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蘇聯為什麼沒有研製火箭筒?其實根本不需要

2021-01-18 陣匠

作為地面作戰的主要打擊力量,坦克在二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時,不管是德國、蘇聯還是美國,都製造出了一批先進的坦克、裝甲車等地面作戰武器,並大量投入陸地戰場。為了抵禦具有強大攻擊力和防護能力的坦克,各國也研製出了一批各式各樣的反坦克武器,專門用於在地面戰場上打擊坦克的力量。其中,在二戰中最盛行的地面坦克殺手就是火箭筒。美國、德國等國的陸軍中都大量裝備了火箭筒,但蘇聯軍中卻很少使用火箭筒,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自一戰起,坦克在戰爭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二戰時,為了有效地打擊坦克,美國率先發明了火箭筒。這種可攜式的反坦克武器,質量小、結構簡單,製造成本低,在戰爭中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很快就流行起來,並在反坦克作戰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火箭筒一般主要發射火箭破甲彈、火箭榴彈或者其他火箭彈, 在近距離範圍內,既可以打擊坦克、裝甲車等地面攻擊武器,也可以摧毀地面工事、軍事器材等。

在二戰中,隨著美軍開始大量使用火箭筒,德國、英國等也相繼研製出了自己的火箭筒,很快這種反坦克武器就代替了以前的反坦克步槍。但是,在蘇聯軍隊中,依然裝備著大量的反坦克步槍,火箭筒基本很難看到。事實上,對於有著多種反坦克手段的蘇軍來說,當時沒有必要專門跟風去生產新型的火箭筒,蘇軍中裝備的武器已經可以充分地打擊坦克力量了。

當時蘇軍中的火炮,是反坦克作戰的主力之一。當時蘇軍中大量使用ZIS-3 76.2毫米加農炮,這種加農炮生產速度快,使用起來也非常方便,它的發射速度非常快,最快每分鐘能射出25發炮彈,可以有效地摧毀坦克。光是這一種加農炮,蘇軍就有十萬門以上。同時蘇軍中還大量裝備了PTRD反坦克槍,這種步槍使用的穿甲彈,可以擊穿坦克的均質鋼裝甲。光是PTRD反坦克步槍,蘇軍中就裝備了超過十八萬支。

在蘇軍反坦克力量充足的情況下,火箭筒這種新型的反坦克武器在重量與彈藥補給方面,對於蘇軍來說都沒有什麼優勢。蘇軍對於反坦克作戰一直非常重視,除了加農炮、反坦克步槍以外,蘇軍的很多其他武器也有反坦克功能,不管是榴彈炮、高射炮,這些武器都可以用來打擊坦克。在蘇德戰爭中,面對德國的坦克,蘇聯也正是用這些武器進行反坦克作戰的。

