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趕工出來的輕型坦克,二戰蘇聯用來應急的T-60輕型坦克

2020-12-01 騰訊網

如果提起二戰時的坦克,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厚重的裝甲,強大的主炮,能夠碾碎一切敢於抵抗的敵人。這可以說是二戰坦克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比如說T-34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等等。但二戰中也有輕型坦克的存在,這種皮薄餡大的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通常是偵察。可蘇聯卻有這麼一種輕型坦克,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是被當作'主力'使喚的。

一、緊急趕工出來的輕坦克

1941年對於蘇聯註定了不是什麼好年份,隔壁德國的小鬍子希特勒背信棄義,突然就撕毀了德國和蘇聯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動員了五百多萬軍隊對蘇聯發動了閃電式進攻。可憐的蘇聯當時正是休息日,所以被打的措手不及,於是被打的節節敗退。不僅許多部隊被德軍分割包圍,還有大批大批的軍火物資被德國人收為己用。

典型例子就是西方面軍,其在著名糊塗將軍巴甫洛夫的帶領下,不僅一周賠光部隊,還把整個白俄羅斯與大把大把的裝備物資交給了德國人。

這不是一個西方面軍那麼簡單,在蘇軍被德軍打的大踏步後退的前提下,各條戰線上的蘇軍都有丟失裝備物資,許多坦克就因為缺乏油料和機械故障,因此只能忍痛扔在道路上

。而這些坦克被德國人發現之後,立刻會被拖到維修廠裡修復一番,修好之後刷個鐵十字,這就成為了德軍的坦克。

在這樣空前的戰損之下,蘇軍的技術裝備幾乎損失殆盡,曾經強大的蘇軍如今竟然為技術裝備發愁。

等到了莫斯科戰役的時候,蘇軍別說坦克不夠用了,就連裝甲車和卡車都湊不出那麼多了。在這個時期很多機動作戰可能是要騎兵部隊來完成的,那原本應該是蘇軍使用的坦克呢?很明顯都在德國人的裝甲部隊裡了,不少德軍裝甲團都快變了'蘇軍'裝甲團了。

如今德軍兵臨莫斯科城下,蘇軍急需一批坦克來武裝自身,哪怕這些都是輕型坦克也行。而這個艱巨的任務就落到了莫斯科第37號工廠的肩上,工廠被要求生產一款便宜廉價的坦克。

莫斯科第37號工廠的工人們苦思冥想了許久,最後決定利用T-40兩棲坦克上的現成技術,製造一款用於掩護步兵的輕型坦克,最後成果就是T-60輕型坦克。

這種T-60輕型坦克車長4.11米,車寬2.34米,車高1.75米,裝甲厚度20至12毫米,整體造型非常低矮,武器為一門20毫米機炮。

可以說這款T-60輕型坦克幾乎是徹底貫徹了'多快好省'的要求指標,蘇軍稍作驗收之後,直接就把這坦克編入了裝甲部隊,拉去前線和德國人拼命了。

二、有用還是沒用?

嚴格說的話,T-60輕型坦克對付對付德國人的二號輕型坦克還是差不離的。畢竟雙方都是輕型坦克,而且定位都差不太多,都是為了支援步兵而存在的。而且火力上也差距不大,裝備的都是20毫米機炮,而且T-60輕型坦克的機炮還好那麼一點,

因為它是從ShAK-20毫米航空機炮改進而來,配備了破片燃燒彈和鎢芯穿甲彈,後期改為使用次口徑穿甲燃燒彈,對抗二號輕型坦克時並不吃虧。

但是防禦上的話,T-60輕型坦克就不是那麼佔優勢了,二號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厚度為30毫米,側

為16毫米,相比於T-60輕型坦克的正面20毫米可要強太多了。

雖然說T-60輕型坦克後期做了升級,將正面裝甲增加到了35毫米,但部分二號輕型坦克有30毫米的附加裝甲,這就讓T-60輕型坦克在對陣二號輕型坦克時頗為麻煩,如果不能一擊消滅對方,那麼自己就會陷入危險境地。(沒說假話,甚至於還有裝甲厚度超過了80毫米的二號輕型坦克)

