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型反坦克炮中的豪傑,能給虎式坦克斷腿的英國6磅反坦克炮

2021-01-08 歷史皇太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各國步兵面對坦克都是一種被支配的情況,沒有裝甲部隊支援的步兵遭遇了坦克,結果不會比一戰的步兵遇到機槍陣地好哪去。此時前線步兵所能指望的就是前線反坦克炮兵拉出自己的反坦克炮,對著那些龐然大物來上一下狠的方能挽救他們於絕境。而在二戰的諸多反坦克炮中,同盟國所裝備的英國QF-6磅反坦克炮無疑是最為優秀的。那麼這種體積小巧,可以讓布倫機槍車和吉普拖著走的反坦克火炮,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

一 、糟糕的反坦克火力

在沒有QF6磅反坦克炮之前,英國人的主力反坦克炮是QF2磅反坦克炮。這種反坦克炮設計於30年代初期,在當時英國人對於自家反坦克炮應該用什麼口徑還是比較犯愁的,因為當時坦克的火炮口徑不是37毫米就是45毫米、47毫米,還有一些是20-25毫米的,可以說是什麼妖魔鬼怪般的口徑都出來了。

而英國人最終決定將火炮定為40毫米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手頭還庫存著大量的2磅彈(應該是高爆彈,另外在前裝滑膛炮時代,習慣以炮彈重量為火炮命名,英國人長期這樣稱呼自己的火炮,非常獨特的習慣)。於是本著浪費可恥,節約光榮的原則(其實是因為間戰時期缺軍費),英國人最終就把自己的反坦克炮口徑定為了40毫米,並且設計了專門的穿甲彈。

該炮的設計由皇家兵工廠與維克斯設計部門在1935年10月完成,命名為QF2磅反坦克炮。在當時它是世界上最優秀的反坦克炮,被廣泛裝備於英國坦克——如瑪蒂爾達Ⅱ型和配備與反坦克炮團之中。在1938年正式加入炮兵裝備序列時,有五個野戰炮旅被轉換為了反坦克炮團。當時的英軍作戰序列裡,QF2磅炮主要配備給步兵師的反戰坦克炮團(下轄4個反坦克炮營、每營配備12門QF2磅炮)、裝甲師下的輕型反坦克炮團(下轄2個戰防營、每營配備12門2磅炮)。

不過在1940年的法國戰役中,這種QF2磅炮遇到了極大的挑戰。儘管這些QF2磅反坦克炮足以應對二號坦克和38T坦克,但遇到三號坦克和四號坦克就有些力不從心,尤其是裝甲更為堅固的四號坦克。在法國戰役失敗後,英軍為了對抗德國裝甲部隊,一方面開始增加QF2磅反坦克炮的數量,另一方面也開始積極研發新的反坦克炮。英國人很清楚,在這場矛和盾的戰鬥裡,QF2磅炮已經不堪大用,他們急需一種能夠力挫敵軍的新式武器。

二、QF6磅反坦克炮

在當時而言,英國所面臨的處境是非常惡劣的。在法國戰役裡與德軍的較量中,QF2磅反坦克炮的能力十分差勁,往往要頂到很近才能對付那些德國主力坦克。當然了,這一點德國人也沒好哪去,他們自己的37毫米反坦克炮一樣屬於尷尬的存在。可以說,英德雙方的反坦克炮均屬於「敲門環」(德國對自家37毫米反坦克炮的綽號),沒有什麼大用。彼時德國已經開發了Pak38 50毫米反坦克炮,而英國則針鋒相對地推出了QF6磅反坦克炮。

事實上QF6磅反坦克炮的開發並不是因為考慮其穿甲能力,僅僅是因為它非常方便——因為在此之前英國皇家海軍在19世紀末就採用6磅炮作為艦載副武器,所以說英國國內有大量的設備足以維持其生產和彈藥供給。當然,這種火炮在1938年實際就已經完成設計,不過最初的構想是打算將其交付給反坦克炮團作為反坦克火力使用,但因為炮架設計有問題所以裝備日期就被拖延了,連帶著也就沒人想過把這個裝到坦克上。

