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的CKD公司和伊朗坦克委員會籤訂了一份TNH輕型坦克的大訂單,不過此時TNH坦克還沒有成型,伊朗只是堅信CKD公司會給他們製造一輛性能非常出色的坦克。最終CKD並沒有讓伊朗失望,在同年9月初TNH坦克的原型成功面世,到了10月1日該坦克已經生產了50輛。就在伊朗坦克委員會沾沾自喜的時候,其他國家的代表團也紛紛前往捷克斯洛伐克,目的是為了尋找價格便宜、性能出眾的輕型坦克。而身為捷克斯洛伐克的頭牌武器製造商「CKD」公司也為其他國家深度定製了各種不同型號的輕型坦克;比如:立陶宛和瑞士就收到了CKD公司的LTL輕型坦克。
立陶宛心儀的LTL坦克
在1930年代初期,英國的「維克斯-阿姆斯特朗」公司幾乎壟斷了全球的坦克交易市場;其中該公司最暢銷的就是廣為人知的維克斯MK.E 6噸輕型坦克。除此以外該公司還有一輛叫做「維克斯4噸」的輕型坦克,該坦克是由卡登洛伊德Mk.VI改進而來的;使用的是和維克斯MK.E A式坦克一樣的雙炮塔設計,不過維克斯4噸坦克的體積更大,機動性更強,所以被歸類為偵察型坦克。1933年阿姆斯特朗公司又推出了帶霍斯特曼(Horstmann)懸掛和亨利·梅多斯(Henry Meadows)發動機的維克斯M1933坦克,並成功的取代了維克斯4噸輕型坦克。
維克斯MK.E A式坦克的雙炮塔設計
亨利·梅多斯發動機
英國的維克斯M1933坦克
雖然維克斯4噸輕型坦克已經從英軍中淘汰,但是其他國家仍然對它很感興趣;因為它的價格足夠便宜、速度也很快,非常適合當作偵察坦克來使用。一些國家對維克斯4噸輕型坦克進行試驗後,開始小批量購買,不過因為維克斯Mk E的誕生,所以4噸輕型坦克的存在逐漸被掩蓋。
在1923年時,立陶宛購入了12輛法國雷諾FT坦克,到了1930年代這一批坦克的性能已經非常落後。所以在1934年時立陶宛又購買了16輛維克斯Mk E坦克,並在1935年5月參加考那斯(Kaunas)閱兵儀式。雖然維克斯Mk E坦克性能已經非常出色了,但是立陶宛軍方顯然還不滿足,在1935年12月28日晚又致信捷克斯洛伐克的CKD公司,表示對CKD的坦克有購買意願。
在立陶宛服役的雷諾FT坦克
立陶宛軍方的要求讓CKD公司非常困惑,根據信件裡的內容,立陶宛軍方要求坦克的重量在5噸左右,裝甲厚度必須在6-13毫米,最高時速50公裡/小時;其中4輛坦克必須配備維克斯機槍,14輛坦克配備歐瑞康KBA機炮。但是CKD公司依舊不以為然,因為之前生產的AH-IV-C坦克幾乎和立陶宛要求的差不多,除了主炮不一樣以外,坦克的重量也只有4.5噸。
直到一年之後,立陶宛才發現自己對坦克的要求已經非常落後,6-13毫米的裝甲根本就無法阻擋大口徑機槍的射擊。所以在1936年11月,他們又提出了開發9噸坦克的新要求,而這一要求正符合CKD公司的意願,因為出口給伊朗的TNH-L坦克重量和立陶宛要求的幾乎一致。同年12月,立陶宛和CKD正式展開合作談判會議,但是在參觀完TNH-L、P-II以及P-IIa等坦克後,他們立即改變了主意,因為這些坦克的重量都超過了7噸,而立陶宛國內的橋梁載重量為5-6噸,所以不得不放棄這些現有的捷克斯洛伐克坦克。
在此期間,立陶宛曾經考慮過購買瑞典的蘭德斯維克L-120坦克,眾所周知瑞典的坦克價格非常高,所以他們也只能選擇物美價廉的捷克斯洛伐克坦克。1937年1月12日,CKD的LTL坦克被送至立陶宛的考納斯,裝備的是一門20毫米的歐瑞康KBA機炮,或者裝備37毫米的斯柯達加農炮;坦克的發動機同樣有風冷和水冷兩種型號;裝甲厚度增加到了25毫米。而且CKD的LTL坦克綜合性能明顯要優於瑞典蘭德斯維克L-120坦克,所以在1937年5月26日,立陶宛終於和CKD公司籤下了21輛LTL坦克的訂單,每輛坦克的價格為57萬捷克克朗。
使用37毫米斯柯達加農炮的LTL坦克
