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德軍一件棉衣都沒有,在莫斯科成片凍死,為什麼不搶蘇聯人

2020-12-05 騰訊網

二戰期間的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的重要成員,也是法西斯的同盟的重要力量,,並且當時的德軍幾乎是全世界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而德軍在二戰的戰場上也被看成是戰無不勝的神話般的存在。

圖—二戰中的德國

而希特勒在二戰中的戰績也很強悍,並且沒當時歐洲大陸幾乎已經盡在希特勒的掌握之中,而對岸也只有英國軍隊在負隅頑抗,而更為惡劣的是,希特勒見拿英國不下,竟擅自做主決定撕毀痛史達林籤訂的《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並調轉槍口直指蘇聯。

圖—二戰中的希特勒和史達林

當然,在二戰中摸排滾打,又連續取得驕人的戰績,希特勒自負的認為,只評價德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一定能夠在冬季到來之前佔領整個蘇聯,這足以看出希特勒的狂傲和野心。.

圖—蘇德正面戰場

這場戰爭歷史上被稱為蘇德戰爭,而蘇聯方面則習慣稱為衛國戰爭,而蘇聯也確實拿出了一百二十分的勇氣與德軍對抗,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希特勒在莫斯科啃了幾口西伯利亞的雪後就倉皇敗逃。德軍侵佔蘇聯的計劃也宣告破產。

而在蘇聯方面,,為防止蘇聯本土汲取資源而制定了焦土政策,在當時的德軍駐地附近幾乎找不到任何一戶人家,而德銀也因此不能從普通的蘇聯人民手中搶奪物資,而衣物更是很難搶到,最多只能從那些犧牲的蘇聯士兵身上搶奪衣物,只是這些衣物大多都被炮彈炸過,其身上的衣物已經千瘡百孔是無法禦寒的。

圖—二戰中的德國士兵

也正因為如此,即使有德軍挺過了莫斯科的嚴冬,他們的戰鬥力也打了折扣,而希特勒志在必得的莫斯科戰役最終卻成為了德意志帝國的喪鐘。

當然磨合當年的拿破崙一樣們雖然德軍在二戰時的戰力確實很強,但是在莫斯科保衛戰以及史達林的焦土政策的實施下,德軍最終以失敗告終,而希特勒本人也在1945年自殺身亡,也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最初的巴巴羅薩計劃比真正執行的計劃要提前大約兩個月,如果希特勒按照原本的計劃進行,說不動真的在哪個嚴冬拿下莫斯科也未可知。