在法國戰役後,英國遠徵軍損失了自己全部的裝備,要補充這個口子顯然不容易。在當時生產六百門QF2磅反坦克炮的資源,僅僅能夠生產100門QF6磅反坦克炮的情況下,英國方面只能優先選擇生產QF2反坦克炮。畢竟它當時就算再不怎麼樣,也是在近距離上可以對付德國坦克的。考慮德國人在法國磨刀霍霍,隨時可能衝上英國本土,所以QF6磅反坦克炮的生產就又被拖延了。

不過經歷了法國戰役的慘烈教訓後,雖然說急著要恢復裝備產量,但是英國人也知道,新型反坦克火炮的研究絕對不能停止。因此英國軍方還是撥款給英國皇家兵工廠,讓其把QF6磅反坦克炮製造出原型火炮來進行測試。在1941年中旬,QF6磅反坦克炮的測試完成,測試結果讓英國人十分滿意。經過商議後,裝備情況已經好轉的英國軍方最後決定量產這種新式反坦克炮,並在1941年末開始量產,正式裝備則等到了1942年初。

三、戰火中的QF6磅火炮

QF6磅反坦克炮重1140千克(包括腳架),口徑為57毫米。初期量產的MKⅡ和MKⅢ都是長2.54米,MKⅣ則為2.85米,寬度和高度上各型號到是都一致,分別是1.8米和1.28米。外型上與QF2磅反坦克炮採用三足炮架不同,QF6磅反坦克炮採用的是V型炮架,這種設計讓火炮的拖拽和架設更為方便。這也是吸收了QF2磅反坦克炮的失敗經驗,因為三腳炮架在架設時非常繁瑣和麻煩,採用V型炮架則可以很大程度的避免這個問題。

事實上,最初量產的QF6磅反坦克炮MKⅡ型和MKⅢ型,在倍徑上都是43倍徑,而不是測試中的MKⅠ型的倍徑。這是因為當時英國缺乏合適的加工車床,無法加工出更長倍徑來,所以就採用了縮水的43倍徑。不過英國的火炮製造技術一向優秀,因此火炮可以承受更大的膛壓,這也讓它具備了較高的初速,再加上炮彈上的優秀,所以初期型的QF6磅反坦克炮仍舊可以有效的對抗德國坦克。

在當時,英國幾乎是第一時間就將QF6磅反坦克炮投入了實戰——這也是沒辦法,因為在北非的英軍已經快被隆美爾和他的非洲軍團打的找不到北了。而另一方面,在東南亞英國也是被日本人打的節節敗退,功勳卓著的第七裝甲旅也不能建功立業,反而被日本那些由「豆戰車」和自行車組成的「銀輪部隊」追著打。

就算是為了挽回面子,英國人也得拿出點東西來。於是這些QF6磅反坦克炮就被大批量的裝備於反坦克炮兵和坦克之上,例如英國的瓦倫丁坦克和十字軍巡洋坦克就都紛紛換裝了這種新型反坦克炮。

總體來說,在當時而言這種口徑為57毫米的QF6磅反坦克炮,是當時盟軍手上最靠譜的反坦克火力。在裝備於坦克上的時候,它可以讓英國那些防禦薄弱的十字軍坦克,不用再和以往裝備QF2磅反坦克炮時一樣,必須依靠高速接近對方後才能將其擊毀。裝備了QF6磅炮之後,十字軍巡洋坦克在正常距離上也能擊毀那些三號和四號坦克。

當然了,如果遇到了虎式坦克,那麼北非的十字軍巡洋坦克也不是沒有辦法對付,至少全力一搏總是可以的。如果在一定距離上,那麼QF6磅反坦克炮還是有辦法的。

事實上在北非第一輛被盟軍擊毀的虎式坦克,就是被QF6磅反坦克炮的傑作。雖然說QF6磅反坦克炮不足以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哪怕近距離都很費勁。但如果挑虎式坦克的那些薄弱位置——比如履帶、懸掛結構或是薄弱的炮塔座圈,那麼都是有辦法應對的。