相關焦點

  • 戲說二戰:火箭筒的異化體是什麼?重一百公斤的火箭筒見過沒得?
    這玩兒意二戰裡就很多了,美國人最先用的,你看德國人發明了虎式坦克,發明了噴氣式戰鬥機,還發明了飛彈,但是他當時沒有火箭筒。很簡單的事情對不對?但是德國人不這麼想,德國的科學家腦子比較軸,堅持一定要在室內發射,還要解決尾焰問題。於是德國科學家們經過苦心的鑽研,終於有了那麼點成果吧。 二.火箭筒?反坦克炮?傻傻分不清 Puppchen"Raketenwerfer43,翻譯過來就是「洋娃娃」88MM反坦克火箭筒。德國的科學家們拿出來的就是這個東西。
  • 二戰的玩笑:火箭筒的變形是什麼?見過重達一百公斤的火箭筒嗎?
    1、漫談火箭筒火箭筒我想大多數人都知道這是什麼。美國大片裡經常有這個鏡頭,美軍士兵正在打仗,突然一個人大喊:RPG!然後來了一枚火箭,然後天上不是直升機,地上就是裝甲車。然後其中一人丟下一根管子跑了,那是地上的火箭筒。在二戰中有很多這樣的人。美國人首先使用了它們。你看,德國人發明了虎式坦克、噴氣式戰鬥機和飛彈,但當時他們沒有火箭發射器。
  • 二戰蘇軍的秘密武器:裝備「鐵拳」反坦克火箭筒證明「真香定律」
    蘇聯時代,有一本描述蘇軍士兵英勇作戰的小說。這本小說與眾不同的是主人公瓦西裡·瓦塔曼使用的武器,那是繳獲的德國「鐵拳」反坦克火箭筒。小說內容並非虛構,而是來源於真實的人物和事件,這就是瓦西裡·瓦塔曼和他使用的「鐵拳」。
  • 二戰時德軍一件棉衣都沒有,在莫斯科成片凍死,為什麼不搶蘇聯人
    二戰期間的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的重要成員,也是法西斯的同盟的重要力量,,並且當時的德軍幾乎是全世界機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隊,而德軍在二戰的戰場上也被看成是戰無不勝的神話般的存在。
  • 空中死神:蘇聯「飛行坦克」,二戰德國裝甲終結者!
    伊爾-2攻擊機只用了三年就研製成功了,1938年開始研製,1941年就開始正式服役,在整個二戰期間,它一共生產了3.6萬架,基本上是蘇聯戰機產量的三分之一,足以見得蘇聯對其的重視程度有多麼高。我們都知道,坦克同樣也是在二戰的時候才迎來了快速發展,這期間的坦克,性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但是在蘇德戰爭裡,德軍的坦克卻在伊爾-2面前成了活靶子,才過了兩小時左右,三百多輛德軍的坦克就成了一堆廢鐵,一點作用都沒有。於是伊爾-2攻擊機就成了著名的「坦克殺手」,擁有了極高的名氣。
  • 成熟適用的PF89式80毫米系列單兵火箭筒(二)
    單兵火箭筒是一種步兵個人反坦克、攻堅武器,具有重量輕、射程近、價格低的特點。它不佔編制、理論上可以裝備到步兵班每一個人,大大提高了步兵破甲、攻堅作戰的靈活性。中國陸軍跟緊世界潮流,研製的PF89系列火箭筒品種多,威力大,具備世界先進水平。
  • 德國差點滅了強大的蘇聯,為什麼日本卻徵服不了落後的中國呢?
    德國和日本是二戰的主力軍,是法西斯的代表國家,雖然看似他們好像沒有什麼交集,在各自的區域內打的不亦樂乎,甚至不少人認為德國和日本在二戰時期是一個檔次的,可事實上並不是如此,法西斯三巨頭德國日本義大利,其實國力是沒有什麼可比性的。
  • 如果希特勒不實施種族滅絕和日本北攻蘇聯:二戰會什麼樣?
    有網友問;如果希特勒不實施種族滅絕和日本北攻蘇聯的話,二戰結果會怎樣? 其實,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二戰將會提前結束,最多將在1943年就會結束了。德國和日本輸的會非常悽慘,為什麼這麼說呢?德國為什麼要屠殺猶太人?其實就是為了獲取發展軍事的經費,就是為錢。
  • 二戰時如果蘇聯和德國單挑,結果會如何?
    在蘇聯向後撤退的過程中,損失了大部分的工業、採礦業和農業,那麼蘇聯究竟是憑什麼打敗德國的呢?實際上答案很簡單,美國和英國的援助。 就拿航空汽油來說,蘇聯自產只有181萬噸,而西方(主要是美國)援助了258.6萬噸。更重要的是美國援助的高辛烷值添加劑,這讓蘇聯能生產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而蘇聯本身根本就沒有開發這種成品的能力。
  • 它就是蘇聯二戰後第一種裝甲運輸車K-75: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73期
    二戰中的蘇軍沒有大量裝備履帶式裝甲運輸車,只是有大量的坦克、輪式裝甲車和裝甲汽車。 這導致蘇聯機械化部隊編組困難,因為輪式車輛難以通過複雜地形,甚至不能離開公路。 蘇軍解決的方法很簡單,讓士兵搭載在坦克上行軍,一輛坦克上可以坐不少人。
  • 明日之後:玩家帶著火箭筒去抄家,隨後發現不對勁,火箭筒不見了
    鋼鐵入侵活動上線了火箭筒道具,讓玩家提前感受了一波重武器的威力,大家應該都有體驗過吧!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如果咱們拿著威力巨大的火箭筒去動蕩之城抄家,會是個什麼樣的體驗呢?下面咱們一起來看看詳細情況吧!早在去年的某次活動,官方為了彌補玩家,就悄悄上線過簡易版的火箭筒,當時的火箭筒只能發射出雪球,玩家根本感受不到這款重武器的威力。
