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黃粱美夢,德國對英國本土的入侵計劃——海獅計劃

2020-11-22 騰訊網

隨著1940年6月21日,德法之間籤訂了《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德國和法國的戰爭告一段落。希特勒打開地圖一看,整個西歐大陸都落入了他的手中,基本上完成了他心目裡的歐洲藍圖。然而在這片地圖上還有一個國家至今不肯放棄抵抗,這個國家就是希特勒認為是和德國同出一脈的英國。雖然說希特勒很希望依靠和平手段結束和英國的戰爭,但顯然英國並非是這麼想的。

法國戰役結束後,希特勒一再的發出聲明,表示自己對英國沒有野心,也無意讓英國這麼一個"偉大的國家"蒙羞。他也對自己的幕僚們如此說道:"我不希望寶石從不列顛的皇冠上摘下去,對於人類來說,那將是一場災難。"此時希特勒的言辭之真切,不敢說後無來者,那也是前無古人了。倘若希特勒對英國拋出的橄欖枝,如果都化作現實的木材,那麼這些橄欖枝恐怕足夠英國人燒個一年半載的。

但可惜的是,在英國新任首相邱吉爾領導下,英國人已經對希特勒的花言巧語有了抗性,因為英國政府裡的那些軟骨頭都已經被邱吉爾掃地出門了,現在整個英國上下同仇敵愾,只打算和德國人死戰到底。在1940年7月16日晚,希特勒於國會大廈的演講中做了最後一次努力,他表示自己不希望德國和英國中的一個在戰爭中被毀滅,並希望邱吉爾能夠考慮一下他的提議,確保兩國從此和平共處。

然而一個小時後,希特勒就收到了邱吉爾的回覆——英國拒絕對納粹德國屈服,並將繼續戰鬥下去,直至打垮納粹德國。邱吉爾的回覆讓希特勒氣急敗壞,在他眼裡邱吉爾根本就是一個只會喝白蘭地和抽雪茄的白痴,而邱吉爾的內閣裡也都是一群沒有腦子的笨蛋。希特勒琢磨既然英國人不打算接受他的和平,那他乾脆調集部隊,把英國人打到接受和平為止算了,也省了他浪費自己的口水了。

事實上,從一開始希特勒就沒放棄過用武力進攻英國人,他準備了一個非常龐大的入侵計劃,這個計劃就是著名的《海獅計劃》。但對於希特勒和德國而言,進攻英國本土其實是個非常困難的事情,或者說難如登天一般。因為英吉利海峽的存在,入侵英國本土必然不能只靠陸軍就能成功,德軍必須發動一次兩棲登陸作戰,可這需要陸海空三軍同時投入,否則絕無成功可能。

然而實際情況是,德國陸軍齊裝滿員,空軍也是裝備精良,可是自家的海軍就屬於瘸腿級別了。從1939年到1940年6月,德國海軍損失慘重,先是斯佩海軍上將號被英軍圍堵後自沉,然後又在挪威戰役裡損失了成打的海軍艦船。挪威戰役幾乎是德國海軍的末日級災難,你可以拿出數個綽號來稱呼這場戰役——納爾維克驅逐艦墳場、德國水面艦隊的末日開端等等。一句話,現在的德國海軍遠遜於英國皇家海軍,雙方都不是一個重量級的選手。

至於兩個可能的盟友?法國海軍本是可能為德軍提供幫助,可是現在法國海軍已經被英國皇家海軍在"弩炮行動"裡打的損失慘重,基本上是半身不遂的狀態了。至於隔壁的義大利皇家海軍?義大利皇家海軍遠在地中海,要突破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和直布羅陀的封鎖,那基本是痴人說夢。再者,英國皇家海軍的地中海艦隊驍勇善戰,遠非義大利皇家海軍可比,因此希特勒也只能放棄讓義大利人來增援他們。