而且,因為它裝備的僅僅是20毫米機炮,因此在坦克對決時遇到其它目標就會顯得很沒優勢。比如說德軍裝甲部隊廣泛配備的38T輕型坦克,因為其配備的是37毫米坦克炮,因此在射程和威力上都遠遠超過了T-60輕型坦克。

如果T-60輕型坦克被38T輕型坦克先一步發現的話,那麼估計結果就是挨上一發穿甲彈,然後就直接報廢成廢鐵了。

因此,如果從實際作戰角度來說,T-60輕型坦克都應該是避免和德軍坦克正面發生衝突的。

然而,蘇軍那些痛飲了伏特加的坦克兵可不管那些,在這群瘋子的眼裡,只要幹了這瓶伏特加,明天柏林就是我家。於是在莫斯科戰役裡不乏這樣的記錄,喝高了的蘇聯坦克兵們踩上油門就不松腳了,會從任何德軍能想到的,或是想不到的位置上突然殺出來,有時候還乾脆是單車殺出來。

這些T-60輕型坦克就像是輕騎兵一樣,在兩名車組人員的駕駛下,高速衝向了德國步兵開始大殺特殺。在莫斯科戰役的反擊階段,T-60輕型坦克就是蘇軍的突破先鋒。

當然了,實戰中一些坦克兵伏特加喝得太多,所以一腳油門撞到德國中型坦克面前,然後被德國人的中型坦克打爆。可聰明的指揮官都知道如何避免這一點,比如蘇聯的坦克戰大師卡圖科夫,他在1942年的沃羅涅日前線就妥善的利用了手頭僅有的兩輛T-60輕型坦克挽救了自己的第1坦克軍。

卡圖科夫命令兩輛T-60輕型坦克做一個迂迴機動,以麥田作為掩護抵進到了正在進攻德軍步兵後方,殺德軍一個措手不及。對此毫無察覺的德軍步兵,最後自然就被撂倒在地了。

可縱然T-60輕型坦克算得上是一款不錯的輕型坦克,可駕駛它仍舊需要很大的勇氣。它不適合參與坦克戰,也沒有足夠優秀的防禦,甚至連無線電設備都省去了。

那些敢於駕駛T-60輕型坦克的人都算得上是勇敢者,因為他們可能在第一場戰鬥中就死去了。而德軍的裝甲部隊裡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三號中型坦克和四號中型坦克,這更讓T-60輕型坦克顯得無所適從。顯然,屬於它的戰場輝煌即將過去了。

結語

T-60輕型坦克誕生於蘇聯最為危急的時刻,並且一肩扛下了莫斯科戰役裡的重擔,成為了蘇軍裝甲部隊的中流砥柱。然而,隨著戰場局勢的變化,這款輕型坦克最終還是在1943年徹底停產。四千多輛T-60輕型坦克,絕大多數也成為了戰場上的扭曲廢鐵。但作為一款在戰爭中立下汗馬功勞的坦克,它仍舊不失為一款戰功卓越的坦克。