CKD批量生產坦克時重量被減少至了5.6噸,配備的還是20毫米的歐瑞康KBA機炮。重量被降低了,坦克的體積也同樣被縮小,寬度減少了10釐米、長度減少了40釐米。變速箱也從坦克前部轉移到了後部,使用的是125馬力布拉格F-IV發動機。原計劃中CKD的LTL坦克將在1938年1月進行試驗,不過因為生產時坦克出現了問題,所以試驗被迫推遲至5月4日。而用於試驗的坦克重量也達到7.2噸,比原計劃中的要重很多,好在坦克的機動性還不錯,可以達到55公裡/小時。試驗才進行了一個星期,坦克的變速箱就發生了故障,所以直到8月29日故障才完成修復。1938年底該坦克進行第二次試驗,順利行駛了3500公裡;次年1月-3月立陶宛進行了第三次試驗,又行駛了1474公裡,坦克完好無損。
1938年試驗中的LTL坦克
試驗型的LTL坦克,此時變速箱已經處於坦克後部
配備歐瑞康KBA機炮的LTL坦克
隨著世界各地的局勢越來越緊張,軍備競賽進行的如火如荼;CKD公司的坦克也讓波羅的海周邊的幾個國家產生了興趣。德國佔領捷克斯洛伐克後,並沒有阻止CKD和立陶宛的交易;1940年初,CKD向立陶宛交付了7輛坦克後,剩下的將分為兩批交付。不過在1940年8月19日,立陶宛被蘇聯佔領,而當地的軍隊曾嘗試繼續保持和CKD合作,不過最終還是失敗了。
出口給瑞士的LTL-H坦克
即使捷克斯洛伐克和立陶宛的合作最終沒能成功,但是還是有很多國家願意購買CKD坦克的。瑞士和立陶宛的處境頗為相似,在1921年瑞士購買了兩輛法國雷諾FT坦克,註冊號分別為:M+7310和M+7314;雖然這兩輛雷諾FT坦克非常不適合瑞士的山區地帶,不過還是一直服役到1940年左右。
其實瑞士和立陶宛一樣,在和CKD合作之前曾經購買過英國、德國的各種類型坦克裝甲車;後來又準備購買瑞典的蘭德斯維克系列坦克時,才發現瑞典的很多坦克也是從捷克斯洛伐克進口的。所以在1937年7月21日,瑞士代表團抵達布拉格要求購買和瑞典同款的AH-IV坦克。同年9月,瑞士參觀了CKD公司的生產步驟,發現AH-IV坦克原來和AH-IV-Sv非常相似,而且價格也在34.5萬到38.35萬之間。但是這些坦克顯然不符合瑞士的要求,他們覺得坦克的體積太小,機動性也很低,無法適應瑞士的山區。
1937年9月,瑞士向CKD公司發布了新的坦克標準,要求:坦克的重量最高為6噸,裝甲厚度為25毫米,配備馬克沁機槍和歐瑞康KBA機炮,而且還必須使用瑞士的紹勒爾(Saurer)柴油發動機。以上種種數據表明,CKD只需要將LTL坦克進行小幅度改進就能符合瑞士的要求。果然,只用了5天時間CKD就推出了改進型的LTL-H坦克;驅動輪和變速箱又移回了坦克的前部,炮塔則是直接從出口給秘魯的LTP坦克上拆下來的(我之前有講過)。
為瑞士設計的LTL-H坦克簡易圖,和立陶宛的LTL坦克差不多
1937年12月,CKD就已經將LTL-H坦克準備就緒,成功和瑞士籤訂兩份合同;第一份合同編號為15430,14輛坦克,每輛坦克的價格為60萬捷克克朗,而且不包括觀察裝置武器等配件。第二份合同編號為15431,12輛坦克,價格不詳;在1937年12月6日才開始在布拉格對該合同進行談判,直到18日才正式籤訂。
瑞士代表團參觀LTL-H坦克
原計劃中批量生產的LTL-H坦克使用的是瑞士的紹勒爾(Saurer)發動機,但是試驗型的坦克使用的卻是瑞典的斯堪尼亞瓦比斯1664發動機(Scania-Vabis 1664 engine)。1938年3月17日,LTL-H坦克終於迎來第一階段測試,而在測試中LTL-H坦克的炮塔內並沒有裝備任何武器,使用的是木製模型主炮和機槍。完成了第一階段測試後,坦克已經行駛了811公裡,然後試驗型坦克就被送往瑞士,在瑞士又行駛了750公裡。所幸在這一階段測試中坦克沒有發生任何故障,瑞士代表團對LTL-H坦克的表現也非常滿意。
1938年3月17日,測試中的LTL-H坦克
