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波蘭7TP輕型坦克,能與德軍坦克相匹敵,無奈數量太少

2020-11-30 騰訊網

波蘭也曾是歐洲大陸上一支強勁的軍事力量,二戰前的波蘭軍雖然體制落後,但整體體量還是不容小覷的,在武器裝備上還是有一些先進型號,例如7TP就是一款還算不錯的輕型坦克,至少在波蘭戰役期間並不落後,對陣德軍的一號、二號坦克甚至還有些許優勢。

7TP坦克並非波蘭全新研製,而是在英國維克斯6噸輕型坦克的基礎上仿造升級而來。在上世紀30年代初,波蘭曾從英國購買了40~50輛維克斯6噸輕型坦克,這種坦克在當時算得上先進。

波蘭軍在熟悉了坦克之後,波蘭國家工業公司在維克斯6噸輕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升級,製成了7TP輕型坦克。

相比較於原型坦克而言,7TP坦克加強了動力和裝甲防護,在火力配置上有多種選擇,整體性能進步不少,更重要的是它為波蘭國產坦克,對一個國家而言具有戰略性意義。

坦克發動機改為110馬力的紹雷爾VBLDd柴油發動機,而原來的發動機為98馬力,動力上增加了約一成;裝甲防護經過了波蘭軍方的測試,提升了對小口徑穿甲彈的防護力,前部首上裝甲從13毫米增加到17毫米,炮塔厚15毫米,車體側面厚13毫米。

其他方面的變動還有強化懸掛,加寬履帶,改善通風系統,增加一臺電臺和潛望鏡設備等。坦克的車組仍為3人,分別為駕駛員、炮手和車長。

武器配置有多種模式,最初仍然採用了維克斯的雙炮塔結構,武器配置為各炮塔安裝一挺白朗寧7.92毫米機槍,炮塔在各自的方向上有280°的旋轉角度,機槍俯仰角度為-10°~20°。除了嘗試不同的機槍型號之外,還有一種嘗試在兩個炮塔內安裝不同武器的計劃,即一挺7.92毫米機槍和一挺13.2毫米重機槍。

在使用中波蘭軍也發現了雙炮塔其實並不實用,車長和炮手各自在一個炮塔內操作,車長在右炮塔,炮長在左炮塔,這倒好像是各幹各的工作,不利於協調統一。

這種雙炮塔7TP並沒有生產多少,只有24輛,一種更大尺寸的單炮塔結構研製出來,在設計圖中計劃安裝20毫米、40毫米、47毫米和55毫米幾種口徑的火炮,但在實際生產中安裝的是一門博福斯37毫米反坦克炮,和一挺7.92毫米輔助機槍。

對于波蘭的這款7TP輕型坦克,包括瑞典、愛沙尼亞等國都希望購買該坦克,不過波蘭並不同意出售最新式的單炮塔型號,只打算出售過時的雙炮塔型號,或許是不想引起地區衝突吧。

在二戰波蘭戰役爆發時,波蘭軍中總共有136輛7TP,其中單炮塔型號97輛,相比於德軍大量使用的一號、二號坦克,單炮塔的7TP能夠對他們形成絕對的火力優勢,而裝甲防護優於一號,對二號坦克則沒有絕對優勢,但整體而言7TP作為輕型坦克仍然成功。

波蘭戰役期間這些7TP其實並沒有發揮多大作用,一方面是因為數量太少了,無法形成戰術上的優勢,另一方面是德軍的進攻為空地一體,這些本就不多的坦克時刻面對空中威脅,遭到了不少的損失。波蘭戰役後德軍繳獲了20輛7TP,並將其裝備到第一裝甲師第203坦克營,參與了1940年的挪威和法國地區的戰鬥。