可英國人既然不肯投降,那麼希特勒就算再困難,也得勒緊褲腰帶去打垮英國。所以希特勒也只能去調兵遣將,準備揮師攻打英國本土。為此,光是陸軍部隊,希特勒就準備了25萬人,約有13個師的兵力作為入侵部隊。這些部隊都是德國陸軍的精華力量,他們將在英國南部海岸線展開登陸,登陸範圍是從多佛爾斷崖東部的拉姆斯蓋特,一路延伸到懷特島西部的萊姆灣,戰線長達200英裡。

而負責運輸這支龐大部隊的,則是德國海軍的軍艦和徵集來的民船。這些船隻包括有168艘各型運輸艦、1910艘改裝過的駁船、419艘拖船和1600艘汽艇。至於德國海軍的水面艦隊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反正就算拉出去也是打不贏英國皇家海軍的,這一點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海軍元帥是很清楚的。而負責提供支援和壓制火力的則是德國空軍,德國空軍為此投入了2669架各型作戰飛機,可以用來擊潰英國皇家空軍,並且壓制英國皇家海軍。

如果從當時的實力對比來看,英國人唯一的優勢就是他們有當時歐洲第一的海軍,並且擁有英吉利海峽這道天險。可與之相對比的話,英國皇家空軍就脆弱無比了,因為他們的只有700架戰鬥機和500架轟炸機,實力尚且不足德國空軍投入兵力的一半。倘若英國皇家空軍被德國空軍徹底擊潰,那麼在德軍開始登陸的時候,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也就沒什麼作用了。英國皇家海軍唯一的結局,就是被德國人的航彈炸到海底裡去。

如果乍一看的話,希特勒和他的將帥們制訂的計劃是不錯,似乎英國人的滅亡也就是那麼一瞬間。可如果細細品的話,就會發現這個"海獅計劃",基本上沒有成功的可能。

首先來說,這次登陸作戰的準備,德國海軍悲觀的發現,陸軍的將領根本不知道什麼叫做兩棲登陸作戰。或許在他們眼裡,英吉利海峽就是個大號的河流罷了,渡海作戰就是渡河作戰,只不過這個河特別的大罷了。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德國陸軍策劃的登陸作戰本身就缺乏足夠的掩護,而且13個師的兵力要分布在200英裡長的戰線上,這是等著被英國人趕下大海呢。

而要運載這麼一支龐大的登陸部隊,並且發動一次兩棲登陸作戰,那麼所需要的船隻和作戰船隻是難以想像的龐大。即便是以最低限度來考慮,德國在軍艦上也需要至少4-5艘戰列艦,30艘輕重巡洋艦,100艘驅逐艦,以及數以千計的專業的運輸船和登陸艇。可現實情況是,德國海軍一無所有,有的只是民船,而且準備的船隻裡很多是內河船隻改良來的,這就非常不利於進行一次跨海作戰。如果遭到任何一點攻擊,那麼這些船隻都可能葬身大海,船上的德國兵也會成了魚鱉的口糧。

整個計劃唯一的成功機會,就全押在德國空軍身上,這也是目前德國空軍唯一具備優勢的地方,畢竟當時德國空軍和英國皇家空軍的實力差距非常巨大。可是反過來講,德國空軍自己的狀況也沒好多少。因為他們的作戰飛機必須法國北部和挪威的機場起飛,直撲英國本土而去。可德國空軍的航程較短,飛到英國本土後油料也所剩無多,滯空時間大大縮短。如果遭到英國空軍的攔截,那麼就可能出現油料不足以返航的情況。更別提一旦被擊落的話,德國飛行員就只能跳傘到英國做俘虜了,整個對英國展開的空戰,充其量不過是空耗軍力罷了。

由此不難看出,所謂進攻英國的"海獅計劃",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希特勒的一個黃粱一夢,根本沒有成功的可能。雖然整個計劃看起來轟轟烈烈,但真的執行起來就只有損失慘重的命了。不過為了希特勒的面子問題,"海獅計劃"還是得執行下去,因此對英國的空襲作戰還是要展開,這也就是著名的"不列顛空戰"。至於這次空戰的成敗與損失情況,那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相關焦點