事實上,在北非戰場上的第一個虎式戰果,就是由QF6磅反坦克炮拿下的,埋伏好的QF6磅反坦克炮通過擊穿虎式坦剋薄弱的座圈,讓炮彈卡死坦克炮塔迫使車組成員棄車。

而在波卡基村之戰裡,魏特曼在單車摧毀了英軍裝甲部隊後,腦袋一熱衝進了波卡基村之戰裡,打算剿滅英軍。然而不幸的是,英軍的反坦克炮兵已經擺下陣仗,魏特曼的虎式坦克被QF6磅反坦克炮當場打斷了履帶,無奈之下魏特曼只能棄車而逃。事實上,那一天裡不僅僅是英軍損失慘重,衝進波卡基村的德軍也一樣損失慘重,除去魏特曼之外,還有還有至少五輛虎式坦克和成打的四號坦克被擊毀,其中相當一部分戰果都是QF6磅反坦克炮包辦的。

結語

事實上,作為一款輕量級反坦克炮,QF6磅反坦克炮十分優秀,它能夠在戰場上有效的應付輕型和中型坦克,即便遇到虎式坦克或是黑豹中型坦克也有一戰之力(黑豹坦克的重量幾乎是一輛重型坦克,但卻被劃分為中型坦克,這在二戰裡並不是一種少見的情況)。通過攻擊薄弱位置,或是埋伏在暗處近距離射擊,都可以有效地將其摧毀。最為重要的是,相比於沉重的QF17磅反坦克炮,可以被布倫機槍車拖著走的QF6磅反坦克炮可以非常方便地被步兵部隊攜帶和快速架設,這在實戰中非常的方便。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QF6磅反坦克炮不僅是英國在反坦克方面的中流砥柱,美國購買技術後仿製的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也一樣是美軍的反坦克支柱。事實上,蘇德戰場也有這種M1型57毫米反坦克炮的身影,而波蘭和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也紛紛裝備。毫不客氣地說,QF6磅反坦克炮和它的衍生型M1型57毫米反坦克,為同盟國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武器百科》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彈道學》

