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世界近代史上不可迴避的一個人物,有人說他是千古罪人,也有人說他推動歷史發展。或許對於我們來說,希特勒還很遙遠,可對於德國人,他們既享受過希特勒帶來的麵包,也飽嘗了他種下的惡果,恨還是不恨?這是一個問題。
有多少國人會恨徵戰四方的成吉思汗,又有多少法國人會恨徵服歐洲的拿破崙,還有多少日本人會恨靖國神社裡的戰犯?說到這裡,有多少德國人會恨希特勒,應該不言自明了吧。接下來就讓作者給大家分析一下吧!
二戰前德國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
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王國組成的同盟國,敗於大英帝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俄羅斯帝國、義大利王國和美利堅合眾國組成的協約國。
因此,於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爾賽宮,戰敗的德國被逼迫與英、法、俄、意、美等協約國籤署了喪權辱國的《凡爾賽條約》,並於1920年1月10日正式生效,標誌著第一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
自此,德國損失了13.5%的領土,12.5%的人口,16%的煤產地、半數的鋼鐵工業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全國上下陷入了一片屈辱恐慌之中。例如:一戰後,法國軍隊迅速控制德國的魯爾工業區,並將該地區出產的煤通過鐵路輸送到法國。對於反抗的德國鐵路工人,並進行血腥鎮壓,其中約有200多名德國鐵路工人被法國當局殺害。
二戰前德國的困窘
希特勒在接手德國的時候德國的狀態並不好。因為當時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除了損失了自己的國土,同樣也流失了一部分的人口,還有重要的礦產資源地以及將近一半的國家工業生產線。
如此的一個結果造就當時德國境內的就業率非常低,很多家庭因為沒有工作只能靠政府的救濟來生存。而德國海外的殖民地也迅速被其他的幾個帝國瓜分,所以德國整體的生產資源也難以供給德國內部的需求。
不僅如此,德國還需要不停地向各國賠款,可是當時德國國家的財富主要掌握在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家還有猶太人的手裡,如此的一個現狀,造就了德國內部的矛盾極其尖銳。而希特勒當時在參與競選的時候向德國的民眾保證他上臺之後會改變如此一個現狀,所以希特勒也就得到了德國民眾的支持。
二戰前德國民眾的生活
德國民眾的生活不會因為難民,也不會因為外國經濟的低迷讓普通的民眾承擔這一切。德國在1929年世界經濟大蕭條時被一受打擊,剛剛有些恢復的德國再一次面臨經濟崩潰的絕境,當時失業人口高達800萬對於當時的德國人口總數而言,800萬的失業意味著這個國家已經崩潰。
希特勒也正是在這一歷史環境之下佔大的德國民眾的一邊。希特勒曾經對德國民眾所許下的承諾,其實都實現了。首先希特勒保證了大資本家的利益,迅速恢復了整個國家的市場經濟秩序,讓在德國擁有雄厚經濟政治基礎和實力的容克大資本家們獲取了豐厚的利潤,也正是這些容克大資本家成為希特勒的後臺,也是希特勒堅強的依靠。
德國人民眼中的希特勒
希特勒上臺初期,以帶領德國人民走出困境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為目的,趕走了在德國的美國財團和猶太資本家,快速扭轉了德國經濟的頹勢。1933年國民生產總值約為737億帝國馬克,到了1938年的德國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了1264億帝國馬克。同時,到了1939年,德國的失業現象不但基本「消滅」,甚至還出現了勞動力短缺的現象。
此外,國家實行免費教育,並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了作戰需要,希特勒下令建造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不但改善了德國的交通,還促進了交通運輸的新模式,影響了全世界。
1938年,希特勒一舉佔領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序幕。這時的希特勒在德國人民的心目中,絕對是「俾斯麥」式的英雄人物,或者就是德國人民的救世主。
可是,死於希特勒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各國人們高達3500多萬人,僅屠殺猶太人就有近600萬,也給許多國家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因此,希特勒被世人稱為魔鬼、戰爭狂人、劊子手、殘暴的法西斯等惡名。對於這樣的一個人,德國人會像其它國家人一樣恨他嗎?個人認為,顯然不會。
想了解更多關於希特勒的事跡,快來閱讀《希特勒傳》吧!
本文由【史事分享】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違者必究,圖源網絡,侵權道歉。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如果你有一些不同觀點的話,歡迎你們在下方評論區討論,我們可以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