  • 美國第一個擁有核武器,為什麼沒有統一全球?
    在歷時3年,耗資20億美元後,美國於1945年7月16日成功進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當時的美國共研製出3顆原子彈,分別是「瘦子,胖子和小男孩」,瘦子是實驗彈,而胖子和小男孩後來被投放在了日本的廣島和長崎,提前讓二戰落下帷幕。在美國成功研製核武器的4年後,蘇聯緊隨其後,在1949年成功試爆原子彈,成為了全球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 二戰蘇聯的實力太強,兵力火力雙管齊下,德國根本不是對手
    作為納粹黨的德國自然是不站在正義一方的,因為他們殘忍的迫害猶太人民以及對其他國家不人道的侵略,導致最後的失敗也是不難預見。但是這些道德上的譴責,可不能夠使強大的德國俯首稱臣,在當時的大戰當中,能夠與德國抗衡的就是蘇聯了。蘇聯到底有著怎樣強大的軍事實力,才可以在第2次世界大戰當中最終擊敗德國,取得勝利。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德國在二戰時期的軍事實力到底有多強。
  • 德國的「鐵拳」火箭筒,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德國的「鐵拳」火箭筒,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坦克武器之一,1943年初,在突尼西亞作戰的德軍,繳獲了美軍的部分巴祖卡,德國人敏銳地認識到它的價值,緊急送回德國,並仿製了一款被稱為「坦克殺手」的火箭筒,但使用效果不佳,來自德軍一線部隊的聲音認為他們還需要一種更加簡單有效的,單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
  • 這個能發射核彈的火箭筒,為何被稱為冷戰最愚蠢的發明呢?
    核武器等作為二戰至今為之,是殺傷力和破壞力最大的武器,不乏有原子彈、氫彈這種末日級別的核武器,也有像核水雷、核背包等這樣的輕型戰術核武器,而今天我們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核武器,絕對是戰術核武器最愚蠢的最奇葩的武器——核火箭筒。
  • 多年後回顧CS,才發現自己根本不會玩,人家的CS都在用火箭筒!
    很多多年前的遊戲現在回顧一下,其實能夠發現很多以前看不到的東西,我們今天就來研究一下CS的問題,CS作為經典射擊遊戲,雖然是個單機版的遊戲,但是但年基本上很多小夥伴都是玩兒過這個遊戲的,通過區域網連結也能夠做到玩家對戰,但是實際上CS 可以挖掘的東西還有很多,當時我們可能還不太熟悉遊戲,所以根本就不知道
  • 北朝鮮派出T34坦克,美國根本不明白:南朝鮮為何輸得這麼慘
    這批坦克,來自蘇聯。而除了坦克之外,朝鮮人民軍中還擁有一個裝甲旅,和一個獨立裝甲團。值得一提的是,這兩支部隊的大部分兵都是從蘇聯回朝鮮的坦克兵。這批人,被稱為「蘇朝人」,他們大多都不會講朝鮮話。當時誰也不會想到,這從蘇聯回來的「蘇朝人」和150輛「T34」,居然會在韓戰初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拉風火箭筒:1秒鐘四發連射,越南戰爭中的叢林毀滅者
    文:桌面戰爭兵棋| GEN  說起火箭筒,大家可能會想到很多,但是像美軍的M202式66mm四管火箭筒這樣拉風的卻是不多見,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這個話題。然而二戰中使用液體燃料的火焰噴射器重量大,射程近,使用其的士兵還非常容易成為敵軍優先打擊的對象。因此在二戰後這種火焰噴射器已經逐漸從美軍中退役,而使用反坦克火箭筒來承擔火焰噴射器的工作則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
  • 二戰時美英給蘇聯的援助到底有多重要,就連朱可夫都說多虧了美國
    深度摘要:二戰時,美英向同為同盟國陣營的蘇聯提供了不少援助,這些援助到底有多少?對蘇聯戰勝德國到底有多大作用?就連蘇聯二戰中戰功最為顯赫的「戰神」朱可夫元帥就曾表示,多虧了美國。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入侵蘇聯。當晚,英國首相邱吉爾就發表聲明,表示任何和納粹德國作戰的個人和國家都是我們的盟友,都將得到我們的援助。
  • 如果二戰德軍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會不會改變二戰的走向?
    二戰盟國對德國、日本的戰略轟炸,就是它們最後戰敗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二戰德軍一直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很有可能會改變二戰的走向。對蘇聯進行戰略轟炸,這是當時德軍已經做了,但一直沒做徹底並堅持下去的事情,究其原因,就是因為當時德國空軍「腿短」造成的。由於德軍缺乏遠程重型轟炸機,使他們想對蘇聯大後方進行戰略轟炸的願望,始終無法得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