最後完全控制了克裡特島。
從三個方面來說,克裡特島戰役的意義都是空前的。首先,它作為歷史上首次大規模空降作戰,具有跨時代的意義。其次,在該場戰役之中,盟軍首次利用了被破譯的德方恩尼格瑪密碼機,而獲取情報進行作戰。最後,該戰役為德軍第一次遭遇當地平民大規模抵抗的戰役。受此次軍事行動之中空降部隊之巨大傷亡影響,希特勒於今後禁止德軍任何大規模空降作戰行動,盟軍卻因對空降兵的潛力印象深刻,著手積極組建空降部隊。德軍計劃為以空降突擊之法奪取島上三個機場,並且從海上運送重武器與登陸部隊上岸。雖德軍空降兵付出了十分沉重的代價,希特勒更是承認了克裡特島已經成為德國傘兵的墳墓」。但是德軍最終實現戰役目的的事實不可磨滅,他們控制了愛琴海與地中海航道。
通過以上對克裡特島戰役簡介描述,可以知道,這場戰役,其經驗和影響,必定被歷史所銘記。
克裡特島戰役的背景
克裡特島戰役,是德軍入侵巴爾幹半島的最後一役,那麼如此重大的克裡特島戰役,它發生背景是什麼呢?
1940年9月,義大利法西斯頭目墨索裡尼欲侵佔南斯拉夫或者希臘。但是希特勒阻止墨索裡尼不要這麼做,因為希特勒當時正在進行對西歐各國的攻城略地,並開始秘密調動兵力做好入侵蘇聯的準備。到了10月28日,義大利軍隊越過阿爾巴尼亞邊界,從三個方向開始進軍希臘。然而,墨索裡尼高估了他軍隊的實力。在希臘軍隊頑強的抵抗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義大利軍隊全線潰退。墨索裡尼的失敗,影響到了希特勒在巴爾幹半島的戰略。無奈之下,德國於12月制定了關於巴爾幹半島的「馬裡塔」計劃。
德軍攻擊巴爾幹半島的目的,是為了掃除在巴爾幹半島上對德軍的威脅,尤其是英國在巴爾幹半島的影響,希特勒要為進攻蘇聯提供一個後顧之憂的環境,即巴爾幹南翼的穩定,保護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同時又可以為進攻蘇聯做好準備。
因此,德軍替代義大利軍隊進駐巴爾幹半島,本來只是想停止巴爾幹半島的戰事。但是德國將領卻考慮用空降的方式來奪取克裡特島,因為他們認為只要英國人在克裡特島的存在,就會給德國後翼帶來巨大威脅。因此,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德國統帥部決定,以空降的方式,奪取克裡特島,為德軍的「巴巴羅薩」計劃掃清背後的障礙。
這就是克裡特島戰役發生的背景。
克裡特島戰役的結果
克裡特島戰役作為一次德國掃除後方威脅的戰役,它的結果是令人深思的。
這場戰役,是以德軍的勝利而告終,但是卻是一場慘勝。德軍在這場戰役中,損失了1.4萬空降部隊的精英,其中陣亡和失蹤人數高達4000人,同時也損失220多架飛機,其中包括170多架運輸機。減員最慘重的,是德國唯一的第七空降師。傷亡超過5000人,是全師兵力的75%。參戰的空降兵總共傷亡6000多人,佔德國空降兵總人數的三分之一。這對德軍的空降部隊來說,是罕見的一次大毀滅。導致了德軍在之後的戰役中,都是以地面機械化軍團為突襲利器,再也沒有大規模使用空降兵的戰役。
在12天的空降過程中,盟軍在德軍的打擊下,所付出的代價也不小。英軍損失15743人,其中犧牲亡1742人。海上力量的3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和其他各類軍艦29艘被德軍所擊沉,也包括一艘航空母艦,海軍傷亡也達2000多人。英國人員傷亡總計1.8萬人。與此同時希臘也有1.4萬軍隊被德軍殲滅,被俘達6000人。
可以這麼說,克裡特島戰役,德英雙方,都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最終德軍佔領了克裡特島。使德國東南歐的陸上交通線生命線得到了有利保障,也控制了愛琴海區域和地中海東部地區航線,並使歐洲海上霸主英國喪失了地中海內最重要的據點。在第二戰爭開闢之前,德國在東南歐方面,沒有任何後顧之憂。這就是克裡特島戰役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