《英國反坦克火炮》

相關焦點

  • 二戰兵器全集,足以對付「虎」式坦克的英國17磅反坦克炮
    1941年時坦克的裝甲厚度已比以前增加很多,英國人認為6磅炮已經不能有效應對了,應當研發下一代發射7.65公斤彈頭的76.2毫米反坦克炮,這應該是一型重型火炮,但當時技術儲備不足
  • 魔改出來的英國坦克,卻成為了虎式的剋星,魏特曼也死於它手
    謝爾曼坦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最常用的一種坦克,同時因為為租借法案的存在,同盟國也保有了大量的謝爾曼坦克。但如果給它插上一門英制17磅炮,那它就不是希爾曼了,而是螢火蟲,一種經常出現在浪漫時刻的小生靈,現在卻讓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感到了恐懼。希爾曼螢火蟲坦克,本是一個用於過度的產物,卻成了盟軍的中流砥柱。
  • 不是紅茶,而是一門炮,虎式坦克的開罐刀
    17磅炮全名「QF-17磅炮」是英國在二戰使用的一門76.2mm火炮,同樣也是二戰時盟軍最優秀的一款反坦克炮,可以和德國的88mm高射炮不相上下。「17磅」並非指的是火炮的重量,其代指發射的炮彈重量。英國二戰前中期,製造了大量的QF-2磅炮,口徑在40mm,英國皇家兵工廠和維克斯設計局在不斷改造下,零零整整生產了超過1萬2000門2磅炮。由於是小口徑,2磅炮射速較快,每分鐘最快可以達到25發,其於1938年正式加入英國皇家炮兵部隊。但是由於隨著德軍三號和四號坦克的出現,2磅炮已經漸漸不敷所需,無法擊穿敵方坦克的裝甲了,所以更大口徑的反坦克炮就成為了主流。
  • 老外成功製作迷你版英國著名反坦克炮 還能打子彈真會玩
    圖中這款外形與二戰時期英國著名的QF 17磅反坦克炮幾乎一致的物品,是愛好者製作的該炮1/6尺寸仿真工藝品。不要以為這只是一架只能看不用的迷你QF 17磅反坦克炮,它實際上還能發射.50(12.7毫米)BMG子彈,從而成為一件具有紀念和實用雙重意義的工藝品。
  • 米切爾·魏特曼:魂喪諾曼第的「虎式」坦克殺手
    1943年春季,米切爾·魏特曼離開這個支援裝甲排加入正式虎式坦克部隊。  1943年7月5日,魏特曼指揮他的虎式坦克參加了德軍「堡壘」行動。在第一天的行動中,魏特曼擊毀了2門反坦克炮和13輛T34坦克。7月7日和8日,他摧毀了2輛T34,2輛SU-122以及3輛T60/70坦克。7月12日,摧毀了8輛蘇軍坦克,3門反坦克炮,以及1個炮兵陣地。
  • 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
    作者:薩沙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庫賓卡坦克博物館是俄羅斯的國寶,裡面有很多有趣的武器。謝謝美女攝影師拍完了所有的照片,薩沙帶大家看一看。蘇軍二戰最簡單粗暴的KSP-76自行反坦克炮:薩沙的兵器圖譜第184期今天的主角非常有意思,KSP-76自行反坦克炮。
  • 二戰波蘭7TP輕型坦克,能與德軍坦克相匹敵,無奈數量太少
    7TP坦克並非波蘭全新研製,而是在英國維克斯6噸輕型坦克的基礎上仿造升級而來。在上世紀30年代初,波蘭曾從英國購買了40~50輛維克斯6噸輕型坦克,這種坦克在當時算得上先進。 波蘭軍在熟悉了坦克之後,波蘭國家工業公司在維克斯6噸輕型坦克的基礎上進行改裝升級,製成了7TP輕型坦克。
  • 火力強勁可以點名,防護卻奇差:德軍靠蘇軍反坦克炮打穿蘇軍戰車
    【軍事家二戰專欄】地面猛虎篇-拼湊出來的獵手,黃鼠狼-3坦克殲擊車「混血獵手」列傳:二戰德軍「黃鼠狼」3坦克殲擊車技戰史(下)四. 部隊編成「黃鼠狼」系列坦克殲擊車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滿足德軍統帥部對下屬級反坦克炮單位部分自行化的需求。在「黃鼠狼」系列出現以前,德軍只裝備過少量有捷克制47毫米反坦克炮的1號坦克殲擊車。
  • 擊毀138臺坦克的虎式王牌車長的末日,魏特曼之死調查
    直到1944年8月8日在法國隨車陣亡,總共擊毀了盟軍138臺坦克,132門反坦克炮以及數百各類車輛。當時他們正沿著法國N158右側北進準備向英軍反擊,進攻在8月8日12:30分打響,其中314號車長表示他在12點45分的時候聽到魏特曼喊右側有反坦克炮,後撤,隨後就沒聲音了。 再根據N158公路另一頭已經棄車的313號車長描述,12點55分已經看到魏特曼的007號車燒爆了,炮塔都掀飛了。
  • 開罐神器——記抗日戰爭中的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