使用斯堪尼亞瓦比斯發動機的LTL-H坦克機動性很強
1938年6月,CKD公司發布了坦克的設計清單,除了裝甲、觀察裝置、懸掛、傳動系統等一些主要配件是捷克斯洛伐克製造,其他的都由瑞士自己想辦法。同一時間,LTL-H坦克也在進行不斷的改進,炮塔後面增加了進氣口,類似於出口給秘魯的LTP坦克。重新設計炮塔的原因很明顯,因為在1938年時坦克的裝甲普遍超過25毫米,而歐瑞康KBA機炮已經無法擊穿同等厚度的裝甲,所以必須為新坦克尋找威力更大的武器。
在1938年秋天,瑞士的伯爾尼兵工廠(Waffenfabrik Bern)研製出了24毫米的反坦克炮,該炮分為兩種型號:24毫米的1938坦克主炮(Panzerwagen Kanone 1938)和24毫米的38式反坦克炮(Panzerabwehr-Befestigungskanone 38)。無論是坦克主炮還是反坦克炮,使用的都是30發彈匣,坦克炮的彈匣是從頂部裝填,反坦克炮的彈匣是從側面裝填;射速可以達到30-40發/分鐘。具體配置我之前的文章中講過(24毫米的反坦克槍)。使用24毫米主炮的選擇是正確的,它不僅具有很高的穿透效果(使用穿甲彈),而且射速也很快,比37毫米的斯柯達加農炮強很多。
瑞士伯爾尼兵工廠的24毫米的1938坦克主炮,彈匣從頂部裝填
1938年9月,就在捷克斯洛伐克和德國關係非常緊張的時候,第一批LTL-H坦克已經匆匆忙忙在CKD公司進行組裝,於同年12月開始試驗;這一批坦克使用的幾乎都是斯堪尼亞瓦比斯1664發動機,而不是原計劃中的紹勒爾柴油發動機。後來,坦克被陸陸續續送往瑞士軍方的手裡,即使在捷克斯洛伐克被德國佔領後,坦克的交易仍然進行;瑞士和瑞典一樣,因為和德國的關係比較好,所以德軍不會阻止他們進行軍事武器交易。
1939年5月,第一批LTL-H坦克開始抵達瑞士,被編制為Pzw39坦克(Panzerwagen 39);9月份,這些坦克已經裝備於6個排,每個排4輛坦克;註冊號也隨著排序的不同而變化,比如第一排的第一輛坦克註冊號為:M+7511,75代表的是坦克的重量為7.5噸,第三位數的「1」代表的是第一排;第四位數的「1」代表的是該排的第一輛坦克;以此類推,M+7574代表的是7.5噸重的坦克屬於第7排的第4輛坦克。
瑞士的LTL-H坦克註冊號如下:
第1排:M+7511-M+7514
第2排:M+7521-M+7524
第4排:M+7541-M+7544
第5排:M+7551-M+7554
第6排:M+7561-M+7564
第7排:M+7571-M+7574
LTL-H坦克原本的灰色表面被瑞士軍方塗成了迷彩色,而且還在炮塔的側面塗上碩大的「CH」字樣。另外,每個排都會塗上一些獨特的圖案;第一排會在炮塔上塗上龍蝦、第二排塗上撲克牌、第四排塗上毒蛇、第五排塗上烏龜、第六排塗上犀牛、第七排塗上鱷魚。這些塗有各種動物的坦克甚至還參加了1940年的瑞士軍事演習。
瑞士的LTL-H坦克,註冊號為:7512,應該屬於第一排的第二輛坦克
1940年瑞士軍事演習中的LTL-H坦克
LTL-H坦克上碩大的「CH」字樣和鱷魚圖案證明該坦克屬於第七排
1940年12月,瑞士把LTL-H坦克重新整編,分為3個坦克連,每個連8輛坦克。第一個連的圖案仍然是撲克牌、第二個連的圖案是犀牛、第三個連的圖案是烏龜。
總體而言瑞士對LTL-H坦克還是很滿意的,況且該坦克還在瑞士軍隊中服役了20多年。LTL-H坦克最後一次更新配件是在1947年,到了1948年8月被G-13坦克殲擊車取代,然後就當作訓練車使用,直至1960年才徹底退役。時至今日,仍然有3輛坦克被保存下來;在2016年時,有一輛LTL-H坦克被回贈給捷克共和國,並保留在勒薩尼(Leany)軍事博物館內,經過技術人員的維修,現在該坦克依然可以正常行駛。
1948年時LTL-H坦克和G-13坦克殲擊車一起演習
瑞士保存下來的LTL-H坦克,從註冊號可以看出該坦克屬於第四排第第三輛