  • 海獅計劃的流產,是德國聲東擊西的戰術,還是一次失敗的布局?
    1940年夏,德國為佔領入侵英國,制定了「海獅計劃」,然而僅僅幾個月後,這一計劃便被暫停了。至今,「海獅計劃」不了了之的原因依舊沒有定論,特別是這一計劃和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之間的關係,歷來是人們爭論的重點。有人認為,這兩項計劃都是德國的入侵計劃,它們之間肯定存在著一定的聯繫。
  • 沒有它,英國可能被希特勒徵服!
    文/滅霸他爸1940年德國閃擊西歐,迅速擊敗法國、盧森堡、比利時、荷蘭四國,英國遠徵軍損失慘重,退回英倫三島,希特勒隨即實施「海獅計劃」,企圖徹底打敗英國,「不列顛大空戰」拉開帷幕。在這場決定英國命運的空戰中,英國空軍憑藉一款性能出色的戰鬥機,以少勝多,挫敗德國戰略企圖,保衛了本土安全,這款戰鬥機就是著名的「噴火」式。「噴火」式戰鬥機由英國維克斯-休潑馬林(也稱超馬林)公司設計師米切爾在S型系列飛機的基礎上設計的螺旋槳式戰鬥機。
  • 爆炸的巴爾幹火藥桶,是如何炸掉希特勒的計劃,對德國影響如何?
    英國軍隊只要緊緊守住馬爾他島,直布羅陀,克裡特島,就可以讓地中海網格化。如同三道鐵閘一樣鎖住軸心國海軍進入地中海的通道。而英國地中海艦隊則可以牢牢掌握住地中海的制海權,對軸心國發動一系列襲擊。 二.點燃的火藥桶 這一點,德國自然很清楚,希特勒也極力在巴爾幹地區推行他的政策。
  • 希特勒的神秘基地——南極基地計劃
    早在二戰爆發之前,希特勒就瞄上了這裡,不僅僅只是為那裡的資源,還為了在那裡建造一個最終的基地。南極基地計劃20世紀30年代,德國每年都要從挪威進口約20萬噸的鯨油用於生產國內的人造黃油和肥皂。挪威在南極的捕鯨站使一些納粹官員分外眼紅,他們覺得如果在南極建立一個德國的捕鯨站,可大大縮小進口成本,但這個建議並沒能得到納粹高層的認可。
  • 炸死希特勒!納粹統治下德國貴族"拯救世界"計劃
    按照他們的計劃,一旦希特勒命令軍事動員,他們就在柏林發動政變。首先由漢斯—于爾根·馮·布魯門塔爾伯爵(Hans-Jürgen Graf von Blumenthal)率領可靠的部隊殺入總理府,殺死或控制希特勒。隨後逮捕納粹黨領導人,建立新政府。然而,英國首相張伯倫害怕戰爭,在談判中向希特勒讓步,籤署了《慕尼黑協定》,讓希特勒不費一兵一卒就贏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蘇臺德地區。
  • 為什麼希特勒說克裡特島是德國傘兵的「墳墓」?
    該戰役爆發於希臘克裡特島,戰事於1941年5月20日早上拉開序幕,德國發動了代號為「水星行動」的軍事行動,派兵空降入侵了克裡特島。而作為防守軍隊的為該島的希臘抵抗軍以及盟軍。在第一天激烈的戰鬥之後,以英軍為首的盟軍便遭受了極高的傷亡,但是仍然無法在阻斷德軍進攻之行動中發揮有效作用。
  • 300萬美英軍隊反攻歐洲大陸,希特勒的大西洋防線被擊潰
    1940年,德國軍隊使用閃擊戰徵服西歐之後,希特勒驕狂無比,曾發起過對英國的「海獅作戰」,企圖通過空軍轟炸摧毀英國的抵抗,然後再一舉登陸英國本土。可是在英國空軍的英勇奮戰之下,德國空軍遭到了失敗。既然奪取不了制空權,也就無法渡海登陸,德軍一時拿英國沒什麼辦法。
  • 不列顛空戰,面對德軍飛機兩倍數量攻勢,英國靠什麼打贏這場仗?