    步坦協同根本不會,加上又是城市巷戰,國軍的坦克沒能發揮多大的作用,倒是裝備著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戰防炮教導隊1營在戰場上表現出色。滕縣川軍簡陋的武器沒能阻擋住日軍第10師團瀨谷支隊的前進步伐,趾高氣揚的瀨谷支隊以十幾輛日軍坦克掩護著大量汽車,沿著公路耀武揚威地向臺兒莊開進,直接進入了Pak35/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的伏擊範圍內。
  • V-IV號坦克的炮塔有個不得不說的秘密
    前邊的是一輛虎式P型,後邊的是V-IV坦然而這款V-IV坦克卻還有很多疑點值得討論,最主要的就是它的製造初衷。如果說這車最早是打算拿來訓練用的,但兩款母體坦克差別太大,炮塔都轉不了的話能有多少訓練價值很難說。
  • 德意志軍馬 《坦克世界》中的德國戰車
    技術先進、製作精良、威力強大、立下顯赫戰功……一提到坦克尤其是德國的坦克,很多玩家都會立刻說出這些讚美之詞。而實際上德國的四號坦克、虎式、虎王、黑豹、三號反坦克炮等眾多經典坦克型號,更被眾多熱血男兒所了解,甚至如數家珍!
  • LTL輕型坦克,瑞士和立陶宛垂涎已久的神秘武器
    就在伊朗坦克委員會沾沾自喜的時候,其他國家的代表團也紛紛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目的是為了尋找價格便宜、性能出眾的輕型坦克。而身為捷克斯洛伐克的頭牌武器製造商「CKD」公司也為其他國家深度定製了各種不同型號的輕型坦克;比如:立陶宛和瑞士就收到了CKD公司的LTL輕型坦克。
  • 戰爭中趕工出來的輕型坦克,二戰蘇聯用來應急的T-60輕型坦克
    如果提起二戰時的坦克,估計很多人的第一反應都是厚重的裝甲,強大的主炮,能夠碾碎一切敢於抵抗的敵人。這可以說是二戰坦克給我們的第一印象,比如說T-34中型坦克,虎式重型坦克等等。但二戰中也有輕型坦克的存在,這種皮薄餡大的坦克在戰場上的作用通常是偵察。可蘇聯卻有這麼一種輕型坦克,它在戰場上的作用卻是被當作'主力'使喚的。
  • 淺談IS-2重型坦克
    研製背景在1943年的庫爾斯克會戰中,蘇聯成功繳獲了一輛完好的虎式坦克,並且對它進行了打靶測試。測試表明,T-34-76坦克的F34火炮和KV-1的F32火炮在近距離也無法擊穿虎式坦克的正面裝甲。後者裝上了基於KV-1底盤,防護能力更好點的車體和新炮塔,便成為了著名的約瑟夫·史達林二型坦克(IS-2)防護IS-2的底盤正面首上裝甲甚至比虎式還要厚,高達120mm(而且還是傾斜裝甲),可以在中遠距離防禦虎式的KWK36型88mm火炮。
  • 俄羅斯坦克最後的輝煌 得從歷史上最大的坦克肉搏戰說起
    因為蘇聯人的「T34坦克」在正面對戰中根本無法擊穿「虎式」和「IV號」坦克,迫不得已下,蘇聯人開著T34向德軍發起了死亡衝鋒,他們必須衝到虎式側面才能擊穿敵人。最終蘇聯人付出了近3:1的戰損才把德軍拖在此地,這也是為什麼普羅霍夫卡成為了最著名的坦克肉搏戰。
  • 二戰德軍主力反坦克炮:穿甲180毫米口徑不大,卻被士兵嫌棄
    【話說軍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坦克作為地面部隊的主要裝備,迎來了大發展,也面臨著矛與盾的交替領先,隨著坦克裝甲厚度的不斷增加,坦克炮和反坦克炮的火力也在不斷增加,其中,德軍有一型重要的反坦克炮,一直保持著很強的威力。
  • 謝爾曼坦克:對日軍作戰讓我找到了當虎式的感覺
    謝爾曼坦克的體型其實不小,車體長度為5.84米,比虎式的6.28米只短0.44米,車高甚至超過了虎式,但整體重量卻輕了20多噸(虎式56噸,謝爾曼30噸出頭),這個差距主要來自於兩者的裝甲防護方面。此外虎式的主炮威力遠遠強於謝爾曼,因此在實際戰鬥中,擁有重火力和厚甲的虎式坦克在面對謝爾曼坦克時具有壓倒性的優勢,雙方的作戰交換比也比較懸殊。
  • 坦克世界更新,義大利炮來了!還有​波蘭線?二戰波蘭真有坦克嗎
    最開始,義大利模仿英國的卡登·羅伊德超輕型坦克,搞出了一系列比日本坦克還要更「豆」的小號坦克,甚至還有僅容一人蹲坐操縱的超呆萌型號。 這種萌噠噠的東西更像是玩具,拿到戰場上當然不好使,居然還有被衣索比亞人徒手掀翻的尷尬紀錄。痛定思痛,義大利最後還是走上了研製正常坦克的道路。
  • 希特勒愛將虎式坦克戰神:魏特曼上尉之死
    據英軍第7裝甲師戰史記載,其整個縱隊的合計20輛克倫威爾坦克、4輛螢火蟲坦克、2輛斯圖爾特輕型坦克、14輛半履帶車和14輛布倫式裝甲運輸車全部被「一輛堵住通道的虎I型坦克」擊毀、200多名官兵陣亡,此戰之後英軍該部的軍、師、師炮兵、旅等各級軍官全部被撤職。關於此次戰鬥的過程我們已耳熟能詳,各軍事網站和書籍中都予以大肆渲染,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