但7TP輕型坦克畢竟是30年代早期的技術,坦克本身尺寸又小,缺乏改進升級的空間,這一點它不如38t輕型坦克,所以它也就沒有了後續的發展。

相關焦點

  • 二戰時期德軍88毫米高射炮究竟能打多遠兩千米擊毀坦克是神話嗎
    說到二戰時期火炮,可謂是五花八門論數量和輕便性日本二戰時期經典火炮也是有好幾種,著名的92式70毫米步兵炮只有半個人高1.22米,200多公斤重,卻能滿足步兵炮曲射和直射兩種優異的性能特點,打近點的目標可以直射可謂是攻堅戰一把出其不意的尖刀,最小射距離是100米,曲射時92式步兵炮能打2.7公裡完全可以當成一種輕型榴彈炮使用,但說到打坦克日軍92式步兵炮可能連蘇聯T26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都打不穿
  • 戰爭中趕工出來的輕型坦克,二戰蘇聯用來應急的T-60輕型坦克
    如果提起二戰時的坦克,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厚重的裝甲,強大的主炮,能夠碾碎一切敢於抵抗的敵人。這可以說是二戰坦克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比如說T-34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等等。但二戰中也有輕型坦克的存在,這種皮薄餡大的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通常是偵察。可蘇聯卻有這麼一種輕型坦克,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是被當作'主力'使喚的。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還有​波蘭線?二戰波蘭真有坦克嗎
    除了重溫對戰的激情,還因為有新坦克上線!《坦克世界》最新版,增加了義大利線和波蘭線,如果對美蘇英法系產生了審美疲勞,這下可有新玩具了。 不過,這兩個國家在大家的印象中都屬於比較弱雞的那一類,他們在二戰時候真的有自己的坦克嗎?還值得單獨搞兩條線?其實,別看義大利和波蘭在二戰中只能充當配角打醬油,但他們對坦克還是有想法的。
  • 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步兵面對坦克都是一種被支配的情況,沒有裝甲部隊支援的步兵遭遇了坦克,結果不會比一戰的步兵遇到機槍陣地好哪去。此時前線步兵所能指望的就是前線反坦克炮兵拉出自己的反坦克炮,對著那些龐然大物來上一下狠的方能挽救他們於絕境。而在二戰的諸多反坦克炮中,同盟國所裝備的英國QF-6磅反坦克炮無疑是最為優秀的。
  • 二戰十大坦克排名TOP10
    PzKpfwV黑豹中型坦克在二戰德軍坦克中名氣僅次於「虎」式重型坦克,它和蘇聯的T-34中型坦克是二戰中最好的中型坦克。 1941年6月,德國入侵蘇聯,德軍裝甲部隊很快便遭遇了蘇軍的KV系列重型坦克以及T-34/76型坦克,當時這兩種坦克在火力及裝甲防護上都優於所有型號德軍坦克。
  • 戰爭初期德國裝甲兵的夢魘,讓德軍上下束手無策的KV系列重型坦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裝甲部隊都堪稱是精銳的存在,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橫掃法國,德國裝甲部隊都是德軍進攻的核心力量,在德軍裡被稱之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在1941年6月22日發動的"巴巴羅薩計劃"裡,德國裝甲部隊也是充當了進攻蘇聯的急先鋒,意欲復刻他們在西歐的勝利。
  • 1934年波蘭坦克部隊演習 TK-3超輕型坦克表現相當搶眼
    1934年,波蘭陸軍第5坦克營進行演習。該部隊裝備的是波蘭自行研製TK-3超輕型坦克,在當時的波蘭軍隊中已經算是相當先進的。TK-3並沒有常規的炮塔,而是將一挺哈奇開斯機槍固定在車體右前部。TK-3超輕型坦克的機動性還是不錯的,能夠滿足一些任務的需要。波蘭陸軍還將這些超輕型坦克當作牽引車使用,這是超輕型坦克在拖著一輛電臺車。這種電臺車其實是兩個單軸拖車組成,看起來就像兩個火炮前車。內部有電臺和天線,這就是當時最先進的無線電臺。
  • 震撼了德軍的無敵KV!蘇德戰爭初期的KV系列重型坦克戰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裝甲部隊都堪稱是精銳的存在,無論是閃擊波蘭還是橫掃法國,德國裝甲部隊都是德軍進攻的核心力量,在德軍裡被稱之為天之驕子也不為過。在1941年6月22日發動的"巴巴羅薩計劃"裡,德國裝甲部隊也是充當了進攻蘇聯的急先鋒,意欲復刻他們在西歐的勝利。
  • 二戰中哪款坦克是德軍王牌力量?虎式坦克僅排名第二,誰排第一?