參考文獻:《TanksofTheWorld》

《SovietTanksandCombatVehiclesofWorldWarTwo》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高清圖精選集,蘇聯T-26輕型坦克和T-28中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1929年5月28日,蘇聯政府自維克斯公司採購了15輛維克斯六噸坦克(維克斯MK.E A型坦克),稱為V-26。不久後以此坦克為基礎研製了TMM-2坦克,定型後編號T-26輕型坦克。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說起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坦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都是T-34中型坦克、KV系列重型坦克,或是IS系列中型坦克。不過,這些坦克或是在蘇德戰爭前夕誕生,或是在蘇德戰爭中誕生。在這些坦克誕生之前,蘇聯坦克部隊都是由各式各樣的輕型坦克構成的,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就是為蘇軍服役多年的一款輕型坦克——T-26輕型坦克。
  • 二戰波蘭7TP輕型坦克,能與德軍坦克相匹敵,無奈數量太少
    波蘭也曾是歐洲大陸上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二戰前的波蘭軍雖然體制落後,但整體體量還是不容小覷的,在武器裝備上還是有一些先進型號,例如7TP就是一款還算不錯的輕型坦克,至少在波蘭戰役期間並不落後,對陣德軍的一號、二號坦克甚至還有些許優勢。
  • 冬季戰爭中的父子大戰,芬蘭維克斯6噸坦克大戰蘇聯T—26坦克
    冬季戰爭中的父子大戰,芬蘭維克斯6噸坦克大戰蘇聯T—26坦克 蘇聯的t-26坦克是從英國的維克斯坦克延伸而來的山寨貨,而芬蘭的6噸坦克也是購買自英國的維克斯坦克。可以說,它們幾乎是父子關係。
  • 15式輕型坦克性能怎麼樣,到底算不算先進?
    15輕型坦克開始似乎就是用來替換已經老舊不堪的62式輕型坦克的,等研製出來以後,感覺布局有點大。就目前這波新武器研發生產大潮的整體布局看,以及15式輕型坦克幾乎同步推出的外貿版VT5輕型坦克,那麼15式的研發重點應該還是在為今後的坦克發展打基礎,並不是準備當看家寶貝的,只是62式確實太老了,15式目前也有填補62式退役空白的任務。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還有​波蘭線?二戰波蘭真有坦克嗎
    除了重溫對戰的激情,還因為有新坦克上線!《坦克世界》最新版,增加了義大利線和波蘭線,如果對美蘇英法系產生了審美疲勞,這下可有新玩具了。 不過,這兩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都屬於比較弱雞的那一類,他們在二戰時候真的有自己的坦克嗎?還值得單獨搞兩條線?其實,別看義大利和波蘭在二戰中只能充當配角打醬油,但他們對坦克還是有想法的。
  • 二戰蘇聯武器生產,民用船廠改造為軍工廠,一年造8000輛坦克
    眾所周知,二戰是人類文明史上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戰爭。在歐洲戰場上,蘇聯成功抵禦德國的入侵,並在戰爭後期發起反攻,可以說離不開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戰爭期間,大量的民用工廠轉為軍用,為蘇聯製造了大量的武器裝備。有資料顯示,在整個蘇德戰爭中,原本的民用工廠轉為軍用以後,所生產的武器裝備並不比傳統軍工廠少,質量方面也沒有什麼差距。
  • 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步兵面對坦克都是一種被支配的情況,沒有裝甲部隊支援的步兵遭遇了坦克,結果不會比一戰的步兵遇到機槍陣地好哪去。此時前線步兵所能指望的就是前線反坦克炮兵拉出自己的反坦克炮,對著那些龐然大物來上一下狠的方能挽救他們於絕境。而在二戰的諸多反坦克炮中,同盟國所裝備的英國QF-6磅反坦克炮無疑是最為優秀的。
  • 第三代輕型坦克現身!中國15式輕坦高原完勝T90,美:啟動MPF計劃