相關焦點

  • 德軍士兵在莫斯科成片成片凍死,他們為什麼卻不去搶劫蘇聯人
    但是生活在上個世紀的百姓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因為在那個時候,時常會有戰爭爆發,尤其是人類史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二戰,更是讓很多人都失去了生命。不僅如此,這場戰爭對於各個國家的發展也造成了重創,專家評估,二戰起碼讓人類的發展落後了幾十年。而在二戰期間也發生了許多著名的戰役,比如蘇德戰爭就是其中之一。
  • 德軍包圍莫斯科勝利在望,為何卻突然潰敗?蘇聯靠天氣反敗為勝
    後來德軍又想趁著在嚴寒來臨之際,再攻破莫斯科,因為莫斯科不但糧食儲備十分豐厚,還是重要的交通軍事要塞。德軍面對這巨大的誘惑一路北上,一共殲滅了蘇聯130多萬人。雖然基輔城曠日持久的戰爭,讓蘇聯紅軍損失慘重,但這也為蘇聯紅軍的勝利埋下了伏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德軍打開了通往莫斯科城的門戶,於10月初德國大軍兵臨城下。距離莫斯科郊區只有幾十公裡,克裡姆林宮近在咫尺。
  • 德軍在蘇聯的寒冬中凍死幾萬人,他們為什麼不燃燒樹木取暖?
    在莫斯科城下的德軍數量極其龐大,哪裡有如此之多的乾柴讓他們引燃樹木呢? 德軍在冷的是在無法忍受時會通過油料直接引燃樹木進行取暖,可是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我們知道油料在戰場上是極其寶貴的物資,沒有他,坦克就無法開動,大炮和汽車就成了擺設。在無法得到及時補充的情況下,大規模使用油料用於取暖,無疑是直接認輸戰爭。
  • 在希特勒進攻蘇聯時,前線氣溫零下40度,德軍還穿著秋褲作戰
    德軍在1941年進攻蘇聯時,充滿了希特勒個人精神中濃厚的賭徒心理,他在戰前並不是沒有擔憂蘇聯的冬天,歷史上也不是沒有前車之鑑,但他一意孤行,夢想通過閃電戰提早結束戰鬥,然後在冬季將領地固守,這樣整個蘇聯的精華區域都將淪陷,那些組織起來的軍隊要麼投降,要麼在遠東等待來年春天,要麼凍死在西伯利亞的寒風中。
  • 蘇聯零下40度的天氣,德軍身上穿的什麼?最終凍死十幾萬人
    在莫斯科保衛戰中,德軍是以摧枯拉朽的勢頭推進,將蘇軍逼迫防守在莫斯科,在此情況下,1941年史達林冒著可能被轟炸的風險,在紅場舉行了一次獨具風格的閱兵式,藉此來調動士兵的積極性。也許是上帝眷顧這片土地,當蘇聯士兵從紅場出發奔赴前線的時候,天公作美下起了大雪。
  • 蘇聯天氣那麼冷,德軍為什麼還傻愣愣的,穿了單衣就上戰場?
    1941年,德國出動大軍以及飛機坦克開始對蘇聯突然發起了猛攻,為了這次襲擊,德國在暗地裡偷偷的準備了一年多,這就是德國人的巴巴羅薩計劃。蘇聯人根本就沒有防備,等到史達林反應過來,蘇聯的邊境已經被攻破,德國的飛機正在狂轟濫炸,蘇聯已經失去了招架之力。隨著基輔被德國佔領,列寧格勒也被圍攻,德國的軍隊已經打到了莫斯科。蘇聯的失敗已經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 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
    在二戰中,蘇德戰爭是二戰時期規模和傷亡最大的一場硬對硬的戰役,1941年德國閃擊蘇聯,標誌著蘇德戰爭正事爆發,在蘇聯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德國投入了500多萬人,蘇聯更是損失了上百萬士兵。儘管在戰爭爆發初期,由於準備不足,蘇聯被揍得措手不及沒有還手之力,但經過努力在後期一下子扭轉了戰略態勢,二戰時期,在沒有援助下的蘇聯,是怎麼反敗為勝把德軍趕出去的?1943年7月12日清晨6時30分,德國空軍開始對蘇軍防線的轟炸。8時30分,德軍和蘇軍幾乎是同時發動了攻勢,兩軍迎頭撞擊在小村莊普羅霍洛夫卡郊外的原野上。坦克大戰是在河流和鐵路路基之間一塊狹長的地域上展開的。
  • 希特勒的這一決策,導致德軍在蘇聯被打敗
    二戰中,南斯拉夫只是一個小國家,但就是這個小國家,讓希特勒暴跳如雷,左右為難,並最終導致了德軍在蘇聯戰場的失敗。那麼具體情況是怎麼樣的呢?當時,納粹德國已經擊敗法國,準備進攻蘇聯,戰略家希特勒決定先掃清東歐各國,為進攻做準備。
  • 如果二戰德軍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會不會改變二戰的走向?
    二戰盟國對德國、日本的戰略轟炸,就是它們最後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二戰德軍一直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很有可能會改變二戰的走向。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這是當時德軍已經做了,但一直沒做徹底並堅持下去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當時德國空軍「腿短」造成的。由於德軍缺乏遠程重型轟炸機,使他們想對蘇聯大後方進行戰略轟炸的願望,始終無法得以實現。
  • 蘇聯衛國戰爭:德軍突襲挑起戰爭 經歷5大著名戰役
    蘇聯去前線的紅軍戰士  據新華社消息,應俄羅斯聯邦總統普京邀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5月8日至10日出席在莫斯科舉行的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慶典並訪問俄羅斯。蘇聯衛國戰爭是蘇聯人民為反對法西斯德國及其盟國而進行的正義戰爭。本組珍貴的老照片將向您講述這場戰爭的歷史過程。