    從客觀上講,德軍的武器裝備是比較先進的,那究竟哪款坦克才是德軍的王牌裝甲力量?這個問題需要綜合坦克的性能、表現、影響力等方面進行排名。第5名:突擊虎。突擊虎的正名叫做突擊虎自行火炮。所謂自行火炮,通俗講就是把大炮裝在坦克或者裝甲車上的一種武器。突擊虎是德國最為變態,威力最強的一種坦克,其口徑高達380毫米,著名的"一炮轟開地獄大門"的多拉大炮,口徑也不過才800毫米。
  • 「虎豹」坦克耀眼光環下:三號坦克黯然離場!結果扛了門大炮歸來
    二戰時期德軍的「閃電戰」體系中,裝甲力量的地位無疑舉足輕重!而在戰爭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新式的「虎豹」坦克。特別是戰爭後期,德國的「虎豹」一度打得對手聞風喪膽,後來只不過因為產量的局限,最終功敗垂成。而在「虎豹」坦克那耀眼的光環下,很多坦克都黯然失色,例如有一款曾經的絕對裝甲主力:三號坦克,自從「虎豹」出現後,就顯得默默無聞,毫無存在感了!
  • 二戰兵器高清圖精選集,蘇聯T-26輕型坦克和T-28中型坦克
    T-26輕型坦克 1929年5月28日,蘇聯政府自維克斯公司採購了15輛維克斯六噸坦克(維克斯MK.E A型坦克),稱為V-26。不久後以此坦克為基礎研製了TMM-2坦克,定型後編號T-26輕型坦克。
  • 二戰前哪個國家坦克最多?第一名的數量超過所有國家的總和
    油畫:德國閃擊戰不過,二戰爆發之前,並不是只有德國擁有數量龐大的坦克部隊。要知道,自從一戰索姆河戰役時,英國人第一次把坦克開上了戰場,世界各主要強國就都意識到了坦克對於戰爭的意義,開始大力發展坦克部隊。
  • 蘇聯紅軍戰鬥在維也納:坦克和大炮在街頭與德軍「拼刺刀」
    「維也納攻勢」勝利結束後,就形成蘇聯紅軍與盟軍對德國柏林形成包圍之勢,二戰基本上已走到了尾聲。本圖集,是1945年4月初拍攝的「維也納攻勢」中,烏克蘭第3方面軍近衛第1機械化軍戰鬥在維也納街頭的老照片,城市戰很不容易,武器就這樣在街頭與德軍「拼刺刀」。
  • 二戰德軍主力反坦克炮:穿甲180毫米口徑不大,卻被士兵嫌棄
    【話說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作為地面部隊的主要裝備,迎來了大發展,也面臨著矛與盾的交替領先,隨著坦克裝甲厚度的不斷增加,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火力也在不斷增加,其中,德軍有一型重要的反坦克炮,一直保持著很強的威力。
  • 別看叫「大象」其實一點都不溫順,二戰德軍坦克殲擊車
    二戰時期的德國,在火炮和裝甲車輛的製造上總能給世人帶來一些驚喜。「虎式」和「豹式」坦克、Sd.Kfz.250/251半履帶裝甲車等等,都是這個時期德國製造出的最好的武器裝備。 而在這些知名的裝甲武器當中,還有一款武器也是不逞多讓的存在,那就是斐迪南「象式」自行反坦克炮。
  • 英國維克斯坦克的蘇聯衍生版,蘇聯裝甲部隊的中堅,T-26輕型坦克
    因此T-26/M1931輕型坦克在1933年停產,取而代之的是T-26/M1933輕型坦克,它最大的特點是採用了一個增大型炮塔,取消了過去的雙炮塔設計,並且配備了一門M1931型45毫米坦克炮,生產工藝也從鉚接工藝改為了焊接工藝,使得防禦性大幅度提升。這種T-26/M1933輕型坦克在當時代表了蘇聯最高的坦克生產工藝,生產數量多達5500多輛,通常所說的T-26輕型坦克指的就是這一型號。
  • 酷似二戰德軍的部隊,全軍戴M35鋼盔,有200輛豹1坦克
    二戰推動航空技術、原子彈以及飛彈等重要領域的發展。當時,德國科研能力很強。其實,最先接觸原子彈的並不是美國,而是德國。但是,當時的德國勢頭正盛,讓德國堅信自己完全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研製原子彈。德國的黑科技太多,這裡就不一一列舉。
  • 蘇聯早期坦克巨無霸,KV系列重型坦克,如何對德軍展開逆襲?
    ,但是第3機械化軍仍舊擁有52輛各型KV坦克,其中相當數量都是KV-1型重型坦克。 無奈之下德軍只能選擇摧毀KV-1重型坦克的方式是先透過射擊其履帶來癱瘓它,接著用戰防炮或高射炮等各式炮火來將之擊毀,有時也會派遣敢死隊使用高爆炸藥來摧毀它們。
  • 老照片:德軍曾在歐洲最高峰上插旗
    蘇聯,德國,羅馬尼亞,波蘭,英國,美國,加拿大等參戰國的陸軍實力都應強於日本。 我們拿印象中很弱的波蘭軍隊舉例 波蘭被德國滅亡前,是歐洲除法,德,蘇之外最強的軍事大國,擁有870輛輕型坦克和裝甲車、4300門火炮和迫擊炮、900餘架飛機,共30個步兵師、11個騎兵旅、2個摩託化旅,總兵力約100萬人。
  • 印度豹坦克,二戰德國坦克技術大雜燴
    自從二戰後印度獨立,發展軍力就是首要問題,畢竟那時候與巴鐵之間的戰鬥就已經開始了,與獲得美式「巴頓」坦克不同的是,50年代初的印度陸軍只有數量不多的M4中型坦克,難以和巴鐵相抗衡,於是提出了新一代坦克招標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