    1940年6月,法國淪陷後,納粹德國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如何能在短時間內使英國屈服,然後集中兵力進攻蘇聯。起初,希特勒寄希望於英國的妥協,但邱吉爾政府並未接受德國的「和平倡議」。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唯一的解決方法就是入侵並佔領英國。
  • 黑色閃電列王牌軍第四,希特勒近衛師南徵北戰,戰敗後向美軍投降
    最早的希特勒近衛師只是規模不大的一支準軍事的政治化部隊,稱為「阿道夫·希特勒掌旗隊」,類似於儀仗隊,參加了佔領蘇臺德地區、合併奧地利、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等行動,這些行動中主要擔任政治維持的作用。近衛師的第一次軍事一線戰鬥是在1939年的波蘭戰役,隨南方集團軍群一路打到華沙城下,戰役勝利後,1940年3月希特勒掌旗隊在德國本土休整得到了新型的四號坦克,完全實現了摩託化,具備現代軍隊的技術保障。隨後近衛師參加了荷蘭、法國戰爭,特別是參加了敦刻爾克等戰役,一直開進到西班牙邊界。為了準備即將到來的「海獅計劃」,近衛師刻苦訓練兩棲作戰。
  • 二戰德國黑科技有多猛?差點轟炸美國本土,因產能不足沒能翻盤
    在二戰末期,德國的戰敗已經不可逆轉了,當時希特勒將最後的翻盤希望,寄托在了當時德國火箭專家馮·布勞恩所研發的秘密武器V2飛彈身上,在那個時期,這款飛彈也是全球獨有的,足以稱得上是黑科技。據了解,在火箭的底部,有著一個巨大的引擎,使用酒精和液氧作為燃料推進,僅僅6分鐘V2飛彈就能從德國飛到英國倫敦,在當時全球其他國家只能使用轟炸機的情況下,德國的這款飛彈已經讓英國吃了不少苦頭。為此希特勒下令研發出一種遠程飛彈執行攻擊美國本土的任務,計劃待會「美國計劃」。
  • 愛因斯坦極力促成曼哈頓計劃,否則原子彈恐落入希特勒之手
    到了20世紀30年代,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義大利物理學家恩裡克,德國物理學家哈恩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驚奇地發現,1克重的鈾裂變產生的能量竟然相當於燃燒3噸煤炭所放出的能量,它所產生的爆炸力是如此巨大和驚人。從此人類進入了核時代。
  • 德國海軍為何無法發展壯大?希特勒看不起,陸空軍還給穿小鞋
    對於德國海軍而言,艦隊的恢復是他們所夢寐以求的。而對於英國而言,這也避免了另一場海軍軍備競賽的擔憂。看似雙方各取所需,實際上德國人的獲利更大,因為他們已經可以建造海軍,並且重新裝備了潛艇。然而很不幸的是,德國海軍此階段雖然得到了希特勒的支持,但是造艦計劃卻較為緩慢,畢竟船艦設計是需要時間的。
  • 希特勒的「狼群」,二戰德國潛艇艦隊的重建之路
    一旦德國U艇成功切斷了通往大不列顛的同盟國海上航運線,那麼大戰的勝者或許將是他們。1933年,希特勒上臺。1935年3月,希特勒斷然宣布退出《凡爾賽和約》。同年德國與英國籤署了《限制海軍軍備條約》,該條約允許德國擁有約為英國皇家海軍45%的規模,潛艇數量則完全相當。考慮到英國人在1914至1918年期間痛苦不堪的戰爭回憶,這一條約的達成顯然令人大跌眼鏡。
  • 希特勒真的不怕死嗎?曾經制定逃跑計劃,準備在北極重建納粹基地