  • 二戰不缺石油的德國有多可怕?哪怕美英幫助蘇聯,都無濟於事!
    二戰當中的德國在歐洲戰場當中,可謂是所向披靡,不管是法國還是波蘭都不是德軍的對手。哪怕是英國都只能在德軍的攻勢下瑟瑟發抖,然而德國卻在跟蘇聯的對戰當中,暴露出自己「底蘊」不足的缺點。德國的石油資源,並不足以支持它長時間的作戰,這也使得希特勒產生跟蘇聯交手的決定。
  • 二戰德軍骷髏師有多可怕?被稱為蘇軍的死神,成員都有抑鬱症
    說起二戰中令人聞風喪膽的部隊,估計大家都不會遺漏掉德軍的武裝黨衛軍,其中有三支黨衛軍堪稱王牌中的王牌。他們分別是骷髏師、帝國師和維京師。今天我們就來瞧瞧他們在二戰中的所作所為,來比比看誰才是真正的「地獄之師」。
  • 你可能會選錯:二戰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中國,蘇聯還是德國?
    那麼,在眾多捲入二戰中的國家中,哪個國家傷亡最大呢?中國、蘇聯還是德國?按照世界戰爭史記載,二戰是以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為開端,以1945年9月3日日本籤署無條件投降書為結束,前後歷時6年。在二戰開始的八年前,即1931年9月18日,中國的14年抗日戰爭已然打響。據不完全統計,整個抗戰期間,在華日軍人數最多時有近200萬,日本統計日軍共死傷195萬人。
  • 戰爭中趕工出來的輕型坦克,二戰蘇聯用來應急的T-60輕型坦克
    如果提起二戰時的坦克,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厚重的裝甲,強大的主炮,能夠碾碎一切敢於抵抗的敵人。這可以說是二戰坦克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比如說T-34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等等。但二戰中也有輕型坦克的存在,這種皮薄餡大的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通常是偵察。可蘇聯卻有這麼一種輕型坦克,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是被當作'主力'使喚的。
  • 近百萬蘇軍全軍覆沒,基輔戰役為何成為二戰時最大的圍殲戰
    基輔戰役是蘇聯與德國在二戰前期發生的一次大型戰役,這場戰役蘇軍慘敗,大量有生力量被德軍殲滅,60多萬蘇軍被德軍俘虜。德軍也因為此戰的勝利,佔據了烏克蘭大片地區,並在蘇聯西南戰場佔據了主動權。 有一種說法認為基輔戰役,是二戰時期眾多大型戰役當中最大的圍殲戰,據說這種說法是來自於希特勒。
  • 二戰時美英給蘇聯的援助到底有多重要,就連朱可夫都說多虧了美國
    深度摘要:二戰時,美英向同為同盟國陣營的蘇聯提供了不少援助,這些援助到底有多少?對蘇聯戰勝德國到底有多大作用?就連蘇聯二戰中戰功最為顯赫的「戰神」朱可夫元帥就曾表示,多虧了美國。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當晚,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和納粹德國作戰的個人和國家都是我們的盟友,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
  • 如果希特勒不實施種族滅絕和日本北攻蘇聯:二戰會什麼樣?
    有網友問;如果希特勒不實施種族滅絕和日本北攻蘇聯的話,二戰結果會怎樣? 其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二戰將會提前結束,最多將在1943年就會結束了。德國和日本輸的會非常悽慘,為什麼這麼說呢?德國為什麼要屠殺猶太人?其實就是為了獲取發展軍事的經費,就是為錢。
  • 蘇聯衛國戰爭著名戰役
    據統計,在1941年至1945年的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共發生大小戰役100餘次,其中以列寧格勒會戰、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會戰、庫爾斯克會戰和柏林戰役等最為著名。列寧格勒會戰1941年7月10日,德芬兩國軍隊在優勢空軍支援下,向列寧格勒方向南北對進。
  • 二戰時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結果會如何?
    二戰蘇德工業實力對比 二戰德國工業VS蘇聯,網上許多人都認為當時蘇聯是世界第二大工業國,戰爭潛力遠超德國,然而事實是否是這樣呢?西方盟國一共提供了501660輛,而且質量都比蘇聯在戰爭期間生產的"嘎斯"軍用汽車(343624,才5%! )好不少。沒有這些汽車,俄國人就沒有摩託化部隊,也無法機動大炮。 其它還有數不盡的物資援助,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以上就足夠證明「如果美國和大不列顛(包括大英國協和英帝國本身)在蘇德戰爭期間嚴守中立的話,毫無後顧之憂的德國和軸心國軍隊將會把蘇聯碾得粉碎。」
  • 二戰時蘇聯為什麼沒有研製火箭筒?其實根本不需要
    作為地面作戰的主要打擊力量,坦克在二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時,不管是德國、蘇聯還是美國,都製造出了一批先進的坦克、裝甲車等地面作戰武器,並大量投入陸地戰場。為了抵禦具有強大攻擊力和防護能力的坦克,各國也研製出了一批各式各樣的反坦克武器,專門用於在地面戰場上打擊坦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