    印度方面始終認為是解放軍這邊的過激言行所導致出來的結果,可是中國解放軍有權利去維護中國的邊境安全,不會允許其他國家的士兵來進行侵犯,解放軍總不能坐視不管!因此,印度方面純粹就是在無中生有,沒有基於事實來說明情況。那麼印度既然這樣挑起戰爭,中國也沒有必要給面子印度,直接拿出了超強的實力在邊境上進行部署。如果印度要開戰,中國解放軍會奉陪到底。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蘇聯重型坦克巔峰之作,震驚世界的鋼鐵巨無霸,IS-3重型坦克
    伴隨著蘇德戰爭的開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坦克對決進入到了一個新高潮。為了奪取坦克優勢,德國和蘇聯都針鋒相對的推出新式坦克,力求在坦克質量上壓垮對方。這種坦克質量上的螺旋上升趨勢,造成了蘇德戰場上一場又一場精彩絕倫的坦克大戰。
  • LTL輕型坦克,瑞士和立陶宛垂涎已久的神秘武器
    就在伊朗坦克委員會沾沾自喜的時候,其他國家的代表團也紛紛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目的是為了尋找價格便宜、性能出眾的輕型坦克。而身為捷克斯洛伐克的頭牌武器製造商「CKD」公司也為其他國家深度定製了各種不同型號的輕型坦克;比如:立陶宛和瑞士就收到了CKD公司的LTL輕型坦克。
  • 兩大陸地霸主對決:霸王龍對戰二戰輕坦,嘴一張就能將坦克撕碎?
    坦克自誕生以來就是陸戰中的霸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最近的亞阿兩國衝突中都頻頻出現。除了坦克穿甲彈、飛彈等大威力現代武器之外,坦克似乎很難能夠被摧毀。霸王龍是遠古時期的陸地霸主,科學家推測霸王龍的體重能夠達到9噸左右,如果將這兩個橫跨千萬年不同時代的"陸地霸王"放在一起對比,霸王龍能夠擊毀坦克嗎?
  • 1934年波蘭坦克部隊演習 TK-3超輕型坦克表現相當搶眼
    1934年,波蘭陸軍第5坦克營進行演習。該部隊裝備的是波蘭自行研製TK-3超輕型坦克,在當時的波蘭軍隊中已經算是相當先進的。TK-3並沒有常規的炮塔,而是將一挺哈奇開斯機槍固定在車體右前部。TK-3超輕型坦克的機動性還是不錯的,能夠滿足一些任務的需要。波蘭陸軍還將這些超輕型坦克當作牽引車使用,這是超輕型坦克在拖著一輛電臺車。這種電臺車其實是兩個單軸拖車組成,看起來就像兩個火炮前車。內部有電臺和天線,這就是當時最先進的無線電臺。
  • 安能辨我是雄雌,全面仿製維克斯Mk.E的T-26步兵坦克
    二戰爆發之前,世界各國都對本國的裝甲部隊進行了針對性的補充與加強。以納粹德國為例,在並不先進的坦克研發水平和與英法等國相比較為薄弱的工業基礎的限制之下,德國人選擇大量研發並裝備速度較快的輕型坦克以取得優勢。
  • 大批15式輕型坦克出現在高原地區,透露出什麼信息?
    原來鄰國大批15式輕型坦克出現在高原地區,面對軍方大批15式坦克突然現身邊境,印軍參謀長連呼莫迪快撤,那麼這究竟透露出什麼信息呢?很顯然在15式輕型坦克亮相邊境後,印度的T90坦克已經不佔有任何優勢了。
  • 最強戰爭利器 《戰爭與文明》工業坦克來襲[多圖]
    大型戰爭策略手遊《戰爭與文明》最受期待的版本已正式開啟了,工業時代全面開放。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軍事全面升級,更加先進現代化的兵種和建築登場了,而最受領主鍾意的莫過於坦克的登場,無敵的戰爭利器來了!而坦克正是這一時代最強的武器體現。在工業時代,遊戲中可產生坦克的主要是兵營,工廠,坦克車庫,以及地堡,而坦克又可分為輕型坦克和重型坦克。
  • 奇葩印度坦克史:指揮官坐沙髮帶涼棚,坦克秒變大象,咖喱味十足
    總的來說,這種在二戰中也不是非常先進的坦克主要解決了印度坦克的有無問題!圖片:印度陸軍裝備過美制M4「謝爾曼」中型坦克。印度的第二種主要的坦克是曾經宗主國英國的百夫長主戰坦克,這種裝有105毫米線膛炮和650馬力發動機的坦克是印度的第一種主戰坦克,該車性能良好,被印度用於多次印巴戰爭,對巴基斯坦的坦克形成了一定的優勢。
  • 蘇聯紅軍戰鬥在維也納:坦克和大炮在街頭與德軍「拼刺刀」
    在柏林戰役打響之前,蘇聯紅軍還進行了一場很重要的戰役---「維也納攻勢」,這場戰役自1945年3月16日開打至4月15日徹底解放維也納為止。「維也納攻勢」勝利結束後,就形成蘇聯紅軍與盟軍對德國柏林形成包圍之勢,二戰基本上已走到了尾聲。
  • 回顧二戰德國的鼠式坦克,又是一款中看不中用的「廢材」武器
    作為陸戰之王的坦克,無論在歷史上哪一次戰爭當中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些龐大的裝甲產物的出現,極大地改變了步兵作戰的方式方法,對戰爭未來的走勢也起到了重要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