    臨死前的一段時期,希特勒曾一再標榜自己「要與第三帝國共存亡」,但事實上他並非從容赴死,他也曾經掙扎猶豫,甚至一度制定了逃跑計劃。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幾十年後,前德軍研究人員厄內斯特·科尼格上校向《泰晤士報》披露了這一計劃,逃亡的目的地是位於北極地區的格陵蘭島。
  • 一位德國木匠為何讓希特勒膽戰心驚?希特勒:此人敢刺殺元首
    隨著德國民眾對納粹元首希特勒的崇拜陷入一種近似狂熱的浪潮之中時,喬治.艾爾塞決定刺殺希特勒,讓處在戰爭邊緣的德國懸崖勒馬。 其次、刺殺希特勒 喬治.艾爾塞決定刺殺希特勒這個大膽的計劃以後,開始策劃刺殺希特勒的行動。 喬治.艾爾塞知道希特勒在德國慕尼黑貝格布勞凱勒啤酒館,發動了著名的「啤酒館暴動」起家。
  • 納粹成立德意志少女聯盟,希特勒與神秘組織維利會的造人計劃!
    相傳在二戰時期,德國有一個非常神秘的組織名叫「維利會」。這個組織致力於研究一些神神鬼鬼、亂七八糟的神秘力量,經常搞一些玄幻的東西出來,是人類世界最神秘的組織之一。據說他們的很多成員,都擁有心靈溝通的能力,可以獲得來自高等文明的重要信息。很多人認為希特勒非常執著於地心世界,以及對UFO和地外文明的過度崇拜,都與這個組織脫不開關係。
  • 二戰希特勒秘密進行「基地211」計劃,真的造出飛碟了?
    關於二戰希特勒的黑科技,以此為題材的影視劇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拿到說二戰中,納粹黨希特勒真的研製出了飛碟嗎?我覺得很有可能,要不然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編劇往這方面想,而且二戰結束後到現在還有很多當事人健在,他們的回憶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 諾曼第登陸前"銅頭蛇"欺騙計劃 希特勒判斷失誤
    這次登陸能夠成功,一個重要原因是,盟軍在登陸前實施了一個龐大的戰略欺騙計劃,造成希特勒判斷失誤。「銅頭蛇」計劃就是戰略欺騙計劃之一。  詹姆斯酷似蒙哥馬利    克利夫頓詹姆斯是英國皇家軍餉團的中尉軍官,隨團駐紮在累斯特。二戰爆發前,他是地方舞臺上的一名演員。
  • 希特勒曾想徵服全球,如未兵敗蘇聯,哪個國家會是下一個目標?
    而在幾百年之後的歐洲德國,也出現了一個就軍事能力而言,不輸於成吉思汗的將領——希特勒。這才導致德國陷入兩線作戰的困境,使得希特勒的計劃才徹底落空。諾門罕戰役失敗後,日本「北進派」的計劃落空,於是「南下派」便去招惹了美國這個更兇狠的角色。倘若日本當時堅持「北進」,蘇聯就無法兩線作戰,從而被徹底拖垮。 那麼希特勒的計劃中,在擊敗蘇聯之後,他的下一個目標是誰?會不會是英國呢?這應該是一個肯定答案。英美等國十分清楚,假如德國徵服了蘇聯,便可以放開手腳收拾眼前的英國,而沒有了蘇聯掣肘的德國,對付英美將猶如探囊取物。
  • 二戰空戰王牌,德國戰機的剋星: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看過電影敦克爾克的朋友一定對影片中非常逼真殘酷的空戰鏡頭印象深刻,在敦克爾克上空進行空中掩護,同德國戰機進行艱苦鏖戰的正是英國大名鼎鼎的噴火式戰鬥機。每當它的出現總會給陷入絕境的英法聯軍以希望和生存下去的勇氣,最終大部分英法聯軍成功地撤回至英國。在此期間噴火式戰鬥機功不可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